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唐懿宗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本名李温,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第十七位皇帝(859年9月13日-873年8月15日),唐宣宗李忱长子,母为元昭皇后晁氏。

大和七年(833年),生于光王府,初封郓王。大中十三年八月(859年),唐宣宗驾崩后,在宦官王宗实拥立下监国,八月(859年9月10日)即位。

咸通十四年(873年8月15日),李漼驾崩,享年41岁,谥号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葬于简陵。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唐懿宗李漼的生平简介

早期经历

李漼于太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833年12月28日)生于籓邸,初名李温,父亲李忱为光王,母亲晁氏为侧妃。

会昌六年十月,其父即位,是为唐宣宗,册封李温为郓王。 当时,唐宣宗喜欢第四子夔王李滋,欲立为皇太子,而李温年长,久而不决。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拥立为帝

大中十三年八月(859年),唐宣宗病逝,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副使丌元实矫诏立李温为皇太子。次年二月,安葬了宣宗后正式即位,十一月改元为咸通。

使用这一年号,据说是出自唐宣宗所作的一首曲子中有“海岳晏咸通”的句子。懿宗改元时记得他的父皇,但君临天下以来的言行举止却几乎看不到唐宣宗的影子。咸通之政与大中之政相比也是相距遥遥,不可以道里计。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昏庸无为

唐懿宗在位期间,沉湎游乐,对宴会、乐舞和游玩的兴致远远高出国家政事,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懿宗在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个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奇珍异宝,花样繁多。除了饮酒,就是观看乐工优伶演出,他一天也不能不听音乐,就是外出到四周游幸,也会带上这些人。

懿宗宫中供养的乐工有500人之多,只要他高兴时,就会对这些人大加赏赐,动不动就是上千贯钱。他在宫中腻烦了,就随时到长安郊外的行宫别馆。由于他来去不定,行宫负责接待的官员随时都要备好食宿,音乐自然也不能缺少。那些需要陪同出行的亲王,也常常要备好坐骑,以备懿宗随时可能招呼他们外出,搞得大家苦不堪言。

《资治通鉴》中说,懿宗每次出行,宫廷内外的扈从多达十余万人,费用开支之大难以计算,这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项沉重负担。

对于懿宗的“游宴无节”,担任谏官的左拾遗刘蜕提出劝谏,希望皇上能够以国事为重,向天下展示出体恤边将、关怀臣民的姿态,减少娱乐。对此,他根本听不进去。

咸通四年(863)二月,懿宗竟将高祖献陵以下到宣宗贞陵十六座帝陵统统拜了一遍。游乐和歌舞,成为懿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他的表率作用下,整个官场也都弥漫着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风气,晚唐著名诗人韦庄诗中有“咸通时代物情奢”的说法,他所咏“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正是对这一世态最好的描绘。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任相不明

唐懿宗即位之初,罢免了令狐绹,改任了白敏中。白敏中是前朝老臣,但在入朝时不慎摔伤,一直卧病在床无法办公,三次上表请求辞职,唐懿宗都不批准。白敏中有病,正中下怀,懿宗可以借故不理朝政,和其他的宰相朝会讨论政事也是敷衍了事,他心思根本不在这里。

所以有位担任右补阙的谏官王谱说:“白敏中自正月卧病,已有四个月了。陛下虽然也和其他的宰相坐语,但未尝有到三刻(古代一昼夜为一百刻)的。

这样,陛下那有闲暇和宰相讨论天下大事呢?”这番话使懿宗很不舒服,竟把王谱贬出朝廷去任了个县令。负责行使封驳权力的给事中认为王谱是谏官,论事不应当贬斥,就按照唐朝的制度退回了这一命令,没有下发。懿宗就将此事交给宰相复议,那些宰相不顾国家体制,认为王谱不仅是对皇上劝谏,也涉及到宰相白敏中,竟然同意把王谱贬职。

