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地区前十城市:武汉长沙郑州之外,还有后备骨干城市

2018年华中地区前十城市:武汉长沙郑州之外,还有后备骨干城市

海潮青年:华中地区是我国的七个地理大分区之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六大行政大区中南地区的一部分,从中南地区分出的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北和湖南,三省的行政区划代码均以“4”开头,三省在地理地形上是相互连接的,河南与湖北的地形连接处就是南阳盆地,湖北与湖南的连接处就是长江中游洞庭湖平原。

2018年华中地区前十城市:武汉长沙郑州之外,还有后备骨干城市

华中地区是个拥有大江大河大湖的地区,河南的黄河水系,湖北的长江和汉江,湖南的洞庭湖和湘江,都是地方重要的大水系,其中长江的航运价值最大,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无法忽视的地理区位,是华中地区的优势,这里是承东启西、联南系北的地带,在我国交通网络中,有很高的地位。

华中地区的区域文化

华中地区不是区域文化单一的地区,而是三大区域文化的集中地。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河南以中原文化为主导,融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生命力极强的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华文化的延伸。

2018年华中地区前十城市:武汉长沙郑州之外,还有后备骨干城市

江汉地区是先秦楚国的核心区域,湖北有深厚的楚文化基因,如今已经没有楚人了,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汉地区的地域特质足以让后来人也被楚文化浸润了,楚文化也许在血缘上有断裂,始终都会有所回归,所以荆楚文化就是湖北的主导文化。

2018年华中地区前十城市:武汉长沙郑州之外,还有后备骨干城市

湖南的中北部地区,曾是先秦楚国的一部分,受到楚文化的影响也是理所当然,只是楚文化在湖南没那么浓厚,因为当时的湖南不是楚国最核心的区域,但湖南也延续了楚文化的遗风,加上后来的宋明理学元素,在近代出现了很多人物,如曾国藩、王船山、开国领袖、沈从文等一大批影响中国深刻变革的文武巨子,这与荆楚文化又有所不同,湖南的地域特质形成了特征鲜明的湖湘文化。

2018年华中地区前十城市:武汉长沙郑州之外,还有后备骨干城市

2018年华中地区的GDP与人口

过去十年,是华中地区三个省份快速崛起的十年,三个省份均位列我国经济总量前十省份阵营,经济发展有了良好的基础,也有长足的发展。面积约56万平方千米的华中地区,2018年常住人口约2.24亿人,经济总量约12.38万亿。

2018年华中地区前十城市:武汉长沙郑州之外,还有后备骨干城市

华中地区不东不西,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中没有华中,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也没有华中,中部崛起计划得到的利好还不如东北振兴;在国家级新区中,河南和湖北还是空白区,被东西夹击,但即使如此,华东地区也在过去十年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社会有长足的进步。

地理条件优越,交通地位突出,农业发展良好,也具备工业基础,人口腹地充足,经济腹地也有外扩的空间,即使有人口流出,也有人口回流的迹象出现。2018年华中地区三个省份的人均GDP都过了5万元,这是达到小康水平的标志,这样的好现象,可以鼓舞人心。

2018年华中地区前十城市

华中地区是典型的强省会模式,省会城市在省内有压倒性的优势地位,但在省会城市之外,尚有在经济方面能打的副手,这与那些除省会之外、省内第二城经济体量仅为2000亿的西部省份,表现要好很多,华中地区三省的城市,除了省会以外,还有经济体量较大的、人口足够的、人均GDP较好的城市,这些城市具备了打造省会副手的基础,是各省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的好条件,充当着三省的后备骨干城市。

2018年华中地区前十城市:武汉长沙郑州之外,还有后备骨干城市

2018年华中地区经济总量前十城市中,湖北占3席,其中武汉遥遥领先,襄阳和宜昌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六;河南占3席,其中郑州位列第三,洛阳位列第四,南阳位列第七;湖南占4席,其中长沙位列第二,而岳阳、常德和衡阳分别排在第八、第九和第十。至于其他情况,表格中已经很明显了,就不一一复述了。

华东地区经济总量前十城市,入围的门槛是经济总量8400亿元以上,由于华中地区省份众多,沿海省份均为经济大省,大中城市呈众星闪耀之势,华中地区仅有三省,经济发展水平也次于华东经济大省,所以可以看到华中地区的经济总量前十城市,入围门槛是经济总量在3000亿以上,不及华东地区经济总量第十的城市的一半,但是华北地区入围的门槛,经济总量也不过3100亿,从这个角度说华中地区也不必妄自菲薄。

华中地区的省会

要说华中地区的省份,绕不开的是三省均践行了强省会战略,而且已经实践了相当长实践,结果也看到了,强省会真的能给经济后发省份拉来很多发展要素,湖北、湖南、河南的武汉、长沙、郑州,如果不是强省会,得到的资源微乎其微,三省位置均不东不西,沿海先发、西部大开发均没有他们,中部崛起的提法已经逐渐淡去,这样的情况下,省里拥有一个强势城市是多么重要,省会城市显然承担这一重任。

2018年华中地区前十城市:武汉长沙郑州之外,还有后备骨干城市

武汉,湖北省省会,华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2018年经济总量接近1.5万亿,全年增量1400亿,常住人口1100万。武汉的华中第一城,是实至名归的,不只是经济体量最大这么简单,经济规模、产业基础、科教资源、医疗资源在华中地区均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前列城市阵营里均有武汉的一席之地。如果说一万亿经济总量影响力尚在一省之内,那么1.5万亿左右的经济总量,其影响力已经延伸到了邻省的外围城市。

当前的武汉,已经不局限在华中地区,2019年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借助这场体育盛会,城市形象都在改观,城建品质提升很大,市民的精神面貌也变得更加积极了,这是从外到里的改变,每天走在打围翻修的路边,都觉得充满希望。武汉试图以636“问鼎中原”而受顶级城市压制,武汉不问鼎中原而以体育盛会一鸣惊人,还会遇到阻碍吗?

2018年华中地区前十城市:武汉长沙郑州之外,还有后备骨干城市

长沙,湖南省省会,著名的娱乐产业之城,2018年经济总量约1.1万亿,科教资源在华中仅次于武汉,人均GDP还略高于武汉。长沙虽然没有得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名号,但长沙是华中地区三个省会城市中,有国家级新区的省会城市。

长沙虽然没有长江水利之便,但通过湘江、穿过洞庭湖也直达长江水道,凭着沪昆大通道和京广大通道,长沙的交通枢纽作用也不可小觑。以长沙为引擎的长株潭一体化,其发展效果被人们认为不明显,但是也不要紧,至少已经尝试了一个可能性了,走得不顺的话换个方式再走就是了,长沙是有这个魄力的、可为的,不是吗?

2018年华中地区前十城市:武汉长沙郑州之外,还有后备骨干城市

郑州,河南省省会,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一,2018年郑州的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人口突破1000万、人均GDP突破10万,是郑州最自豪的焦点,这些成绩显示着后发省会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是对郑州努力的最好回报。

铁路让郑州苏醒,也让郑州找到了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点,凭借着铁路交通枢纽优势,也可以在这一方面大有作为,在进一步发展中,要迈上更高的台阶,郑州面临的挑战很多,只有久久为功,逐一解决问题,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道合一,去迎接新的挑战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长沙   郑州   武汉   华中地区   华中   地区   城市   湖北   湖南   河南   省会   骨干   经济总量   省份   年华   文化   经济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