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余平是一位大学老师,也是一位设计师,上世纪90年代末,他拿起相机,开始记录古民居,20年来,他的行迹遍布全国,总共拍下10万余张照片。这些照片生动地记录了千差万别、个性鲜明的民居群落。

经过30天10余遍的挑选,余平从10万张照片中挑出101张照片,于今年6月在西安举行为期10天的《古早中国·余平古民居摄影展》,影展一经推出就引发了设计界、摄影界、艺术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评论家沈奇说,余平的作品既是纪实性的“宏大叙事”,又流荡出古歌般的“诗性咏叹”。

这些古民居,犹如从大地母亲的怀抱中跑出来的孩子,内涵着“生命记忆”、“自然基因”和“文化血缘”,经过余平的镜头,焕发出浓厚的人文价值。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古民居大体上由土、木、砖、瓦、石五个基本元素构成,因地域差异及地表资源的不同,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它们自觉地接纳着时光既上帝之手的再造——岁月流年,天人合一,一半人创造,一半天之工。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现在,很多村落由于整体搬迁、拆迁等原因已经消失,照片已成摄影绝品。日前,余平接受“朴里”独家专访,讲述了部分照片拍摄背后的故事。

“一条鱼换一片瓦,年幼时就盖好自己的墓地”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初次到这个地方,有一种超乎视觉想象的感觉,那整整齐齐的石头就像是某位当代艺术家正在完成的一项创作。村子有700余年的历史,房子全部是石头,因为当地临海,亿万年来,石头在海水的浸泡下变得五颜六色。

屋顶是瓦,但不是他们烧制的,因为当地没有土。由于能捕到中国最好的鱼,村民们就把鱼拉到陆地上用鱼换瓦,一条鱼换一片瓦,为防止肆虐的台风吹走瓦片,他们再用石头压在瓦片上。”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附近有个葫芦澳,类似于一个避风港,古往今来,来自世界各地的航船来此躲避台风,很多时候,滔天的巨浪把船打翻,葫芦澳里时常可见漂浮的尸体。当地人把无名的尸体打捞上来,在附近岛上把他们掩埋。久而久之,岛上建起了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妈祖庙等……

对于渔民来讲,每一次出海都意味着生离死别,特殊的地理环境不仅造出了独一无二的房子,也形成了独特的‘生死观’,每个人年幼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墓地,墓地和人住的房子,一模一样,就是面积小一些。当地有个孩子,做我们的向导,穿过墓地时,我问他害不害怕,他说我才不怕呢,指着远方的一个小‘石头房子’说,‘看,那个就是我的!’”

“为拍这张照片,我被村民围了起来”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一直以来,我就想找一个房子:墙是土,家具是土,炕是土……现在很多房子都贴了瓷片,找一个‘浑身是土’的房子,十分不容易,来到这个地方,竟然就找到了,我走进一户人家,兴奋地掀开了他们的炕,谁知竟被村民围了起来……我给他们解释,我是一个大学老师,他们不信,要我拿出身份证,又说照片和本人不像。幸好,在车上有我写的一本书,上面有我的照片,他们看后才消除了误会,原来他们以为我是‘偷孩子’的。”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之后和老乡们几天的相处,非常愉快,走时他们还列队欢送。这个地方非常干净,早上起来,头上顶着手帕的老太太就开始忙前忙后,把屋内、屋外打扫得一尘不染;他们的精神和灵魂更干净,那场误会就是因为太单纯才导致的,也正因为单纯,他们才造出了土坯、土墙、土房子……”

“三道砖缝和一个蜗牛共同见证风雨沧桑”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江西安义曾经是非常富裕的地方,遗留了不少古村落。当初盖房时,人们用土砖把房子盖好,再上泥坯,上面是瓦保护着墙面,底层是石坚固着房屋,这里截取了一个墙面。

随着岁月的流逝,雨打风吹,屋顶的瓦开始出现了破损,雨水侵打着墙面,慢慢的,泥坯底下的土砖露出来了,形成长长的砖缝。不难判断,砖缝大的地方,上面的瓦片残损大,砖缝小的地方,上面的瓦片残损小,没有露出砖缝的地方,上面的瓦片保存完好。

那一个白色的蜗牛在黄色的土墙上特别显眼,它不是刚刚趴上去的,是当初抷泥时被抷进墙面,现在泥掉了,它就露出来了。流逝的岁月可以掩藏故事,但有时却可以剥开历史的迷雾,让真相显露出来。”

