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教培行业集体“暴毙”,研学旅行“趁火打劫”?

7 月 24 日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双减 " 政策一出,如惊雷落地。70 万教培机构、超千万从业人员被推到进退两难的境地。曾经高喊“教育是永远不需要退出的投资”的张磊宣布,旗下高瓴资本从新东方清仓,紧接着,新东方、猿辅导、作业帮等教育资本股价大幅下跌,一时之间,亿万市值成泡影。

这一次,教培行业这条“长坡厚雪”的赛道是真的摊上事儿了。“双减”文件落地的力度史无前例,行业前景灰暗不明,从业者更是风声鹤唳。然而更要命的,却是在教育“军备竞赛”中有着执念的一个个中国家庭。“去不了培训班,总要找其他渠道学点什么”。

此时,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的研学旅行,被外界认为是“双减”政策落地后下一个K12教育领域的发展风口,或将成为这场变局中的大赢家。

万亿教培行业集体“暴毙”,研学旅行“趁火打劫”?

“双减”挤出效应,研学旅行能否受益?

对于近期热议的“双减”政策落地会否明显利好研学旅行等话题,研学旅行头部企业世纪明德董事长陈自富先生表示,早在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就指出,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工、自然生态等五大板块为主题,打造研学旅行精品课程。“研学实践教育本身一般就不涉及学科教育内容,所以说明显利好,不是很准确。”

“‘双减’之后,整个K12教育领域迎来震动,素质教育虽然只有千亿级市场规模,天花板不高,但还是随着政策落地迎来了更多资本的青睐,研学旅行领域一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在相关行业相互影响的阶段,也需要警惕,素质教育也不是学科、非学科的简单区分,研学旅行也需要有更多对于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和理解,才能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双减’的最终目标,依然是构建健康的教育生态和优化其服务能力,这个目标不会变。”

珠海研学旅行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认为,“双减”政策的出台,对研学旅行行业既是利好,也有挑战。“传统学科补习市场遭到毁灭性打击,学生的周末和寒暑假产生了大量空闲时间,为研学旅行创造出巨大的潜在市场。但是,数以十万计的学科补习从业者将流向临近行业,补习巨头也被迫转型成素质教育、成人教育,这会导致赛道迅速变为竞争激烈的红海,对原有企业造成巨大冲击。”

“这些教育机构进入研学市场的路径是明确的,客群转化是清晰的,一定会对既有研学从业者带来巨大冲击。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教育机构在转化原有学科补习客户群的过程中也在培育客户习惯,拓展研学市场,这是积极的。”

重拳出击校外培训背后,谨慎多于乐观。“国家的‘双减’政策,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家长减负,让教育回归到校园内。收费的校外研学产品,教育部门仍然会严格控制次数和费用。另外,教培机构相对旅游机构更有资本实力,也有更强的客户黏性,他们进入研学市场,对我们旅行社而言是很大的挑战,但是整个市场容量在快速放大的同时,任何机构只要能抓住变革中的市场需求,研发专业的产品、提供专业的服务,都有机遇加快发展,关键看自身能力。”

“乐观的是寒暑假因为不再有大规模的补课行为,高年级学生可能会有更多假期旅行机会,家长也会拿出原来用于补课的费用带孩子游学,对整个旅游行业是受益的。”

万亿教培行业集体“暴毙”,研学旅行“趁火打劫”?

千亿教培市场关闭

研学旅行动力在哪?

隋唐至今,中国使用了1500年教育+考试的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对于中国人,教育是我们的信仰。因此中国家长在教育上的投入和认知的成熟对于“双减”背景下研学旅行的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压力。

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积极推进研学旅行,服务于青少年的成长教育。这些年来,研学旅行行业一直在稳步发展,升级迭代,形成了更丰富的教育内容体系和更优质的服务生态,行业也逐步成熟。

“研学旅行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素质教育方向之一,是一个朝阳行业。‘双减’后,会有一些其它领域的企业涌入研学旅行行业,加大竞争的同时,也会为行业引入一些新的元素,实现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诞生一些新的商业形态,甚至相关职业,比如‘泛营地教育’、‘研学旅行指导师’等。以世纪明德来说,实际上我们正在由一家传统研学旅行企业,升级为一家以‘研学实践教育’为核心的泛素质教育企业。”

“此外,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作,也将进一步扩大研学旅行行业的边界,供给侧和需求侧将会同时升级,进而带动整个行业升级。我相信研学旅行能得到更多的机会服务于青少年课余生活和综合素质培养。”

今年研学市场的走势和增长空间比较有限。“疫情的不确定性,政策的不确定性,跨省具有较大风险。由于近期疫情反弹,暑期研学再次受到极大打击。政府需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跨省游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政策。不过相对来说,本地研学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开发些职业体验课程供家长选择。毕竟研学旅行已经被中央至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确认为义务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面还是有很多课题可以研究开发。”

市场规则的变化也主导着行业格局的变化,只是近期再遭“急刹车”的暑期研学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隐忧。不过,对于先人一步布局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将产品线扩大到青少年生涯规划、青少年心理健康、创新人才培养、美育、体育等方面并已经取得不错市场成绩的世纪明德来说,即使对研学领域“虎视眈眈”的抢食者越来越多,陈自富依然传递出乐观。

万亿教培行业集体“暴毙”,研学旅行“趁火打劫”?

“大危机下往往孕育着不可思议的新机遇。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讲,如何度过有意义的寒暑假,如何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阔眼界,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养,始终是刚需。研学旅行确实会迎来长足的发展期,同样也会由于融合了更多领域的新元素而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准确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任何校外教育单位,只要由过去死板地关注中考、高考,转变为‘育人’服务,都会迎来发展空间。”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商务合作—《研学旅行联盟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明德   旅行   行业   趁火打劫   寒暑假   业者   校外   疫情   素质教育   青少年   学科   集体   领域   政策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