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包容性增长:亚洲开发银行发布《2021亚洲发展展望》

  随着疫情变化和疫苗接种,亚洲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复苏,但国别与区域发展呈差异化。近日,总部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发布《2021亚洲发展展望:为绿色和包容性复苏融资》(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 2021: Financing A Green and Inclusive Recovery)。报告认为,新冠肺炎大流行远未结束,实现绿色和更具包容性的复苏需要公共和私人投资的共同参与。


迈向包容性增长:亚洲开发银行发布《2021亚洲发展展望》


  ●亚洲多方面积极应对新冠


  新冠疫情死灰复燃表明大流行远未结束。疫情在全球重现,部分原因是冠状病毒变种的出现和传播。尽管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新病例从2020年9月的高峰每天10.6万例下降到2021年2月底的3.2万例,但到3月底再次上升到9.3万例。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遏制措施的放松和流动性的增强可能会在一些区域经济体暂停或部分逆转。


  202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收缩了0.2%,该地区内部也出现了差异。在国内封锁和全球衰退的抑制下,消费和投资拖累了大多数经济体的产出。由于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8.0%,南亚出现了最大的收缩。东南亚经济也大幅萎缩,菲律宾和泰国分别收缩了9.6%和6.1%。随着商品价格和汇款的下降,中亚地区的经济活动有所减少,游客人数的急剧减少使太平洋地区陷入衰退。受中国经济快速反弹和2.3%增长的推动,东亚地区在2020年逆势而上,实现了正增长。


  亚洲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复苏,但速度不同。大多数地区经济体的增长在2020年下半年有所加强。出口——特别是与疫情流行有关的电子产品和产品,如个人防护设备——是经济复苏快于预期的重要推动力。这反映在制造业的好转上。东亚的经济复苏尤为强劲,但其他地区,尤其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复苏势头较弱。不同的趋势在劳动力市场也很明显,各经济体的失业率下降不均衡。


  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整体通胀仅略有放缓,从2019年的2.9%降至2020年的2.8%。在202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不断增长的经济疲软以及国际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给该地区的价格带来了下行压力,但这被今年上半年高企的食品价格通胀抵消了,特别是中国和南亚,因此,总体通胀仅略有下降。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全球石油和食品价格在2020年下半年出现反弹。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国采取了创纪录的财政支持和宽松货币政策。政府依靠大量的政策措施来支持企业、工人和家庭。在大多数经济体,2020年的财政刺激力度远远大于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进一步的支持来自货币方面。各国央行迅速做出反应,于2020年3月降息,此后一直维持或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2020年下半年,财政状况继续改善。扩张性政策、经济复苏和有效疫苗的开发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外国证券投资流恢复稳定,大多数次区域的股票市场已飙升至大流行前的水平。在美元疲软之际,多数亚洲货币走强,但少数货币持续贬值。


  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预计将在2021年和2022年出现反弹。假设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国内需求和经济活动将在今明两年继续加强。疫苗推广方面的进展以及区域和全球需求的恢复预计将巩固增长势头。亚洲发展中国家2021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7.3%,高于正常水平,因为2020年的经济增长较为疲软。预计到2022年,增长将放缓至5.3%。整个地区的增长趋势并不一致。在今年的快速反弹之后,南亚预计会出现一些减速,主要是由于印度疫情控制不力。2021年中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较为温和的增长将在2022年加速。


  ●国别与区域发展展望


  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响仍未消除,亚洲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断断续续的复苏。一些经济体仍在努力遏制病毒及其新变种。太平洋和其他地区的旅游依赖型经济体面临着缓慢的复苏之路。相反,在国内遏制疫情并受益于全球需求复苏的少数几个经济体将继续表现出韧性和扩张。


  由于疫苗推广、全球经济复苏、消费者信心改善和支持性宏观政策,预计2021年东亚经济将增长7.4%。得益于私人消费和出口的激增,中国今年的产出预计将增长8.1%,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中复苏的势头将最为强劲。预计到2022年,随着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韩国回归其长期趋势,增速将放缓至5.1%。该次区域的通胀预计在2021年降至1.5%。


  南亚在2020年经历了该地区最严重的萎缩之后,今年将成为亚洲发展中国家中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21年总产出将增长9.5%,到2022年增长将放缓至6.6%。美国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场,其刺激计划推动的经济增长将支持印度的复苏,但第二波严重的新冠疫情正威胁着印度的复苏。随着严格限制措施的解除,阿富汗、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经济活动将会增加,活跃的汇款刺激了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增长。孟加拉国比该次区域大多数经济体更好地抵御了这场大流行,随着出口回升,它将继续强劲增长。


  东南亚将跟随全球经济的发展,预计2021年增长4.4%,2022年增长5.1%。疫苗接种计划和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有望支撑国内需求的复苏。这两个因素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都变得越来越明显。这两个紧密联系的经济体正受益于宽松的金融政策。在菲律宾,基础设施支出和社会援助带来的财政刺激将促进经济反弹。文莱和越南在2020年没有陷入衰退,它们的经济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扩张。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该次区域的通胀率预计将从2020年的1.2%翻一番,到2021年和2022年达到2.4%。(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点击“了解更多”获取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亚洲   南亚   菲律宾   东亚   包容性   太平洋   通胀   印度   肺炎   疫情   疫苗   发展中国家   经济体   区域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