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大雁塔》

拥有一千余年历史的大雁塔,在画家袁峰辉的笔下象征着阳刚和征服,这幅在2005年就完成的画作《大雁塔》,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国龙看到时,不禁感叹,这样的画太当代了!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丹顶鹤》

十余年过去了,袁峰辉用8B铅笔和普通橡皮独创的素描画法已在业内被称为“袁氏素描”,他也成为贡献了一种新“语言模式”的当代艺术家。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油画《红莲》

事实上,袁峰辉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油画出自西方,西方人强调艺术已经死亡,总是在变换各种用不同的表现材料和形式,我觉得这是在‘绕’,我想用最朴素、最直接的方式去表达,把不该有的多余东西全部打掉,回归艺术最初的表达,自然而然就开始用铅笔在纸本上作画。”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无常》

“画画,不同于文字,它能表达情感,宣泄情绪,还能坦露不为人知的秘密。所有的问题、情绪、立场……都能通过画布去表现,大约从2005年开始,我感觉写实画像已经没意思了,本能地想要抓住另外的一种东西,很自然地对基本的状态进行改变。经过反复地实验,逐渐摸索出一套别人从没用过的表现手法。

除了素描,油画我也画,绘画就是表达,画家要做的就是用最合适的材料进行最合适的表达。”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无处可逃》

“对于我来说,绘画和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无时无刻:创作《大雁塔》时,就是想真实地表现生命里流淌的东西,比如雄性、征服;看到朋友身陷苦楚,心生悲悯,于是创作《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面对突如其来的无妄之灾,无能无助,于是创作《无处可逃》……”

在自己的画室里,袁峰辉尽情地挥洒着爱与恨,情与愁,每一次都汪洋恣肆,酣畅淋漓。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艺术家必须真实、真诚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重复’就意味着艺术生命的完结。”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喜》和《怒》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哀》和《乐》

不到19岁,袁峰辉就在陕西省艺术师范学校展览馆举行个人画展;2000年西安美院油画系毕业时,为个展准备的作品,被美术评价家殷双喜看后赞叹道,作品力度接近于费朗西丝·培根(Francis Bacon)!

2006年,其油画作品《喜怒哀乐》,被新加坡前国家画廊协会主席、著名收藏家蔡斯民先生收藏。之后,袁峰辉用8B铅笔和普通橡皮独创一派。如今,他说,木炭是现在偏爱的作画工具。在别人眼里,这种黑渣渣是废物,但是他要让木炭的价值重新被发现。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在艺术之路的探索中,不仅有对技法的摸索,更重要的是对内心的不断探索,艺术之路是光明的,但我们的心有时会拐弯、会迷失。”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渡渡鸟》

从2008年开始,袁峰辉以已经灭绝的动物为题材,创作“新十二生肖”。“这些年,这个题材的创作一直没有中断,不仅我画,还带领学生画,现在,不仅画灭绝的动物,还画濒危动物。在我眼里,‘众生平等’。”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菩萨》

2011年,袁峰辉开始绘画创作菩萨。“这可能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大学还没毕业时,我去了西藏,看到喇嘛不论顺境、逆境,始终欢喜自在,很震动。后来,我在美院代课,看到了一尊用于教学的敦煌菩萨石膏像,觉得非常美:温婉的样貌侧身前倾,仿佛要为你娓娓道来,我把菩萨的边沿抹掉,若隐若现,每每观之,心里就充满喜悦。”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秋英多杰仁波切》

“四年前,青海土登寺住持扎上师让我给上师(佛学老师)秋英多杰仁波切画造像,满怀着对上师的崇敬心,我用2个月的时间画了三张,挑选出最好的一张,制成三种不同的规格,大家共同发心共计8000多元,一共印了4万多张,然后一路开车将画送到了青海。

之后,很多信徒一见我就说,‘你就是给上师造像的画家!’能获得大家的肯定,我很欣慰,毕竟给上师造像的画家不止我一个。”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佛法,让我的身心得到了安宁,可以心无旁骛,专心作画,作画前我一定先焚香,洗砖,再祈请、打坐,只有心完全安静、干净后,才开始画画。

你看上师的脸,每一处肌肉都是放松的;你看上师的笑,是由里而外,发自内心真正的绽放。有句话说‘画佛成佛’,只有自己无限接近上师,才有可能画出他最真实的模样。这对我来说,还需要很长的修行。”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嘎玛活佛(左四)与蔡斯民先生(右四)亲赴“六和绘画”成立启动会

“艺术和宗教,都在追求精神的彼岸,两者是不矛盾的。2014年,我创立了‘六和绘画’体系,这是一种方式,也是一条大道,就是希望通过绘画,能让人很快从生活的浮游中拔出来,真的沉寂下来,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从而彰显出生命的光明和智慧。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供养》

“好的绘画就是最好能量的呈现。比如这幅油画《供养》,我在创作之初,构思内容比较多,但是画着画着就觉得越简越好,甚至把刚开始想好的其他元素都舍掉了,只留下笔触,而那笔触,笔笔清楚,如扫地般扫除了内心的污垢,颜色自然地流淌,从上往下一层一层不做任何改变,仅把画笔交给了欢喜。”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绘画能愉悦生活,但是,绘画本身却是一个过程相当痛苦的行业。每一个真心画画的艺术家,都想创作出最好的作品,留下最有价值的东西。技法由生疏变得纯熟,并不难,可是,再由‘熟’变回‘生’,就十分不容易了。”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享受独处》

“面对沧桑世事,我们对世界的感受力开始磨损了;面对日趋纯熟的画法,我们开始‘炫技’了。一个卓越的画家必须要和‘磨损’‘炫技’‘习气’做斗争,相对抗。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重新拥有孩童般纯真的眼神,这样才有可能对这个世界始终保持新鲜感。”

他用8B铅笔画出了大西安的地标,像雾像云又像风

《红莲》

“回想起来,19岁的我,有些‘轻狂’,二三十岁时,有些‘虚荣’,而现在,就是笃定。和过去相比,现在面临的问题、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但绘画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佛法让我慢慢放下了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让我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内心,自己的世界,我会更真实、更勇敢、更无惧地画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红莲   铅笔画   造像   画法   光明   西安   地标   素描   铅笔   油画   菩萨   画家   他用   艺术家   内心   东西   生命   艺术   作品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