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李晔(867年3月31日-904年9月22日),初名李杰、李敏,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第十九位皇帝(888年4月22日-904年9月22日),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异母弟。

天祐元年(904年),为宣武节度使朱温所弑,时年三十八,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葬于和陵。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唐昭宗李晔的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李晔(yè)是唐懿宗第七子,咸通八年(867年)二月二十二,生于东内。 咸通十三年(872)四月,封为寿王,名李杰。

乾符四年(877年),被授为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镇节度使、押奚、契丹藩落使、辖区内观察处置使等。 寿王和唐僖宗是同母所生的兄弟,相互间特别亲近和睦。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李晔随侍在僖宗左右,掌握兵权和中枢政要,僖宗极为器重和爱惜他。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承继大统

文德元年(888年)二月,唐僖宗患急病。当时皇帝刚刚回到皇宫不久,人们极其关注皇帝,突然听说皇帝患急病,军民都震骇惊愕。直到皇帝病情危重的那天傍晚,大家还不知道由谁继位。群臣认为吉王李保最贤德,排行又在寿王前面,应会立吉王为继位者,只有左右神策观军容使杨复恭请求任命寿王监国。

三月六日,唐僖宗驾崩,遗诏立寿王为皇太弟,改名为李敏。 三月八日,寿王在唐僖宗的灵柩前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岁。任命司空韦昭度暂时代理宰相。三月十二日,接见群臣,开始处理政务。

李敏喜欢读有关典章文物制度方面的书,特别重视儒家学术,精神气质雄杰英武,有武宗皇帝的遗风。因为先朝的声威,武功不能振作,国家的命脉逐渐衰微,因而李敏尊重和礼遇大臣,审慎地推行治国的方法,目的在于恢复和扩展先朝的旧业,以统一全国的号令。唐昭宗即位之初,朝内外都很称赞他。十一月,改御名为李晔。

五月初一,决定任命宣武军节度使、检校侍中、沛郡王朱全忠为蔡州四面行营兵马都统。自从秦贤、石璠兵败之后,蔡州贼军的势力逐渐衰弱,当时时溥正被朱全忠进攻,因此把时溥四面行营兵马都统的职衔转授给了朱全忠。五月初六,被伪授为荆襄节度使的蔡州贼将赵德諲派使者来表示归顺朝廷,愿意征讨贼军以效命立功,朝廷便任命赵德諲为蔡州四面行营副都统,赵德諲即率领荆襄的兵马归属于朱全忠。

六月初一,因为川中贼将王建策动大叛乱,剑南的陈敬王宣向朝廷告急,决定任命开府仪同三司、暂署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上柱国、扶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韦昭度为检校司徒、门下侍郎、平章政事,兼成都尹,充任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掌管节度使事务,兼西川招抚制置使等。蔡州行营奏报,在龙陂大破贼军,并进军逼近贼军占据的城池。

十二月初一,蔡州的偏将申丛逮捕秦宗权,打断了他的腿,任命申丛暂时代理蔡州留后。等中使到达蔡州,另一名偏将郭璠杀死申丛,把秦宗权抢到手,捆起来送到汴州。蔡州、申州、光州等地获得平定。皇上下诏赐给蔡州行营的士兵二十五万贯钱,命令度支使逐步支付给他们。当月,把僖宗安葬在靖陵。

龙纪元年(889年)春,正月初一,皇上驾临武德殿接受朝贺。宣布敕命,实行大赦,改用新年号。对朝内外文武大臣晋封官职,颁赐的爵位各不相同。任命剑南西川节度使、两川招抚制置使韦昭度为检校司空,担任东都留守;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知制诰刘崇望以本职任同平章事;任命刑部侍郎孙揆为京兆尹。

二月初一为癸亥日。二月二十七日,汴州行军司马李璠监押解送逆贼秦宗权和他的妻子赵氏前往京师献俘,皇上驾临延喜门接受献俘,百官向皇上表示祝贺。把逆贼夫妇游街示众,祭告宗庙社稷以后,在独柳将秦宗权斩首,赵氏以笞刑处死。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剪除权宦

唐昭宗即位的第一年,主要政治问题仍然是宦官控制朝政的问题,此时的宦官头目正是力排众议拥立昭宗即位的杨复恭。昭宗这个人从来没有像他哥哥僖宗依赖田令孜那样依赖杨复恭。

