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李世民出生于武功的李家别馆。李世民幼时聪明机智,高明的见解非常深远,面临关键大事刚毅果断,不拘小节,当时人没有一个人能够估量他。

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包围,李世民响应招募去救援,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将要出发时,李世民对云定兴道:“一定要携带旗鼓来设置疑兵。再说始毕可汗全国的军队敢于包围天子,必定是认为国家仓猝之间无人救援。我们张大军容,让军旗连绵数十里,夜晚就让钲和鼓声互相呼应,胡虏必定认为救兵已大军云集,就会望军队扬起的尘土而逃遁了。不然的话,敌众我寡,他们全军来战,我们必不能应付。”云定兴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并将军队驻扎在崞县,突厥侦察骑兵飞马报告始毕可汗道:“隋朝大军已到。”由此突厥解围遁逃而去。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当时有高阳贼酋魏刀儿,自号历山飞,来攻太原,李渊进攻魏刀儿,深入贼人阵营中。李世民用精锐骑兵突围而进,弓箭所射,敌军溃散,在万众敌营之中救出李渊。恰逢步军赶到,李渊与李世民又奋力攻击,大破敌军。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晋阳起兵

义宁元年(617年),隋朝命运已终,李世民暗中图谋起义,常常降低身份推崇士人,拿出财物来供养门客,群侠大盗,没有一个人不愿效死力。同年,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是为晋阳起兵。李世民率军攻打西河并宣布政令。攻下西河后,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

起义大军往西攻打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领精兵两万人屯扎在霍邑以抗拒义军。恰值久雨粮尽,李渊与裴寂议论,暂且回太原,以后再图谋举事。李世民说:“本来兴起大义是为了挽救苍生百姓,应当先攻下咸阳,号令天下;遇到小小敌军就退军,恐怕跟从起义的人将会一时解散。回军守卫太原一个城池,这是为贼打算,拿什么来自我保全!”李渊不采纳,催促命令引军出发。李世民于是在外大声嚎泣,哭声传到李渊帐中。李渊召见他问哭的缘故,李世民对答说:“现在军队凭借仁义起事,进战则必胜,退还则军队必溃散。众军在前面溃散,敌军在后面乘虚进攻,死亡马上就到面前,因此悲痛啊!”李渊这才醒悟而停止回军。

八月一日,雨止,李渊率军奔赴霍邑。李世民怕宋老生不出战,于是率领几个骑兵先奔到城下,举鞭指挥,好像要围城的样子,以激怒宋老生。宋老生果然被激怒,开门出兵,背靠城池扎阵。李渊与李建成在城东会合扎阵,李世民及柴绍在城南扎阵。宋老生指挥军队猛冲,首先直逼李渊,致使李建成坠落马下,宋老生乘势攻击,李渊与李建成都退军。李世民从南面率领两千骑兵冲下高坡,冲断了宋老生的军队,率领军队奋力攻击,宋军大败,都抛弃武器而逃。此时霍邑的城门已经悬挂起来,宋老生拉住绳子想要爬上城,李世民趁势斩了他,平定了霍邑。

到了河东,关中豪杰争着投奔义军。李世民请求进军入关,攻取永丰仓来赈济穷困,收服群盗来谋取大兴城(今陕西省西安市),李渊认为很好。李世民以前军渡过黄河,先平定渭北。三辅的官员、百姓以及豪杰绅士到军门请求献身报效者每天用上千人来计算,扶老携幼,布满在大旗之下。李世民收留英豪以作为备用的官员,远近听说此事的人,都来献身投效。军队在泾阳驻扎,精锐之兵九万,击破胡贼刘鹞子,兼并了他的部队。

留下殷开山、刘弘基屯扎在大兴城。李世民率军亲自奔赴司竹,贼酋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人都率兵来会合,屯兵在阿城,获得兵士十三万。大兴城父老拿牛、酒到军门的很多,李世民慰劳他们而后送走他们,什么也不接受。军令严明整肃,秋毫无犯。不久李世民与大军平定大兴城。李渊辅佐国政,任命李世民为唐国内史,改封为秦国公,食邑万户。恰值薛举精兵十万前来逼近渭水之滨,李世民亲自率军攻打,大破其部众,斩杀一万多人,攻占敌军土地一直到陇坻。

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李世民再次被任命为右元帅,统兵十万攻取东都洛阳,未能成功而返回。等到将要回军时,李世民对左右的人道:“敌人见我回军,必定会跟踪追击。”于是设下三次埋伏以等待追兵。不久,隋将段达率领一万多人从后追到,过三王陵时,李世民发动伏兵攻击,段达大败。于是在宜阳、新安设置熊、谷二州,派人留守而回。随后,李世民被迁徙改封为赵国公。

义宁二年(618年)五月,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改国号为唐,建元武德,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进封秦王,加授雍州牧。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征战八方

武德元年(618年)七月,薛举入侵泾州,李世民率众军加以讨伐,不胜而回。九月,薛举死,其子薛仁杲继立。李世民又被任命为元帅讨伐薛仁杲,两军在折墌城相持不下,双方挖深沟筑起高高营垒相持六十多天。薛军十多万,军队的气势强盛,多次前来挑战,李世民按兵不动以挫败他的锐势。薛军粮食已完,薛军将领牟君才、梁胡郎前来投降。李世民对诸将军道:“敌军锐气丧失衰退了,我军当攻取他们。”于是派将军庞玉先在浅水原南扎阵以引诱敌人,敌将宗罗睺集中军队前来抗击,庞玉军几乎失败。

不久李世民亲统大军出其不意覆盖了浅水原北。宗罗睺远远望见,再次回军抗拒。李世民率领精锐骑兵数十人攻入敌阵,他与军队里外配合一齐奋力攻击,宗罗睺全军溃败,李世民斩贼首级数千个,掉入山涧山谷而死者不可胜计。李世民率领随从二十多个骑兵追赶逃跑敌军,笔直奔赴折墌城而追逐敌军。薛仁杲十分恐惧,环城守卫。将晚,李世民大军陆续到来,四面合围。早晨,薛仁杲请降,李世民俘虏他的精兵一万余人,男女五万口。

不久诸将祝贺,有人趁机问道:“刚开始大王野战攻破敌人,但敌人还保有坚固城池,而大王没有攻战之器具,用轻骑兵转战追逐,不等待步兵,直接迫于敌人城下,我们都怀疑你不能取胜,然而竟然攻下了城池,这是什么缘故?”李世民道:“这是用权宜之计逼迫他,使他们的计谋没有机会发出,因为这个原因战胜。宗罗睺依靠往年取胜,加之长期养足了锐气,见我军不出,心中对我轻视。现在敌军见我出战,十分高兴,全部军队前来作战,虽然我已击破他,但擒捉杀掉的还少。假若不急速追逐,敌军回军投入折墌城,仁杲收拢安抚,那就不可能战胜了。再说敌军兵众都是陇西人,战败逃散,来不及回顾,败逃到陇外,则折墌城自然空虚,我军随后压上,敌人因恐惧而投降。这些可谓是已定的计划,诸君难道全部不见吗?”诸将道:“这不是普通人所能赶得上的。”