唐懿宗在位期间,一共任用了21位宰相:令狐绹、白敏中、萧邺、夏侯孜、蒋伸、杜审权、杜悰、毕諴、杨收、曹确、高璩、萧寘、徐商、路岩、于琮、韦保衡、王铎、刘邺、赵隐、萧仿、崔彦昭。

由于懿宗自己对政事兴致不高,宰相的事务性权力还是很大,本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问题是大多数宰相不是碌碌无为者,就是爱财如命、为人不堪之辈,像咸通初任宰相的杜悰,是德宗朝宰相杜佑之孙、宪宗的驸马,本人并不具备实际才干,尸位素餐,人送外号“秃角犀”。

咸通五年任相的路岩拉帮结派,招纳贿赂,奢肆不法,还把政事委托给亲信属下小吏边咸。一个叫陈蟠叟的官员向懿宗报告说,如抄了边咸家,可佐助国家两年的军费,被懿宗痛斥了一番,从此更是无人敢言。

路岩和稍后任相的驸马都尉韦保衡沆瀣一气,二人“势动天下”,当时人称他们为“牛头阿旁”,意思是像厉鬼一样“阴恶可畏”。懿宗朝的宰相贪污腐化相当严重,长安城中的居民把其中的曹确、杨收、徐商、路岩等几个宰相的姓名编了一首歌谣说:确确无论事,钱财总被收。商人都不管,货赂几时休? 唐懿宗朝的这些宰相,毫无大臣风范,更加重了唐王朝的统治危机。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屡加尊号

唐懿宗是一个极端爱慕虚荣、好大喜功的皇帝,这从他尊号的数字之多就可以看出。尊号,就是为了表功名德,每逢皇帝加尊号,一定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要向全国颁布诏书,同时举行大赦。

咸通三年正月群臣给懿宗上了“睿文明圣孝德皇帝”的尊号,但是他感觉还不满足,到咸通十二年正月,再上了12字的尊号: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

唐朝的皇帝中,高祖、太宗都没有在活着的时候加尊号,此后皇帝上尊号基本上都是4字或者6字,有的达到8字或者10字。唐玄宗曾给自己加了“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14字的尊号,并给列祖列宗一律追加了尊号。

后来武宗也有14字尊号: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肃宗时群臣加尊号“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但他在上元二年(761年)九月二十一日下诏去掉了“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10字的尊号,只称“皇帝”。后来宪宗的尊号也是10字: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可以看出,懿宗的尊号字数几乎可以赶上玄宗和武宗,但是就政绩或者治国才干而言,不要说无法与玄宗同日而语,就是武宗他也比不上。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迎奉佛骨

唐武宗灭佛以后,佛教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宣宗即位后,又陆续恢复了寺院。到懿宗时期,佛教又迅速发展起来。他本人崇信佛教,广建佛寺,大造佛像,布施钱财无数。在懿宗的倡导下,大规模的法会道场空前兴盛,长安佛寺中的经声佛号又开始响彻起来。

佛经的大量需求刺激了印刷术的发达,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之一就是咸通九年(868年)刻印的《金刚经》卷子,今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现存国内最早的印刷品,也是佛家的“陀罗尼经咒”。从法门寺地宫发现的“捧真身菩萨”和“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仗”等,也是敕造于咸通年间的精美文物。懿宗信仰佛教的高潮是继宪宗之后又一次举行了大规模的崇佛活动——法门寺迎奉佛骨。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患病去世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十六日,懿宗就已经“疾大渐”,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七月十九日,唐懿宗在咸宁殿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时年41岁,谥号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安葬于简陵(位于今陕西富平)。

大中之治后,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能昏君,使唐的局势一直走下坡。乾符五年(878年),爆发黄巢之乱。黄巢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动摇了唐朝的统治。

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黄巢起义后,唐僖宗在唐末的动乱中死去,胞弟唐昭宗继位。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全忠入宫尽诛宦官。

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杀害于后宫。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铲除朝官,其中三十人死于白马驿,投尸于黄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如何客观的评价唐懿宗李漼?

