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这是八九十年代小时候山村孩子的记忆,不知道谁见过谁吃过,光是这阵势,足以让人过目难忘。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这是之前在皖南山区安徽石台县八棚村遇到的当地老人的民俗表演,名为“扯糖”。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扯糖”是啥?这于北方孩子似乎不熟,但从字意上也能想象,这是老手艺人掌握的一种练糖手艺。事实上,这是早在明朝年间流行于浙江绍兴一带的制作糖稀的技艺,后来在周边流传开来。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在扯糖表演现场,一眼就能知道这需要相当大力气的人才能操作。扯糖制作过程也颇为复杂,老师傅舀一斗白砂糖倒进锅里,经过加热搅拌后,糖成了糖汁,借着热气,把糖块套在一个木板上,开始了伸长拉扯,几分钟功夫,这褐色糖稀被拉成长条。这个动作要手疾眼快,有力气。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这时候,糖颜色是黑褐色的,软软的。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接下来,是最为精彩部分。粗大滚烫的糖条在师傅手里上下翻飞,像是绕毛线。在反复的拉扯回旋再拉扯中,原来黏性十足的糖稀也变得越来越雪白与柔软。

这手艺与功夫,更像拉面馆里的拉面。不过,与拉面相比,它由于粘性大,拉起来更重更费力气。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在村里,表演扯糖的是一位七旬老人,一块普通的糖稀,在他手里,竟能拉到百米长,让围观游客叹为观止。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一个人的力气不够,这种扯糖至少5人左右来帮忙,还要身强力壮的。一会儿功夫,糖稀在上下拉扯中,越拉越长,越来越白,最长时拉出有百米,一个人已经无法撑得住,要几个人同时托着。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随着不断拉拉扯扯,把几位帮忙的壮汉,累得气喘吁吁。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扯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美食,主要流行于江浙皖一带,是困难时期孩子们的最爱,至今在南方一些街头还能看到。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扯糖”在一些地方还被称作麦芽糖,它是让小麦发芽,磨成糖浆,再将浸泡过的大米磨成粉浆,将两者合在一起煮熟再过滤,最后熬成有相当粘度的糖浆,冷却,变硬,而后用一种特殊方法反复拉扯,最后制作成可以切成小块的糖来吃。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扯糖发展至今,渐渐淹没在岁月长河中几近消失,掌握这门技术的,也只有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安徽老人说,这门手艺从小时候就开始干,已经扯了近一辈子。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经过数番拉、甩、扯之后,糖条最终形成了直径约1厘米的长圆条,用剪刀截下寸许,就成了食用“扯糖”了,最后尝了尝,很甜。

皖南山村再现明朝老手艺扯糖,5人扯出百米长,瞬间变“毛线”

这种扯糖,据说伴随许多南方孩子的童年,不知道你是否吃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皖南   石台县   手艺   拉出   手疾眼快   切成   糖稀   明朝   糖浆   安徽   毛线   拉面   山村   磨成   力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