此战缴获精锐骑兵很多,李世民仍令薛仁杲兄弟及敌帅宗罗睺、翟长孙等率领。李世民与他们游乐骑射,没有什么距离隔阂。投降的敌将感恩并慑于李世民的威势,都愿意以死报效。当时李密刚刚归附,李渊命令李密骑驿马到豳州迎接李世民。李密见李世民天姿英明威武,军威严肃,悚惧叹服,私下对殷开山道:“真是英明之主啊。不是这样,凭什么来平定祸乱呢?”李世民凯旋,在太庙献捷。李渊封其为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镇守长春宫,关东兵马全部受他节制调度。不久又加授左武侯大将军、凉州总管。

武德二年(619年)十月,刘武周部下宋金刚攻陷浍州,军队气势强盛。李渊因为王行本还占据蒲州,吕崇茂在夏县反叛,晋、浍二州接着陷落,关中震动惊骇,于是下手令道:“贼人气势像这样厉害,难以与他们争胜负,应该抛弃河东之地,只守住关西就好了。”李世民上表道:“太原是王业的基础,国家的根本,河东富裕是京城的凭借。假若全部抛弃,臣感到憋闷遗憾。希望能借臣精兵三万,必定能消灭平定刘武周,克复汾、晋。”李渊于是调遣全部关中兵马给李世民,又亲自驾临长春宫为李世民送行。

十一月,李世民率军队奔赴龙门关,踏冰而渡过黄河,进驻柏壁,与敌将宋金刚对峙。不久永安王李孝基在夏县被打败,于筠、独孤怀恩、唐俭都被敌将寻相、尉迟敬德所俘,将要回到浍州去。李世民派殷开山、秦叔宝在美良川拦截,大破敌军,寻相等人仅仅本人逃脱,李世民全部俘虏他的部众,再回到柏壁。于是众将都请战,李世民道:“宋金刚是奔走千里的孤军,深入我地,精兵强将,都在这里。刘武周占据太原,专门依靠宋金刚来抵抗。士卒虽多,内面实际很空虚,意在速战。我巩固营垒,养精蓄锐以挫他的锋芒,等到他粮尽计穷,自会逃跑。”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武德三年(620年)二月,宋金刚终于因为军众饥饿而逃遁,李世民率军直追到介州。宋金刚排列军阵,南北七里长,以抗拒官军。李世民派总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抵挡宋金刚的北面军队,翟长孙、秦武通抗击宋金刚南面的军队。诸军战斗稍稍退却,被敌兵所战胜。李世民率精锐骑兵攻击宋金刚,冲击他行阵的后部,敌众大败,追打数十里。

尉迟敬德、寻相率领残部八千人归降,李世民仍旧命尉迟敬德统率,与李世民的军营混在一起,屈突通害怕尉迟敬德发生叛变,以此向李世民请求不要让尉迟敬德率兵。李世民道:“过去萧王(指光武帝刘秀)对人推心置腹,使人都能尽力效命,现在委任尉迟敬德,又何必疑惧。”这时刘武周奔到突厥,并、汾二州又全部恢复了旧地,李渊诏命就在军中加拜李世民为益州道行台尚书令。

七月,李世民统率各军在洛邑攻打王世充,军队驻扎在谷州。王世充率精兵三万在慈涧扎阵,李世民用轻骑兵引逗他。当时众寡不敌,李世民陷入重围,左右的人都很恐惧。 李世民命令左右的人先行归营,独自一人率军在最后。

王世充麾下勇将单雄信率数百骑兵夹道进逼,争先进攻,李世民几乎被他活捉。李世民张弓箭左右射敌,敌人没有一个不是应弦而倒,还俘虏了王世充的大将燕颀。王世充于是将慈涧之兵改移回到东都洛阳。李世民派行军总管史万宝从宜阳往南占据龙门,刘德威从太行往东包围河内,王君廓从洛口斩断敌军运粮通道。又派黄君汉连夜从孝水河中下舟船偷袭回洛城,攻克了回洛城。

黄河以南,没有一个地方不响应,城堡一个接一个前来归降,大军进驻邙山。九月,李世民用五百骑兵先行观察战场地势,终于与王世充一万多人相遇,两军交战,李世民再次打败了他,斩首级三千,俘虏了王世充大将陈智略,王世充仅仅本人逃脱。他所部署的筠州总管杨庆派使者请求归降,李世民宗派李世勣率军从頧辕道出去安抚杨庆的部众。荥、汴、洧、豫九州一个一个前来归降。王世充于是向窦建德求救。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统一山东

武德四年(621年)二月,李世民又进驻青城宫,营垒尚未建立,王世充的军队二万人从方诸门面临谷水扎阵。李世民以精锐骑兵在北邙山扎阵,令屈突通率五千步兵渡水攻击王世充,并趁机告诫屈突通道:“等到双方交战时就放烟,我当率骑兵南下。”双方军队才接战,李世民用骑兵冲锋,自己挺身冲锋在前,与屈突通里外呼应。敌军拼死作战,多次被打散又多次聚合。

从早晨一直战到下午,敌军才开始退却。李世民指挥兵士追击,俘获、斩首共八千人,于是进兵屯营到城下。王世充不敢再出战,只是环城自守,以等待窦建德救援。李世民派遣诸军挖掘壕沟,环绕布置长期围守。吴王杜伏威派遣他的大将陈正通、徐召宗率精兵二千人前来在李世民军营会合。伪郑州司马沈悦以虎牢关来投降,将军王君廓响应,活捉伪荆王王行本。

恰巧窦建德率兵十余万来援救王世充,到达酸枣。萧瑀、屈突通、封德彝都因为腹背受敌,恐不是万全之策,请求退师到谷州观看形势。李世民道:“王世充粮食已尽,内外离心,我军不需攻击,可以坐收敌军破败之功。窦建德新近攻破孟海公,将官骄傲士兵怠惰,我军当进攻占据武关,扼守山川要冲。敌军假若与我军争胜负,我攻破敌军是必然的了。如果不战,十日之间王世充当会自我崩溃。若不急速进攻,敌军进入武牢,诸城刚刚归附,必定不能坚守。他们两方力量合并,还能把他们怎么办呢?”屈突通又请求解围到险要之处以等候敌军内部生变,李世民不同意。于是留屈突通辅助齐王李元吉以包围王世充,李世民亲自率领骑兵三千五百人奔赴武牢。

