一捏就碎,果仁营养丰富,小小果实成为新疆的地标

一捏就碎,果仁营养丰富,小小果实成为新疆的地标

在阿克苏有一个关于核桃的故事,据说,有一年,一个考察团来到叶城,在核桃林深处,他们遇到了一位八十多岁的白胡子老人,老人手里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巴郎。随团的领导为了表示他们对百姓的平易近人,就上前握住老人的手问候:亚克西吗?老人笑呵呵地回答说;亚克西!团长又摸摸小巴郎的头问,这是你孙子吗?老人有点不悦,说,这怎么是我孙子呢?这是我亲生的巴郎!考察团所有的人都很吃惊,半张着嘴半天讲不出话,好一会儿才惊问,这怎么可能,你这么大岁数了,怎么会有这么小的巴郎呢?老人捻着胡须笑呵呵地回答,只要你们每天能坚持吃我们的一个核桃,再吃一个核桃树边生长的胡萝卜,你们像我这么大岁数也能生出这么健壮的巴郎子……

一捏就碎,果仁营养丰富,小小果实成为新疆的地标

老人长寿的秘密可以从核桃所含维生素找到答案。核桃堪称抗氧化之“王”,核桃仁中所含维生素E,可使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损害,是医学界公认的抗衰老物质,有“万岁子”、“长寿果”之称。核桃中所含的精氨酸、油酸、抗氧化物质等对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中风、老年痴呆等非常有益。如果每周坚持食用两三次核桃,尤其中老年人和绝经期妇女,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任何事物都物极必反,生生相克。核桃的高油脂含量,热性植物属性,吃多了会令人上火和恶心,如果正在经历上火、腹泻的人应当暂缓食用核桃。核桃仁有通便作用,但核桃外壳煮水却可治疗腹泻,食用不当,也会加重病情。

一捏就碎,果仁营养丰富,小小果实成为新疆的地标

一种植物经过时光的淘洗,还能持续存世,而且演变成一个地域的象征,在新疆,这样的植物有许多,比如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伊犁的苹果,库尔勒的香梨等等。而新疆最大最好的核桃在阿克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阿克苏薄皮核桃。一个客观现象是,人们谈论核桃,并不说是阿克苏的核桃,而是说南疆的核桃,核桃留给人们的地域记忆,代表了一个更加宽松的地域。

一捏就碎,果仁营养丰富,小小果实成为新疆的地标

让我们来说说阿克苏核桃的话题吧。阿克苏是“核桃之乡”。产于阿克苏的薄皮核桃个儿大、壳薄、含油量高,尤其是形如香梨的大个儿核桃、以及一捏就破的露仁纸皮核桃。民间有一句俗话说“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核桃等九年”,核桃树从栽种到结果的时间是漫长的。这种漫长既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植物充分酝酿自己身体素养的过程,美好的事物总是好事多磨,这也许是对自然规律的某种最好的注脚。但,智慧的人们是不甘于这样漫长的等待,逐利求快的本性使人们多年来一直都在试图改变核桃的遗传基因。在阿克苏,通过技术改良后的核桃,在下种后的隔年就能收获核桃。核桃除了鲜食外,还可以制成核桃油、食品、糖果、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在叶城、和田县,仅靠核桃带来的年收入,就占到当地农民年收入的一半左右,核桃成了这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一捏就碎,果仁营养丰富,小小果实成为新疆的地标

新疆具有独特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充足的灌溉水源为核桃的生长提供了优质果品的基础。叶城作为核桃种植大县,这里的土地辽阔,四季温差较大,雨水少,日光充足,农家肥充足。每年核桃成熟的季节,那些核桃种植大户都要从外乡雇人采摘核桃。这一段时日,这里洋溢着丰收的喜庆,奔跑在乡间道路上的驴车马车,驼铃声声,马嘶驴鸣。人们沉浸在木卡姆乐音中,以劳动的方式欢颂着最简单、最淳朴的日子。

一捏就碎,果仁营养丰富,小小果实成为新疆的地标

叶城有一个以农户和商贩为主自发聚在一起专门从事核桃销售的巴扎。巴扎连起了本土与本土,本土与外界的桥梁。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太阳的温度恰到好处。巴扎四面八方涌来的机车马达声、牲畜脚蹄声,马嘶驴鸣声中,满载核桃的突突冒着烟的小四轮,马车、毛驴车、以及悄无声息的电动三轮车扬起烟尘向着巴扎汇聚。汇聚而来的农户与商贩,他们就地取材,将核桃摆放在道路两旁。有的以小四轮车斗搭起一个交易的平台,打开装满核桃的口袋,吆喝声此起彼伏。敞开口的布袋子,化肥编织袋把一条街打扮得花花绿绿。有的农人将毛驴拴在了集市外的某棵白杨树下,毛驴的旁边少不了有一头母驴,母驴是看管公驴的最好管家,有了母驴,公驴总是那么温顺,从不乱跑,人们可以放心逛巴扎。当然,这时候,驴的主人是仁慈而懂得风情的,主人的善解给了它们最温馨的时刻,主人走在集市忙着营生,它们在这里忙着调情,两不误,不相干。

一捏就碎,果仁营养丰富,小小果实成为新疆的地标

有几家农民似乎是全家出动,在集市上,除了父亲守着那辆驴车叫卖外,其他人一人挎着一个大柳条筐子,里面装满核桃,一边走,一边吆喝。当我站在一个驴车支起的核桃摊位前,一位中年维吾尔族农人忙不迭地连声招呼:“来来来,尝一尝,不要钱,真正亚克西的核桃,纸一样的核桃”,说话之间,一个核桃在掌心中轻轻一挤压,咔嚓一声,完完整整的核桃仁就呈现在掌心。中年人随手抓起几个核桃放在我们手中,让我们也尝试着挤压去除核桃仁。

一捏就碎,果仁营养丰富,小小果实成为新疆的地标

他说,他家今年是核桃丰收年,除了采购商的收购外,剩下的核桃就留着自己卖。这些习惯于行走巴扎的农人,其实并不在乎所出售商品的价值大小,比如几把价值几毛钱的奥斯曼草,几枚土鸡蛋,几把院中自产的蔬菜等等,有时候这些东西直到巴扎散市也许还没有完全卖出去,但他们仍然乐此不疲,赶巴扎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果然,他说,这些核桃对他来说多卖一些或少卖一些都无所谓,如果真的中意,愿意以我们自己中意的价格成交。我们按照略低于市面的价格,伸出四个指头,他竟然毫不犹豫答应成交。在这里,小小的一个核桃,就撑起了一个巴扎,四面八方的农人、商贩在这里聚了散,散了聚,并不仅仅是核桃本来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新疆   叶城   阿克苏   公驴   长寿   孙子   马嘶   核桃仁   农人   果仁   毛驴   地标   商贩   核桃   集市   果实   老人   植物   营养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