虽然唐懿宗李漼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但是即位之初也的确有过励精图治之举,不过只是昙花一现,他本人并无帝王才能,也对政事不感兴趣,在位后期剥削民众,以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私欲。

唐宣宗晚年确实有农民起义,但还未遍及全国。但是唐懿宗李漼在位时期,昏庸无道,穷奢极欲。不仅丧失了大中之治的成果,而且还使得民变不断发生,最终波及全国,加速了唐朝的灭亡。从这一点来说他是昏君庸君一点都不为过。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相关话题:唐懿宗李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在唐宣宗病死之后,他的儿子李漼即位,史称唐懿宗。  

唐懿宗李漼是唐朝最著名的昏君之一,继位后并不关心朝政,反而随心所欲,胡作非为,历史记载的关于他的荒唐事非常的多。与国家大事和天下民生相比,唐懿宗李漼对饮酒作乐更感兴趣,在位十几年期间,宫中几乎每天一小宴,几天一大宴。不是宴请文武百官,就是将那些宫人们搜罗的奇珍异宝拿出来展示。除了大摆筵席所耗费的民脂民膏之外,各地的奇珍异宝对国家财富的消耗更是使得民不聊生。

另外,唐懿宗李漼昏庸无道,手下的官员也大多是无能鼠辈,除了对百姓进行剥削,以此讨得皇帝的欢心之外,军国大事更是搞得一塌糊涂。所以在唐懿宗李漼统治时期,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江山社稷上,唐懿宗李漼没有任何的作为,吃喝玩乐上他却是一把好手。根据历史记载,唐懿宗每次外出游玩,身边的宫人加上随行的官员就有数十万,所消耗的银两更是难以计算,同时他所到达以及途径地区的官员,为了讨得皇帝的欢心,对百姓更是残酷,并且还不允许百姓在皇帝面前哭诉。当地的百姓在官员的压迫下,只能装成家庭和美的假象。

在唐懿宗李漼的统治下,唐朝国力不断下降,直到咸通十四年,李漼因病去世为止。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揭秘:唐懿宗李漼是如何败光大唐的家底的?

宋朝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说:“懿、僖当唐政之始衰,而以昏庸相继;乾符之际,岁大旱蝗,民悉盗起,其乱遂不可复支,盖亦天人之会欤!”可见唐亡始于唐懿宗。虽然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后来继位者不乏励精图治的明君,如唐代宗李豫,唐宪宗李纯,王朝一度呈现中兴的局面。特别是经过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的治理,帝国再度展现出蓬勃生机。刘煦在《旧唐书》中说:“当大中时,四海承平,百职修举,中外无粃政,府库有余赀,年谷屡登,封疆无扰。”可见唐懿宗在接手朝政的时候是一个大好局面,那么他是如何在短短十数年间,将所有的政治资本都葬送掉的?