窦建德从荥阳西上,筑营垒在板渚,李世民驻军在武牢,两军对峙二十多天。探听消息的人报告道:“窦建德探听到我军牲畜的饲料已尽,等候在黄河北岸放马吃草时,趁机偷袭武牢。”李世民知道他们的阴谋,于是放马在黄河北岸吃草来诱敌。早晨,窦建德果然率全部兵马到来,陈列军队在汜水之上,王世充大将郭士衡扎阵在南面,绵延数里,大声呐喊,诸将大为恐惧。

李世民率几名骑兵登上高高的土丘遥望敌军,对诸将道:“贼人起兵山东,没有遇见过强大的敌人。现在渡过险要之处而叫嚣,这是没有政令的表现;逼近城墙扎阵,有轻视我们的思想。我按兵不出,敌军气势便衰竭,扎阵太久士卒饥饿,必将自我撤退,这时再来追击,可以无往而不胜。我与你们约定,必定在午时以后攻破敌军。”窦建德排出阵势,从上午直到下午,兵士又饿又累,都坐在阵列中,又争着饮水,顷刻间又收敛退却。李世民道:“可以攻击了!”亲自率领轻装的骑兵追击引诱敌军,大军陆续赶到。

窦建德回军扎阵,还来不及整顿阵列,李世民已先行攻击,攻击所向,敌军纷纷溃散。不久,众军会合作战,尘土飞扬,呼叫四起。李世民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宝、宇文歆等挥动大旗冲入,直接突入到阵后,张挂军旗。敌人回头看见官军旗帜,全军崩溃。追逐攻打三十里,斩首级三千多,俘虏贼众五万,在阵中活捉窦建德。

李世民责备他道:“我兴师问罪,本在王世充,得失存亡,不干你事,为什么越过边境,冒犯我军锋锐?”窦建德恐惧的两腿发抖说:“现在我假若不来,怕麻烦你远远地攻取我!”随后,李世民将窦建德带到东都城下。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王世充很恐惧,带领他的官属两千多人到军门请求归降,由此山东全部平定。李世民进入宫城,令萧瑀、窦轨等人封存守卫府库,什么东西都不取,只令记室房玄龄收取地图与户籍。接着杀了共同作恶的段达等五十多人,冤枉被囚禁者全部释放,无罪而被杀者加以祭祀并写祭文致以哀悼。用酒食款待将士,按品级等第颁赐物品。

李渊听说此次大捷后,令尚书左仆射裴寂在军中慰劳,并亲手写诏书道:“隋朝分崩,崤山、函谷关隔绝。两雄会合,一朝清平。军队已经获胜,更没有死伤。做臣子的不惭愧,做君父的不担忧,都是你的功劳。”

六月,李世民班师凯旋,他亲自披挂黄金铠甲,排列一万骑兵,穿铠甲士兵三万人,前后部都敲鼓吹号,在太庙贡献俘虏的二伪主窦建德、王世充以及隋朝器物车乘。李渊认为自古以来旧的官阶与特殊功劳不相称,于是另外发徽号,以表彰李世民的功勋德望。十月,加李世民天策上将封号、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之上。增加食邑二万户,连以前的共计三万户。赐给金车一辆,王公之衮衣和冠冕一套,玉璧一双,黄金六十斤,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仪仗四十人。

这时海内渐渐太平,李世民于是专心一意读经史子集,开文学馆以接待四方才学之士。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每次在阁下轮流值班,李世民则降低身份以温和态度与学士们讨论经义,有时谈论到半夜才结束。不久,窦建德旧将刘黑闼举兵造反,占据洺州。十二月,李世民统领全军向东去讨伐他。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平定叛乱

武德五年(622年)正月,进军肥乡,分兵断绝刘黑闼运粮的通道,双方对峙两个月。刘黑闼被迫急于求战,率领步兵、骑兵二万人,南渡洺水,早晨便迫近官军。

李世民亲自率领精锐骑兵,攻击刘黑闼的骑兵,攻破了他,乘胜冲击践踏他的步兵,敌兵崩溃,斩首级一万多。先前李世民派人筑坝堵塞洺水上流使水流变浅,让刘黑闼得已渡水。等到作战之时,才命令挖开拦河坝,大水冲到,一丈多深,敌兵已经战败,逃到水中都淹死了。刘黑闼与二百多骑兵往北逃到突厥,李世民全部俘虏了刘黑闼的部众,河北平定。

当时徐圆朗带兵在徐、兖二州阻碍李世民,李世民这时便回师讨伐平定了徐圆朗,于是河、济、江、淮所有州郡城镇都平定。十月,李渊加授李世民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武德七年(624年),突厥侵犯边境,太宗与突厥军在豳州相遇,带领一百骑士随从与突厥首领会谈,结盟后突厥军撤离。 武德八年(625年),李世民晋升为中书令。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政变夺权

武德九年(626年),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想要谋害李世民。六月四日,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咬金、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李元吉。

李渊大惊,于六月八日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各种政务皆由李世民决断。李世民于是放掉宫廷花园中所养的鹰犬,并停止收取各方所进贡的奇珍异宝,政理崇尚简要严肃,天下人大喜。又命令百官各个呈上封章奏事,详细陈述安定人心治国的关键。

六月十三日,命令道:“依照礼法,皇帝的两个名字不要为某一个字而避讳。近代以来,两个名字都避讳,废缺地方已经很多,任意避讳,有违经典。那些官号、人名、公私文籍图书,有‘世民’两个字不连续的,并不须要避讳。”撤销幽州大都督府。

十五日,废除陕东道大行台,设置洺州都督府;废除益州道行台,设置益州大都督府。二十六日,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图谋叛逆,被废弃为普通百姓。二十九日,撤销天策府。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626年9月4日),李渊传位给李世民,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位。派司空、魏国公裴寂在南郊烧柴祭天,大赦天下。

武德元年(618)以来由于直言被责罚流放的人都放回。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先前无爵位者赐给爵位一级,六品以下加勋级一等。天下免赋税徭役一年。八月十八日,放宫女三千人回家。十九日,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入侵泾州。

二十日,突厥入侵武功,京师戒严。二十一日,立长孙氏为皇后。二十四日,突厥入侵高陵。二十六日,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与突厥在泾阳大战,大破突厥,斩首级一千多。

二十八日,颉利可汗到达渭水边,李世民与颉利隔渭水对话,斥责他背弃定约。不久大军陆续到达,颉利可汗见唐军军容盛大威严,又知道执失思力被捕,由此大为恐惧,于是请求和解,诏令同意。李世民当天回宫。三十日,宗又驾到便桥,与颉利可汗杀白马而设盟誓,突厥退走。

九月初一,颉利可汗献马三千匹,羊一万口,李世民不接受,命令颉利归还掳掠的中国人口。二十二日起,李世民率领所有禁军步骑将领在显德殿殿廷学习射箭,他亲自面试,射中者随即赏赐弓刀、布匹绸缎。朝中有很多劝谏的臣子,但李世民不采纳。从此以后,士兵都成精锐部队。