表面上,昭宗一再对杨复恭表示尊敬。同时,却尽量回避与杨复恭等人的接触,政事都和宰相们商议。暗地里,昭宗经常与大臣们谈论限制宦官,提高君权的事情。昭宗的舅舅王瓌要求出任节度使,因杨复恭从中阻挠,王瓌没能当上节度使。

后来,杨复恭担心王瓌同自己争权夺势,先是主动提出让王瓌出任黔南节度使,然后在他赴任的途中,派自己的亲信把王瓌所乘的船弄沉,王瓌一家及仆人全部淹死。不久,昭宗得知了王瓌的真正死因,对杨复恭痛恨非常。无论是个人恩怨,还是对权力的争夺,杨复恭都成为了昭宗的最大敌人,因此昭宗决心将其铲除。

为了除掉杨复恭,昭宗对杨复恭的干儿子进行拉拢,挑拨双方的矛盾。杨复恭有个干儿子叫杨守立,本名叫胡弘立,官为天威军使,勇武过人,官兵都很怕他。昭宗采用离间的办法,使他们反目为仇,先是封杨守立为六军统领,并赐姓李,赐名顺节。不到一年,连续提升为天武都头、领镇海节度使,寻加同平章事。唐昭宗笼络住李顺节以后,对杨复恭便不再假以颜色了。

此后,杨复恭和昭宗的矛盾公开化了。杨复恭写信给他在各地的干儿子,让他们拥兵自立。他的干儿子龙剑节度使杨守贞和洋州节度使杨守忠,开始不向唐廷进贡,并且还上书攻击朝廷。

对此,唐昭宗也毫不示弱,于大顺二年(891年),夺了杨复恭的兵权,转而派他到凤翔去做监军。杨复恭针锋相对,留在长安拒不上任,同时,上奏要求回家养老,以此对昭宗进行要挟。昭宗趁机同意了他的请求,免去了他的官职,只给他留了一个上将军的空闲职位。杨复恭看到要挟不成,反而失了兵权,恼羞成怒,派人将宣布皇帝旨意的使臣杀死于归途中,然后自己逃到商山隐居。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不久,他又回到长安昭化坊的官邸。其官邸距离玉山军营很近,他的干儿子杨守信是玉山军使,经常到他家中探望。杨复恭还给他的侄子兴元节度使杨守亮写信,说昭宗对不起自己,忘记了他的拥立之功,不仅不知恩图报,还对他百般刁难。他还指示杨守亮要“积粟练兵,不要进奉”,公开和昭宗抗衡。

此时,昭宗得知杨复恭同杨守信合谋造反。昭宗正在等待最有利的时机,他把以往搜集到的杨复恭的罪证连同谋反的消息一同公布,派李顺节等人带兵前去逮捕杨复恭。杨复恭令其家人抗拒官兵,杨守信也带兵前来助战,双方发生大战,从白天一直打到深夜。这时,守卫城门的禁军想趁乱打劫,昭宗对此早有准备,命令宰相刘崇望率领人马守护财物,防止有人抢劫。刘崇望看到禁军要抢劫,斥责道:“皇帝正在亲自督战,你们都是皇帝的宿卫之士,应当前去杀贼立功,而不是趁火打劫。”

众军士都表示愿意听命,跟着刘崇望前去助战。杨复恭看到刘崇望带兵增援,自料难以继续对抗下去,于是带领全家出逃,直奔兴元。杨复恭到兴元后,纠集兵力,向朝廷开战,昭宗也借助各地节度使的力量与之对抗。经过一年多的战斗,杨复恭的军队被节度使李茂贞打败。最终,杨复恭在逃亡的途中被捉,当即被斩首。

杨复恭出逃后,李顺节也失去了利用价值,被昭宗纳入了铲除的名单之中。昭宗命令两军中尉铲除李顺节。两军中尉以昭宗的名义诏李顺节入宫,李顺节带三百士兵来到宫门,宫门侍卫拦住随行军士,只让李顺节一人进宫。李顺节一进宫,即被埋伏的士兵所杀。

经过一系列斗争,昭宗初步掌握了权力,狠狠打击了多年以来宦官骄横跋扈的状况,使宦官势力多年来第一次遭受重创。但是在打击宦官势力的过程中,另一个令昭宗头痛的难题又出现了,这就是越来越庞大的藩镇势力。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征伐西川

