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唐顺宗李诵(761年2月21日—806年2月11日),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李适长子,母亲为昭德皇后王氏。

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驾崩,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入葬于丰陵。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唐顺宗李诵的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母亲为昭德皇后王氏,上元二年正月十二日( 761 年 2 月 21 日)生于长安之东内。始封宣城郡王,大历十四年(779年)六月,进封宣王。

李诵在父亲唐德宗李适即位的当年,即大历十四年(779)十二月,诏立为皇太子。建中元年(780)正月备礼册立。到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二十三日,唐德宗遗诏传位,二十四日宣遗诏,他于正月二十六日正式即位。

李诵被立为太子以前的事迹缺少记录,史书仅记载他被册封为宣王。李诵被选立为皇太子时,已经19岁。此时他已初为人父,在上一年即大历十三年(778)二月,他的长子李淳降生。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位居储位

李诵在做太子的25年中亲身经历了藩镇叛乱的混乱和烽火,耳闻目睹了朝廷大臣的倾轧与攻讦,在政治上逐渐走上了成熟。

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慈孝宽大,仁而善断。”他对各种技艺学术很是上心,对于佛教经典也有涉猎,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隶书。

每逢德宗做诗赐予大臣和方镇节度使时,一定是命太子书写。尤为令人称道的是,在建中四年(783)的“泾原兵之变”随皇帝出逃避乱时,李诵执剑殿后,在40多天的奉天保卫战中,面对朱泚叛军的进逼,他常身先禁旅,乘城拒敌。将士们在他的督促激励下,无不奋勇杀敌,取得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确保了出逃的德宗的安全。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太子生涯

李诵的太子生涯,虽然不像唐朝前期的皇太子那样波折不断,动辄被废,但贞元三年(787)八月的郜国大长公主之狱,也险些把他推向灭顶的深渊。事情是这样的:郜国公主是肃宗之女,她与驸马萧升所生一女是顺宗为皇太子时的妃子。

郜国公主仗恃自己地位特殊,自由出入东宫。她在萧升死后,个人生活放荡,不仅与彭州司马李万私通,还和太子詹事李昪、蜀州别驾萧鼎等一些官员暗中往来。如果仅仅是私生活有失检点,这在唐朝的皇室也不是大不了的事。但是,有人在告发郜国公主“淫乱”的同时,还揭发她行厌胜巫蛊之术,这样就冒犯了皇帝。

德宗闻之大怒,因为事情牵涉到皇太子,德宗就立即将他找来,狠狠地批了一通。顺宗被父皇切责,惶恐不知所措,就仿效肃宗在天宝年间做太子时的故伎,请求与萧妃离婚。此事发生以后,德宗萌动了废皇太子改立舒王李谊的念头,并且把时为宰相的前朝老臣李泌召入宫中商议。

舒王是德宗的弟弟李邈(昭靖太子)的儿子,因李邈早死,德宗将其收养,视为己出,十分宠爱。李泌认为皇帝舍亲生儿子而改立侄子不妥,德宗大怒。

李泌便为他详细列举了自贞观以来太子废立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太宗皇帝对废立太子的谨慎和肃宗因性急冤杀建宁王的悔恨,劝他以前事为戒,万万不可操之过急。李泌的话打动了德宗,终使李诵的太子之位得以保全。

不久,郜国公主被德宗幽禁,后在贞元六年(790)死去。李万因为和同宗淫乱,以不知“避宗”的罪名被杖杀。郜国公主的亲属受牵连者很多,她的5个儿子裴液、萧位、萧佩、萧儒、萧偲以及李昪、萧鼎等流放岭表和边远之地。郜国公主的女儿、太子妃萧氏也被杀死。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善于隐忍

变故,本来就小心翼翼的顺宗就更加谨慎了。有一次,他曾侍宴鱼藻宫。宴会当中,张水为嬉,彩船装饰一新,宫人引舟为棹歌,丝竹间发,德宗欢喜异常。李诵在父皇询问他的感受时,就只是引用了诗中“好乐无荒”一句作答,他没有直言以对,更没有正面回答。

