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柞水进仕沟|山里老房子不住人,只在干农活时落脚,浪费不

对面有一块地,地里摆满了种木耳的菌袋。还有一条路,路就在这棵老核树背后。还还有一栋房,房就建在远处密林之中。还还还有一个人,人就站在院坝里。戴着帽子的人在忙碌着,背后的老房子真好看,尤其是那片树林子,不但有一大片翠竹,还有一棵开花的大树。

秦岭柞水进仕沟|山里老房子不住人,只在干农活时落脚,浪费不

这条路并不窄,原本可以供一辆农用车进出,不过却荒废了,已经长满了草。草稀稀拉拉的,中间又踩出一条细路,细路刚好能让一人通行。右边的石堡坎,是用青石垒砌成的,石堡坎前面,竖了一根电线杆,电线杆是木头做的。由此可见,这里已经是秦岭进仕沟深处了。

秦岭柞水进仕沟|山里老房子不住人,只在干农活时落脚,浪费不

往老房子右边一看,山坡上面,有三个人正在锄地。与山相比,与土地对照,人显得那么小。如果不是画了三个黄框,大概很难发现那里还有人。这些地里,现在种的主要是玉米。这个时节,正是给玉米锄草施肥的时候。这个活路,在我的家乡贵州遵义,叫做“薅包谷”。

秦岭柞水进仕沟|山里老房子不住人,只在干农活时落脚,浪费不

再往前走几步,就看到这栋房子的主人了。对方是一个老大娘,正低着头弯着腰,肯定是没有发现我走过来。看了看时间,上午10时24分,一天里的这个时候,人家正忙着的。我没有大声喊,只是拍了张照片。一个人专注于劳动的身影,无论是何种姿势,都充满了温暖。

秦岭柞水进仕沟|山里老房子不住人,只在干农活时落脚,浪费不

“您忙着呢!”“把这些柴捡一下。”“您就住在这里?”“不,已经搬到下面了,这是我家老房子。”又是一户已经搬出去的人家。从沟口走到这里,我发现进仕沟里的大多数人家,其实都已搬到外面长住。山里的老房子,只是干农活时落脚的地方,人走了土地走不了。

秦岭柞水进仕沟|山里老房子不住人,只在干农活时落脚,浪费不

一条毛色黑白相间的小狗,围着我边转悠边咬叫,咬叫声嘤嘤呜呜,一点也不凶狠,反倒有点像婴儿撒娇,所以主人甚至都没有呵斥它一声。“放心,它不咬人!”既然主人都已经搬走了,狗自然也不会长住此处。跟主人来到这里,对这条狗来说,也算是一次短途旅行吧。

秦岭柞水进仕沟|山里老房子不住人,只在干农活时落脚,浪费不

得知我只是闲逛旅游的人,主人也就不再多问什么,继续低着头弯着腰,忙着自己手上的活。左手边有一大丛叶片肥大的植物,初见时并不知道它叫啥,也并没有询问。回来后,把照片输入搜索引擎识图,原来它叫玉簪,又名玉春棒、白鹤花、玉泡花。开花时,芳香四溢。

秦岭柞水进仕沟|山里老房子不住人,只在干农活时落脚,浪费不

这一户人家,并无多少故事可以写。于是,我沿着小路,来到高一点的地方,换了个角度,给这栋老房子拍了一张全景图。这就是秦岭山中一户人家的生活环境,土地、房舍、山林,完全融为一体。我又想起了我的家乡贵州,与秦岭相比,我们那地方只是多出了许多水田。

秦岭柞水进仕沟|山里老房子不住人,只在干农活时落脚,浪费不

在《远村行走》中,我说我在秦岭山中行走,是在寻找物化了的故乡,实际确实也是如此。拍完远处的老房子,我看了看脚下这些草,一下子又回到了童年。我叫不出它的名字,却与它就像老朋友一样熟悉。小时候打猪草,我在山坡田坎见过,它的嫩叶应该可以当菜吃。

秦岭柞水进仕沟|山里老房子不住人,只在干农活时落脚,浪费不

写这个帖子时,我特意查了查植物百科,原来这草的学名叫“藜”,也被叫做落藜、胭脂菜、灰藜、灰蓼头草、灰藜、灰菜、灰条等。一种植物,停留在你的记忆里,始终就在那个地方,几十年不曾改变,虽然叫不上它的名字,但却记得它的模样,这就是乡愁的内容之一。

秦岭柞水进仕沟|山里老房子不住人,只在干农活时落脚,浪费不

紧挨着这片藜,就是一条小河沟,小河沟上面,架着一座便桥,便桥实在简陋,是用10来根木棒绑在一起的,我走上去踩了踩,上下晃。本组图片拍摄于2020年6月13日,地址陕西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罗庄进仕沟。喜欢秦岭图文,可以关注专业行走,阅读《远村行走》。

秦岭柞水进仕沟|山里老房子不住人,只在干农活时落脚,浪费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秦岭   柞水县   商洛市   柞水   遵义   便桥   田坎   河沟   农活   贵州   电线杆   山里   山坡   玉米   主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