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兵团回忆:难忘的一次出诊

在兵团曾经有过一次难忘的出诊经历。

那是夏季的一天下午,卫生室走进个牧民。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蓝色的蒙古袍,脸色像所有常年在草原上放牧的牧民一样,风吹日晒所惯有的那种黝黑色。他用不太熟练的汉话对我说,家里有人病了,当地的蒙医去其它的牧民点看病没在家,想请我出诊去给看病。

那时,兵团和当地牧民基本不来往,连队卫生室只负责给战士看病,当地牧民一般不归我们管,他们有病一般都有当地蒙医给他们治疗。这次蒙医不在,万般无奈才来连队找我们帮忙。

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治病救人责无旁贷,不管他是谁。

我顾不上多想,忙问牧民住在哪,离这远不远?我们怎么去?

他说,他们的蒙古包离这也就十几里地,他骑马来的,带着我一起走。

看看天色也已下午,我收拾一下,背上药箱急忙随他走到外面。并说,看完病再把我送回来,他满口答应了我。

外面 晾衣服的杆子上拴着一匹枣红马,四处打量再也没有其他的马匹。我用疑问的眼神看着牧民,他说我们两人共骑一匹马,他带着我走。

我想,要是让我自己骑马走,可能也不敢。虽然不愿意两个人骑一匹马,但还是安全点,不至于把我摔下来。

把我扶上马后,他翻身上马,坐在我身后,由他控制着缰绳。因为两个人骑马,速度也不快,马在蜿蜒的草原路上,一步步地往草原深处走去。

那个年代的人真是很纯朴无私,人和人之间非常信任。我虽然和这个牧民素不相识,但我知道草原上的牧民淳朴、实在,热情、好客。苍莽浩瀚的草原,不但空气清香纯美,绿的纯净,蓝的透明,也净化了生活在这里人们的心灵。

我信任地由他带着往草原深处走去,毫无芥蒂,而且没有任何报酬。因为,兵团战士看病是免费的,这就是兵团时期供给制的优越性,吃、穿、住,什么都是免费的,牧民看病还是收费的,但我却不想收他们的钱,一律都免费。

这是我第一次骑马走在草原上,眼盯着草原的远方,期盼着早点到达目的地。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难忘的一次出诊

记不清走了多长时间,终于在茫茫草原的尽头露出了几个白点,那是牧人的蒙古包。 谢天谢地,终于到了。

快到蒙古包,一条蒙古犬远远地狂叫着窜了上来。我知道牧人家都养着狗,是为了放羊、护家的,很是凶悍。所以,每每见到蒙古包我都会远远地避开。

这时,蒙古包走出一个身着紫色蒙古袍的老额吉,她唤住了狗,我随她走进蒙古包。

进到包里,顺着圆形蒙古包地上铺着白色毡子,左侧坐着一个蒙族老大爷,还有两个四五岁、六七岁的孩子,毡子的右侧躺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这就是我要看的病人。

男孩脸色苍白,有点瘦弱。我问了问病情,试试体温,有点发烧,知道他是感冒着凉了,没什么大碍。给他打了一针退烧药,留了一些口服药,嘱咐他们按时吃药,如果不见好,再去找我。

处理完后,老额吉给我端来奶茶和奶豆腐让我吃。看看天色已近傍晚,吃完我就想赶快返回连队。

我坐在那等着有人送我返回连队,但,没有人懂汉话,我说话他们只是愣愣地看着我,他们说的我也不明白。刚才送我来的那个牧民也不见了踪影,包里只剩两个老人和三个孩子。

天渐渐暗了,那个额吉递给我一件紫色的蒙古袍,看样子挺新的。我不明就里,她指指外面。我以为她要送我去哪休息,我来到了外面,除了明月当空,满天的繁星,什么也没有。她还是指着远处,哦,她是让我披着蒙古袍到外面方便。因为草原上没有厕所,披上袍子随处都可方便。

我也曾在团部见到过蒙族女人穿着蒙古包想方便时,就地一蹲,全然没有避人的概念。因为大大的蒙古袍一遮盖,确实什么也看不见,又有什么好避讳的呢?

