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进大三巴牌坊

#寻找头条生活家#中西合璧是澳门最大的特点,苦难已过,面对今日的繁华时,人们仍然喜欢怀古,静静地品味那一种残缺的美丽,静静的体验内心的那份憧憬…

来到澳门一定要来看看大三巴牌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澳门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最具代表性的澳门八景之一,位于炮台山下,左临澳门博物馆和大炮台名胜,为天主之母教堂即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址,曾欲火重生建筑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体现出东西文化艺术的交融,雕刻精细,非常壮观。大教堂由3~5层结构,成三角金字塔形,无论是牌坊的顶端,高耸的十字架还是铜鸽下面的母婴圣雕像,被天使鲜花环绕的圣母雕像,都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牌坊上各种雕像,栩栩如生,堪称立体的圣经。

大三巴牌坊是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历史的见证,1583年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在这里改绘世界地图称为万国图,加上中文标识送给中国地方政府,1569年大三巴附近建起了圣加扎西医院。西医,西药在这里开始流入华夏大地,葡萄牙医生戈梅斯也从澳门将种牛痘引入中国,医治当地的不治之症天花。大三巴附近的盛宝路学院是东亚最早一所西式大学实施西方教育的同时,还在这里对即将进入东方传教士进行东方文化的培训,澳门回归以后巍峨挺拔的大三巴坊的广场,石坊上几乎天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澳门各界人士在这里集会高歌历经400多年的沧桑大山巴,迎来了他辉煌的新生,见证,澳门曲曲折折的回归历史。

高高直立的大三巴牌坊,犹如从战场上走出的士兵,经历一番枪林弹雨,因体力不支而显出疲惫不堪站在台阶上,网仿佛天空都因为他而变得凝重,这座本事建筑于17世纪的教堂是经历怎样的大火和怎样的不幸才变得今日的模样,看那惨惨的前壁,那不甚清晰的圣经故事石碑看那圣人同向也许他们正在低声的讲述着,教堂曾经有过的辉煌岁月。

拾阶而上,顿时觉得空气变得庄严而肃穆,那个高大的牌坊将前程往事通通收纳,当我们面对他的瞬间,他将在那些往事一一重塑残损的痕迹,便是让人们回忆。然而其中的寓意,每个人理解确实不尽相同,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像时隔今日依然能看出技艺的精湛,那高超的建筑和铸造工艺或许因为排放的残存才得以流芳百世。

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侵占了澳门,也把天主教带到了澳门1562年葡萄牙历经数年,在澳门建起了这座教堂,取名为圣保禄教堂,葡萄与当中的圣保禄发音接近粤语当中的三巴,所以也称之为大三巴教堂,后来教堂两次毁于火灾,1602年圣保禄教堂再次重建,历经35年于1637年,完工1835年,一场大火又将教堂烧毁,只剩夏耗资3万辆白银的钱币,这就成了今天的大三巴牌坊。

2005年中国政府成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三巴牌坊成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大三巴牌坊,虽然已失去教堂的实际功能,他与澳门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里不定期举行各种文化活动。

几只和平鸽绕着牌坊上空盘旋而落闲适的步子,走在大三巴牌坊的脚下,也许这便是某种程度上的新生,就在一瞬间心弦被轻轻的拨动。

一起走进大三巴牌坊


一起走进大三巴牌坊


一起走进大三巴牌坊


一起走进大三巴牌坊


一起走进大三巴牌坊


一起走进大三巴牌坊


一起走进大三巴牌坊


一起走进大三巴牌坊


一起走进大三巴牌坊


一起走进大三巴牌坊


一起走进大三巴牌坊


一起走进大三巴牌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牌坊   国政   炮台   葡萄牙   澳门   传教士   栩栩如生   雕像   大火   中国   圣经   教堂   今日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