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1979年,当时在西安美术工作团上班的王蒨老师和她的同事,一起成功复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大”秦兵马俑。所谓“原大”,就是与真兵马俑一模一样大。

40年后,作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王蒨和西安美术学院合作,申请“中国古代音乐舞蹈陶俑复制巡展2018国家艺术基金”,她要让千年前的乐舞陶俑在她手中“复活”。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王蒨作品“唐代彩绘女俑”,原文物出土于“昭陵陪冢·郑仁泰大将军墓”。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王蒨作品“唐代双环髻女俑”,原文物出土于陕西长武县。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王蒨在修改学生的造型

“我经常讲,古代没有照相机,但是有陶俑,它再现了历朝历代的时代风貌、社会习俗和人物、器物的真实模样。陶俑就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它比相机更直接、更生动。”

王蒨从事陶俑复制造型工作40余年,复制了6000余件陶俑,其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给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在多年的实践中,她掌握了一整套复制彩绘陶俑的方法,使这一失传已久的古代技艺得以恢复。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王蒨对陶俑的痴迷首先来自于她的父亲王子云。王子云先生(1897年--1990年)是中国现当代雕塑理论艺术家,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先驱,现代美术教育学派和美术考古学派的奠基人。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这是1935年王子云在法国留学时拍摄的明信片。“当时,我们的文物流失到海外,法国人制成明信片。父亲看到了,就拍了下来,现在照片也成了珍贵的史料。”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1942年,父亲回国后,带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途经河南时,在洛阳的山洞里发现了一组唐代歌舞俑,这是为了躲避战火专门藏进山洞的,父亲拍摄了十几张照片。

在我临摹唐俑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中,再也没有见过比这一组更精美的、更标准的,我认为它就是唐代最经典的‘霓裳羽衣舞’的具体形象。父亲拍完照片就离开了,继续他的考察。遗憾的是,这组唐俑最终还是毁于战火。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当父亲把已成绝唱的照片交给我时,他说,一定要把这组复原出来,要让当今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古代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是父亲的遗愿,如果我不把它再现出来,就会成为永远的遗憾。”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1979年,也就是秦兵马俑被发现的第6年,王蒨所在单位接到任务:复制“原大”兵马俑!“当时没有照片,只能先去秦俑馆临摹,然后再根据画像进行复制。在雕塑家陈天的带领下,我们五六个人就干起来,整个塑形和烧制过程全靠摸索。那时,吃住全在北窑头,一连呆了几个月,最后成功整体烧制了跪射俑、将军俑和士兵俑!单位开了庆功座谈会,报纸上还发了消息!”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西汉杂耍乐舞俑群(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我调进碑林博物馆,1995年,我带着自己复制的陶俑,参加了在比利时举行的‘第44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获得了金奖。当时由于中途转机,再加上一路周折,不少陶俑都缺胳膊断腿了,可是没想到,展出非常轰动,尤其是‘西汉杂耍乐舞俑群’,外国人在展台前模拟着人物的动作,如痴如醉。”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给我颁奖时,主办方是这样介绍的:‘60年前,王女士的父亲到我们西方学习艺术;60年后,王女士带着中国古老的艺术来到欧洲,而且把这么精湛的古老技艺传承下来,这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听完我就落泪了,这只是一份工作,却被提升到了人类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高度,我感到自己祖国文化艺术的伟大,从此觉得自己肩负使命。”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复制陶俑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作,它需要各个工种的协调配合,仅制泥就需粉碎、去杂质、沉淀、反复砸柔,才能成为‘熟泥’。”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接下来塑形、制模,按泥胎,然后将胎烧成陶,接着上色,最后是做旧,仅仅做旧,又需要13道工序。其中最关键的是‘开脸’,人物传神全凭最后的‘点画’中……”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掌握技艺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了解古代艺术的文化底蕴,掌握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如果把中国历史比做一个人,汉朝就是我们民族的少年,张扬无度,无拘无束,汉俑里的长袖善舞,人已变形,几乎不能站住,但是它们就是要尽情尽性。”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王蒨复制作品“唐代盛世仕女俑”,原文物出土于陕西长安县。

“到了唐朝,你看,唐妞站在那里,气定神闲,雍容华贵,丰腴的身躯一点也不臃肿,腹部反而呈现一道优美的抛物线,她就是大唐盛世的符号,代表了强国豪迈的气概,展现了盛世璀璨的风采。”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你听,佩环叮咚,兰香阵阵,一位骑马的唐朝丽人驰骋而来:她头顶褐色高帽,身穿紧身白衫,足蹬尖头黑靴,这是去赴宴饮乐,还是踏花归来?! 一声长嘶,骏马扬起轻尘,丽人已融入人流, 留下一阵清脆的蹄声……”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王蒨复制作品“唐代女子马上乐队俑”,原文物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金乡县主墓”。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如果不能把这些特征表现出来,那复制陶俑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随便应付,把时代弄得含糊不清,那更是对文化的极大亵渎。”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王蒨作品“唐代素色女俑”

2015年,退休多年的王蒨因为一件事情,引发了内心不舍的陶俑情结:这一年习近平主席参观西安博物院,并提出批示:“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这句话犹如一束光照进王蒨的心里。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于是,她决心做一件工程,她将40余年来收集的各类乐舞陶俑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将历代中最具代表性、最优美的套、件文物遴选出来。同时,自筹资金,联系组织西安美院雕塑系学生复制陶俑造形,并带领同学们去各博物馆参观、讲解各时代的陶俑作品,几个月的时间制作了30余件套作品。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2017年年底,王蒨与西安美术学院合作申报的国家艺术基金得以通过。“我很感谢美院雕塑系的博导石村教授、冯昌泰博士等20余位雕塑系的博士、硕士生们,共同参与塑形工作。有了他们的参与、合作,才使陶俑复制工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我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这项工程,能够使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从而热爱复制陶俑,动手触摸到那些远古时代的脉搏,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年轻时的王蒨,与自己复制的陶俑“相看两不厌”。

在别人眼里复制文物是一件枯燥的事,可王蒨为之痴迷一生:“每次临摹的时候,我都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它们能听我讲话,安慰我,鼓励我,彼此心心相映。”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王蒨作品“唐代彩色女俑”

几十年来与陶俑相伴的日子,王蒨无数次“重返”长安:她看到了汉家宫女手持花枝,翩翩起舞;看到了高髻峨眉、面如满月的唐妞向她招手;看到了身着胡服的少女纵马过街,春风得意……

复制中国第一个“原大”兵马俑的她,要再现“中国古代乐舞俑”

已逾74岁的王蒨心中有梦,她要让两千年间轻歌曼舞的陶俑一个个“复活”,让古老的文化展现出璀璨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乐舞   陶俑   陕西   西安   兵马俑   唐代   技艺   中国古代   中国   盛世   雕塑   文物   父亲   照片   艺术   时代   作品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