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师长汪烈山战斗牺牲,88年了,没有一个亲人去祭奠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在四川通江县的一个烈士陵园中,有着数万烈士的英魂在这里长眠。

他们有的尸骨埋葬在此,有的却只是一个墓碑。但无疑的是,这些都是英雄,这些烈士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我们国家。

1933年,师长汪烈山战斗牺牲,88年了,没有一个亲人去祭奠

在这片陵园中有着数不胜数的政府干部,还有学生、军人、农民,他们虽然身份不同,但是他们给我们留下的精神却是一样的。

其中就有一位年轻的师长,他的英魂就埋葬于此。令人感慨的是虽然这位师长去世已经有87年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却没有一位亲人前来祭奠。

辍学革命

生在1904年的汪烈山就是那位师长,他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的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

1933年,师长汪烈山战斗牺牲,88年了,没有一个亲人去祭奠

虽然是出身农民人家,但是汪烈山的父亲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在7岁的时候变卖家产把汪烈山送进了私塾,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些许文化。

小时候的汪烈山非常聪慧,深得老师们的喜欢,自古以来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位年纪轻轻的孩子也不例外,他在学习中十分刻苦,经常会请教老师问题。

但是后来学习了四五年之后,家里面实在是支付不起学费,懂事的汪烈山便主动退了学。

在辍学之后,汪烈山就跟着父亲一起种地,有一天,太阳直晒,他看到了地主们在一起悠闲自在地休息。

但是却让自己的父母在地里辛勤劳动,这让他很是难受,于是,这种阶级的仇恨随着汪烈山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深。

1933年,师长汪烈山战斗牺牲,88年了,没有一个亲人去祭奠

直到1923年,党的革命之火燃烧到了他们这一带,党员程昭续带着党的使命想要发展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找到了汪烈山等人。

汪烈山听到党的使命以后,毫不犹豫地就加入了党。也正是这样,我党又注入了一批具有战斗精神的热血青年。

积极战斗

1929年,汪烈山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一军,在之后的军旅生涯中更是凭借着自己的英勇善战,慢慢地从一位基层的军人向上发展,历任过排长、连长、营长,之后他更是刻苦奋斗。

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战争,可以说为这个地区的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反“围剿”战争,他从第一次到第四次都是身先士卒。

1933年,师长汪烈山战斗牺牲,88年了,没有一个亲人去祭奠

尤其是在第四次的反“围剿”的作战中,因为领导的战略策略失误导致了我们的红军战斗失败了。

于是党积极向上组织开会并且设计了很多的战略,在1932年10月份的时候开始了反扑,到了12月份红军凭借着自己的智慧终于粉碎了围堵。

在后来的战斗中汪烈山更是积极,红军占领了很多的有利的根据地后,组织留下了汪烈山,让他率领第二十八团监视刘厚存部队,经过四个多月的战斗,终于取得了胜利。

次年6月,党的领导人召开会议,反思了战斗经验,并且当即决定要扩展4个师为4个军,根据之前的战斗经验,组织推举汪烈山任命为三十军第八十八师师长。

同年8月到10月,红军为了扩大根据地,决定主动出击,汪烈山率领的八十八师作为宣达战役的第一梯队的战士,仅仅只花了41天的时间就大获全胜。

1933年,师长汪烈山战斗牺牲,88年了,没有一个亲人去祭奠

由此可以见得汪烈山的军事才华丝毫不输他的人格魅力。党在后面召开会议的时候着重表扬了汪烈山的指挥才能。

但在11月的时候,敌人决定调集兵力发动最后的围攻,这也成为了汪烈山同志最后的战斗。

最后的战斗

1933年12月15日凌晨,狡猾的敌人在浓雾的掩护下强渡河流,红军发现时候已经有些晚了,但是红军凭借着组织能力反应了过来。

16日的时候,敌军忍耐不住,准备大举进攻,这个时候汪烈山也不再犹豫率领自己的第八十八师主动出击,正是汪烈山的果断,给了敌人沉痛的打击。

1933年,师长汪烈山战斗牺牲,88年了,没有一个亲人去祭奠

在取得小规模胜利以后,敌军开始调整兵力进攻汪烈山的军队。这个时候汪烈山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成功吸引了火力。

他便率领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三团去石鼓寨退守。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可能是最后的战争了,也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汪烈山主动组织全团的所有人员,其中炊事班的人员甚至是饲养员卫生员都被组织起来了。

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根矛,心中也都有一根矛,虽然明面上的武器远远不如敌军,但是在师长的带领下,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都被打退了。

到了傍晚时分,敌军开始了总攻,正在前线指挥战斗的汪烈山不幸挂彩,最后倒在了血泊中。

最后卫生员来救治的时候也是无力回天,在最后的时候这位师长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战斗到最后!”

1933年,师长汪烈山战斗牺牲,88年了,没有一个亲人去祭奠

很快师长牺牲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军部,所有人都是充满了愤恨,战士们化悲痛为力量,带着这份荣耀守住了这个关键的地方。

后来战士们又自发将这位英雄师长一直抬了几十公里进行埋葬。

战士们本应该可以联系到汪烈山的家属来看他最后一面,可是,因为种种原因,王烈山的军籍被迫转移,使得家人的联系方式不幸丢失。

战士们高度重视这件事情,多年来一直在打探消息,但是一直没有结果。

于是,汪烈山就安安静静躺在四川的烈士陵园里,等待着与家人团聚。

1933年,师长汪烈山战斗牺牲,88年了,没有一个亲人去祭奠

结语

正是这样一个个大无畏精神充斥着我们国家,所以让我们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敢于同敌人做反抗。

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应该为这一位位英雄感到骄傲,我们国家能有今天这样国泰民安的盛世,靠的就是这一个个英勇献身的烈士。

我们也应该时刻铭记,有国才有家,正是英雄们牺牲了自己的小家,才有了我们今天这样的大国!

向汪烈山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师长   中国工农红军   卫生员   英魂   烈士陵园   敌军   根据地   烈士   红军   敌人   牺牲   主动   战争   精神   英雄   组织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