李诵在做太子时的政治态度很谨慎,他在父皇面前只在一件事上发表过意见,那就是在贞元末年阻止德宗任用裴延龄、韦渠牟等为宰相。大家知道,德宗晚年因为在位时间长了,对大臣的猜忌和防范心加重,不再假权宰相,使其身边的奸佞小人得到信任和重用,如裴延龄、李齐运、韦渠牟等依靠德宗的宠幸,因间用事,刻下取功,排挤诬陷陆贽等人。

普天之下,对裴延龄等人借盘剥黎民、聚敛财富而得进用切齿痛恨,朝廷之上,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身为太子的李诵总是找机会,在父皇心情好的时候,从容论争,指出这些人不能重用。因此德宗最终没有任用裴延龄、韦渠牟入相。韩愈评价他“居储位二十年(这里是指其大概,并非实指),天下阴受其赐”,所言不免有些溢美,大概就是指这件事而言的。

但李诵对于其他的事情,总是三缄其口,更不敢轻举妄动。每逢在父皇跟前谈事论奏,他总是严肃有余,即使对皇帝身边亲信的宦官,也未尝假以颜色,他把个人的喜怒哀乐深藏心底。

对朝廷上下的人物,他基本上也是不即不离、若即若离的。然而,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李诵位居储君期间,也绝对不是对天下大事和朝廷政治漠不关心的,他身边的王伾和王叔文等人就经常和他谈论天下大事和民间疾苦。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王伾,杭州人。因善于书法为太子侍书,成为顺宗做太子时的书法老师,很受信任。王叔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以善于围棋得以入侍东宫。王伾和王叔文均为翰林待诏,各以琴棋书画见长,二人的使命自然是奉德宗之命陪皇太子娱乐。

顺宗对自己的师傅很是尊敬,每次见面唐代围棋子,都先施礼。王伾和王叔文见他并不是以玩乐为满足,就在对弈和研墨的间隙和他讲谈有关治国安邦的道理。

有一次,王伾、王叔文和其他一些侍读畅谈天下政事时,涉及到当时一些比较敏感的弊政,顺宗对他身边的人说:“我准备把这些弊政向父皇直言,以便能够改正。”刘禹锡像众人都对此举表示称赞,惟独王叔文一言不发。

等众人都退下时,顺宗单独留下王叔文,问他:“刚刚为何就你不说话?是不是有什么深意?”王叔文道:“我王叔文得太子殿下的信任,有一些意见和见解,哪能不向殿下奉闻呢!我以为,太子的职责乃在于侍膳问安,向皇上尽忠尽孝,不适宜对其他的事品头论足。皇上在位时间长了,如果怀疑太子是在收买人心,那殿下将如何为自己辩解?”顺宗闻言,恍然大悟,既紧张又感激地对王叔文说:“如果没有先生的这番点拨,我怎么能够明白这其中的奥妙啊!”从此,他对王叔文格外喜欢,东宫事无大小,都委托他和王伾来谋划。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培养势力

李诵做太子期间不仅暗中非常关注朝政,而且在他身边还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组成了一个以“二王”为中心的东宫政治小集团。王伾和王叔文成为集团的核心,在其周围,还有一批年富力强的拥有共同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的成员。这些成员当时都是知名人士,其中最著名的是刘禹锡和柳宗元。

另外,还有王叔文的旧交凌准、善于筹划的韩泰、英俊多才的韩晔(宰相韩滉同族子弟)、精于吏治的程异以及陈谏、陆质、吕温、李景俭、房启等人,他们基本上属于朝廷御史台和六部衙门的中下层官员,经常在一起谈论国事,逐渐地也都成为这一集团的重要成员。

对上述人员,历史上习惯以所谓“二王刘柳”相称,也就是把王伾和王叔文以及刘禹锡和柳宗元作为了东宫集团的代表人物。其实,在这一集团当中,还有一个不能不说到的人,他就是翰林学士、后来做了宰相的韦执谊。

韦执谊出身京兆名门望族。自幼聪俊有才,中进士擢第,应制策高等,德宗拜为右拾遗,召入翰林为学士。年仅二十余岁的他深得德宗的恩宠,得与皇帝相与歌诗唱和,并与裴延龄、韦渠牟等皇帝的亲信一起出入禁中,略备顾问,很得当时朝野的瞩目。他与王叔文的交往很有一些机缘巧合。

