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今天的国人,知道蜀道十有八九来自李白的《蜀道难》,而误解也有可能由此产生:蜀道就是古时在四川的道路吧?非也!蜀道指的是古代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其中大部分在陕西,而非四川。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日前,在由“隐居乡里楼房沟”和“万邦书城”联合举行的“走读秦岭”第一期活动中,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和原汉中博物馆馆长冯岁平走进“留坝书房”。两位专家都认为,蜀道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如何加以保护和开发,让更多人走进蜀道,了解蜀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这次交流其实是两位老师的“第二次握手”,第一次是在2011年。那一年,故宫博物院发起“故宫文物重走南迁路”活动,李文儒作为领队曾来过汉中。李文儒说,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南迁文物分三路向四川进发:其中一路从南京出发,经西安、宝鸡、汉中,最终到达峨眉。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故宫文物打包装箱时的情景

“当时火车只通到了宝鸡,30多万件文物需要300余辆汽车,在战火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运送文物’是军事行动。在军方的协调下,车辆都调集到了,可更大的困难在后面:当时正值隆冬,秦岭里的雪有一尺多厚……中间经历了很多困难,也发生过车祸,但是‘文物有灵’,最终,所有文物都安全抵达四川。”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用转移的方式保护文化遗产在欧洲也曾发生,但是转移文物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路线之长,就属故宫文物南迁,这是一场奇迹、是壮举、是举国合力。今天,我们的足迹会踏过故宫里的汉白玉石阶,而其实,故宫的文物也曾走过汉中的山山水水,它们走的不是‘蜀道’,而是1936年建成通车的‘川陕公路’,当时也多亏了这条公路。”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过去几千年来,古人由陕西入川,只能走“蜀道”。“蜀道”不是蜀地的道路,也不是一条特定的道路,而是指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等,以及由汉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仓道等。

对蜀道曾进行过6年实地考察的冯岁平说:“早先时候,人们行走只能沿着河道,到了战国中期,祖先将造桥技术运用到了山地道路的建筑中,穴山为孔、插木为梁,形成山间栈道。北魏以后,由于木栈容易腐朽,也容易被烧,出现了用石片铺成的碥道,一直延续到元明清。”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先人们在不同时期开凿的道路,在秦岭与巴山之间编织成一幅巨大的路网,不仅是连接川陕的交通大动脉,更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朝代更替、政经融通:战国时,秦国宰相范睢开建‘褒斜栈道’,助秦国扫平六雄,统一天下;秦末时,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为建立大汉奠定基础;盛唐时,唐明皇为博杨玉环欢心,开辟荔枝道,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典故……”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至于‘蜀道’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但真正被叫响,恐怕还是李白那首《蜀道难》?事实上,在陕西境内的栈道占到总里程的三分之二,明朝后期曾有学者感慨,蜀道‘实在陕,而不在川!’”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在诸多栈道中,褒斜栈道、连云栈道、陈仓古道等均从汉中留坝穿境而过,因而留下了关隘、驿站、邮亭、摩崖碑碣等太多的历史遗迹。到了近代,一些外国学者也慕名前来,包括德国建筑师柏斯曼、提出‘丝绸之路’的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英国学者李约瑟等。

所以至今,留坝的栈道遗存,其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典故之多以及典型性在‘蜀道’沿途独一无二,我将其总结为‘天下栈道,唯留坝为要’。”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时至今日,穿越秦岭的多条公路、铁路与蜀道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承袭关系,有的就是在古道的基础上扩建出来,人们开车翻越秦岭,会时不时看到公路旁古栈道的栈孔遗迹……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在对话中,两位老师还分享一件发生在近代的“汉中往事”:七七事变爆发后,为保护国家教育资源,教育部令正式颁布,要求以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山西失守,西安临时大学决定南迁汉中,并改名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西北联大的师生在考察张骞墓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学生们徒步由西安至汉中,其中一队走到留坝张良庙附近时,和西迁的东北大学相遇……后来,东北大学去了四川三台,西北联大将校本部放在了汉中城固。

1938年,联大考古委员会对张骞墓进行发掘,在甬道内清理出“博望□造(或铭)”的封泥,从而确认张骞墓所在;1943年,联大历史系教授又发现了龙岗寺遗址旧石器……可以说,正是西北联大开启了汉中的考古工作。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

抗战结束后,从西北联大分离出的五个院校陆续从汉中撤离,之后又与其他院校合并,成为新的大学,涵盖了今天20多所高校,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虽然西北联大的名气不及西南联大,但它在抗战时期却和西南联大一样,给人们希望、鼓舞和力量!从1937至1946年间,西北联大及其后五院校共有505名教授、1489名员工,培养毕业生共9257名。历史已然远去,精神永远长存。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尘封的事被老师们娓娓道来,坐在书房中的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抗战学子们的奋发昂扬;也似乎听到了“荔枝道”上疾驰的马蹄声,看到了正在暗度“陈仓道”的急行军……两个小时飞驰而过,两位老师为大家捧上的“文化大餐”实在令人意犹未尽……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

汉中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历史遗迹和人文典故说也说不完……冯岁平说,他希望博物馆知识能更多地走进教科书,让孩子们从小就种下热爱历史、传承历史的种子。

李文儒建议说,蜀道遗存中最典型的在汉中,也许“秦蜀古道”这个名字更客观?我们要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将历史、地理和旅游等资源拉通,开拓出新的“博物馆形态”,让更多人能实际体验蜀道,走进历史深处,感受文化的魅力和时代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蜀道   秦国   秦岭   北平   汉中   宝鸡   留坝   故宫   联大   栈道   陕西   西安   文物   误会   多年   道路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