二十七日,诏令私人之家,不得擅权建立妖神,随意设立不适当的祭祀,不合礼法的祭祀祈祷,一概禁绝。除了龟甲兽骨五种占卜以外,其他杂七杂八的占卦卜卦,也都停止,禁止使用。

十一月初八,立中山王李承乾为皇太子。十一月初五,将没有建立功勋的皇族中的郡王降级为县公。十二月十九,李世民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同年,将长沙郡王李恪晋封为汉王,宜阳郡王李祐晋封为楚王。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励精图治

贞观元年(627年)正月一日,改元。正月十七日,燕郡王李艺(即罗艺)占据泾州造反,不久被左右的人所杀,传送首级到京师示众。以仆射窦轨为益州大都督。

四月十二日,凉州都督、长乐郡王李幼良有罪,被处死。九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蚀。十二日,派遣使臣巡视各州遭害的农田,救济、慰问贫民。十月十八日,太宗因灾荒克俭膳食。十二月三十日,利州都督李孝常、右武卫将军刘德裕谋反,被处死。

贞观二年(628年)正月初五,吐谷浑侵犯岷州,都督李道彦打败了他们。三月十五日,李靖任关内道行军大总管,以防御薛延陀部族进犯。三月二十二日,派遣使臣巡视关内各地,拿出钱财珍宝帮助饥民赎回卖掉的孩子。二十三日,因旱蝗灾害,李世民自陈己过,施行大赦。四月初三,掩埋隋朝人暴露的尸骸。二十六日,朔方人梁洛仁杀了梁师都降顺朝廷。十一月十九日,在京城南郊举行祭天大典。

贞观三年(629年)四月二十三日,李世民开始在太极殿听政。六月八日,因为干旱,李世民亲自审查并记录囚徒罪状。派遣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在名山大川求雨,中书舍人杜正伦等人往关内各州安抚慰问。又命令文武官员各人上密封的奏章,尽量说出朝政得失。

十一月二十二日,以并州都督李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打击突厥。闰十二月十七日,诏令建立义军以来交兵之处,替义士勇夫在阵战中牺牲者各建立一座寺庙。命令虞世南、李伯药、褚亮、颜师古、岑文本、许敬宗、朱子奢等人为他们立碑刻铭文,以记载他们的功业。

贞观四年(630年)三月十五日,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活捉颉利可汗,献到京师。二十九日,李世民向太庙报告俘虏了颉利可汗。夏四月二日,驾到顺天门,军官捉住颉利来献捷。自此西北蕃邦都请求奉给皇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皇上降下玺书封立他们的君长。

九月八日,命令收埋长城以南的尸骨,仍然令人致以祭祀。二十日,命令从古时以来的英明的君王、圣明的皇帝、贤臣英烈的坟墓不能割草放牧,春秋致以祭祀。 冬十月一日,驾到陇州,因特殊情况而赦免陇、岐二州,免除赋税徭役一年。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贞观治世

贞观五年(631年)春正月十三日,在昆明池大检阅,少数民族地区的君长都跟从。十二月十七日,驾到温汤。十八日,在骊山打猎。二十三日,从温汤回来。

贞观六年(632年)二月二日,设置太师、太傅、太保官员。四日,开始设置律学。三月十五日,驾到九成宫。冬十月五日,从九成宫到来。 七年(633年)十一月三日,颁布新定的《五经》。

贞观八年(634年)二十八日,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讨伐东、西五洞反叛的獠族,平定了他们。二十九日,命令尚书右仆射李靖、特进萧王禹、杨恭仁、礼部尚书王王圭、御史大夫韦挺、鄜州大都督长史皇甫无逸、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袭誉、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张亮、凉州大都督李大亮、右领军大将军窦诞、太子左庶子杜正伦、绵州刺史刘德威、黄门侍郎赵弘智出使四方,观察民间风俗。

贞观八年冬十月,右骁卫大将军、褒国公段志玄击吐谷浑,击破之,追逐八百多里。十一月三日,十九日,吐谷浑入侵凉州。二十一日,吐谷浑拘留我使者赵德楷。十二月三日,命令特进李靖、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任城王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等为大总管,各率军队分途讨伐吐谷浑。十七日,皇帝跟从太上皇在城西阅兵演武。

贞观九年(635年)春三月,洮州羌叛乱,杀刺史孔长秀。十六日,大赦。每乡设置乡长一人,辅佐官二人。十九日,盐泽道总管高甑生大破众多的叛乱羌人。闰四月二十八日,大总管李靖、侯君集、李大亮、任城王道宗在牛心堆大破吐谷浑。五月一日,又在乌海大破吐谷浑,追逐打击直到柏海。副总管薛万均、薛万彻在赤水源又大破吐谷浑,捉住吐谷浑名王二十人。

六日,太上皇在大安宫去世。十八日,李靖在西海之上平定吐谷浑,捉住了吐谷浑王慕容伏允。因为其子慕容顺光投降,封为西平郡王,恢复吐谷浑本国。秋七月二十一日,增修太庙为六室。冬十月二十七日,在献陵安葬高祖太武皇帝。十一月十六日,奉高祖之神主祭于祖庙。十二月十二日,吐谷浑西平郡王慕容顺光被其部下所杀,派遣兵部尚书侯君集率军队安抚,仍然封慕容顺光之子诺曷钵为河源郡王,使他统率吐谷浑部众。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教育子女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教管。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基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患病去世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生病(一说是服用天竺长生药导致暴疾),医治最终无效,命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唐太宗李世民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

1、《李世民和谷神》

唐朝初年,天下刚刚恢复平静,老百姓才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可东北边关告急,战报雪花一样的飞向长安。唐王一声令下,派儿子李世民大元帅,尉迟恭为副元帅,率领二十万大军奔东北边境。

副元帅尉迟恭有万夫不挡之勇,可就是天生霹雳火的脾气。本来这行军就紧得风吹一溜烟,可他还三下急行令,恨不得日夜连轴转。这会儿正是夏初的天气,老天爷的脸说变就变。眼看离北边的燕山还有百八十里了,忽然天上乌云密布,跟那黑锅底似的。“咔嚓--”一声雷响,下起瓢泼大雨来,大道上拖泥带水,队伍人困马乏。走不了啦,只好就地扎营,盼那日头早点出来好行军。谁知这雨没完没了,一下就是十来天,可把唐军窝住啦!李世民、尉迟恭愁得不得了。

军营里的粮草眼看要光啦,后边的粮草车还没影哪。这二十万人出征,扯地连天,人吃马喂的,可不是闹着玩呀!尉迟恭一连气下了十道令箭去催粮草,可回来人报告说,半路河里都涨满了水,粮车被阻,难以通过。你说要命不要命!远水解不了近渴啦。大雨刚一停,尉迟恭就派人到附近征调,谁知老百姓受够了兵抢马夺,见当兵的就躲。尉迟恭没办法了,只好到李世民那儿去请旨。 李世民也折腾得几宿没合眼了,听了尉迟恭的禀报,他沉思了一下说:“不要派人了,咱们一起去!”