那是在一次德宗的生日华诞上,略通一些佛教知识的皇太子敬献佛像作为贺礼,德宗命韦执谊为画像写了赞语。德宗对太子的这一礼物很满意,就让他赐给韦执谊缣帛作为酬劳。韦执谊得到太子的酬谢,按照礼节到东宫表示谢意。

就在韦执谊这次来东宫拜谢皇太子的时候,身为太子的顺宗郑重地向时为翰林学士的韦执谊推荐了王叔文:“学士熟悉王叔文这个人吗?他是位伟才啊!”从此,韦执谊与王叔文相交,且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二王”集团中地位特殊的核心人物之一。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健康状况

多年储君生活的压抑,使李诵的心理极端忧郁,身体状况也不乐观。贞元二十年(804)九月,李诵突然中风,失去了言语功能。此时的德宗也已入暮年,对儿子的病情十分挂念,忧形于色,数次亲临探视。还曾派人遍访名医为李诵诊治,但是效果很不理想。

皇太子病重的事,很快传遍四方。这年底,德宗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皇帝和皇太子同时病重,使宫中的政治空气顿时凝滞起来。

由于李诵卧病,贞元二十一年(805)的新春朝会没有能够参加,德宗悲伤叹息,进一步导致了病情的恶化。德宗病重之际,诸王大臣和亲戚都到其病榻前奉侍汤药,惟独顺宗因为卧病在床难以前来陪侍,对皇太子思念不已的德宗,一直涕咽不止,久久不能平静。直到唐德宗弥留之际,他们父子也没有能够见上一面。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短命改革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唐德宗驾崩,遗诏传位于太子李诵,二十四日宣遗诏。李诵于正月二十六日正式即位,即唐顺宗。李诵即位后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改革。

他们和彭城人刘禹锡、河东人柳宗元等人一起,形成了以"二王刘柳"为核心的革新派势力集团。他们维护统一,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并积极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

改革动摇了宦官的权力,他们决定另立新君。三月,宦官俱文珍等人一手操办将顺宗长子广陵王李淳立为太子,更名为李纯。七月,俱文珍等以顺宗的名义下诏,由皇太子主持军国政事。

八月,宦官拥立李纯即皇帝位,即唐宪宗,顺宗退位称太上皇,史称“永贞内禅”。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病重去世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唐顺宗去世。他死的前一天,宪宗对外宣布顺宗病重,一天后顺宗就驾崩了,这使人觉得顺宗的死像演戏一样。

有人透过一些笔记和诗文的细节发现顺宗之前就被宪宗和宦官们暗算了。也有人认为顺宗是正常病死的,顺宗和宪宗关系融洽,根本没有被宪宗杀害的可能。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揭秘:唐顺宗李诵是怎样一个皇帝?

在唐朝的众多皇帝中,唐顺宗李诵是特征颇为鲜明的一位。

第一,位居储君时间最长。顺宗是以长子被立为皇太子,由于父亲德宗在位时间长,他做太子的时间长达26年。

第二,在位时间最短。顺宗在位期间,没有以皇帝身份过一个新年。即位当年的新年,他就已经是太上皇了。算起来,顺宗在位时间还不足200天,在整个唐朝皇统体系中,他是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了。(中宗身后的唐隆政权,一直没有被纳入唐朝的皇统之中,所以忽略不计。)

第三,顺宗在如此短暂的帝王生涯中,还做了太上皇。这不仅是唐朝皇帝中,恐怕也是历史上所有皇帝中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了。

第四,「永贞」的年号是在他退位以后才改的。顺宗在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四日退位为太上皇,尽管继位的宪宗皇帝是在八月九日才举行册礼,但顺宗八月五日下诰改贞元年号为永贞时的身份已经是太上皇。