唐昭宗时,藩镇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面对这种情况,昭宗认识到皇室微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一支足够震慑诸侯的武装力量,所以藩镇才各自拥兵,目无天子。僖宗时,中央禁军已经被彻底摧毁。因此,昭宗即位后不久,便招兵买马,扩充禁军,得十万之众,“欲以武功胜天下。”在禁军初建后,昭宗便开始了对藩镇的斗争。

文德元年(888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昭宗任命韦昭度为行营招讨使,率兵出征,令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助讨,同时新设永平军,以王建为节度使,充行营诸军都指挥使。 二十五日,下诏剥夺陈敬瑄官爵,伐西川之役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杨守亮、顾彦朗各自有一方领地,所以抽不出很多兵力,而领兵的韦昭度是个文人,不习武备,加上禁军虽然人数不少,却是新建的,缺乏训练,纯属乌合之众,不堪大战,所以王建成了讨伐的主力军。然而,王建既然得到朝廷的封地和承认,也就不急着和陈敬瑄速战速决了,他一边扩充兵力,一边收拢人心。当时,绵竹地方的土豪各自拥兵自保,多者万人,少的也有千余人,王建四处游说,将这些人收拢在自己的麾下。

这些地方土豪在当地都有一些号召力,王建在他们的帮助下,无论是兵力还是声势都大大增长。经过几年的征战,除了成都,整个西川已经基本掌握在王建的手中。这时,昭宗因为和李克用的战斗失利,被迫召回征西川的军队。可是,王建却没有跟随韦昭度回长安,而是留在了西川,同时切断了和唐王朝的联系,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

在讨伐西川的同时,当时实力最强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朱温、李匡威、赫连铎联军打败,这对昭宗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昭宗对李克用一直没有好感。李克用出身沙陀贵族,仅此一点就使深受传统民族观念影响的昭宗对他怀有疑虑,而且李克用带领的这支军队对唐朝也是功过参半。

李克用曾经帮助唐朝消灭了黄巢起义军,为兴复唐室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曾经兵临长安,逼迫僖宗再度流亡,昭宗自己也饱受颠沛之苦。但最重要的是,当时对朝廷威胁最大的几股势力中,李克用的沙陀军队最强大。李克用兵多将广,势力庞大,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几个强藩之一。昭宗要削弱强藩,首先便将李克用列入打击的对象。但是,当时的中央禁军不仅人数不多,也缺乏训练,根本无法与李克用相抗衡,只能借助其他藩镇的力量。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讨伐晋藩

与此同时,朱温、李匡威、赫连铎三人上书表示李克用不除,终是国患,因此要继续攻打李克用。昭宗接到奏章后,更是喜上加喜,如果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那就再好不过了。

但是,昭宗心头也有一些不安,毕竟李克用在黄巢起义中为唐王室立下了赫赫战功,趁着李克用新败去讨伐,从情理上说不过去。更重要的是,朱温、李匡威、赫连铎的军队能否再次打败李克用还是个疑问。如果李克用失败了还好说,万一他胜利了,昭宗自己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昭宗感到事情难以决断,便召开殿前会议,令三省及御史台四品以上官员讨论此事,没想到除了几个大臣同意以外,绝大部分大臣都反对。但最终,昭宗还是决定下诏讨伐李克用。于是,昭宗任命宰相张浚为行营都招讨,又任命几个节度使为招讨使,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讨伐联盟,择日向李克用所在的领地出发。

李克用认为张浚所率领的中央禁军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朱温虽然实力强劲,但由于领地四周敌人众多,无法全力进攻,对自己尚不能构成重大威胁;只有李匡威、赫连铎所率领的军队才是自己的真正对手。于是,他派遣少部人马去对付张浚和朱温,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抵御李匡威和赫连铎。

张浚率领中央禁军,一心只想为朝廷多占些土地,生怕被同行的几个节度使抢去,于是不顾实力的弱小,一味向前,正好遇到了号称河东第一猛将的李存孝。 李存孝虽然带的军队不多,但是面对十倍于自己的官兵却毫不惊慌,他设计诱使张浚的前锋中了自己的埋伏,轻易地活捉了张浚的前锋官。

