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实习生,内卷最强照妖镜



大厂实习生,内卷最强照妖镜

互联网人几点睡觉不被笑


前两天,书单君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热搜:


#互联网人几点睡觉不被笑#


点进去才知道,原来说的是某大厂晚上12点开会,需要找实习生开文档权限,结果发现实习生在12点之前就睡觉了。


于是她就被挂了出来,并遭到群嘲。


12点前睡觉,就被看成异类。网友纷纷感慨:现在已经“卷”成这样了吗?


大厂实习生,内卷最强照妖镜


这让我想起李雪琴在某节目里,讲过一个段子:


她的老板凌晨3点给她打电话,问她在干什么,她说在睡觉,结果老板来了一句:“大半夜怎么还睡觉呢?”


真是又好笑又辛酸。


这些话如果让经济学家凯恩斯听到,他老人家的棺材板可能就盖不住了。


早在1930年,凯恩斯就曾提出一个预测,叫“经济乐土”:


到21世纪初,随着资本的积累、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每个人的生存都会很容易被满足,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长不会超过15个小时。


书单君也一度以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我们会变得更自由、更闲暇也更幸福。


然而,最近有一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认知:《工作的意义》。


这本书的作者是国际知名人类学家,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詹姆斯‧苏兹曼。


他用人类学家独特的视野,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到智能化的人类未来,绘制了一幅宏大的工作简史。读起来信息量爆炸,爽感十足。


在书中,苏兹曼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


我们费尽心力通过工作寻找快乐的意义和目的。


但是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过上了工作时长远少于现在,但是足够充裕且闲暇的生活。


换句话说,全人类就像一群野马,正在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狂奔。


而早在大约1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路。



大厂实习生,内卷最强照妖镜

工作的起源


如果要问一个上班族,你为什么上班?


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都和书单君一样:不上班难道饿死?


意思是上班就是为了生存。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人类最初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玩”。


在《工作的意义》中,詹姆斯‧苏兹曼讲到,动物界有一种雄性织布鸟。


每到夏季,织布鸟都要努力建造上百个一模一样的巢,然后再付出同样多的努力把那些巢毁掉。


大厂实习生,内卷最强照妖镜


看起来莫名其妙对吗?


科学家对此的解释是:


按照“熵定律”,当织布鸟能量富余时,会去做一些没有实际用途的工作。目的是把富余的能量消耗掉。


说人话就是:“吃饱了撑的”。


人类工作的起源,其实也是一样的。这一切,都和“火”有关。


从大约200万年前——150万年前——100万年前,人类经历了一场能量革命。


从一开始只能吃植物果实获取能量,到后来吃生的动物,最后学会使用火,开始用火烹饪,吃上了熟食。


人类因此获取到更丰富的营养,用更少的体力获得更多能量,从而拥有了更多空闲时间。


总结起来就是,人类最初工作,都是因为“闲得没事干”。

大厂实习生,内卷最强照妖镜


事实上,这种生活方式在人类历史上,延续了相当久。


直到20世纪末,非洲一个原始部落还在过着狩猎采集生活。


这个部落,名叫“朱/霍安西”。


提到原始部落,可能很多人会联想到“饥饿”、“肮脏”、“野蛮”…


苏兹曼说,不是的。


朱/霍安西人的生活不仅充裕,而且闲暇。


因为他们注重的,是“短期思维”。


饿了就去找吃的,渴了就去找喝的,从不囤积食物。


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休息和休闲上,做一些“无用”的事情:


比如白天散步、聊天、调情,夜晚围着篝火唱歌、跳舞、讲故事…


大厂实习生,内卷最强照妖镜


他们几乎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当下,没有人去想“明天”要忙些什么。


很少有人每周工作超过15个小时。


因此,朱/霍安西部落,也被称为“富足的原始社会”。



大厂实习生,内卷最强照妖镜

工作洞


不幸的是,同样是人,30年后的我们却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2016年,34岁的天涯论坛副主编金波猝死地铁站

2017年,26岁的浙江医生陈德灵连续通宵加班猝死

2018年,36岁工程师齐智勇在和客户开会后猝死……


这并不是极端个例,996、007现象已经越发普遍。


信息技术的发达,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离开了公司,也能收到工作消息。


我们随时保持在线,我们随时待命,我们完成了一项KPI,就会被安排下一项更高的KPI,永无止尽……


用《大加速》的作者罗伯特·科尔维尔的话来形容就是:


在电子设备和管理层的连番刺激下,我们陷入了一种近乎无限期的“战或逃”状态。


苏兹曼也提到:


在人类历史上95%的时间里,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将工作置于近乎主宰的位置。


为什么会这样?人类学家项飙曾经提出过一个发人深省的理论:“工作洞”。


人们工作,就像跳进一个洞里,发疯般地工作,咬牙,期待着几年之后从洞里爬出去。


因为他们坚信,幸福将开始在自己从洞里爬出来的那一刻。


那时我们就有足够资本,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或单纯地享受挥霍。


很多人工作不是当下能“吃饱饭”,而是以后能实现“财务自由”。


也就是说,现代人工作,其实是为了彻底抛弃工作。


这不是很荒谬吗?


大厂实习生,内卷最强照妖镜

我们总说”天道酬勤“、”越努力越幸运“、“不经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就好像必须经过一番咬牙切齿的奋斗,才能获得未来永远的轻松。


我们总说“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但多少艰苦的背后,是来自于我们的焦虑和想象中的不安呢?


《大佛普拉斯》的导演黄信尧说过一番话,让我非常震撼,他说现在很多人会去求神拜佛,祈求以后事业顺利,最好能赚大钱。


“但释迦摩尼不要权,不要名,也不要金钱,我们为什么要去祈求他不要的东西?”


有时候,把人放在几百万年的历史坐标上去看,你会发现现在手头的工作,真的未必那么重要。你一刻不停奔赴的道,也真的未必那么正确。


比起在“洞”里埋头苦干,抬起头来看看世界,世界才会更宽阔。



大厂实习生,内卷最强照妖镜

把自己作为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詹姆斯‧苏兹曼并非在鼓吹我们回归原始社会。


历史车轮滚滚,今天我们的经济形态,已和过去大大不同。


但在原始部落人们的身上,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对于工作的反思和提醒:


人应该怎么工作?


答案是:像人一样去工作。


而不是像一个“机器”,或者一个“工具”。


这不仅关系到个体,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社会未来的走向。


大厂实习生,内卷最强照妖镜


书单君特别喜欢刑法学老师罗翔谈“内卷”时的一些看法。


他认为今天谈到工作中的“内卷”,实质都是在说竞争,在说拼。


但是,不要用动物世界的法则来要求人类世界。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动物世界的规则,用它来要求人类世界,是对人的侮辱和亵渎。


人最重要的,是和自己比。


一旦你把他人当做你的竞争对象的时候,就一定会把他人当做物化,当做工具人,自己也就成为了工具人。


人在和别人攀比和竞争的过程中,内心的幽暗和兽性就会激发出来,我们会忘记我们自己,作为人本身的尊严。


说到底,工作最终的意义,还是应该要回到“人”身上。


大厂实习生,内卷最强照妖镜

图源:《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荒岛余生》,部分来源于网络


文章来源:书单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凯恩斯   安西   詹姆斯   照妖镜   目的   人类学家   书单   原始社会   实习生   闲暇   起源   能量   最强   年前   意义   人类   部落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