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 | 关于浮山你知道多少

于继勇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现供职安徽广播电视台,从事纪录片创作工作。其任总导演和撰稿的六集大型高清纪录片《淮河六章》获得2014“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人文类评委会特别奖。工作之余,读书码字仍是最大的乐趣。

浮山之前,我不知道方以智,也不知道这座山有哪些景点,只是像去赴一个期待许久的约会。走进这座山之后,才觉得是在慢慢走进一段激越宏大的历史。

1

在名山众多的安徽,浮山没什么名气,很多人甚至不清楚它的地理位置。从地图上看,浮山离长江很近,通过白荡湖与长江相接,西南方向有白兔湖、嬉子湖和菜子湖。几百年或者更久以前,这些湖的水面应该是连成一片的。荡舟而行,从浮山可以进入长江,顺流而下去江苏南京,或逆流而上去江西九江。

铜陵 | 关于浮山你知道多少

▲ 白荡湖

随着长江水道变化和泥沙沉积,浮山离长江越来越远。唐宋以来,经济重心逐渐从黄淮地区向长江流域转移,长江中下游经济开始繁荣,人口不断增长,出现了大量毁湖垦田的现象,湖滩变成了水田。

水路为主要交通渠道的年代,从长江顺流而下的文人骚客可以很便捷地到达浮山,弃舟登山,寻亲访友,作数日小憩。因为交通和登山技术的原因,历史上留有名人踪迹的文化名山,海拔都不是很高,而且攀登的难度都不太大。那些被皇帝封禅的名山,被历代文人尊崇,拥有很高的名望和地位。

铜陵 | 关于浮山你知道多少

铜陵 | 关于浮山你知道多少

浮山地处丘陵和山岳过渡的地段,海拔不高,却十分奇特,不但有火山喷发遗留下来的痕迹,还出产一种能飘浮于水面的山石。山虽小,但四百多块摩崖石刻,证明这座山也曾有过游人如织的风光时刻。文人骚客来这座山的原因,是这座山有很多寺院与大和尚,还有盘居此地的文坛巨擘。

2

山的风光,大抵是相同的,流云飞瀑,山形树木,珍禽异兽,但是如果一座山有了历史名人的足迹,有了文化作注脚,那么这座山便会与众不同。

对文化的崇敬与对名人的好奇心,会吸引有文史情结的人前来膜拜踏寻历史中的细枝末节。通过纵横一千多年的摩崖石刻可以推断,浮山过去的名气要比现在响亮得多。

铜陵 | 关于浮山你知道多少

同在安徽境内,相距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琅琊山,因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为世人所知。一代文化名流欧阳修题字留名的地方,自然会被后生晚辈追捧。而浮山之所以被追捧,则是因为这里笼聚了方以智家族和钱澄之家族,并孕育了后来的桐城派,影响了中国文学史的桐城派大家曾经就生活在离这座小山不远的乡村。

对于文化来说,这该是值得骄傲的一片沃土。自古以来,枞阳都有“穷不丢书”的传统,一直到现在,此地田夫野老文采飞扬的人仍比比皆是。

当“淮河熟,天下足”变成“苏湖熟,天下足”,鱼米之乡的江南物产丰富,浮山自然也是衣食无忧,因此村人尚读书。文化不仅能更新乡风,还能带来开放的胸怀和进步的思想,在这种风气的熏染下,读书取仕成了一代代人的追求。

一般来说,繁忙的通商埠口汇聚了来自不同地域的各色人口,信息和文化杂交融合,风气要比相对闭塞的地方开放得多。地处长江之滨的桐城正处在这样的地理环境里,流通的信息加上积淀丰富的地方文化,孕育出桐城派。现在,早桐城派近半个世纪的方以智,甚至不如后来的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知名。

方以智出生于名门望族,其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融会贯通,自成体系,著有《易蠡》《性善绎》等;其祖父方大镇在万历年间,曾任大理寺左少卿,著有《易意》、《幽忠录》等数百卷;其父方孔炤,曾任湖广巡抚,精通医学、地理、军事,并且较早地接触西学,主张研习经世致用的知识,著有《周易时论》《全边略记》等。

铜陵 | 关于浮山你知道多少

方以智《溪山寻诗》纸本立轴天渡楼藏

生在一个学养丰富的家庭,方以智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大家奠定了基础。《清史稿》本传记载:“以智生有异秉,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方以智少年风流,与冒襄、侯方域、陈贞慧,合称明季四公子。

3

如果人生是条康庄大道,少年成名的方以智会走上和父辈一样的路,考取功名,入仕,著书。但是当他正值人生得意的时候,明朝衰微了,李自成带兵入北京,皇帝仓皇南逃,南明小王朝虽然让方以智失望,甚至让他差一点家破人亡,他仍抱着一颗忠心,希望在朝堂能有所作为。

可惜命运弄人,在朝廷的政治漩涡中,他不但报国无门,还被诬陷。清朝正式统治了长江南北后,方以智出家成了和尚,暗地里,他仍然忠诚于那个已经不存在的王朝。

方以智的反清行为最终被告发,他死了在刑徒的路上。有人说他自沉于江西万安惶恐滩,有人说他在惶恐滩死于背疽。历史没有给这个本应成为一代大家的书生任何机会,三十岁以后,他要么奔波在为父亲申冤的路上,要么四处逃避一次又一次的追捕,要么隐姓埋名在深山古刹。他的忧愤多于欢喜,恐慌多于淡定,作品也大都是在和平时期打下的草稿,于奔命期间零散写下的文字。

铜陵 | 关于浮山你知道多少

方以智手书

作为一个“叛乱分子”,清朝对方以智的态度多少有些暧昧,明显与对桐城派不同,也许这就是方以智一直“隐姓埋名”的原因吧。

秋高气爽,天蓝如洗,沐着阳光,我登上了这座山海拔并不高的山。那些传说中的山寺已经没了往日的繁盛,村民似乎预感到这座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山即将迎来游人如织的场面,所以对我们这些手持相机到处拍照的人充满了好奇。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样一群舞文弄墨的人访问山水的场景也曾出现过。

铜陵 | 关于浮山你知道多少

铜陵 | 关于浮山你知道多少

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就像我们现在怀悠古之情,看着自唐代到民国,一代代人留下的题刻一样。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飘浮在时光长河中的人生与故事,也像河流一样,有时丰满,有时干涸。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印象安徽IMPAH(ID:yxanhui),一起分享交流安徽的历史与人文,发现大美安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浮山   桐城   淮河   名山   铜陵   王朝   游人如织   顺流而下   摩崖   长江   安徽   纪录片   文人   地方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