李世民、尉迟恭和几个谋士便装出了军营,转过了几个土岗子来到一个村里。老百姓都以为他们是做买卖的,没人再躲。他们刚要找人询问,忽然土岗子前边传来一片孩子的喧闹声:唐王,唐王。 打仗缺粮。 计算不周, 愁坏了心肠。

尉迟恭听见这儿歌就火了:“这都是村里的刁民成心跟万岁作对,等我拿他几个来!”他这一喊,象半空打了个响雷,把孩子们全吓跑了。

“慢着!”李世民一把拉住了尉迟恭:“儿歌不会轻易出,村里说不定会有高贤,咱们不妨登门去请教!”

“这?”

他们正说着,过来几个扛犁的庄稼人,上前一问,几个人都乐了:“这儿哪有什么高贤哪!”他们上下打量了唐王等人说道:“看你们几位老客远道而来吧?还不知道我们这里的事情。在这方圆左右,谁有难事都问张谷老。张谷老脾气古怪心眼好,你们有什么难事去问他吧!”

“他住哪里?”

“北边的后骆驼港!”

唐王大喜,要尉迟恭赶回军营,备厚礼去请张谷老。

尉迟恭嘴上领旨,心里满肚子不高兴:“一个乡巴佬,也至于这么大举动。”他回到军营,派兵士拿大令去传。谁知去了一个时辰,兵士独自回来了,说张谷老不肯来。尉迟恭火冒三丈:“我去把他绑来!”说着,骑上乌骓马就奔后骆驼港去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李世民听说尉迟恭去拿张谷老,知道糟了,急忙赶到大帐,见尉迟恭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就问:“你请的人哪?”

“早没影了,要是找到他,非把他……”

“住口!二十万军马困在此地,你却任意胡来。叫兵士备马,你随我去赔礼!” 唐王一行人直奔骆驼港而来,可到了张谷老的住处,还是不见人影,问遍了村里人都摇头说不知道。

尉迟恭说:“你看,万岁来了他也走,我看还是另想办法吧!”

“不,请人要有诚心,刘玄德能三顾,咱们不能三请吗?只要能找条生路,来十趟八趟也值得!”

尉迟恭笑着说:“刘玄德请的是能人诸葛亮,主公请的是乡下老头,值得吗?” “休再多言,明日再来!我就不信诚心打不动张谷老!”

谁知又连来了两天,张谷老的门上还是挂锁无人。尉迟恭埋怨道:“我看这张谷老根本就没什么能耐,成心躲我们呢!”

李世民长叹一声:“看来天不助我这无道之人,难道只有退兵不成!”

晚上,李世民闷闷不乐地在帐内召集各营将官商议计策。众将领互相看看,都摇了摇头,帐子里沉闷无声。

正在这时,忽然军士进来禀报:“启禀万岁,帐外来了一个老汉,自称是张谷老,要见万岁和元帅!”

“哎呀,来得好哇!”李世民惊喜万分:“众位爱卿,快快出迎!”

帐外,月光下站着一位白发长须的老者。他见了李世民,慌忙参拜:“老汉我是个乡下老朽,却蒙万岁几次到寒舍,心里实在不忍呀!”

尉迟恭心里好恼:“这个乡巴佬,果真古怪透了。三次请你你不来,今天又自己找上门来,实在是魔气呀!”

李世民连忙给老人让了座,把北征遇雨缺粮的事说了一遍,求父老们想想办法。 张谷老说道:“万岁为国为民的一片心意,百姓已经知晓了。只是眼下麦子未熟,乡亲们家中存粮又不多,即使全部征来,也不够用呀!” “唔,原来这样,那就只有退兵了吗?” “不!”张谷老站了起来:“老汉今天就是为此事来的。要解决这二十万军马的粮草,除非前面河套中那千顷沙滩!” “沙滩?”众人迷惑地望着张谷老:“这沙滩寸草不生呀!”

“不,有种鸡鸣谷,只要水分适量,专能在这沙中生长。这谷子据说还是神农氏见这一带多沙地而留下的。这谷子,晚上播下,明日鸡鸣天亮就能发芽,正午就可结穗,所以叫鸡鸣谷。因秧苗矮小,收成少,种的不多了。万岁如果将千顷沙滩播下,三两日之内就可解这危难!”

“噢,有这样的神谷?只是谷种从何而来呢?” “老汉我均已备齐,万岁不必担心。” “好哇!还有这耧耠之物一夜能备齐吗?” “万岁,你来看!”张谷老说着,领着李世民和众将出了军营。走出不远,就听前面一片喧闹声。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月光下,一片黑压压的人群。扛着耧耠、曲辕犁,牵着牲畜的人还不断从四面八方涌来。张谷老指指人群道:“老汉得知万岁亲征抗敌,三日来走遍了四乡,邀集众乡亲今晚在此相聚。只要军令一下,立刻就可下种。”

众人听了张谷老的话,又惊又喜,李世民更是激动万分:“边陲父老之情,理当重谢,老丈更应加封呀!” “不,不!”张谷老摆摆手:“百姓只盼有个圣明之主,能使我们安居乐业,别无他求呀!” 尉迟恭不解地问道:“老丈既然有此鸡鸣谷,为何让它拖到今日呢?”

张谷老摸摸胡须笑了:“将军还不知道这鸡鸣谷,地干不生,水旺不长,必须在雨后三日方可下种。我如果在三日前拿来给将军,将军心急如火,必定立即下种,那岂不误了大事了吗?万岁、元帅,快快传令吧,不可再耽误了。老汉我告辞了。”说完,转身走去。

望着老汉的背影,尉迟恭想起了当初的莽撞,心中十分懊悔。他急忙传令各营将士前去帮助百姓们播撒鸡鸣谷。三军和百姓一齐动手,一夜之间全部播种完毕。

到了鸡鸣天亮,沙滩上果然一片葱绿。时间到了正午,千顷谷地,一片金黄。众人高兴地说:“真是神谷啊!”

