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回忆:再次出诊蒙古包

距上次去蒙古包给牧民看病后的不久,一天上午,又有一个三十左右岁的牧民来找我,汉话说的还行。说他的小孩掉进煮奶茶的锅里,烫伤很严重,让我去给看看。

我一听吓了一跳,孩子怎么会掉进锅里?忙问,“孩子多大了?怎么掉进锅里的?几天了?”

他说:“两岁多,一不留神,坐到烧奶茶的锅里,烫了屁股,有两三天了”。

我觉得很严重,问他“怎么不送团部医院治疗?”

他说家里有事离不开,没人能陪她去团部看病。具体什么原因不能送团部医院,我已记不清了。

“那蒙医没给看吗?”

他说,“蒙医没有药了,只能来找我”。

我想,掉到开水锅里,烫的肯定不轻,又是这么小的孩子,天又很热,会感染的。每天需要换药、输液,我去一趟也不解决问题呀!

于是对牧民说,烫的这么厉害,家里不能输液换药,我去一趟也没用,最好还是送团部医院治疗。

可是那个牧民说家里实在是离不开, 反正是再三恳求我去给看看。

我想,一定是我给那个牧民看过一次病,都来找我。

后来被他说得实在是没办法,又动了恻隐之心,去看看吧,能解决多少是多少。实在不行,还是要转到团部医院为好,不能耽误了病情。最后,要求他一定要把我送回来才行。他满口地答应我。

于是,我又忘了上次出诊的遭遇,收拾了一下,跟着他出了门。

屋子外面的柱子上拴着两匹马,看来这个牧民是有备而来,他没忘了给我带来一匹马。

我们翻身上马,怕马惊了,我自己控制不住,牧民骑着马,另一只手牵着我的马缰绳。马儿一路小跑载着我向草原深处奔去。

兵团回忆:再次出诊蒙古包

其实,我原来特喜欢骑马,每当见到有牧民骑马来卫生所看病,我都会问“马老实吗?能不能让我骑一会?”只要是说马老实,我就骑上兜一圈过过瘾,也不知道害怕。

后来老是听说有骑马出事的,甚至脱蹬被马拖死的。我还是想活着离开这里,也就不再骑了。

这次,青青草、蓝蓝天,骑马奔驰辽阔草原,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真是爽极了。

兵团回忆:再次出诊蒙古包

马儿载着我奔驰在草原小路上,很快,我们来到了牧民的蒙古包前。

随着狗叫声,一个蒙古族女子走出蒙古包。女子大约不到三十岁的样子, 可能是小孩的妈妈。我下马后随她进到包里。

在包里的地中央,埋着那口烫伤孩子的铁锅,铁锅高出地面没有十公分,一节烟筒,直直地从毡包的顶端伸到包外。为了防火,烟筒伸出毡包的四周没有毛毡,不论春夏秋冬都能看见天。所以,风、雨、雪都会毫无遮挡地进到毡包内。

我曾经和战友们在苇塘打过苇子,住过一个多月的蒙古包。无论多寒冷,躺在蒙古包里都能数星星,那真是艰苦啊!

所以,我觉得草原上的牧民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生存,真是了不起的民族!

就说蒙古包中用来煮奶茶的铁锅,只高出地面那么点,呀呀学步的孩子,稍微不注意掉进里面也不足为怪。

正因为如此,国家早已经在牧区提倡定点居住,现在基本都已经住在房子里。

在蒙古包里,四周顺着包铺着毡子,家里人抱着受伤的小女孩。女孩也就两岁左右,屁股朝上地趴在那。伤口已经有点感染,烂乎乎的,我都不忍心看。

因为伤口疼,孩子在哭着。看来能有2°烫伤,给试试体温,还算可以。我给创面进行了处理,敷上凡士林油纱条,打了抗菌素。又给她留一些消毒用的棉球和药品,嘱咐家里人一定要给她好好消毒,不能感染。如果发烧一定转院。

处理完了,坐在地上铺着的毡子上,这时,牧民家的一个老额吉给我拿来一碗白白的、像奶油一样的奶制品。尝一尝还很甜,我那时不知是什么,也很吃不惯。现在看来那是嚼口,是牛奶中的精华,是牧民拿来招待贵客的。可惜当时我不知道,要是知道,怎么也把它吃了。

他们把我像贵客一样对待,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我,礼遇还是挺高的,看来医生这个职业什么时候都受到尊敬。

只要进到蒙古包,牧民都会给你热情地献上奶茶,还有奶豆腐、炒米。但是当时这些东西我都吃不惯,但也是从那以后,我慢慢地喜欢上喝奶茶和奶豆腐。直到如今我依然像在兵团时一样爱喝奶茶、爱吃奶豆腐。

看我什么都不吃,女主人做了面条。可能是不太经常做面食,面条切的有小拇指粗,也不炝锅,所有东西,什么羊肉条、面条、盐通通放在开水锅里,开锅就捞。

我勉强吃了一点。心想,不同的生活习惯,对生活的标准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都向往美丽的大草原,但是,真正的草原生活我们却不习惯。

我们来到兵团后觉得生活很艰苦,但是和牧民的生活相比,他们这种常年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生活,比我们要艰苦很多。

不能挡寒的蒙古包,没有水,没有电,很少吃上菜,常年陪伴他们的就是草原上的马、牛、羊,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他们祖祖辈辈地生活在这里,那些高昂、悠扬、抒情的草原歌曲,传递着他们对生活的赞美和草原喜爱的心声。对这些淳朴的牧民兄弟姐妹、对伟大的马背民族充满了敬佩。

兵团回忆:再次出诊蒙古包

看看没什么事,我准备打道回府。

我让牧民随我到连里给孩子再拿点药,这样他也就把我又送了回来。

以后,那个牧民又来拿过药,问他孩子怎么样?他说挺见好。这样,我就放心了很多。

就在我慢慢地淡忘这件事后不久的一天,牧民又来了。这次他给我带来两大块奶豆腐,说是感谢我。原来烫伤的小女孩已经好了。


这真让我没想到,这么重的烫伤,没上医院治疗,只我给她简单的处理后,在家上药,竟然能痊愈,简直不可思议!

也可能是大草原的新鲜空气;也可能是独特的饮食习惯提高了孩子的免疫力;也可能是大人们精心的护理,总之,孩子痊愈好了,真是奇迹!

我曾经在心里埋怨过女孩的父母,这么重的烫伤不去医院给孩子好好治疗,不把孩子的病当回事。看来,我可能是小题大做了,牧区的缺医少药,使他们天生就有抗击疾病的免疫力。

如果放到现在,全家都要乱套了,说不定要怎么治疗,说不定要花多钱才能治好!

牧民在我那坐了一会,忽然不好意思地说,想找我要几根葱。我们有时自己做点饭,从食堂要点菜。食堂的菜也是从很远的外地买来的。牧民不种菜,也见不到菜,据说,在牧民那,蔬菜比奶制品还珍贵。


我一下子想起他们做面条不炝锅,因为他们没有菜。我给了他一些,他高兴地骑马离去。

现在回忆这些都是那时的生活琐事,但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平凡琐事,构成了我们青春岁月难忘的经历。

兵团回忆:再次出诊蒙古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蒙古包   毡包   毡子   烟筒   团部   蒙古   铁锅   牧民   烫伤   兵团   面条   奶茶   艰苦   豆腐   草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