“灰色的是瓦,青色的是瓦,红色的也是瓦,拼在一起给了我无限的创作灵感”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瓦是我非常喜欢的材质。这是江西白鹭,靠近广东,当地是红土,烧造出来的砖天然就是红色的,但青砖是中国人的独创,宫殿庙宇都会采用青砖,在人们的心中,青砖是建筑审美的制高点,当地的匠人想尽办法烧制青瓦。”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屋顶的瓦开始出现残损,哪一块破了,就去补哪一块,由于近代人烧制的工艺不及古人讲究,很多时候直接用了红瓦。就这样,日积月累,不经意的补砖让屋顶的颜色逐渐丰富起来。

图中是当地人家一个偏房的屋顶,阳光洒在瓦上,也会洒在院子里。这户人家不会想到,最平常的一个屋顶在设计师眼中成了现当代艺术的杰作,带给人无限的创作灵感。”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我设计郑州瓦库时,一面墙就采用了‘填补’的方法。古民居是我的老师,我的设计作品就是学生交给老师的作业。”

“偶然路过的村子,一住就是10天”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那年,我去云南开会,中午饭安排在丽江到大理之间的一个村子里,我当时就被这个村子的风貌吸引了,干脆就在村里呆了十天。记得当时我走进这户人家,房子里放着一个大电视,正在播放国家领导人换届,我就和老乡们一起看了电视直播。

住在老乡家的日子,每一天都带给我欣喜,他们热爱生活,非常勤劳,灶台一角就是最真实的样子,坑坑洼洼的锅虽然有了年头,但每天都被主人洗得干干净净。有这样的认真与热爱,做出的饭能不入香入味吗?”

“古人盖的房子,今人还在乘凉”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新疆地广人稀,人口普遍分散性居住,但是喀什噶尔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集镇,贸易发达,商贾云集,所以人口十分稠密,因为人多,当地的房子就不能满足需求了,人们就在两个建筑中搭建出‘过街楼’,类似于上海人的搭衣竹竿,这在当地非常罕见。‘过街楼’不仅解决住房问题,而且人们还可以在房屋下躲避日晒。数百年过去了,古人盖的房子,今人还在乘凉。”

“匠人铺在地上的石子,就如同人穿的毛衣”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这张照片是南方的一户人家,从院子里的石头可以判断出,村子附近有条大河,‘河流越宽石头越小,河流越窄石头越大’。这些石头经过匠人之手,如同给小院穿上了一件花色美丽,纹理致密的‘毛衣’,凝神静静地看着这些石头,当年江南匠人们细腻而认真的样子就会浮现出来……

从苔藓的颜色可以判定接受阳光的程度,南边朝阳,住人,北边面阴,是仓库。屋顶的瓦投射在院落中犹如一个个等待弹奏的琴键。再平凡、普通的日子,在我眼中,就像诗、像画一样美,下午四点,我按下了快门。”

“这画面像一幅水墨晕染画,我总想起擀面条”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这是安徽南屏,人们用青砖盖房,富裕人家会再抹上一层白灰,经过时间的打磨,白灰逐渐脱落了,青砖显现出来了,斑驳的墙面就仿佛一幅晕染水墨画。

看过这张照片,我总想起关中人擀面,眼前浮现出人们擀面时的情景:和面、揉面、醒面、擀面……这就好比那建筑中的工序,面越擀越香,那自然透出底纹的砖越看越美……”

“我用静态的画面表示动态的想象”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这张照片我是用静态的画面表示动态的想象:这栋房子已饱经沧桑,夯土墙下的石头已经裸露出来,但是蓝色的门牌‘山下阳村197号’和红红的对联都表示这间房子依然有人住……

推想得出,很多年前墙内是一间卧室,填满石块的地方是房间的窗户,后来,卧室改成灶房,窗户被石块填补起来,只留出烟囱的出口,石块中被熏黑的部分,就是烟囱曾经在那里‘生活’的痕迹……又过了很多年,灶房改成仓库,出烟囱的口又被砖和土塞住了,砖擦子很新,看来是最近两年的改造。

