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谷,百谷

百谷,百谷

周舟


百谷,百谷

  壮乡百色,红城百色,有两个百谷村,一个是红军村一一田东百谷村,一个是魚米村一一田阳百谷村。一个地处右江河谷平原,一个地处大石山区。处在田阳山区的百谷村,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是我留得住乡愁,记得住炊烟的地方,是我永远眷恋的地方。

百谷村有大美,人文地理有说不完的故事。谁不说俺家乡好?家乡美,家乡好。先秦佚名的《信南山》有言,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唐刘禹锡《重送浙西李相公新加旌旄》诗:“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三茅”。百谷,起名大气,文雅,有特点,过目不忘。百色带“百"的村庄遍布百色大地。如百兰,百育,百合,百省,百都,百花寨等等。百谷,有“百鸟朝凤,五谷丰登"之意。原来家乡藏在深山人未识。现在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坡洪高速路口下车,二十分钟,驱车直达百谷。百谷村地势独特,两面青山相对出,山峰耸立,群山起伏,巍峨险峻,连绵不绝。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四季长青。山脉从雷圩一直延伸到那坡,横跨山区和平原,成为田阳南部山区一套亮丽的风景线。百谷村那一段,神奇美丽,大山象两条长龙,比翼双飞,奔向远方。两边的山峙夹着百谷村,好象是十里八乡的守护神,为村民提供了天然屏障,蔚为壮观。大山脚下,一个又一个的村落,跨越百年,生生不息。山谷间,一片肥沃平坦的土地,春种秋收,六畜兴旺。山谷中,流淌着的母亲河,川流不息,用乳汁般的碧水,滋养了我的前世今生,润泽我们的心灵。一往无前奔向远方的姿态,寄托了我们多少梦想,想到她,内心依旧汹涌澎湃,充满激情。山水田林路,那么自然,那么和谐。英国人的灵魂在乡下。我说,百谷人的灵魂在村庄。我所居住的老家孟屯,村后靠着一座大山,如一只卧狮,称之狮子山。紧贴大山脚下,栋栋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推开窗口,悠然见南山。村口的百年古榕树,根深叶茂,盘根错节,源远流长。榕树如一把张开的大太阳伞,成为我村的标志树,风水树。门前的河流婉如一条绿色的带子绕过,村里说“玉带环腰"。流水潺潺,不舍昼夜。乡村田野,阡陌交错 ,秧苗油绿,百草风茂。村里民风淳朴,传承光大。比如,分河的习俗,保留至今。流过村庄的河流,每家每户都分得一段,家长就是自然而然的“河长”,大家担负起保护母亲河的责任。一段河,碧水蓝天,有水草,有鱼窝。秋收一过,全村同一天打开栏河坝,放干河水。这时河道里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小孩跟着大人,提桶拿筐,系鱼篓撒鱼网。找到自己家的那段河,围着用石头垒起的鱼窝,或原河床留下的鱼洞鱼岛,舀水捕魚,鱼儿在水里蹦跳,什么红鲤鱼,黄膳鱼,油魚,塘角鱼,河虾,收获颇丰。哪家抓到大魚,就尽情展示,欢呼声不绝于耳,让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这些纯天然绿色食品,或煎或炸,或蒸或焖,河水煮河魚,当晚全村的空气弥漫河鲜的味道。这时,稻花香里说丰年,大家聚一聚,喝几口土米酒,烧几只河鲜,忘记了一年劳作的艰辛,忘却了一切烦恼忧愁。小河边,更是山村少年儿童的乐园。孩子们一起赶鸭放鹅,下河钓鱼,兴建“小水电“,在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游泳,打水仗,样样都兴奋。大人在河边挑水,洗衣服,洗青菜,欢声笑语,热闹非凡。难怪艺术家借用洗衣这个题材,创作脍炙人口的藏族舞蹈《洗衣歌》。刘三姐也用河边来对歌,“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村口树木林立,种得最多是椿芽木。村民用它制作家俱,纹理美观,质地坚硬,用一辈子都不变形不生虫。当年父母给我打的一只椿芽木箱,伴随我读中学读师范,油光锃亮,结实无比。最让人回味旡穷的的是香椿芽炒鸡蛋。我妈妈随手抓一把嫩椿芽,过热水一洗,切碎,打几个鸡蛋,用油一炒,出锅,一盘香气扑鼻的菜就端上餐桌,家里立马充满春天的味道。送一碗白粥,叫你欲罢不能。那种清香,那种母爱,永生难忘。

耕读传家的传统在家乡发扬。小小的百谷村小学,人才辈出。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很多农家子弟考进了各类院校。有公务员,有教授,有医生,有商人,有新一代的农民工。现在回到乡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百谷学子,都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比如黄文秀式的优秀干部苏勇力,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回到壮乡工作,在乡村脱贫攻坚一线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七年,把青春献给山区的扶贫事业。我的父亲周天治,田阳第一代赤脚医生,在山村行医治病,救死扶伤四十年。被当地群众称之为壮家好“尚乳"(尚乳,壮话,医生之意),现在依然留下好名声。全村重视教育,重视乡土人才,家乡改变了模样。原来村里的土地,流转经营,连片开发,种植柑果,沿河成了柑果示范带。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村里的家乡人埋头苦干,劳动致富,守法致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庭,家家起楼房,家家有小汽车,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成为名符其实的小康村,产业村。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巴某村,就在百谷村隔壁,我家外婆,老家就在巴某村。今年三月三,我回到村里,攀登村后的高峰,登高望远,极目远眺,只见山美水美田园美,美丽壮家入画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在我的印象里,以为乡愁就是戴望舒的《雨巷》,在古老悠长的雨巷“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以为乡愁是诗人余光中家喻户晓的《乡愁》,洋溢着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文化寻根情结。乡愁是留不住的回声,是渗透到血液的灵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这样深情。百谷,那里有我的老家,那里有我的兄弟姐妹,一辈子永远割不断的故园情,游子情,思乡情。

壮哉百谷!美哉百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那坡   狮子山   百色   河鲜   村口   乡愁   全村   村里   村庄   南山   河边   老家   山区   家乡   土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