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星子灯"是流传于湖南省醴陵市境内的一种由硝和硫磺等制作而成的烟花,点燃后,火星四射,加上几个有力气小伙同时在空中挥舞,夜晚,金黄色火花划破夜空,形成一道道优美曲线,有如天上繁星,故当地人取名为"星子灯"。直白点说,星子灯不是灯,而是民间流传至今自制出来的用来表演的一种奇特烟花。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醴陵是湖南株洲代管市,位于湖南东部。大多数人熟知醴陵,是这里的陶瓷和花炮非常有名。花炮是烟花、鞭炮的统称,花炮成为醴陵传统产业,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正是醴陵"星子灯"的出现,对当地炮竹生产起到了颠覆性作用,才有了今天的“花炮之城”美誉。如今,“星子灯”已演变为一种传统艺术,由此,近年被列入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烟花好看制作难,还存在一定危险性。流传至今的"星子灯"传统手艺,始创于醴陵田心村,时间追溯到明永乐年间。如果算具体时间,明永乐年间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1403年-1424年),到现在约有600年左右。图为第四代及第五代“星子灯”传承人与当地村民演员上场演出前合影。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为追溯湖南非物质文化传承,挖掘背后故事,年前,曾和数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一起寻访到“星子灯”田心村,见证了五代传承人对600多年古老技艺的坚守与传承。图为田心村村委会,而我们的走访,也从这里开始。村委会在村头,一面五星红旗远远告诉我们,这座大楼就是村委会。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在村委会一侧马路对面,一座2层小楼中间有处舞台,这里则是村子专门为“星子灯”表演搭建的舞台。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此行带领我们深入走访的,是村里一位年近40岁现任田心村党支部书记的张辉,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第五代“星子灯”传承人。第一代传承人名为李秀南,男,生于清同治十年的1871年,卒于1952年,活了81岁。在当时来说,已算高寿老人。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目前,星子灯的第四代传承人傅培清老人还健在,他生于民国14年的1925年,如今已95岁高龄。傅培清老人成为第四代传承人后,几乎把毕生精力都花在了星子灯的传承上,培养出很多徒弟。别看老人今年已95岁,让人惊讶的是,老人和年轻人走在一起,步履轻盈,有时年轻人撵不上,让人很难相信他的实际年龄。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和老爷子一起吃饭发现,他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还能喝酒,吃好几块红烧肉,吃两碗饭。问起他身体为何这么好,老人家笑称,这是他一生舞“星子灯”功夫练出来的。表演星子灯需要身强力壮人才能高高举起粗大的“木耙”,而且还要按照舞蹈要求和故事在空中舞动出各种造型来,没有力气的根本无法胜任长达近1个小时的大运动量。老爷子说,他至今每天坚持早晚练功,带徒弟,还上场表演。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一个流传了600多年的"星子灯",到底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于外地游客,是好奇的。看着身边95岁老人,第一直觉是练这个的,都身体好,长寿。带着疑问,身为第五代传承人的张辉书记,带我们走进了位于村委会中的星子灯展览馆,他和傅培清老人一起担当了此行讲解员。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星子灯"最早出现在明永乐年间,传说是当地村民为驱除瘟疫而发明的。当时瘟疫泛滥,村民饱受之苦,略懂医术的明朝军师刘伯温突发奇想,尝试将硝磺和树皮混杂在一起放在房屋内的厨房、厕所、猪栏等角落用火点燃进行消毒祛瘟,发现有效,之后被当地民众效仿。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流传数百年的星子灯土法制作,耗时耗力,而且像制作火药,有一定危险,近年一度濒临灭绝。后来,经数代传承人不断融入现代原料和技术加以改良,近年,才重被挖掘。如今的星子灯制作技艺,主要分为制硝、炒硝、提牌、混合、研磨、制成捻子六大步骤。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不过,现在的星子灯制作,依旧延续了“将百年老转敲碎,在清水中浸泡3-7天,再将混合溶液煮沸将其静置一夜,待其凝结成晶体,形成硝酸钾”的步骤。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张辉书记介绍说,如今的星子灯具有燃点低,温度低,燃放安全特点,已放心使用。不过能够灵活把控其中的火候,才是制作工艺的精髓所在,其中制作人的经验很重要,不是谁都可以制作出来的。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图为展馆内陈列的过去制作星子灯时的老器具。如今的星子灯,已不仅仅是制作出一种“灯”,它的魅力,则是艺术表演形式。在民间活动中,老一辈传承人已将星子灯编排出"满江红"和"天下太平"等舞蹈曲目。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为亲历这场表演,村委会还特别为我们一行进行了傍晚的专场表演。夜幕来临,田心村的小伙子们吃过晚饭,从四面八方赶来,化好妆,于7点准时开场。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他们白天干自己的工作,晚上摇身一变,成了演员。小伙子们说,演出不是天天有,只有村里有重大活动或有来访客人,或遇重大节庆日,他们才会来,这功夫,也是练了好长时间才练出来的。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夜幕降临,这是见证星子灯最璀璨的一刻。天地为幕,音乐高声响起,小伙子们每人手持“木耙”,随着剧情需要不断变换队形,之后同时点燃手中熊熊“火把”,最后,星子灯如火舌一般变换出"天下太平"四个大字,稍一眨眼,就会错过精彩一瞬,场面激动人心。演出约30分钟,后台发现小伙子们个个累得气喘吁吁。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非遗项目“星子灯”表演如今已名声在外,2018年,中央电视台体验类节目曾邀请主持人阿丘、歌手霍尊和外国嘉宾阿琳娜三人和他们的制作团队专程来到田心村,拍摄了他们3位明星人物关于星子灯的体验制作和表演过程,在CCTV4播出,长达53分钟。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星子灯”表演时,有时火花舞动如龙,因此又被称为中国目前独一无二的“龙舞”,也是中国最古老的火龙舞之一。“星子灯”的魅力,在于它是群众自发创作,熔铸了村民生活,展现的是民间艺术,有着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古老“非遗”亟待拯救和挖掘,而重被搬入民间舞台的“星子灯”,让我们对濒临消失的老手艺,看到了希望。

株洲非遗星子灯,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传承,95岁老人仍活跃舞台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星子   醴陵   株洲   明朝   老人   天下太平   花炮   湖南   瘟疫   村委会   村民   年间   法制   烟花   近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