张浚军的失利,大大挫伤了联军的士气,朱温的军队也没什么进展,反而吃了几个败仗。李匡威和赫连铎虽然开始时还算顺利,但当李克用率领主力部队赶到后就难以抵挡了,接连吃了败仗,李匡威和赫连铎狼狈逃走,人马损失一万多,连李匡威的儿子和赫连铎的女婿都成了李克用的俘虏。在打败李匡威和赫连铎后,李克用率领大军掉头杀向张浚,轻松地击溃了张浚的军队,河东战役到此告一段落。

唐昭宗面对这种结局,心中懊恼自己的判断失误;沮丧自己即位后所做的削藩努力通通付之东流;伤心自己组建的禁军在这一战中损失殆尽;恐惧李克用以武力相威胁。为了平息李克用的怒火,昭宗罢免了当初赞成出兵的官员。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见欺茂贞

这两次失败,使唐昭宗的威望损失殆尽,逐渐沦落为诸侯们随意侮辱的对象。讨伐李克用的失败使藩镇对朝廷更加藐视,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对手就是李茂贞。

此时的李茂贞已经加封为陇西郡王,势力有了大的发展,他开始对朝政关心起来,有了当皇帝的意思。一些大臣认为他指手画脚,眼中没有君主,便对他加以斥责。李茂贞不肯服软,立即修书一封反击。朝中一些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也和李茂贞联合,对抗其他大臣,这使李茂贞更加骄横,言语当中经常有不恭敬之词。

景福二年(893年)七月,李茂贞在一封写给昭宗的信中嘲笑朝廷的软弱态度,信的结尾这是那句名言,“未审乘舆播越,自此何之!”,唐昭宗勃然暴怒,与宰相杜让能商议惩罚李茂贞,杜让能却进谏道:“陛下初登大宝,国难未平,李茂贞近在国门,不宜与他构怨,万一不克,后悔难追。”昭宗大骂让能:“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这正志士愤痛的时候,朕不能坐视陵夷,卿但为朕调兵输饷,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与卿无干。” 战争是打响了,但朝廷的军队还是以失败告终,李茂贞领兵进军长安问罪。忠心的宰相杜让能站出来,用性命为昭宗化解了一难。此后大臣们也和昭宗走的远了。

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指使宦官杀死宰相崔绍纬,再次移师长安,唐昭宗被迫逃往河东去寻求李克用的庇护。而走到半路被李茂贞的盟友、华州刺史韩建追上。韩建恐吓昭宗说:“车驾渡河,无复还期。”挟持昭宗。

乾宁三年(896年)七月十七,抵达华州。堂堂一国之君就这样被大臣幽禁了将近三年。期间,皇室宗亲覃王李嗣周,延王李戒丕,通王李滋,沂王李禋,彭王李惕,丹王李允,及韶王、陈王、韩王、济王、睦王等十一人被杀,乾宁五年(898年),朱温占据了东都洛阳,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李茂贞、韩建和李克用建立暂时的联盟,他们决定宁可让昭宗回到长安,也不能让他落到朱温手里。乾宁五年八月,唐昭宗回到长安,改元“光化”,以资庆祝。

唐昭宗回到长安,在宦官和官僚们之间的旧有矛盾又引起了另一场危机。以中尉刘季述为首的宦官垂死挣扎,进行最后的抗争,他们策划废黜唐昭宗,拥立太子。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宦官们实现了他们的计划,将昭宗关在了最熟悉的少阳院,为了防止昭宗逃跑,又熔铁浇在锁上,每日的饭食则从墙跟挖的小洞里送进去。但是宦官们害怕李克用、李茂贞和韩建等人会兴师问罪,将包袱抛给了朱温。而朱温并不想在残酷的宫廷政治中使自己陷得太深,相反他派人将实行政变的宦官们一个个都暗杀了,于光化四年拥立昭宗复位,昭宗改元天复,加封朱温为梁王。

而李茂贞听说昭宗复位,特意从凤翔赶到长安,厚颜无耻的请求加封岐王,无功受禄,显得异常跋扈。此后宰相崔胤想借朱温的力量诛杀宦官,大宦官韩全诲则和李茂贞联合,请来李茂贞的几千兵马驻守京城,保护长安。

