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桥梁与纽带

  “一带一路”未来的建设需要考虑结构性、层次性调整,其重点应该是构建“共同市场”,转变中国物质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投资方向,实现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同步演进,而纪录片就是中间的桥梁与纽带之一。

纪录片: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桥梁与纽带

  各国关注原住民文化的延续与创新

  在全球化语境下,当前中国日益提升的综合经济实力与相对薄弱的文化软实力正成为一对矛盾,也成为国人心焦的一个关注点。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和传播环境,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兼具相对客观表达与“真实感”体验特征的纪录片可以发挥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在解决这一矛盾时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原住民文化的延续与创新,是各国学者关注与忧虑的问题。由多国编导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世界之间——传统文化捍卫者》就表达了这种焦虑,并用纪录片加以弥补与实践。亚马逊雨林中的亚诺玛米人的语言面临消失,住在故乡中的原住民也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到城市打工去了;格陵兰岛上的因纽特人现在也很少使用雪橇运输,而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这些地方的原住民年轻一代均向往外面的世界,接受现代生活方式,不喜欢狩猎这种艰苦的职业,甚至不使用祖辈遗留下的语言而讲英语,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如何实施有效的国际市场战略与具体战术,成为经济界与文化界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思索与调整。

  国产纪录片有了长足的进步

  五四运动前后正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时期。在思想领域,为寻找中国文化的出路,针对东西文化、新旧思想冲突日益剧烈的问题,各种思潮同时涌现,各种文化建设方案竞相出台,相互交织,同台辩论,论争激烈。由于时任校长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当时最大的辩论舞台就是北京大学。“文化调和论”即为其中一种颇有影响力的文化主张。这一时期,提倡“文化调和论”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杜亚泉,此外章士钊、黄侃、梁启超等人也有不少相关论述。杜亚泉是一个执着的调和论者,在其主编的《东方杂志》上刊载了大量相关言论,使这一杂志成为了五四运动前后提倡文化调和论的言论主场地,引起了思想界的广泛关注与论争。这些内容都在文化遗产纪录片《重生·使命》中通过演员饰演的方式得到充分的再现。五四运动前后的文化调和论,其内涵是多方面的,有着深刻的思想价值:它在承认东西文化性质之异的前提下,主张以稳健的改革步骤,谋求东西文化的调剂整合、新旧思想的接续不断、精神与物质的互补,对立双方抛弃成见协力共进,最终以创造新文化为其目的;梳理近代以来屡遭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缘由,强调文化反省态度,改造国民之“惰性”,努力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寻求一种多元并存的“和谐”状态;提倡以理性的态度为指导,反对盲目学习西方,对西学实行“有条件的容受”,以科学的法则刷新固有文明,以创造新文化、新社会。

  通过几代纪录片导演不断的探索与奋斗,国产纪录片有了长足的进步。故事化的叙事表达技巧使得纪录片不再是沉闷乏味的代名词,可视化、审美化与国际化已成为新一代纪录片人崭新的创作思路。《公司的力量》出口海外,充分说明中外观众既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有相似的审美趣味。故事化与可视性是文化遗产纪录片吸引海内外观众的两大武器。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宏大的主题表达被具象化为由各个鲜活的细节串联成的微观故事化叙事,成为吸引观众的亮点。在具体传播手段处理上,《公司的力量》充分调度了故事化叙事的诸多道具,如展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油画、漫画、摄影集以及新闻杂志的封面等。作品通过发表于1890年聚焦纽约贫民窟的雅各布·里斯的摄影集《另一半人的生活》的画面语言,完成了对早期公司不用给予工人养老、伤病、教育等方面保障,公司权力独大的现实叙述;借由漫画《铁路大亨》形象的画面语言,讲述了没有修建过一条完整铁路的范德比尔特凭借对经济发展趋势敏锐的洞察力,买下许多短途铁路并将其一段段连接起来,最终构筑了北美大陆铁路网,成为名副其实的铁路大亨的故事。

  文化遗产纪录片编导更要有使命担当

  世界格局千变万化,文化如何突破藩篱沟通彼此?40年改革开放成就今日中国,而中国文化如何真正走出去?歌德学院中国区前总院长阿克曼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翻译过莫言、张洁、张贤亮等作家的作品。他直言:“什么叫中国文化,什么叫西方文化?文化是一个丰富、复杂和多元的体系,包含了多种内涵。当我们在谈论文化走出去的时候,必须更加聚焦,更加清楚自身的文化到底是什么。”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成中英指出: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需要把自己建立起来,知道自己是什么,要有文化自信。“我们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对西方来说,我们要跳出汉学时代的轨迹,从一个后汉学时代建立一个新哲学的自我认识。然后了解西方的整个脉络,才能知道我们能够做什么,在这种交往中人类可以共同做什么。”这些意见来自全球知名文化学者,值得文化遗产纪录片编导借鉴与吸收,并在拍摄实践中加以充分地运用。(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汉学   纪录片   原住民   编导   纽带   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中国   桥梁   观众   铁路   力量   东西   思想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