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中考分流50%的学生将来的职业会处于社会底端吗?

“双减”后,我们更焦虑了,我们焦虑的是孩子未来的人生, 中国式父母是心酸的、焦虑的,不希望孩子将来的职业处于社会底端。

几千年实践下来,功成名就,读书几乎是最有效的方法。大多数的家长都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压力大,要还房贷车贷,每天为家庭为孩子辛劳奔波劳碌,想让孩子通过读书走向社会,过更好的生活!但这次教育改革会让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升学困难加大,未来想要通过学习改变人生命运的几率反而会越来越小。

“双减”后,中考分流50%的学生将来的职业会处于社会底端吗?

这次教育改革目的是让教书育人的责任回归于学校,教育变公平,校外培训也被整治了,让多数孩子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些都是好事。可为什么家长们仍然要换各种方式给孩子补课?还不是因为现在的教学还是成绩说了算,其他一切都白搭。如果所有学生都不补课,大家可以回到同一起跑线。但有钱的家庭会请家教,进行一对一的补课,就算是补课班关停了,也可以个人补课,所以今后的补课形式只不过是由补课机构变成了个人而已。老师本身自带教育资源,也会在晚上给自己的孩子补课,结果人家孩子的起点又比我们孩子高。再加上一对一的费用更贵,对那些生活在经济条件不怎么好的农村,花不起钱在校外进行培训,当地的公办教育资源也不怎么好的家庭,经济负担又增加了。

“双减”后,中考分流50%的学生将来的职业会处于社会底端吗?


中国式父母是心酸的、焦虑的。我们都想让孩子有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看着孩子放学后、假期中还要去补课,看着孩子在晚上11点还在写作业,心那是真疼。可这不是父母们愿意的,报辅导班、不生二胎、三胎,精英式的培养反映的都是父母的焦虑,焦虑的根本是不希望孩子将来的职业处于社会底端,焦虑的是小孩未来的人生。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中国的考试制度就在那里,中考的分流,50%的初中生上不了高中,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一半初中生啊,不能上高中,也基本上意味着告别了大学。

“双减”后,中考分流50%的学生将来的职业会处于社会底端吗?


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又没有了留级制度,中考成绩不理想,就上不了高中,就只能去职高或技校读书。有人会说上不了高中,上职高也好,行行出状元,但实际职业歧视是存在的,再加上目前各地职高和技校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不善,15岁左右的孩子很容易沾染坏习惯,比如沉溺玩游戏、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真是让人不放心呀!

要想真正减负,从考试制度和社会教育开始改吧。恢复小学、初中留级制度,限制每个学生只能留级一次,可以避免一些学生跟不上课而不得不升级的现象,初中一次留级,可以让众多初中生有上高中的机会。加强职高学校、技校正规化管理,让专业更接“地气”更实用,提高职高和技校的师资力量,规范“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的考试,让努力学习的考生也有上大学的机会。

“双减”后,中考分流50%的学生将来的职业会处于社会底端吗?

最重要的是国家要增强社会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让职高后的工作不再让人感觉是生活在社会底端,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职业   社会   职高   技校   教育改革   初中生   校外   焦虑   中考   将来   父母   高中   未来   孩子   家庭   学校   人生   学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