半年后朱温领兵讨伐韩全诲,韩全诲便迫使昭宗一起逃到了凤翔。朱温紧追不舍,将凤翔城包围起来。一直围困了一年多,李茂贞守得粮草用尽,从冬到春,雨雪又多,城里每天饿死和冻死的就有一千人,唐昭宗在宫中弄个小磨,每天磨豆麦喝粥,喝得他一点力气也没有。宫人们每天也有三四人死亡,百姓更惨,吃人的现象都很普遍了,“人肉每斤值百钱,犬肉值五百钱,每日进奉御膳,就把此肉充当。”

直到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正月李茂贞实在没法再守下去了,和昭宗商量了一下,便将韩全诲等二十多名宦官斩杀,将他们的首级送给城外的朱温,同时将昭宗也交给了朱温。朱温带着到手的皇帝撤兵东去。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受制朱温

回到长安,朱温命令他的士兵将几百名剩下的宦官赶到内侍省,在那里将他们残酷地杀掉,困惑中晚唐的宦官问题终于被朱温解决了。但是昭宗也完全落入了朱温的监控之下,苟延残喘的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

大概是为了报答朱温,昭宗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相当于军队副总司令。又加封朱温为梁王,并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还有御笔《杨柳词》五首。可朱温早就利欲熏心,不可能看重这些。

天祐元年(904年)正月,朱温再次表请迁都洛阳(今属河南),当昭宗“车驾至华州,民夹道呼万岁。上泣谓曰:‘勿呼万岁,朕不复为汝主矣!’”又对他的侍臣说:“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朱温把昭宗左右的小黄门、打毬供奉、内园小儿等200 余人全部缢杀而代之以他选来的形貌大小相似的亲信。“昭宗初不能辨,久而方察。自是昭宗左右前后皆梁人矣!”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遇弑身亡

朱温也担心昭宗再次成为自己对手的招牌,就对他下了杀手。天祐元年(904)八月十一日壬寅夜,昭宗正在皇宫安歇,朱温的手下蒋玄晖和史太带领一百多人深夜来到宫殿,言军前有急事相奏,欲面见皇帝。昭宗的妃子见来人众多,正在犹豫,史太挥刀杀死她,闯入宫内。

蒋玄晖入宫后见到昭仪李渐荣,问她:“皇帝在哪儿?”李渐荣大声说:“宁可杀了我们也不能伤害皇帝!”昭宗由于内心苦闷,喝了些酒,正在睡觉,听到有人入宫寻他,暗觉不妙,急忙起身,只穿着单衣绕柱躲藏,史太逼近,将昭宗杀害,时年三十八岁。昭仪李渐荣为了保护昭宗,伏在昭宗身上,也被杀害。群臣上谥曰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二年二月二十日,葬于和陵。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相关话题:唐昭宗李晔——唐末皇权衰微的悲剧性皇帝   

唐昭宗李晔是僖宗的七弟,和许多朝代的末代皇帝一样,昭宗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他颇想有番作为,整顿内政,想对藩镇采取强硬态度。他杀了宦官杨复恭,虽然没有彻底改变宦官的拥兵地位。但也打击了宦官。昭宗虽然有心,但唐朝此时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

昭宗朝主要是朱温和李克用的争夺地盘的战争,而在凤翔的李茂贞也藐视朝廷,最后因为昭宗想罢免他,而进兵长安。昭宗甚至受他的威胁杀了宰相。幸亏李克用出兵打败李茂贞,才解救了他。但对李克用进一步打击李茂贞的要求,昭宗却怕沙陀人坐大而拒绝了。李克用撤兵回河东后,李茂贞又卷土重来,昭宗也被宦官韩全诲劫持到凤翔。朱温为了和李茂贞争夺皇帝,出兵凤翔,凤翔被围了1年多,最后李茂贞服软,交出了昭宗,朱温借机杀了所有的宦官,困惑中晚唐的宦官问题终于被朱温解决了。

昭宗在位的十六年间,一直在为解决困扰朝廷的两大难题——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而努力,当时一位宰相就曾说昭宗“内受制于家奴,外受制于藩镇”。昭宗励精图治,希望能够恢复大唐的盛世局面,无奈主观意愿被无情的客观事实所限制,他面临的局面已经使他的满腔热情无用武之地。由于长安尚在昭宗的掌握之中,对于翦除宦官还算顺手。但对藩镇割据,惟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强大的军事实力来改变状况,可这正是昭宗所缺少的,因此昭宗只能实施一种平衡政策,即不允许任何一股势力强大起来。他将杨复恭赶跑到山南西道,但是却不允许李茂贞去攻打山南;自己屡次遭到关中几股势力的欺凌,但是当李克用率大军赶来时,却不许之进攻。尽管这样,朱温还是逐步铲除河南群雄,大败李克用,成为中原霸主。到此,大唐的江山以及昭宗的身家性命也就不保了。