唐懿宗在继位之初,还表现得不错,励精图治,延纳谠言。时浙东裘甫正起兵造反,朝廷迅速平定了叛乱。但随着时间推移,懿宗昏庸的一面就展现了出来。

首先,朝政混乱,任人不明,且吏治腐败。懿宗在位期间一共任用了二十一任宰相,大多碌碌无为。如杜悰,后人评价他:“处高位而妨贤,享厚禄以丰已。无功于国,无德于民。富贵而终,斯又何人也!子孙不享,何莫由斯。”还给他取了个外号“秃角犀”。还有四位宰相如曹确、杨收、徐商、路岩,尸位素餐,只以敛财为事,时人还编了一首诗讽刺他们:“确确无论事,钱财总被收。商人都不管,货赂几时休?”可见当时的朝政有多黑暗。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其次,内忧外患,战乱不止。虽然朝廷迅速平定了浙东的叛乱,但内外战事并未平息。时南诏犯边,攻陷安南,交趾失守。朝廷为收复安南,与南诏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国力大损,战争又加重了人民的赋税,以至全国各地相继发生动乱。影响最大的莫过了桂州庞勋起义。庞勋义军一度发展至十万人,荼毒数千里。虽然朝廷借助沙佗等兵马剿灭了叛乱,但对唐王朝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后人对庞勋起义有这样一句评论:“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再次,游宴无度、骄奢淫逸。懿宗在位期间,竟将唐高祖献陵以下到宣宗贞陵十六座帝陵统统拜了一遍。游乐、宴饮无度。《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卷唐纪六十六中记载:“上好音乐宴游,每月宴设不减十馀,水陆皆备,听乐观忧,不知厌倦,赐予动及千缗。曲江、昆明、灞浐、南宫、北苑、昭应、咸阳,所欲游行即行,不待供置,有司常具音乐、饮食、幄弈,诸王立马以备陪从。每行幸,内外诸司扈从十余万人,所费不可胜纪。”晚唐诗人韦庄曾有诗: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可见当时奢靡之盛。

最后,佞佛无度,怠于政事,虚损国力。在经历武宗灭佛后,佛教势力得到毁灭性打击。但自宣宗后,一度得到恢复。而懿宗更沉溺其中,广建佛寺,大造佛像,布施钱财无数,又亲自为僧尼受戒。咸通十四年,懿宗欲迎佛骨于法门寺,虽然百官谏阻,懿宗对他们说:“朕生得见佛骨,死亦无恨!”迎佛骨之时,自京师至法门寺三百余里间,道路车马,昼夜不绝,广造浮屠、宝帐、幡花、幢盖,皆饰以金玉、锦绣、珠翠。“但凡懿宗稍微用心体恤百姓,也不至于他死之后,天下百姓跟随王仙芝、黄巢起义,加速帝国的灭亡。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唐懿宗李漼的父亲是谁?

唐宣宗李忱(810年7月27日/28日-859年9月7日/10日),初名李怡,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7日/10日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

李忱于长庆元年(821年)获封光王。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

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在对外方面,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又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以收复河湟之举,为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重大军事胜利之一。

李忱为人明察沉断,从谏如流,恭谨节俭,且惠爱民物。他在位时,国家相对安定繁荣,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所以直至唐朝灭亡,百姓仍思咏不已,称李忱为“小太宗”。但亦有史家认为他“知为君之小节,而不知其大节”、“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最终招致“内臣争立嗣君,几至于乱”的后果。

大中十三年(859年),李忱因服长生药中毒,于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葬于贞陵。后加谥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唐懿宗李漼的母亲是谁?

元昭皇后,晁氏,唐宣宗李忱的妃子,唐懿宗李漼的生母。年轻时入光王李忱邸,最受宠爱。833年,晁氏生光王的长子李漼,其后又生长女万寿公主。

会昌六年(846年),李忱即位,是为唐宣宗,封她为美人。万寿公主是唐宣宗很宠爱的女儿,下嫁郑颢。

大中年间(847年—860年),晁美人逝世,赠昭容之位,诏命翰林学士萧寘为她写墓志铭。大中十三年(859年),晁氏的儿子李漼即位,是为唐懿宗。李漼追谥母亲为元昭皇后。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唐懿宗李漼的皇后有哪些?

唐懿宗的皇后历史上一共有两位,但是这两位皇后并不是在妃嫔活着的时候进行册封的,而是在她们去世之后,皇帝将她们追封为皇后。 

按照历史惯例,皇后一般是皇帝的结发妻子或者皇帝在担任太子时期的太子妃,在皇帝登基后对其进行册封,册封大礼完成后,便是名正言顺的皇后,一国之母。但是在相关的史书典籍中,唐朝的皇后并不是这样的,皇后的身份更多的是在妃嫔死后追封的,即皇后是妃子死后皇帝赐的谥号,唐懿宗的皇后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恐怕就是他赐予了两位妃嫔皇后的谥号。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第一个得到唐懿宗的皇后这一称呼的是惠安皇后王氏。

