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外,江水映悠悠

凤凰古城一带虽说历史悠久,但元代之前,没有很多的文献记录,也只是"五溪苗蛮之地"几字用来概括。

实际上,由于这里地理位置极为特殊,“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千百年来,这里多民族往来交融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冲突,民情十分复杂。

据《凤凰厅记》载:凤凰古城,唐时为渭阳县境;元朝时为竿子坪洞元帅府驻地;明朝时为竿子坪长官司驻地;清朝与五寨长官司合成凤凰厅又称“镇竿城”。

从历史延革看,凤凰古城(镇竿城)是由军政重地衍生起来的经济、文化重镇。到新中国建立之初,凤凰实际上是统辖湘西二十余州、县(厅),影响可辐射湘、鄂、川、黔四省边区的中心城镇。

凤凰古城外,江水映悠悠


凤凰古城外,江水映悠悠

凤凰古城是一个多民族汇聚的地方,这里生活着多达28个民族的人民,多样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因此显得异彩纷呈。

这里的历史遗迹主要集中在沱江南岸一侧,而北岸主要是近数十年来新建的。南岸古街以回龙阁为中抽,以北门鼓楼为高点,石板路的小巷,沟通全城。


凤凰古城外,江水映悠悠


凤凰古城外,江水映悠悠

沱江北岸标志性的景观当属万名塔。塔的前身,是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一座"惜字塔"。

这种塔与我通常见到的佛塔不同,是专门为文字而建的。写有文字的纸被人们送到这里焚化,是因为相信文字可以通过焚烧回到天上,或者送达先人。这样的塔,有很多种美妙的叫法,如“字库塔”、“圣迹亭”、“敬字亭”、“惜字宫”、“惜字炉”、“惜字塔”等等。

焚化字纸(字纸是指不用的书、废弃的文稿、写有书信的纸张)的举动,是我们的祖先,特别是一些身处偏远地区的人们,对汉文字持殊礼遇。

据记载,沱江边的"惜字塔"的最上层书写“文光射斗”,中层书写“中流砥柱”,下层书写“翰墨流芳”。可惜的是,"文革"期间被毁,仅留基坐和废墟。

凤凰古城外,江水映悠悠

1985年,画家黄永玉召集当地人募捐重修为七层,并得到县人民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响应,积极赞助资金。1988年10月建成,耗资590万元。根据民众资助建塔之意,定名“万名塔”。

当初的"惜字塔",是乾隆五十年(1776年)古城扩建时,为培植崇文尚学的风水,在沙湾黄土坎江边(堪舆认为水为龙,湾为穴)修筑字纸炉宝塔一座,象一支笔,与笔架城相对应,意欲使凤凰人能文化蔚然。

可是,现在塔虽重建了,但意味却彻底的改变了。不得不叹息,个人立名,金钱的力量,利令智昏或是无知……反正回不到从前了。


凤凰古城外,江水映悠悠

跳崖,这种当地人挑担或背篓,穿行在沱江岩墩之上,被称为"跳崖"。现在是凤凰古城一个很有特色的体验。的确,比走彩虹桥更能体会到沱江温婉的时刻。


凤凰古城外,江水映悠悠


凤凰古城外,江水映悠悠


凤凰古城外,江水映悠悠


凤凰古城外,江水映悠悠

商业化,表演,有时候看上去很美!

只希望凤凰古城边的沱江清澈悠悠!

2018112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凤凰   沱江   沙湾   湘西   崇文   土坎   字纸   竿子   驻地   北岸   城外   当地人   南岸   江水   官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