纵观唐昭宗的一生,他颇想有番作为,整顿内政,但是事与愿违,大唐事实上早已经支离破碎,任何一个手中有些兵力的藩镇几乎都能随心所欲地置大唐于死地,昭宗所做的,只是勉强使大唐多存在了几年而已。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揭秘:唐昭宗李晔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提起唐昭宗李晔,热爱研究历史的人往往还会赞叹一句,他是一个好皇帝,可惜的是生不逢时。的确如此,唐昭宗不是一个好逸恶劳的皇帝,他真的有抱负也有思想,但是遗憾的是他生在了唐朝末期,那个时候的唐朝早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情形了,单靠一个势单力薄的李晔,是真的挽救不了的。那么,唐昭宗李晔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跟随历史的脚步来看看吧。

1、唐昭宗李晔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说唐昭宗李晔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一点也不违过,因为他刚登上帝位,就开始整治吏治。虽然唐昭宗李晔是在宦官的拥立下才登基为帝的,但是他深知宦官把持朝政会导致国将不国,所以他下决心将宦官驱逐出朝廷。在此期间,他也受到了来自宦官们的狠狠反击,但是唐昭宗毫不畏惧,最终依靠自己的足智多谋将宦官势力清除掉了,让朝堂之上有了一丝清明之气。

2、唐昭宗李晔是一个胸中有丘壑的皇帝 唐昭宗李晔也是一个胸中有丘壑的皇帝,清除掉宦官势力之后,李晔又着手清理藩镇势力。他积极组建禁卫军,力图抵抗逐渐势大的藩镇势力。他希望能够维护朝廷的稳定,打压藩镇力量让天下太平,让百姓能够享受太平安乐的生活。

3、唐昭宗李晔也是一个生不逢时的皇帝 唐昭宗李晔其实也是一个生不逢时的皇帝,他如果生在盛唐时期,一定会是一位人人称颂的好皇帝。但是在唐朝末期,吏治腐败,内忧外患,他即便有再大的宏图伟略,也斗争不过藩镇势力,最终被辖制被杀害。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唐昭宗李晔的父亲是谁?

唐懿宗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本名李温,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第十七位皇帝(859年9月13日-873年8月15日),唐宣宗李忱长子,母为元昭皇后晁氏。

大和七年(833年),生于光王府,初封郓王。大中十三年八月(859年),唐宣宗驾崩后,在宦官王宗实拥立下监国,八月(859年9月10日)即位。次年十一月(860年12月17日),改元咸通,励精图治,延纳谠言。洞晓音律,犹如天纵。统治后期,游宴无度、骄奢淫逸、任人不能、导致浙东、安南、徐州、四川相继发生动乱,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丧失了宣宗朝时期的成果。

咸通十四年(873年8月15日),李漼驾崩,享年41岁,谥号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葬于简陵。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唐昭宗李晔的母亲是谁?

恭宪皇后王氏(?-867年),唐懿宗的嫔妃。家世非常寒微。咸通年间,位列后廷,得到宠幸。八年(867年)生寿王李晔之后薨逝。888年,李晔即位,是为唐昭宗。追尊王氏为皇太后,册上谥号恭宪皇后,主懿宗庙,即其墓园为安陵。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唐昭宗李晔的兄长是谁?

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本名李俨,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第十八任皇帝(873年8月16日-888年4月20日),唐懿宗李漼第五子,母为惠安皇后王氏。

初封普王,热衷游乐,擅长马球。唐懿宗弥留之际,在宦官田令孜等人拥戴下,成为皇太子,改名李儇。咸通十四年(873年),柩前即位,时年12岁。在位期间,权宦田令孜把持朝政,政局日益混乱,引发王仙芝、黄巢起义。长安失落后,逃亡蜀地。期间,调动各镇节度使平定黄巢起义,返回长安。

光启年间,经历盐池之争和襄王之乱,身体每况愈下,末年引发节度使割据,唐朝至此分裂,临终传位于弟弟李晔,即唐昭宗。 文德元年(888年4月20日)去世,年仅27岁,追谥“惠圣恭定孝皇帝”,庙号僖宗,安葬于靖陵。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唐昭宗李晔的皇后是谁?