谷子收割了,士气大振,李世民和尉迟恭下令一鼓作气,继续进兵,不久把敌兵打败了。边境上从此安定下来,鸡鸣谷的故事也传到了如今。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2、《北瓜的传说》

凡间有东瓜(冬瓜)、南瓜、西瓜,为啥没有北瓜呢?北瓜原来是有的,就是被唐太宗送给阎罗王了,所以凡间的北瓜才绝了种。唐太宗好好的做啥要将北瓜送给阎罗王?那是为了开后门,叫阎罗王高抬贵手,放他一条活路。

原来,唐太宗曾答应救泾河老龙的命,结果命没救成,还在魏征斩老龙时助了三阵清风,害老龙丢了性命。老龙冤魂勿散,要唐太宗到阎王那里去三堂会审。

在去阴曹地府前,丞相魏征写了一封信,叫唐太宗去了先投奔他的好友崔判官。由他出面向阎王通融通融,可保无事。

李世民依计而行,一到阴曹地府,就先去找到崔判官,递上书信,说明前情。崔判官—瞅,有老朋友的荐情信,又是真命天子,于是,就存心官官相护。他搬出生死簿一气翻,只见李世民名下灵灵清清写着“在位一十三年”。他忙问唐太宗已做了几年皇帝了,唐太宗捏着指头一算,勿多勿少,正好一十三年。崔判官暗暗吃惊,心想:这事只好在生死簿上做文章了。

崔判官打定了主意,就对唐太宗说;“主公还好没去见阎君。若一见阎君,一查生死簿,上面都注定了的,就勿好活动了。现今之计,俺来个瞒公勿瞒私,在下这里给主公暗通关节;主公速速写信给魏丞相,叫他替主公备办一份厚礼送给阎君。

并要多多备办银两,到时好上下打点使用,方保无虞。” 唐太宗一听,心里忖道:“这阴曹地府相传是清正廉明的所在,怎么也跟凡间官场一色一样,不请客送礼就办不成大事?如此看来,只要是官场,不论阴世阳世,俱是一样的,都没有清正廉明的地方。真是无官勿贪啊!”可是唐太宗转念又想,自家本来就是来求崔判官开后门的,开后门本身就是歪门邪道嘛!心里这样忖,嘴里却道:“自古阴阳阻隔,勿知魏丞相如何才能把这些东西送来?”

崔判官答道:“这个容易,老百姓都晓得。金银财宝用纸钱烧来就是;至于送阎君的礼物,要先备一礼单,写明品种数目,待等半夜三更,无人之时,偷偷送到坟场墓地焚化,切记要撑把黑伞,以防巡天天将瞅见。如此,阎君就能收得。实物须放入棺木,派一寿终正寝之人押送前来!”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太宗一一记在心里,又想,送什么礼物好呢?我们凡间送的是山珍海味,古玩宝器,勿知他们阴间是勿是也要这些东西?又勿好问得,正在左右为难,崔判官早已划算好了,只听他说:“送给阎君的东西勿要那些个常人认为贵重的俗物。这些东西,他多得勿得了,只有下底的小鬼才稀罕这些东西。送给阎君要拣地府里没有的土特产,那他才会高兴。特产看起来勿贵重,收下,人也不以为贪,摆那里却别个都没有,这才显得高雅无贪!”

太宗听罢,心里忖,送礼倒还有这许多讲究,我才只晓得,真是枉为人君!于是就问地府里缺什么土特产?崔判官说,别的不缺什么,就缺凡间的北瓜。

唐太宗想,这好办!北瓜我们那里有的是。于是就来勿待写信叫魏征搜罗北瓜,越多越好,统统发来地府。

阎王收到太宗的厚礼,真的是眉笑皱,嘴笑漏。崔判官一看时机已到,就把预先准备好的生死簿摊开,放在阎王面前的龙案上。阎王浮皮潦草一瞅,只见上面写着:“在位三十三 年。”一问,才只做了一十三年皇帝,就拿起了红朱笔,批了“放行”两字。就这样,唐太宗买通了阴曹地府,又被放还阳世了。

这生死簿原来记的都还是“一十三年”,怎么目晴一眨,就老鸡娘变鸭了?原来,是崔判官起的花头:他在“一十三年”的“一”字上,添了二划,变作了“三”字。所以李世民又得了二十年的皇位。

李世民好处是得了,可凡间却绝了北瓜种了。魏征为救皇上性命,一接到皇上御书,连夜就四面八方派出快马去搜罗北瓜运往地府了。弄到最后,才知道自已连种也没留下一个,都让李世民送给阎王了。凡间从此就再也没有北瓜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3、《唐太宗卖马粪》

唐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后,坐稳了皇帝的宝座。他一面积极休养生息,一面表面上继续对突厥称臣,实则暗中积攒力量,准备择时而发。李世民想得挺好,但是一场百年难遇的大旱,立刻使得李世民君臣变得焦头烂额起来。

这天,在朝堂上李世民肿着牙床说:“诸位爱卿,旱情来势如此凶猛,致使百姓流离,饿殍千里,朕痛心疾首。”说到这,他又瞅着眼窝深陷的房玄龄道,“房爱卿,赈灾事宜还要抓紧啊。”

房玄龄连忙出班,把赈灾情况详细地说了起来,什么这里花了多少钱,那里用去多少费用,总之归纳起来就一条:不是我宰相无能,实在是银子太紧缺。

李世民听完,嘴咧到了耳根。是啊,大唐从被打得稀巴烂的隋朝手中接过“神器”,好不容易刚有了点钱。可这点钱,哪能抵挡得住这场百年大旱灾。想到这,李世民叹了口气对群臣说:“房爱卿所提赈灾款之事,也正是朕最忧的,哪位爱卿能有办法,以解燃眉之急?”

“万岁!”少府监裴匪舒走出班说,“微臣倒有一个想法,几日前臣听闻,御马监中的马粪堆积如山,臣想恐怕军中的马粪更多,不如把我大唐官府、军队中的马粪都搜集起来,当肥料卖掉,必能得一大把钱财。”李世民想了想就同意了,下旨:以宰相房玄龄为主,大将军尉迟恭和少府监裴匪舒为副,全权负责大唐马粪事宜。

就这样,大唐轰轰烈烈的“马粪运动”开始了,可半个多月后,李世民突然下旨:暂停!原来有人上书李世民:万岁你想万世之后留贤名儿,还是留下一个“马粪皇帝”的别称?这下朝廷上开锅了,无论是修养极好的房玄龄、裴匪舒,还是暴躁如火的尉迟恭都不干了。因为通过贩卖马粪,如今赈灾款刚有缓解,怎么能停呢?

李世民连忙安抚道:“诸位爱卿,朕已知贩卖马粪成果斐然。奈何朕身为九五之尊,需兼听四方。朕也认为,由朝堂主持贩卖马粪事宜,实在有伤国体,不如交予民间如何?”

房玄龄听完一皱眉,有些异样地看了眼李世民,不吭声了。尉迟恭却依然瞪着环眼叫道:“万岁,莫非有人背后鬼吹灯,说我们坏话?”

