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遇故知(陕拢行)

一个八十年代骑单车行万里路的读书人所著之《走来走去》(东方出版社)作品连载

他乡遇故知(陕拢行)



他乡遇故知(陕拢行)




他乡遇故知



他乡遇故知(陕拢行)

作者1989年单车万里行西北段


那是刚骑车到兰州的第二天。


那天我去甘肃电视台见一位朋友未遇,出来后一个人在陌生的兰州街上闲逛。逛得累了,便走进街边一家邮电局,顺手给几个朋友发发电报,报个平安。


从街上流火的骄阳下进到屋里,立刻感到清爽舒畅,心情也异常地好起来。


我端正地坐在一张大理石案台边填写电报纸,嘴里还哼着一个什么曲子。有只陌生的手,把一个新的信封从一旁伸过来:“帮我写写地址。”一个男人求助的声音。


我瞬间被感动了,甚至连头都没有抬便接过信封问道:“怎么写呢?”

“照这上写。”又有一个旧信封伸过来。


“啊!终于也有人求我了,而且是求我使用手中的笔,这怎能叫我不动心呢?我走了一路都是在求助别人,几乎没有人看出我这个流浪汉会比乞丐多一点什么价值,更没人理会过我还有支会写字的笔,而此刻,虽然远没有唐明皇求李白写《赫蛮书》那种堂皇风光,而只是写个地址,但这就够了,对于此时的我,够了!我遇上知音了!”

这样想着,我下意识地正了正坐姿,顿时感到自己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一定要好好地写,”我怀着“孔乙己”式的心情,铁划银钩、一丝不苟地写起来。写毕,连自己看着也觉得异常隽美。于是,仍然不抬头,递了回去,为怕听见人家的夸奖或道谢,故意显得小事一桩。

数秒钟后,那个声音终于又响起。


“再给我把这个写上!” 那只手再次伸过来,但这回递来的是一块脏兮兮的破纸。我看了看,上面仍然是刚才那个地址。我感到有点怪,同时忽然闻到一股不对头的气味儿。

我抬起头来,我的天!原来身边站着一个疯子,满脸满身的污垢,一头长发比我的还长,另一只手上还托着一只烂苹果。


我尴尬地端祥了他一会,突然大笑起来。他也嘿嘿地站在那里笑。


刚刚的我,还很有点价值回归的满足,岂料竟是被一个疯子玩于股掌之中!人啊,你的愚蠢不在于对手更聪明,而往往就在于你自己自作聪明。


我站起身,拍了拍这个和我一样,把一切只变成一个地址的可怜人,解嘲地说:“我们真是他乡遇故知了。”说完大笑而去。


他乡遇故知(陕拢行)

作者1989年给妻子于坤的书信



《走来走去》宋词/著,东方出版社。

连载第39篇——陕陇行部分




作者简历


宋词,出生于黑龙江省密山市。本姓赵,宋太祖赵匡胤第33世孙。1979年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牡丹江日报任文学副刊编辑。

中学时代开始诗歌写作,进入中国上世纪80、90年代“校园诗人”和“第三代诗人”群。

1989年曾用一年时间,独自骑自行车旅行全国 。著有旅行文化随笔集《走来走去》和《宋词短诗选》。

1993年调入广东珠海工作,曾任《珠江晚报》副总编、珠海市记者协会秘书长等。



《 走来走去》往期文章


极限 (《走来走去》书序)

生命之行 (自序)


男儿仗‘友’出乡关

我折腾路

人是人非相识燕

女人爱是井

长春二人物

穿过北京诗友圈

仙枕夕阳

八达岭二题

云岗那群活石头

云岗的老马

“混血美人”悬空寺

三局棋与一驴蹄

缘讹说浮图

活一辈子”俩事儿”

雨沐尘心

东台“佛缘”

也打“孙二娘黑店”过

两洗“折戟”一日间

难老泉旁爱水说

做客杏花村

吕梁山的“时差”

一双向往文明的眼睛

血染的石莲

路祭之夜

白云山“哭庙”

欣逢“陕北二才子”

疑是盗宝人

也去走西口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秦时长城宋时关

贺兰山前驾长车

红柳沟的端阳

小红妞妞

皇天后土寻龙根

骊山一部尴尬史

马嵬艳妃

千古的“麦垛”

宋词 | 西北一片霞--葛根图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他乡遇故知   密山市   葛根   杏花村   个旧   堂皇   陕北   东台   麦垛   兰州   电报   宋词   信封   地址   作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