李晔当寿王的时候,何氏入侍,婉丽美貌有智慧,李晔很喜欢她,何氏生德王(后为皇太子)李裕、辉王李祚。唐昭宗即位后,立为淑妃。乾宁年间,李茂贞作乱,唐昭宗逃至华州,册何氏为皇后,这是唐德宗之后100年内第一次册立皇后。

唐朝自乾符以后,天下大乱,藩镇宦官作乱,皇帝常逃离长安。景福年间,因奸臣当道,唐昭宗再次出逃,多亏何皇后不离左右的照料。光化三年(900年),唐昭宗打猎夜归,何皇后遣太子李裕还邸,李裕途中遇见宦官刘季述,李裕被留在了紫廷院。第二天刘季述带兵逼唐昭宗禅让帝位给李裕,何皇后怕伤害皇帝,于是取玉玺授予刘季述,皇后与皇帝都被软禁在东宫。刘季述立李裕为皇帝,尊昭宗为太上皇,皇后为太上皇后。隔年,神策军的几位军官发动反政变,昭宗及皇后复辟。

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与何皇后被朱温劫持到洛阳,皇后说“此后大家夫妇委身贼手矣!”两人相对而哭,皇后一时也不离开昭宗。八月,朱温的心腹蒋玄晖弑昭宗。太子李柷(即辉王李祚)即位,尊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徙居积善宫,号积善太后。

天祐二年(905年)十二月,朱温想篡位,蒋玄晖认为天下未平,不应操之过急。朱温不高兴,宣徽副使赵殷衡诬陷蒋玄晖和何太后密谋恢复唐室,朱温大怒,即日遣使至洛邑,诛杀蒋玄晖、张廷范、柳璨等人,何太后亦于积善宫被害,又杀宫人阿秋、阿虔,仍废何太后为庶人。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唐昭宗李晔的儿子都是哪些人?

1、李祐(9世纪-905年)是唐昭宗的长子,母何皇后。

生平简介: 李祐生年不详,从其父生年推断(867年-904年),他可能生于880年代或892年之前。

本被封为德王,乾宁四年(897年)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李祐。在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被刘季述立为皇帝,改名李缜,昭宗退位。

天复元年(901年)正月被崔胤所废,降封为德王,昭宗复辟。曾改封濮王,天复三年(903年)二月,昭宗为褒赏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欲任命一皇子为诸道兵马元帅,朱全忠为副。因李祐年长,昭宗有意任他为诸道兵马元帅,但崔胤按朱全忠的意思,因李祐胞弟辉王李祚年幼易利用,坚请任李祚,最后李祚被任为诸道兵马元帅。朱全忠因李俊秀且年长而厌恶他,常想除掉他,但昭宗一直予以保全,朱全忠因而怀恨。

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弑昭宗,矫诏立李祚为皇太子,改名李柷,继位为帝。二年(905年)二月,李祐及其兄弟八人被朱全忠下令杀害。

唐昭宗李晔的悲剧人生

2、李禋(?-905年),唐朝皇子,是唐昭宗的第四子,生母不详。

乾宁元年(894年)十月初八日,李禋被他父亲唐昭宗封为沂王。天祐二年(905年)二月初九日,朱温派蒋玄晖邀请德王李裕、棣王李祤、虔王李禊、沂王李禋、遂王李祎、景王李秘、祁王李琪、雅王李禛、琼王李祥,在九曲池喝酒。九王喝醉后,蒋玄晖把他们全部勒死,抛尸到九曲池中。

3、李柷(892年10月27日-908年3月26日),初名李祚,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月27日-907年5月12日),唐昭宗李晔第九子。 乾宁四年(897年),进封辉王。天复三年(903年),授开府仪同三司、诸道兵马元帅。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遇害后,正式即位,成为权臣朱温的傀儡,一切政事皆不定夺。

天祐四年(907年),废为济阴王,安置于曹州。五年,惨遭鸩杀,葬于温陵,终年十六岁,谥号为哀。后唐时期,追封“昭宣光烈孝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京兆   凤翔   藩镇   行营   禁军   节度使   长安   宦官   宰相   元年   朝廷   唐朝   皇后   势力   悲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