生平简介: 惠安皇后王氏(9世纪?-866年),唐懿宗的贵妃。家世不详,唐僖宗李儇的生母。咸通年间,册封为贵妃。咸通三年(862年),生普王李儇。七年(866年)薨逝。十四年(873年),李儇即位,是为唐僖宗。追尊王氏为皇太后,册上谥号惠安皇后,祔主懿宗庙,即其墓园为寿陵。

另外一位唐懿宗李漼的皇后封号为恭宪。恭宪皇后王氏(?-867年),唐懿宗的嫔妃。

生平简介: 恭宪皇后王氏(?-867年),唐懿宗的嫔妃。家世非常寒微。咸通年间,位列后廷,得到宠幸。八年(867年)生寿王李晔之后薨逝。888年,李晔即位,是为唐昭宗。追尊王氏为皇太后,册上谥号恭宪皇后,祔主懿宗庙,即其墓园为安陵。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唐懿宗李漼的儿子都是谁?

唐懿宗的名字叫李漼,不算上武则天和李重茂的话,唐懿宗在唐朝的皇帝中排列第十七位。那么唐懿宗李漼的儿子有几个呢?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的记载,唐懿宗李漼的儿子有八位,分别是李儇、李晔、李佾、李侹、李佶、李偘、李保、李倚,以下是详细介绍。

1、李佾,咸通三年封魏王。

2、李侹,咸通三年封凉王,乾符六年薨。

3、李佶,咸通三年封蜀王,唐懿宗死后被宦官所杀。

4、李偘,咸通六年封郢王,十年封威王。

5、李保,咸通十三年封吉王,与睦王同封。王于兄弟为最贤。当初,唐僖宗逝世,王最长,将立之,杨复恭独议以昭宗嗣。乾宁元年,李茂贞等以兵入京师,谋废帝立王,会李克用以兵逐行瑜,乃止。

6、恭哀太子李倚,母恭宪皇后王氏,初封睦王。李倚为刘季述所杀,天复初年追赠。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7、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本名李俨,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第十八任皇帝(873年8月16日-888年4月20日),唐懿宗李漼第五子,母为惠安皇后王氏。

初封普王,热衷游乐,擅长马球。唐懿宗弥留之际,在宦官田令孜等人拥戴下,成为皇太子,改名李儇。咸通十四年(873年),柩前即位,时年12岁。在位期间,权宦田令孜把持朝政,政局日益混乱,引发王仙芝、黄巢起义。长安失落后,逃亡蜀地。期间,调动各镇节度使平定黄巢起义,返回长安。

光启年间,经历盐池之争和襄王之乱,身体每况愈下,末年引发节度使割据,唐朝至此分裂,临终传位于弟弟李晔,即唐昭宗。 文德元年(888年4月20日)去世,年仅27岁,追谥“惠圣恭定孝皇帝”,庙号僖宗,安葬于靖陵。

8、李晔(867年3月31日-904年9月22日),初名李杰、李敏,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第十九位皇帝(888年4月22日-904年9月22日),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异母弟。

李晔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神气雄俊。初封寿王,领幽州大都督。文德元年(888年),在宦官杨复恭拥立下,正式即位。面对帝国在农民起义打击下、日趋分崩离析的局面,唐昭宗尊礼朝臣,励精图治,希望恢弘旧业,号令天下,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发动平定四川陈敬瑄、河东李克用的战争,最终消灭了田令孜,重挫了晋王李克用。同时,中央禁军折损大半,有效兵员不足。坐视宣武节度使朱温实力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中原霸主,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后期一直受制于宦官、李茂贞与朱温。

天祐元年(904年),为宣武节度使朱温所弑,时年三十八,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葬于和陵。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皇帝人生

扩展资料:唐朝的介绍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的正式国号是“唐”,原意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今山西太原)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尊称为大唐。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发动晋阳兵变,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又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会昌   惠安   皇帝   黄巢起义   庙号   尊号   谥号   佛教   昏庸   长安   宦官   政事   朝政   宰相   唐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