第五,顺宗的后宫嫔妃都没有与皇帝身份相配套的后妃身份。她们史书中的皇后名分都是多年以后追加的谥号。这是因为顺宗在位时间短,没有来得及册封的缘故。有意思的是,顺宗的嫔妃虽然没有皇后和皇妃的名号,但她们都直接从皇太子时的良娣、良媛加封为太上皇后、太上皇德妃。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第六,庄宪皇后王氏是他的皇祖代宗的才人。王氏在代宗时以良家子选入宫中,代宗因为才人年幼(时年13岁),就把她赐给了还在藩邸的顺宗,先为孺人,后为太子良娣。她是宪宗的生母。第七,儿子数量多。顺宗有27个儿子(《旧唐书·顺宗诸子传》说他有23子,此据《新唐书》),他除了比有30个儿子的玄宗稍逊一筹外,其他有20个儿子的皇帝如代宗、宪宗等,难与比肩。最奇特的是,顺宗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因为得到父亲德宗喜欢而被收继为子,这就是德宗的六子李,顺宗因此就和自己血缘上的儿子成为「兄弟」。贞元十五年(799)18岁的李死后,德宗追赠为文敬太子。第八,顺宗在位期间,为后世留下了一次说不尽的革新运动。历史上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后来也有人称之为「永贞革新」。

第九,在所有的唐朝皇帝中,只有他留下了完整的《顺宗实录》。该书共5卷,作者是一代文豪、号称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学家韩愈。有人认为作者韩愈和宦官俱文珍等关系密切,因而这一实录中涉及宦官的文字语多回护,但毕竟是留下了有关顺宗及其有关时期情况的第一手记录,弥足珍贵。

第十,初次所加谥号字数最多: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太宗初次加的谥号为「文皇帝」,是一字谥,高祖初次加谥号为「大武皇帝」,是二字谥。后来的唐朝皇帝初次加谥号时,经常是四字谥,再后又多五字谥,唐朝末年还有懿宗的谥号「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是七字。初次加谥就有七字,顺宗是第一位。「号者,功之表也」,用来表功明德,可是,这长长的谥号对于在位时间极短的顺宗来说,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如何客观的评价唐顺宗李诵?

1、唐顺宗李诵自己当了26年太子,做太子期间真的表现的很好,有勇有谋,面对叛军他亲自持武器率军抵抗粉碎叛乱,协助父亲处理朝政也很得体,到后期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获得父亲的信任和皇帝的大部分权力,并且得到了朝臣和宦官的拥护,地方很多节度使也很服他,如果不是突然中风的话,顺宗确实有能力有机会实现唐朝的真正中兴。至少唐朝后期已经很难找到同时得到朝臣、宦官和地方节度使真心拥护的皇帝了。

2、宠辱不惊: 唐顺宗李诵在生活的每一环节中,无论是接受了祖父代宗皇帝的才人成为自己的妃子,还是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送给父亲作儿子;无论是身为皇太子时的深藏不露,还是登基后的革除时弊;无论是面对父皇对舒王李谊的偏心,还是儿子对自己的进逼;无论是宦官强求他选立储君,还是逼他退位;无论是位居九五,还是成为太上皇,他都是随遇而安,几乎看不出他曾有过怎样的争强好胜。因此,能够面对现实,能够勇于面对政治现实,才真正是顺宗一生中最明显也是最擅长的一面。

3、若说唐朝时期最特殊的皇帝是谁?不是李世民,不是武则天,更加不是导致安史之乱的唐明皇,而是唐朝第十位皇帝唐顺宗,不为其他只为他是最快从皇帝之位过度到太上皇之位的皇帝,但与此同时,唐顺宗还能为后世留下对后世影响深远“永贞革新”,他让历史记住了他,这无疑是李诵的成功。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唐顺宗李诵的父亲是谁?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唐代宗李豫长子,母为睿真皇后沈氏。

李适最初被封为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年)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雍王,在名义上统军平定安史之乱。次年拜尚书令。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

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之后任用幸臣卢杞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增收间架、茶叶等杂税,致使民怨日深、政局转坏。

建中二年(781年),发动削藩战争,致使二帝四王之乱接连爆发,李适辗转奉天、梁州等地,依靠宰相李泌及大将李晟等协力平乱。执政后期,他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对藩镇多事姑息,但总体局势较为安定。李适在位时期,内部兴起了古文运动;在对外关系上,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成功扭转对吐蕃的战略劣势,为“元和中兴”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适于会宁殿驾崩,年六十四,在位二十七年。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唐顺宗李诵的母亲是谁?

