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最早的美食街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到青岛游玩的人必须去打卡

一座城市最有味道的地方就是充满人间烟火的老街。劈柴院就是青岛这座城市最深刻的记忆,这里承载了老青岛人的过去,儿时的追忆。人们之所以对它情有独钟,因为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如果你问青岛人去哪里吃美食,他们肯定会让你去劈柴院。


青岛最早的美食街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到青岛游玩的人必须去打卡


劈柴院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街区,是青岛最早的美食一条街。早在三四十年代,这里就已经形成了美食街,只不过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美食街为何物。


青岛最早的美食街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到青岛游玩的人必须去打卡


劈柴院也叫江宁路,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商业圈,是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和天津路围合的街坊。1902年修建了此路。它是“卜”字形,东端连着中山路,北边连北京路,西边通河北路。“江宁”是南京的古称,这里也是青岛最早的“南京路”。


青岛最早的美食街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到青岛游玩的人必须去打卡


旧时的江宁路主街上多是酒馆、饭店,除有元惠堂、李家饺子楼、张家坛子肉,多数是一些不起眼儿的小饭铺、糖果店、书场和游乐场。北街则是卖熟肉的,有德州扒鸡、福山烧鸡、南肚、酱肝等。论小吃,这里的锅饼、炉包、馄饨和豆腐脑最为有名,也最抢手。市民们来逛劈柴院,都是一边买着一边吃,一边吃着一边逛。


青岛最早的美食街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到青岛游玩的人必须去打卡


说起劈柴院要追溯到1900年,德国殖民者在这里买下土地,开始修建商住两用房。这里最早就像我们现在的早市一样,做买卖的都是上午忙几个小时就散场回家。后来逐渐的出现固定摊位,这些摊主租下院子里的地,自己搭建临时木板房,早市也就慢慢的变成了市场。


青岛最早的美食街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到青岛游玩的人必须去打卡


至于劈柴院的名字是怎么来,据说二十年代由于德国人租借初期需要建设,要烧砖窑,就必须用到柴火,于是在窑场附近的一个院落就开辟了劈柴市场,久而久之就被称为劈柴院。后来随着铁路的开通,煤炭的进入,劈柴市也就开始没落,渐渐的消失。然而这个名字却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一直保留至今。


青岛最早的美食街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到青岛游玩的人必须去打卡


劈柴院的名字之所以没有随着劈柴市场的消失而消亡,和当时的及时转型商业街有很大关系。劈柴市场兴盛的时候,这里除了卖劈柴,也有卖水果、小吃和日用杂货,这些生活必需品。所以劈柴市消失并没有影响水果、小食品、杂货的售卖,反而逐渐兴旺,后来竟然成了青岛知名度最高的消费市场。


青岛最早的美食街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到青岛游玩的人必须去打卡


旧时的劈柴院,是个吃喝玩乐的地方,因为是个平民市场,吃饭、买东西很便宜。也是青岛唯一可以购物的市场。这里不仅老百姓经常来,就连那些个有钱的富人也会经常光顾。一是因为物美价廉,二是因为这里的小吃多,饭馆多,还有茶楼,戏院,影院,可玩的地方也多。所以也会吸引那些个贵族来此玩乐。可能当时的劈柴院就像老北京的前门大街一样热闹吧!


青岛最早的美食街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到青岛游玩的人必须去打卡


由于有名气的饭馆多,逐渐就成了吃饭请客的好地方。那时还没“美食一条街”的说法,要说青岛历史上最早的美食一条街,非劈柴院莫属。

劈柴院毕竟是个平民化的美食一条街,能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大都是些价廉可口的大众饭,比如锅贴,包子,饺子,馄饨。这里的锅贴可是久负盛名,从古至今一直都很知名。听说最早这里就有一个买锅贴的,生意非常好,他家就一口锅,锅贴有限,每次来此吃锅贴的都要排队。


青岛最早的美食街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到青岛游玩的人必须去打卡


所以到劈柴院必须吃锅贴,海鲜可以不吃,锅贴必须吃。我们这次就吃了这里人气很旺的一家锅贴。每到一个美食街,只要看到大清早店里人多的就说明这里的东西好吃。我们是因为早上起得早,就想着来劈柴院吃个早饭,没成想就吃到了这么好吃的锅贴。小店的名字我没记住,早上来人多的那家就是他家,小老板很热情。


青岛最早的美食街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到青岛游玩的人必须去打卡


我们点了好几种馅,其中鲜虾锅贴里包着整颗的大虾,每一种都非常的好吃。馄饨,海凉粉都好吃。


青岛最早的美食街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到青岛游玩的人必须去打卡


再次回首劈柴院老街,那是老青岛的灵魂和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青岛   通河   中山路   老街   美食   早市   锅贴   馄饨   旧时   饭馆   小吃   好吃   名字   地方   旅游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