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精致如秀锦,一面照壁、一座牌坊、一个山门,已足够惊艳


五台山龙泉寺位于中台,还没下车就看到一面大大的照壁,照壁一高二低呈八字形,由壁顶、壁身、壁座三部分组成,总长24.4米,中间高7米,两旁高6米。顶为五脊庑殿式,砖磨斗拱盖着青色通板瓦。

石雕精致如秀锦,一面照壁、一座牌坊、一个山门,已足够惊艳

照壁中央嵌汉白玉镂空石雕,图案为五台山主要寺院微缩写意图。文殊骑狮居中,人物花卉满布四周,构图严谨,神情逼真。两旁石雕分别为:“福禄寿三星图”、“文王访贤”。壁座为石雕须弥座。

石雕精致如秀锦,一面照壁、一座牌坊、一个山门,已足够惊艳


据《五台山志》载:龙泉寺背靠九龙山,九峰环抱,气势雄壮。寺侧有山泉一眼,泉水从石雕龙口中喷出。因泉水发于九龙岗之一脉,又从龙口中吐出,故谓之龙泉。相传昔有九龙作恶,文殊菩萨将其压在山下,此处的寺院因此得名“龙泉寺”。

龙泉寺始建于宋代,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修,为五台山十个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之一,清末民国初年又重建,现存建筑多属民国初年建筑。

向北登108级台阶是一座石牌坊,石牌楼是五台山著名高僧普济和尚的弟子在重修龙泉寺时建造的。这是一座纯汉白玉雕刻建筑,石牌坊四柱三门,重檐歇山顶,飞檐挑角,整体结构浑然天成,雄伟壮观。

石雕精致如秀锦,一面照壁、一座牌坊、一个山门,已足够惊艳


牌坊的四柱呈方形插入石墩内,每根方柱由前后两根雕有盘龙的蛟龙圆柱斜撑,结构紧凑而稳固。牌楼中楼檐下,雕一石匾,正面刻“峻凌霄汉”,背面刻“妙通玄机”,中门横栿嵌板上,正面刻“佛光普照”,背面刻“法界无边”,左右两旁耳门横栿嵌板上正面则分别刻有“共登彼岸”、“会赴龙华”,背面刻有“人天同归”、“同入玄门”。

石雕精致如秀锦,一面照壁、一座牌坊、一个山门,已足够惊艳


石牌坊顶部四柱之上分三个楼头,居中者高大,分上下两层,仿木结构,斗拱重叠,挑角四出,实为镂空雕法。中门的拱券上雕有二龙戏珠,两条龙飞腾于白云之中。龙头、龙角、龙牙、龙舌、龙须、龙鳞、龙爪等都清晰精美。两个耳门的拱券上雕有飞禽走兽、花果人物、宝镜纸扇等十分逼真。

石雕精致如秀锦,一面照壁、一座牌坊、一个山门,已足够惊艳

中间两个方墩所雕20多个石狮,有的仰天躺卧、有的滚动绣球、有的子母嬉戏,生动活泼、形态各异。

牌楼背面的构筑与雕刻样式与正面相同,前后浑然一体。整个牌楼通体由青一色的汉白玉精雕细刻。

石雕精致如秀锦,一面照壁、一座牌坊、一个山门,已足够惊艳


尤其是89条蛟龙有的昂首长吟、有的玩珠戏耍、有的云中播雨、有的盘柱小憩、有的腾云驾雾,鳞爪俱现,神态逼真,活龙活现。

石雕精致如秀锦,一面照壁、一座牌坊、一个山门,已足够惊艳


整个牌楼移植我国传统木结构雕建,吸收民间艺术风格,玲珑剔透,巧夺天工。据说是由工匠耗时六年才建成,被誉为龙泉寺一绝。这个牌楼被称为华北第一雕,据说就连北京故宫的勾拦丹陛都难以比拟,江南名园的精雕细琢都为之减色。

穿过石牌坊即达山门,一对毛发卷曲、双目圆睁造型生动的汉白玉大石狮镇守在这里。两旁立有雕刻着盘龙的汉白玉石幡杆高高插在石方台上。两狮子身后汉白玉石紧贴地面有石雕勾栏小拱桥一座,门前汉白玉石狮一对,雕工俱佳都属上乘。

石雕精致如秀锦,一面照壁、一座牌坊、一个山门,已足够惊艳



寺院坐北朝南,石拱桥北正对着的即是龙泉寺东院山门。寺院其实是由东至西一字排开的三个院落组成,各院均有独自山门,但中院与西院山门平时不开,三院内又各有通道相连。台阶两旁石栏杆上,都雕刻着猴、鸟、花、桃等,外观寺院与山水相得益彰。

石雕精致如秀锦,一面照壁、一座牌坊、一个山门,已足够惊艳


寺内建筑虽为民国年间建造,但寺内外石雕建筑雕凿精致,为罕见的石雕精品。

遗憾的是我们来的时候龙泉寺没有开放,只能在外面参观,所有的院落都不能进入。尽管如此,所能看到的这些石雕已经足够惊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照壁   山门   石雕   龙口   嵌板   牌坊   拱券   耳门   斗拱   民国初年   汉白玉   牌楼   寺院   逼真   背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