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黄龙洞探幽


张家界——黄龙洞探幽

曹雄/文

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东端,即索溪峪河口,角儿山半山腰上的河口村,有一个不知什么年月就存在的溶洞,相传洞内聚龙潭有黄龙藏身而得名黄龙洞。清朝时大旱,当地法师带着徒儿进入黄龙洞求雨,最后没人生还。当然还有许多诡异的传说。从那以后,当地人都不敢进洞探险。所以,这个溶洞就一直没有人气。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张家界景区的被发现,激励了当地的干部和民兵。使他们产生了勇气,率先来探究这个溶洞究竟有什么奥妙,能不能像桂林芦笛岩一样开发出一个惊世骇俗的溶洞奇观来?因为毕竟,张家界山峰岩石也属于岩溶地貌,无疑,这个洞穴也是个岩溶洞穴。1983年2月16日(正月初四),河口村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营长毛金初组织青年民兵7人探察黄龙洞。7人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决心冒死犯难,勇闯洞穴。打着手电,深入洞中百米后,他们就被洞内奇特的钟乳石、迷幻的岩溶造型所震惊,遂将探查结果向索溪峪自然保护区筹建组汇报未果。3月3日至4日(正月十九至二十),毛金初再次组织青年民兵8人探察黄龙洞,进一步发现洞内拥有水陆兼备、丰富神奇的地下旅游资源。为避免黄龙洞景观遭到人为破坏,毛金初先后组织骨干民兵义务护洞。直到引起慈利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县委书记赵树立、县长高惠庆、副县长严高明等于6月中下旬率常德师专中文系多人先后正式考察黄龙洞,并将考察结果向省政府报告。湖南省省长刘正亲临考察,才拍板黄龙洞为“国宝”,并决定立即开发。 


张家界——黄龙洞探幽

  一年以后的1984年10月1日,洞内照明、服务、栈道,交通安全设施完备。黄龙洞才正式对海内外游客开放。

驱车来到黄龙洞广场,山野间浅黄夹绿的稻谷散布在青褐色的岩石山峦间。红枫、乌桕、南天竺各具风采,林立在广场周围,在微风中婆娑起舞。点缀其间的银杏、水杉无限风姿。黄龙洞景区,在明媚如画的风景中,展现在我们面前。


张家界——黄龙洞探幽

嶙峋的岩石塌陷出一个幽深的洞口,抬头洞顶镌刻着三个清秀的欧体大字“黄龙洞”,洞口右侧立着一道石碑镶嵌的屏风,是名人的题字和吟诵。

迎面一道石壁,等距离地自然开凿出两个拱形的门洞。穿过这“双门迎宾”,眼前豁然开朗,是黄龙洞的第一个大厅——聚会厅。其实它是黄龙洞十三个大厅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厅,面积约6000平方米。前面灯火阑珊、石笋林立的地方叫龙舞台,相传是龙王爷跳舞的地方,背后隆起座奇丽的石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在天造地设中不显其险峻,于迷蒙的烟雾中恰似一幅无比传神的山水丹青,让人高山仰止。峭壁上有龛,恰似贵族华丽的包厢,相传是龙王爷的小女儿和心上人幽会赏乐的地方,自然溶融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张家界——黄龙洞探幽

转过龙舞台,龙王镇邪的宝塔峰屹立在眼前。两根黄白颜色的石笋,也即龙王的 “金戈银枪”映入眼帘。右边金戈顶端有一块屹立的造型似观音菩萨的图腾石,金戈底部,一群石猴正在攀援而上,它就是 “群猴拜观音”。金戈银枪后,可以听见哗哗的流水声,黄龙洞里的“响水河”名就由此而来。走下平台,岩洞里,一条小溪出现在左翼,水流充盈,深度足可浮起十人乘坐的小船。登舟,船工荡起浆板,小船漫游在悠悠的响水河上。这是洞窟的第二层,暗河全长2820米,游览部分800米,平均水深6米。其间生活着大鲵,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娃娃鱼。我忽然想起唐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诗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儿不是江南的江水,只是地下的暗河,但其水清滢泛碧,岸畔地形起伏,是钟乳石构成的山山水水。河道曲折如飘曳的丝带,空谷幽邃,岸危穹高,山川形状,倏忽万变,忽仰忽倾,若明若暗。举目望去,高远处山峦朦朦胧胧,是朴碧的琼楼玉宇,抑或仙山楼阁,充满着神秘感。响水河流水平缓,水面光滑似镜,沿途是目不暇接的洞中景观,如龙王金盔、海贝浮空、海螺吹天、隐龙峡、插香台、天仙桥等,在美妙的桨声灯影里,荡舟响水河,说不上的无穷奥秘和心旷神怡!


