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白鹿原上住着一个农民,叫杨滨源。平时身着汉服,头束发髻,自幼喜爱音乐,热爱古琴。

之前在云南做生意,七年前,他决定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白鹿原。如今,他将一百多亩杂草丛生的土地,变成了一片井然有序的“福源农庄”。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农庄里,种着有机葡萄、樱桃、西瓜、玉米、小麦……每到阳春三月,鲜花次第盛开,如诗如梦的“桃花源”在陶渊明的诗文中,也在杨滨源的庄园里。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园内的二层阁楼是“福源素养山房”,这是他接待朋友的地方,播放着悠扬的梵音,一层就餐聊天,二层赏景观云。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滨源说,“每年一开春,朋友们就来了,摘园子里的樱桃、葡萄,吃园子的蔬菜,喝我酿的冰葡萄酒,享受纯正的田园时光,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七八十人,每年要接待七八千人。”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来农庄的朋友必点的“节目”就是听他弹琴。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闲暇时,滨源写字、习武、作诗。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很多朋友都羡慕,好像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其实没有看起来那么美,这只是我的人生选择。当初从云南回来时,就决定要过亲近土地、亲近自然的生活。”

“当时,这里杂草丛生,费了很多周折,甚至掏了更高的价钱,把与我家地临近的、十几户农民的地租了下来,连在一起一共一百多亩。”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办一个农庄不是雇人干活,自己当‘甩手掌柜’那么简单,做农庄开始,我决定走有机农业的道路并坚持传统耕作、人工除草,很多农活需要自己干!”

春耕、夏收、秋收,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最冷的时候,给樱桃树穿上‘白袜子’防冻防虫,再进行剪枝。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剪枝是很锻炼臂力和握力的活计,看似只有手使劲,其实吸气、提臀、发力...用的是全身的力气。农村的冬天寂静清冷,只有中午有太阳的时候干活,闲了可以晒晒暖暖。”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关沟内施有机羊粪肥,虽然费时费力:羊是反刍动物,粪便干而细,是养分丰富的好肥料,这是福源樱桃好吃的一个‘秘诀’。”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自然成长的葡萄不会过于密集,色泽自然,大小不统一,这才是葡萄应该有的样子。”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七年来,坚持不用除草剂、膨大剂,增甜剂,让瓜果蔬菜们健康成长,而且听着梵音,偶尔还能听听爵士乐。

这是正能量的加持,如同每天听鼓励、赞美长大的孩子,和整日被训斥长大的孩子,性格和行为一定是不同的。”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每年风若钢刀、千头万绪的活计袭来的时候,真想放弃算了,折腾什么呀,但这是我的选择,必须坚持,一想到很多朋友问,什么时候能来园子啊,心里又充满了力量。”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自从我做了农场,父母跟着我从‘城市生活’中又回到了白鹿原,每天都在地里劳动、做饭、干农活。母亲说,活动就是要想活,就要动。力气越用越多,筋骨越动越结实。”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他们做得油泼面,最受欢迎,一切原料都是农庄自产。看到朋友们吃面时‘斯文扫地’,埋头猛咥的时候,我特别高兴,吃毕,尤其是外地的朋友,我再讲讲小说《白鹿原》中的油泼面!”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不少朋友问我,生活会不会与现代人脱节?其实,我和大家一样,早上开车送孩子上学,晚上开车回家住城里,第二天早上再去农庄干活……

逛商场时,总被人多看几眼,习惯了。穿汉服、蓄发……这其实是最传统、最‘中国’的,也最符合我的个性,推广传统文化,需要身体力行。”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我从小喜欢音乐,十岁那年,父亲把家里的一头猪卖了,卖了120元,买了一个电子琴。这在三十多年前的农村该是多大一个‘壮举’!”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至今,我喜欢弹琴,写诗,写字,都要感谢父亲,他帮我在心里种下了艺术的种子。农活忙得时候,就顾不得太多了,但几乎每天我都把田间地头的变化记录下来,发朋友圈分享!”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捧起劳动成果的滨源,没有抚琴时的仙风道骨,只有农民伯伯的憨厚朴实。在他心里,从种子变成果实,每一刻都当珍惜和赞颂。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这些年结识了很多朋友,有艺术家、设计师、生意人、企业家……讲自己的经历,听别人的故事,在交流中吸取能量。”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最欣慰的是,农庄逐渐变成一个‘平台’,特别喜欢孩子们来:让他们撒欢田园,调动好奇心,认识植物,亲近小动物,体验自由自在地成长!”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念诗给孩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没有用,带他们到田地里去,除除草,挖挖地,看一看农民伯伯怎样种地、怎样收获,体会了这些辛苦,自然而然就会珍惜粮食,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最大的收获是和父母一起在园子生活着,虽然辛苦琐碎,但是这样的陪伴让人安心。40多岁的人,这些年因为一起在园子生活、工作,好像才觉得自己长大了,懂事了,学会了理解和感恩,这也许就是土地给我们包容的力量吧。”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登上福源山房,凭栏远望,清晨的白云,日落的红霞,白鹿原上天天都是好风光。

即使再忙碌,滨源每天都要弹上一段:“诸乐悦人,唯琴悦已。琴是一种乐器,更代表一种修身养性、静心悟道的生活方式。”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南怀瑾说,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修行在书上吗?在经文里吗?真正的修行一定是心手合一,躬体力行地去做!”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滨源的身上,有秦人的勇猛,有农人的淳朴,亦有高士的谦谦之风。

白鹿原上有个农民,每天弹琴习武,一年8000多人拜访

这个内心写满诗意的庄稼汉,用自己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活出了对土地的情,对生活的爱,活出了人最理想的样子。

天地间有个他,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梵音   农民   山房   活计   杂草丛生   农活   农庄   云南   园子   樱桃   田园   亲近   葡萄   土地   朋友   旅游   习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