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蒸儿糕对南京人来说,

有着深厚又特殊的感情,

要是去问一问老南京人的童年,

那自然少不了围在小吃摊蒸汽氤氲里,

那一口芝麻馅儿的米香......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好多年过去了,城市变迁,河西日渐密集的高楼大厦、新街口的现代繁华……


蒸儿糕这样盛极一时的老南京美食,能吃到的地方越来越少,好像随着我们长大它也消失了。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不过!小编发现秦淮区棉鞋营南巷的深处,居然还藏着一个和儿时记忆里一样的蒸儿糕小摊!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老城南刘氏蒸儿糕,简直太惊喜!


01

正宗老城南,儿时的记忆

“我上小学的时候那会儿多得很,现在都找不着了,我们老南京人吃了就知道,这个味道正宗dei。”


正排着队的大哥这样说道,他是专程绕路过来买的。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这家老城南刘氏蒸儿糕已经有五十个年头了。


摊主刘阿姨说自己的外婆在上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卖蒸儿糕来补贴家用,外婆的扁担两头分别放着米粉和蒸锅,就这样一条街、一条巷地卖蒸儿糕养活家中7 个孩子。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现在,刘阿姨接手了这门手艺,和母亲一起经营着这个在棉鞋营南巷的自家房屋前的小摊,到她手上已经十二年了。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代代相传的石磨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满是岁月与美味的传递



刘阿姨每天五点就起床磨米粉,母亲看她太累,有时就会替班,七十岁的母亲做起糕来还是像从前一样手脚麻利。


让刘阿姨坚持出摊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南京的蒸儿糕摊眼看着越来越少,她担心顾客来了却失望跑空,会以为她家也不干蒸儿糕了。


02

坚持纯手工,大米原香的健康



“小锅菜好吃,大锅菜不好吃,我们就是为了坚持这个几十年的味道一个个都是手工做。”


这是刘阿姨一家世代相传的原则。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蒸儿糕是南京的传统名点,这道外表不太起眼的金陵小吃在南京人心里却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据摊主阿姨说,蒸儿糕最初叫儿糕,过去的贫困年代有的母亲奶水不足,就用蒸儿糕作辅食,小孩儿除了吃奶外,差不多都是吃着蒸儿糕长大的,不仅对胃好,还扎实顶饱,后来才慢慢走上街头演变成南京人家喻户晓的小吃。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糕都是现做的,磨好的米粉放在小盆里,现场蒸


制作工具需要一个细口的蒸锅,木制的蒸儿糕模具,还有些纱布,小煤炉。


外面都买不到的,我们这套东西都是家里传下来的。”刘阿姨这样说。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做糕时一平铲下去,米粉装满了木桶的大半,小勺浇上芝麻糖或者红豆沙,或是其他口味的馅料,再盖满米粉,上炉子蒸,就能吃上滚烫的蒸儿糕了。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不到一分钟,刷刮利落。做好的蒸儿糕用纱布压扁,放在泡沫箱子或是小篮筐里,用洁白棉被保温。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上下两层白糕,透着中间浅浅一层芝麻糖的灰色,糕体软糯又带点韧性,当年的早餐里它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是南京人的健康甜品,天生清甜,都不舍得多喝水冲淡的甜味。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除了馅儿,不再加糖,米粉里面的淀粉本来就会在嘴里回甘,吃完了还能甜好久,和市面上高热量又甜腻的甜品比起来,舒舒服服身体没有负担



临近春节,小摊现在还接了很多预定的大单子,有时一天几乎要做三千个。一个个蒸儿糕全是纯手工制作,这份坚持与匠心实在难得。

折叠

03

弄堂里的人间烟火,值得被留住的传统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在呼一口气都能在空气中看见的冬天,蒸儿糕的蒸汽是这寒冷里格外温暖的信号。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气一上,就预告着这一块儿糕快好了,马上就能捧到冻得有些发红的手里,捂着蒸儿糕的柔软热乎,送进嘴品尝柔软香甜,等待大米的香味在口腔里弥散开来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做了三代人了,没人愿意学,这手艺怕要失传了。”刘阿姨感叹道。


不知不觉,这门做蒸儿糕的手艺就传承了三代之久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除了传统的芝麻糖馅儿,还有红豆、香橙、燕麦红糖等新口味


口味创新之外,仍坚持传统制作方法,保留地道老南京味儿。在体味儿时回忆的芝麻糖味道之外,不妨试试其他的新口味哦~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掰开白软的糕体,在略微的松软中嚼出韧性简单的外表下是层次的丰富,令人心动的流心枣泥一口咬下去还会有爆浆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刘阿姨介绍说最好吃的是豆沙味儿纯红豆制成,能吃出来的豆味儿,淡淡甜甜,还带一点流动的液体感!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哪天下班路过巷子口,

或是约上旧时好友,

一起来打卡吧!


老城南刘氏蒸儿糕


老城南的这块蒸儿糕,竟让南京人吃了50年

地址:棉鞋营15号(近454医院)


今日互动/interactive/

#南京还有哪些你忘不掉的美味?#

快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南京人   城南   馅儿   蒸锅   棉鞋   南京   小摊   米粉   手艺   芝麻   儿时   口味   阿姨   母亲   传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