透过这土墙,我们仿佛又看到一个人,从一个毛头小伙,一年年忙碌着,劳作着,变化着,渐渐皱纹开始多了,背开始驼了……

“小猫、小狗可喜欢那个门缝缝了”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原本的门肯定是严丝合缝的,但是小猫、小狗、小鸡们可喜欢这个门缝缝了,它们轻轻探出头,迎来送往,钻进来又钻出去……随着岁月的变迁,门开始斑驳了,但是小动物们经常光顾的犄角旮旯却开始泛着油光。虽然这里早已人去楼空,但是残破的门神画、门栓滑动的痕迹、光光油油的门缝缝却见证了往昔的岁月。”

“当地居民只能运用手边的材料,因材起意”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这是一户人家朝西的山墙,它矗立在这里,接受着时光的洗礼,接受着西北风的呼号……渐渐,石头被风‘吹’出来了,我对比了与之对称的东面的墙,完全看不到石头。

因为有屋檐的保护,墙面上方保存原貌,中间是一个弯曲的木头做梁,这块弯曲的木头本是不成材的料,对于当地人来说,只能想尽办法运用手边能够用的材料,‘因材起意’。今天,我们去看这个画面,反而觉得好看,如果中间是道直直的梁,就没有那么入画了。”

“地下,牛羊成群;地上,风吹麦浪……”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这个地方位于甘肃庆阳,庆阳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我第一次来,发现这里有一条绵延几十公里、位于地下的沟,人们在沟里修建窑洞,窑洞里住人家,人们还在沟里放牛羊、做交易,而地上则是一片麦浪,没有房子,最高的建筑就是麦草垛。地下,牛羊成群;地上,风吹麦浪……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这样诗情画意的景象了,政府要求整体搬迁,给村民们在地上盖房子。

“窑洞盖成‘楼房’,饱含对生活的向往”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看起来像二层小楼的建筑,其实是两个窑洞,因为主人对城里的生活很向往,他就把窑洞做成方形,给房子加一层瓦,好像是城里的楼房。主人之前跑运输,但是出了车祸,成了残疾人。虽然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跑东跑西了,但依然很勤劳,每天都把家里、院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面墙,值得设计师朝拜”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老人背后这面墙是火山石,这种石头普遍较大,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水分,比一般石头重得多,当地的匠人光着脚,用粗糙的手,拿着錾子敲击石头,想想看,每一块石头都是不一样的,经过匠人们的反复敲击,敲打,让这些形状不同的石头一块块衔接,完全做到严丝合缝,这面墙体现出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设计师去朝拜!

“我第一次见到这间房,几乎跪拜在这里”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我第一次看到这间房子的时候,几乎都跪拜在这里,这是一栋至少一百年前的房子,全部由松木盖成,就在额尔古纳河岸边。这条河本来是我国的内陆河,但是清朝时把河岸以西划给俄罗斯,这条河就成了两国的界河。过去,这种由松木盖的房子在两岸比比皆是,但后来都被拆了,换成了彩钢房。现在想看这样的房子,需要到对面俄罗斯去。”

“砖,木,石组合在一起,很亲,很和谐”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从门的造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人家,画面中,有砖、有木、有石,组合在一起,很亲,很和谐。岁月的侵蚀,让砖、木、石逐渐老去,但是老去的它们不是变丑了,而是变得更加谦和、入画。我一直赞美时间,建筑经历了岁月才会更美,古民居取材自然,又自觉得接纳着时光的再造,美得独一无二。”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古民居只能就地取材,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反而生发出无限的智慧,盖出的房子如方言一样美妙丰富,如同音符1、2、3、4、5、6、7一样,以不同的组合,演奏出不同的曲调,有土的独奏,有石、木的二重奏,也有土、木、砖、瓦、石的交响。”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经过人类的加工创造,土、木、砖、瓦、石变成了房屋,人们在此生生不息,但是它们终会和其他物质一样,要经历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取之于大地,再归还大地。也许每个人对美都有自己的标准,我的标准就是越是接近自然的,就越是美的。”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他花20年拍10万张照片,记录即将消失的“中国房子”

“我特别赞美住在民居里的人们,不论条件多么艰苦,他们总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建筑杰作,并且始终勤劳善良,始终热爱生活。

我以一名设计师的身份,20年来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在别人眼里很辛苦,但我其实很幸福,用镜头采集民居,记录民居,对我有用,对你可能也有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房子   照片   麦浪   匠人   组合   窑洞   青砖   瓦片   民居   墙面   墓地   中国   屋顶   石头   岁月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