李世民连忙摆手说:“非也非也,三位爱卿一心为国,劳苦功高。谁敢说三位爱卿坏话,朕第一个不答应。好啦,传旨下去,官府不得再参与贩卖马粪事宜,违者立斩!” 皇帝下了旨,不听也要听。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大唐轰轰烈烈的“马粪运动”停止了,但民间却没歇着,很快马粪买卖就越来越热。只是因为是自发行为缺乏理性,所以为争夺马粪,百姓便冲突不断,且有愈演愈烈的倾向。

各地官府连忙把消息上奏给李世民。 李世民一面下旨严办闹事者,一面令各地官府加强监控。但“利益面前无父子”,事态非但没缓和,反而又出现了几大马粪帮为垄断马粪市场、争夺马粪来源,互相大打出手的恶性事件。

这回李世民可真急了.他知道再这么下去,非闹出大事不可。这天,李世民黑着脸说道:“自今日起,全国马粪事宜,归少府监裴匪舒统筹。裴爱卿,朕限你十日内,务必整顿好马粪市场。有何要求,尽管提来。” 裴匪舒接旨谢恩后,说道:“万岁,此事需房宰相和尉迟将军坐镇指挥,方能成功。” 李世民想了想说:“准!但如何整顿由你说了算。”

别说,裴匪舒的确是个经济人才,很快就搞出了整顿方案,使得马粪市场有序地运转了起来。 李世民高兴,重赏房玄龄等三人。可还没多久,事情就又出来了——马粪紧缺,价格大幅上涨。裴匪舒慌忙禀告给了房玄龄。

房玄龄听完就乐了,说:“好办,只要对万岁言明,明天就会出现大批马粪了。” 裴匪舒大惊,问道:“这是为何?”

房玄龄哈哈大笑起来说:“裴大人,你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呢?难道你没看出,这是万岁化解灾情的妙手吗?不然区区一污秽马粪,如何成为万人争夺的宝贝?” 裴匪舒转了转眼珠子,猛然鼓掌叫道:“果然,果然啊……”

原来,因国库无法拿出赈灾款赈济灾民,李世民可真愁疯了。那天,听裴匪舒献计卖马粪后,李世民的脑袋瓜子就转开了——当今之计,与其官府赈灾,不如百姓自救。于是,先成立了一套豪华马粪班子,为马粪市场开路,待有一定成效后,便借故停止让利于民。

贩卖马粪,是个人就能干,顿时就会全民涌入。而且富商想做大自己的市场就要雇人,灾民问题就大大缓解了。可随着马粪行业的扩大,问题又出来了,市场极度混乱。这时李世民再让官府介入,但此刻是履行管理职能,而不是参与其中。

当天,裴匪舒就把市场马粪缺货的消息,报告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急令尉迟恭,把军方的马粪投入市场,果然几天后,马粪短缺危机解除。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一晃几年过去了,如今的大唐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国泰民安。而且李世民一战雪耻,大败突厥,大唐威名立时传遍四方。

这天,李世民摆下庆功宴,犒劳三军将士,居然也把裴匪舒给带去了,而且还安排在了一个尊贵的位置上。这下,那些靠打仗打出功劳的将士们,都面露愠色。

李世民似乎看出了将士们的心思,朗声说道:“自我大唐立国,至此大捷之前,无时不受突厥欺压,时刻有亡国之忧。朕问各位将士一句,可知何时是我大唐最危之时?” 众将士都摇头。李世民接着说:“正是几年前的那场大旱之时。若无裴爱卿献马粪之计,朕也不可能借此来个一箭双雕……”。

不得不承认,李世民能成为“千古一帝”,那不是吹出来的。当年大旱时,突厥也没闲着。突厥汗频频调动军队,准备入侵中原。但没几天,突厥汗就听到了个消息,大唐举国上下,都在忙活卖马粪呢。突厥汗有点傻眼了,大唐有那么多马粪,那该会有多少马匹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再探探消息吧。于是接连派出好多密探,等来的消息却只有一个:大唐马粪堆积如山,就连军队里的马粪都由于无法处理,也开始贩卖了。这回,突厥汗算中了李世民的计,认为大唐虽遇大灾,但人口本来就多,再加上这么多马匹,军事潜力太雄厚。于是便断了入侵大唐的念头,才使得大唐逃过危机。

所有将士听完都服气了,若那时与突厥开仗,我大唐还真危险,裴匪舒有功!这个庆功宴开得是君臣和睦,上下一心。

就这样李世民卖马粪,不但“一卖双赢”,而且还卖来了着名的“贞观之治”,可谓千古奇事!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相关话题:唐朝为啥这么强?靠拳头说话,太宗李世民到底灭了多少国家?

唐汉是历史上中国最强大的时期,因此唐装汉服也成为了中国历史的象征,但如果要对比的话,更多人会投唐朝一票,为啥唐朝这么强大,可以让万邦来朝,造成这样一个轰动的场面呢?其实这都是李世民一刀一枪打出来的,盛唐辉煌广受尊敬的背后,是一部血与火的战争史。

1、唯一不修长城的王朝

唐朝极其特殊,它是唯一一个未修长城的大一统王朝,除了唐朝之外,历朝历代都要对长城进行修缮维护工作,然后唐朝根本就不需要修长城,因为统治者们生于战火,在唐朝诞生之初,无数的战争就磨练了唐朝的将领以及开国者,大唐的皇室向来都是不惧战争的,只有别人躲唐朝的份,根本就没有唐朝被打的份,指不定什么时候还需要经常翻过长城去打别人,所以当然就不需要长城。

而且还有一点很关键,大多数中原王朝的领地局限在南方与中原,长城之外是敌人的地盘,但李唐王室把长城外的地盘都打了下来,那边的军队同样是自己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去修长城啊?总不能是要打自己人吧?

2、内战消灭的政权

唐朝其实是源于晋朝,唐是晋朝的古名,李渊祖父李虎本来也是北魏的实权人物,后来这个家族传承到了李渊一代,就开始了不断的大规模战争,最后成功完成了统一。

一将功成万骨枯,而一个朝代的建立更是踏着无数鲜血,李渊与李世民、李建成这两个儿子在打江山的过程中,消灭了西秦、西凉、郑国、夏国、北凉等国家共计11个,这场统一战争从公元618年打到628年,平均每年要灭掉一个国家,战争的残酷程度可想而知,当然,李氏家族的实力也让世人叹为观止。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3、外战所向披靡

唐朝建立时间是618年,但花了十年的时间平息内乱,直到627年才发起第一场外战,此次的对手是吐谷浑,此后唐朝正式掀开对外战争的序列,从东突厥到百丽,最后一个是高句丽,唐军战无不胜,强大战斗力震慑了所有敌人。

对外战争则比内战要更漫长,从627年开始,到668年打败高句丽收归朝鲜半岛结束,李唐在这半个世纪了共击败了12个国家,其中也包括了韩日在内。所以说万邦来朝表现得特别尊敬唐朝,但没这回事,其实是被打怕了。

4、后期:日暮西山,内战再起

经过了收复朝鲜半岛之后,唐朝的扩张基本就停止了,此时唐朝也由盛转衰,晚唐更是重新开启了军阀内战,军阀内战由安禄山而起,后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军阀开始造反,大唐王朝已然如风中残烛!