昭德皇后(?~786年),王姓,益州新都(仅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唐朝时期皇后,秘书监王遇之女,母为郕国夫人郑氏。

出身官宦世家,嫁给奉节郡王李适。上元元年,生下皇曾长孙李诵(唐顺宗)。母凭子贵,特承宠异。宝应元年,册封鲁王嫔妃。大历十四年,册封淑妃,排在众妃之首,行使皇后权力。泾原兵变,携带传国玉玺,逃往奉天避难,随驾回归长安。

贞元二年(786年),册立皇后,病逝于两仪殿,葬于靖陵,谥号昭德皇后。永贞元年。祔葬于崇陵。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唐顺宗李诵的皇后是谁?

庄宪皇后王氏(753—816),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父亲王子颜,封金紫光禄大夫,任检校卫尉。王氏聪慧善良,而且天生丽质,幼年被选入宫,封为才人。代宗见她年幼可爱,便将她赏给了自己的长孙宣城郡王李诵。当时的王氏十三岁。

大历十三年(779),王氏生子李纯,后为唐宪宗。 大历十四年,李诵晋封为宣王。王氏被立为宣王王孺人。同年五月,德宗李适即位,立李诵为太子,王氏被封为“良娣”。在宫中,王氏从不搞那种争宠斗艳之事。她所生的两个女儿:汉阳公主和恭靖公主。因多年受生母王氏的教育,十分的勤俭制家。

贞元二十一年(804),唐德宗病逝。顺宗即位,改年号为“永贞”。继位后不久,顺宗突然中风,瘫痪在床。病卧在床的他还是起用了王叔文、王亚、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改革弊政,以防宦官专权的祸害,史称‘永贞革新’。次年八月,由于“永贞革新”失败,顺宗被迫传位于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王良娣为“太上皇后”。

元和元年(806)正月,顺宗病逝。唐宪宗迫于宦官压力将王氏迁出后宫,将太上皇后王氏的封号改为皇太后。至此,朝政大权完全落入权阉集团手中,宪宗李纯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送到长安城东南兴庆宫居住。皇太后王氏因为长期独居兴庆宫,不得与儿子李纯相见,忧郁成疾。

元和十一年(816)病逝。临终前,她留言给宪宗:“世上万物之理,最终都有一个了结级限,我已受尽了人间风霜冷温的苦楚,我的身体日渐衰病,如果死后能和先皇埋葬在一起,侍奉先皇,我的意愿也就实现了。”不久,五十四岁的王氏病逝于兴庆宫咸宁殿。根据王氏生前遗愿,尊称其为“顺宗庄宪皇后”,与唐顺宗葬于丰陵。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唐顺宗李诵的儿子有哪些人?

唐宪宗李纯(778年3月17日—820年2月14日),本名李淳,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一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805-820年在位),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

贞元四年(788年),册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监国理政。[同年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拥立。

尽废顺宗朝政,贬王叔文、柳宗元等人为远方司马。以杜黄裳、皇甫镈、李吉甫等人执政,停献祥瑞,修订律令,整顿科举,减省官员,加强财政管理,以求治理。又听杜黄裳之议,以法度制裁藩镇,先平西川刘辟、江东李锜,使魏博田弘正归顺。复平淮西强藩吴元济,大振威信,致使成德、横海、幽州等镇相继归附。至元和十四年(819),收复淄青十二州,代宗广德以来藩镇跋扈局面暂告段落,史称“元和中兴”。

晚年迷信方士求长生,服金丹,因躁怒,宦官往往获罪被杀,人人自危,终为宦官陈弘志等害死,于元和十五年(820年)崩于大明宫中和殿,享年四十三岁。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庙号宪宗,葬于景陵。

唐顺宗李诵的短暂皇帝人生

扩展资料:唐朝的介绍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唐朝时万国来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女性地位明显提高,人们可自由结婚和离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奉天   皇帝   大历   谥号   太上皇   东宫   宦官   皇太子   长子   元年   唐朝   正月   太子   皇后   短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