张家界——黄龙洞探幽

弃舟登岸,来到了天仙宫景区。高大的穹庐顶笼罩着一个空前的空间,东西略长于南北,足足十五亩地大的足球场。右边,是一片巨大的石瀑布群,其南北宽62米,落差达40米,是目前国内游览洞穴中规模最大的石瀑布群。该瀑布是洞顶滴水产生的片状水流在洞底流动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碳酸钙沉积,地貌学中称它为“底流石”。因洞顶渗漏的水中含泥质,流石瀑呈黄色。因此得了一个流行歌曲名——“黄土高坡”。


张家界——黄龙洞探幽

左边,纤陌纵横,如浪起伏,一片田园风光,是龙王爷的“万丘龙田”。地质学叫它“流石坝”,也叫“酸田”,为流水浸蚀岩溶地貌形成,凸出方向即为水流方向。落差达27.3米的“天仙水瀑布”,即黄龙洞内最大的三股泉水,从它头顶石窟中云蒸霞蔚地流泻而下,合成一道瀑布,美轮美奂、四季长流。因为洞顶高山,森林茂密,蓄水丰富,汇聚成溪,源源不断沿洞顶缝隙渗透入洞,形成了这道洞窟中的瀑布。

过了黄土高坡,跨过跨度极大的石拱桥天仙桥,进入了黄龙洞第三层天柱街。岩溶造就了绚烂多彩的世界,繁华似锦、春意盎然,俨然是“天上街市”。眼前是西街“花果山景区”。林林总总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葡萄、石棕榈片、石珊瑚,还有池水沉积形成的边石、穴筏、池中晶花及非重力水堆积,毛细水、水汽形成的石花、卷曲石、洞穴毛发等构成了美妙的山水丽景。展示着各种图腾和人物、动物及大自然万物的形态和造型,令人眼花缭乱。东街穹形洞顶高大幽深的空间是“天堂宫”。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街上两根紧紧偎依的钟乳石 “喜相逢”。细细看去,两根石柱及壁流石被地下水溶蚀形成了奇妙的空洞,随意敲击,就会从不同的地方发出奇妙而悦耳的音符,所以又得名“石琴山”。1984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专题片《地下明珠——黄龙洞》的时候,就是在这两根石柱上敲击出了一曲完整的《卖报歌》。

走过黄龙洞最长的山坡,登上洞窟最高层,即第四层“龙宫大厅”。它高出第三层花果山、天柱街通道16-30米,是黄龙洞最大的一个厅。也是国内已开放旅游洞穴中石笋最为发育的一个大厅,面积约为黄土高坡的1.5倍,洞顶平均高度40米。林木似的石笋、石柱遍布洞底,如修竹茂林,气势磅礴、蔚然大观。那酷肖人物、动物的岩溶图腾,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异彩纷呈,让游人为之倾倒。龙宫主要景点有龙王宝座、火箭基地、海螺藏身、金鸡报晓、万年雪松、后宫、定海神针、回音壁等。其中,龙王宝座、万年雪松、定海神针蔚为壮观,惊觉天人。“龙王宝座”,是黄龙洞中最大的一根石笋。底流石斜坡(石瀑布)基座上,立有一粗壮的12米高的石笋。庞大的底部是洞顶流水转化为层状水流,沿石笋周边及底部斜坡流下,逐步加粗的大型流石瀑。它构成了龙王宝座本身。其中部有一个巨大的空洞,仿佛隐藏着龙王无穷的秘密。其上高大的石笋,像一棵白雪皑皑的巨松,实际是棕榈状石笋,据考证,它已经挺立了10万年。所以,叫它“万年松”当之无愧。龙宫大厅偏左,有一根两端粗,中间细的石笋,直抵龙宫顶部,快要接触到天花板。这就是“定海神针”。洞顶还在滴水,石笋仍在发育,也许几千1万年后就能上接天花板。作为黄龙洞的标志性景点,“定海神针”被保险公司估价1亿元投保。看着那神奇的定海神针,听着那让人咋舌的报价,我们只有啧啧称奇的份。


张家界——黄龙洞探幽

第四层往里,是黄龙洞最精华的迷宫景区。洞内钟乳石种类如花木扶苏,竞艳斗奇。洁白晶莹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卷曲石、石珍珠、石珊瑚,冰肌玉骨,玲珑剔透,比起粗犷宏伟的龙宫,更显精美绮丽。  

黄龙洞以立体的洞穴结构,庞大的洞穴空间,宽阔的龙宫厅及数以万计的石笋,高大的洞穴瀑布,水陆兼备的游览线等优势构成了国内外独树一帜的游览洞穴。可以说是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细数起来,洞内有1库、2河、3潭、4瀑、13大厅、98廊,以及几十座山峰,上千个白玉池和近万根石笋。岩溶洞穴奇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造物主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她,不愧为“中国最美的旅游溶洞”。

大约3.8亿年前,黄龙洞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可溶性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层,经过漫长年代开始孕育洞穴,直到6500万年前地壳抬升,出现了干溶洞,然后经岩溶和水流作用,便形成了今日地下奇观。是诗的结晶,哲学的凝聚,美学的雕像。

张家界——黄龙洞探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张家界   响水   河口   石笋   钟乳石   岩溶   龙宫   溶洞   民兵   海神   景区   龙王   洞穴   水流   瀑布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