但尽管如此,唐朝依旧不是任人欺负的软柿子,许多周边势力看到唐朝内战而蠢蠢欲动,但晚唐依旧消灭了西南蛮、后突厥、石国等多个国家,有史可载的有7个势力被晚唐成功剿灭,势力大幅衰退的唐朝尚且如此强大,唐朝全盛时期到底得有多恐怖啊。

5、万邦来朝与太平盛世

大唐王朝打造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太平盛世,万邦来朝的盛况更是让人心潮澎湃,日韩更是多次派出使者来学习先进文化,仿佛唐朝是以德服人的。

但如果没有强大的唐朝边军,哪有什么大唐盛世,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所以说唐朝的故事告诉我们,拳头硬才是王道。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揭秘:国人为何痴迷于梦回唐朝?那时的中国到底有多强?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数个让今人自豪、憧憬的王朝,而唐朝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无疑最高,也是大多数国人最痴迷于穿越回去的时代。那么,当时的中国到底有多强大?

1.国力强盛,公私富庶

国家好不好,关键看领导。从贞观到开元百余年间,唐朝在太宗、武则天和玄宗皇帝的治下,国势蒸蒸日上,连续创造了两个盛世,即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而盛世的第一要义便是财力的富足,对此“诗圣”杜甫有诗可为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物资之丰盈,可见一斑。

唐朝在太宗、武则天、玄宗治下,国势达到极盛。

人口数量的多寡,直接反映王朝实力的强弱。历经隋末的战火劫难,人口锐减,到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时(639年),全中国的人口才仅为1235万。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按照官方的统计,人口总数达5998万。但考虑到大量的佃农、隐户、奴仆、士兵、僧道、外族等不纳入户口统计,现代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不低于7000万,最高可达1.4亿。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2.疆域辽阔,军威远播

大唐享国289年,疆域辽阔,极盛期东包朝鲜半岛,南抵越南顺化省,西达中亚咸海及伊朗,北包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湖下游一带,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之前历代王朝视为“化外之地”的广袤地区,被纳入中国版图,唐朝在这里设州置府进行统治,这些地区也开始自视为中国的一部分。

凭借雄厚的财力,唐朝大力发展军事,并能在东亚、中亚和漠北进行远距离投送、大兵团作战。唐军在李靖、李勣、苏定方、薛仁贵、王忠嗣等一大批良将指挥下,屡战屡胜,灭国无数,真正具备“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的能力。这种大气魄,怎能不令当今国人感觉扬眉吐气?

3.文化繁荣,气度恢弘

唐朝的强盛不仅体现在财力丰盈和军力强大,在文化方面也不遑多让。唐诗、古文、传奇等各种题材不断推陈出新,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韩愈、杜牧、李商隐等诗坛文坛巨擘层出不穷,成果斐然,实在是一个无比绚烂的文化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唐朝文修武备、疆域辽阔,处处彰显着作为世界超级强国和东亚、中亚主人的霸气,体现在皇宫建筑方面,更是如此。尤其是唐朝帝国权力中枢大明宫,其规模为今天紫禁城的4倍、凡尔赛宫的3倍、克里姆林宫的12倍、卢浮宫的13倍、白金汉宫的15倍,相当于500个足球场!

4.社会开放,女性自由

如果说女人裙子的长短是经济发展优劣的晴雨表,那么其领口下移的长短就是社会是否开放的指数器。唐朝国力强盛,整个社会的风气也是非常开放,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女性“袒胸装”的盛行和“以肥为美”的审美观,这在唐前唐后都是不敢想象的图景。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唐朝的女子不仅可以公开穿“袒胸装”,而且还可以参加男人的运动,唐人的作品和绘画中时有对女性参加骑马、打球、击剑及诗会等活动的描绘,“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思想在唐朝根本没有市场。当然,更能证明女性地位在唐朝提高的案例,必然是它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的女皇帝-武则天。

5.万邦来朝,中外融合

唐朝的国势强盛和社会开放,自然成为周边国家仰慕和交往的对象,外邦之人即使远隔万里,也纷纷抱着炽热的憧憬之情来华朝觐,真可谓“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唐都长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市,极盛时人口超过百万,并有大量的外国人在此定居、经商。他们与中国人互相交往、互相影响,关系融洽,以至于很多胡人都精通汉语、唐诗,很多中国人也喜欢胡人的服装和食物,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

外邦使节络绎不绝来唐进贡的盛况 这批在华生活的人群中,有一人比较特殊,他们是来自昆仑(即今东南亚大马、印尼等地)以西地区贩卖而来的黑人,被称为“昆仑奴”。昆仑奴在华数量很多,大多充当贵族家中的奴役、保镖的角色,由于勇健有力、忠诚踏实,很受主人的喜爱。

在唐生活的这批外国人,还有很多当了大官。比如战功卓著的大将黑齿常之、高仙芝都是朝鲜人,而日本人阿倍仲麻吕则当过秘书监兼卫尉卿,相当于国图馆长兼军械部长,最终荣达公爵。阿倍还为自己取了一个汉名叫晁衡,与大诗人李白、王维等人很有交情。

6.外国学习,影响深远

大唐文化昌盛、制度现今,自然成为周边国家竟向学习的对象,其中以日本、新罗、渤海、南诏等国最具代表性。此时的日本,对唐朝的态度可谓仰慕至极,前后派出19批“遣唐使”,对唐文化采取全面吸收的“拿来主义”政策,思想、典章、官制、法律、文字、服饰、饮食、建筑...等等,只要能想得到的,能看得见的,一股脑拿来学习,用来改造日本。

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彩辉煌人生

从唐开始直到明治维新,千余年间,日本贵族对唐文化痴迷程度令人惊讶,他们都以能说汉语、会书法、写唐诗为荣,并都熟知中国史实。我们看日本最早、最著名的古典小说《源氏物语》,里面用到大量的中国典故、诗句,由此可见唐文化对日本影响至深。就连日本奈良时代的都城平城京也是对着长安有样学样,照着葫芦画瓢来建成的。即使在今天,日本保留的大批古代建筑,也透露着浓浓的唐朝风格。

之上种种都是大唐荣耀真实的写照,也是国人痴迷于梦回唐朝的主因。如今大唐的光辉虽然早已逝去,但千余年后仍让人久久难忘、无限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贞观   北瓜   吐谷浑   大唐   武德   突厥   都督   敌军   总管   骑兵   唐朝   万岁   尉迟   军队   辉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