这就是不同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难忘的一次出诊

我突然明白了,那个牧民不送我回去了。天色已晚,我自己是不敢走的,看来今晚我要住在包里了,可是睡在哪呢?

我再次进到蒙古包,已经给我准备好了睡觉的地方,在那个得病男孩的左侧有一个空地方,那是给我准备的。我的旁边依次是额吉、两个小孩子和阿爸。对于他们这样安排我有点不明白,按照我们汉人的习惯,我应该在最边上,挨着女性才对,虽然那个男孩只有十六七岁,但是对于我来说,他还是男性,怎么也觉得别扭。

没办法,只能对付一夜。
我盖着袍子合衣躺下,身体僵成一个棍,一夜未眠,好容易熬到天亮,我爬了起来。喝过早茶(顺便说一句,在牧民家喝的奶茶绝对的香浓,在我以后的时日里再也没喝过如此香浓的奶茶)。我说要回去,但是依旧是没人懂我的意思,蒙古包里老的老,小的小,那个送我来的牧民还是不见踪影。

不能沟通,不能交流,我无所事事,有点坐立不安,不知什么时候能送我回去。

我起身迈步走出蒙古包,清晨时的草原恬静、美丽,深深地吸一口,在草的清香中掺杂着牛粪味。这种味道也是草原所特有的清香,是真正的草原味道。 自从离开草原后,我再也没味到过。

虽然也到过草地,却没有草原的味道。那时我还不知道,为什么都是草地却味道不一样?直至再次回到草原,再次闻到久违的草原清香,我明白了只有在真正的大草原上,在牛羊成群的地方,那种草原的清香才会沁人肺腑。

放眼望去,广袤的草原一望无际,细细看去,那青青绿草和黄的、白的野花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不远处洁白的羊群和牛儿、马儿,自由自在地在草原上游荡,这里是它们的天下。那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最好的写照。

我突然决定,与其这么等着,不如自己走回连队。
于是,我走进蒙古包和他们说了一声,也不管是否听得懂,拿起一根棍子,防备狗咬,就上路了。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难忘的一次出诊

我背着药箱,走在曲折漫漫、蜿蜒起伏返程的草原小路上。

草原显得很寂静,微风掠过草地,寂无声。此起彼伏的鸟啼虫鸣声,吵了草原的清静。

我的脚步声惊扰草原上的生灵,草地上不时有灰褐色的草原鼠窜出,大的如同一只小猫,从一个洞窜到另一个洞,发出刷刷的声响。

我紧张地四处张望,时不时的还会冒出一条小青蛇快速地穿过路面,吓得我脸色大变,虽然知道可能不会伤人,但我还是怕这种爬行动物。

我无心观赏草原的美景,漫漫的草原路似乎永远走不到头,天高地广,偌大的草原走着一个小小的我,心里的紧张是肯定的。

我左顾右盼地张望着,时不时地还回头看看。我知道草原上是不会遇到徒步走的人,如果遇上只能是骑马的人。但我既盼望能有人过来,又有点害怕遇上人。不管怎样想,我的脚步是越走越快,恨不得马上赶回连队。

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在忐忑不安中,我终于看见了连队的营房,我也松了口气,终于到家了。

回来后,我把身上的衣服都换下来,仔细找找,哈哈,还真发现了两个“革命的小爬虫”(虱子)。我把衣服放在开水里好好地烫烫,以绝后患。这也是我不愿意住蒙古包的原因。

虽然,后来有牧民来找我出诊,我依然去给牧民看过病,都是再牵着一匹马来让我骑。为了安全,牧民骑着马在前面牵着我的马走,他骑多快,我的马也就跑多快。马儿一路颠起来小跑,速度也能快一点,而且都是再把我送回来。

所以,这次出诊就成了我终身难忘的一次。

现在看来,每一次难忘的经历,都是我们人生中的历练,在一次次的历练中,造就了兵团人特有的意志和性格,这种无形的精神财富,也让我们享用一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论遇到什么都要坚强面对。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兵团人对逝去的青春岁月念念不忘、兵团情结至深的关键所在。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难忘的一次出诊

几十年后重回草原,走在草原小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兵团   毡子   蒙族   蒙古   治病救人   蒙古包   药箱   连队   牧民   知青   奶茶   天色   清香   草原   难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