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火车从秦岭站缓缓开出,不多会儿就进入了一个隧道。从隧道一出来,眼前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一座又一座山峰此起彼伏,隧道接连不断。在有些转弯处,可以看到火车的尾巴还没有从上一个隧道出来,车头就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隧道,我们就像穿针引线一般在山间穿行,脚下是万丈深渊。听着一路下坡的刹车与鸣笛声,就这样迂回曲折地穿过了几十个隧道之后,秦岭已经在我身后,火车来到了关中平原。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从宝鸡站一出来,迎接我的就是广场上的这一片粉红色花树,如梦似幻。走在树下,微风吹过,落英缤纷。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我订的宾馆就在火车站附近,49块钱一晚。在网上看了评论,很多人说老板娘态度恶劣。我去的时候,没有感觉哪里态度不好,反而老板娘听说我是从重庆来,一边办理入住一边热烈地和我聊天,问我重庆哪里好玩。我想,亲和力这种东西,真的是天生的。当然,重庆这个城市也为我在江湖行走额外加分。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放好行李,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我在楼下的小街看到有家油泼面,上网查到油泼面是陕西的特色,我走进去点了个小碗。等面端上来时我吓了一跳,7块钱的小碗,比我脸还大得多,面看起来确实美味,但分量绝非我们那边可比。我用尽全力吃了二十多分钟,还剩一大碗。这时走进来一个高高帅帅的小伙,开口就点大碗。而且最后他还比我先吃完,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计划第二天晚上赶火车去潼关,白天的时间去看看宝鸡的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地图上显示我只需要坐公交车到中华石鼓园站,然后走几百米就能到。但不知怎么的我就搞错了,来到了一个小区,一路问着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中华石鼓园的后门。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这是一个建在石鼓山上的免费的公园,园内环境优美,就是人不多。一个阁楼高高矗立在山顶上,挺拔雄伟。走近一看,叫石鼓阁。据说这里是被称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的出土地,里面是石鼓文化博物馆,而且不收费,那自然是要进去看一看。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石鼓阁的入口站着几个外地男人,他们因为健康码还没调出来一直进不去,还好我早有准备,捷足先登。然而我进去以后看到了什么?七八个看起来很古老的石鼓就这样沿路摆在台上,没有防护栏也没有玻璃罩。我仔细看了看,它们的底部是用胶粘在展示台上,想也不可能是真正的文物。整个博物馆就一层楼,几分钟就转到了出口,那个“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也不知在何方。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也在石鼓山上,它的正面气势恢宏,给人一种强烈的《封神榜》的感觉。事实上,《封神榜》里演过的周人,真的就是在三千年前来到这里,浇铸出了大量的青铜器。自汉代以来,青铜器不断出土,其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因此,宝鸡是“青铜器之乡”。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这里的文物实在太多了!足足有12000多件,件件都是精美绝伦。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这些青铜器上繁复的花纹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很难想象3000多年前的古人究竟是怎样把它们制造出来的。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逨盘

逨盘是中国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又被称作“中国第一盘”。除了造型别致有趣,我自己倒是看不出它的厉害之处。其实,它盘底的铭文才是暗藏玄机:短短21行,大约360个字,记载了以单氏家族的八代祖先为主线,穿插了与其对应的十二位天子。在记述先王功绩的同时,家族荣耀也暗附其中。几乎就是一部完整的西周断代史。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在一个展柜里,我看到一个像房子一样的器皿,旁边的介绍说这是一个酒器。因为我那个哥哥爱喝酒,所以我也对这个酒器来了兴趣。但我围着它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它到底是个怎么用法,只觉得,以前的人真是想得出来,为了喝个酒都能造出这样的艺术品。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据我的经验,每个博物馆应该都有至少一件镇馆之宝。在中国青铜器博物院,我见到了它的镇馆之宝——何尊。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何尊

何尊铸造于3000多年前的西周早期,内底的铭文中,第一次出现“中国”这个词。我国的文物何其多,但是何尊是“中国”二字最早的出处。怪不得来之前查资料,都说这里是每一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果然名不虚传。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何尊铭文(左),红色标注为“中国”二字

这次从南到北的旅行,我是一路节约到底。偏偏在青铜器博物院,就看到了这样的一件关于“节约”的文物,很有趣。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除了青铜器文物之外,这里还有古代铜镜、古代陶瓷、古代玉器的展厅。这其中玉器的展厅看得我心里砰砰直跳,简直挪不开眼。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玉龙

这个玉龙要是用丝线穿起来挂到我的汉服腰带上,再在下面系一小颗玛瑙,加一条朱红色的流苏,那该有多好。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陶制扑满

在古代陶瓷展厅,我见到了《孤单北半球》那首歌里唱过的“扑满”。扑满其实就是古时候人们的储钱罐。相信大家小时候都用过储钱罐吧,我记得我的储钱罐底部有个橡胶盖子,是可以打开的。而古时候的扑满,装钱只有入口,没有出口。钱装满后,只能把它敲碎取出。“满则扑之”,所以得名“扑满”。我想这也应该是最早的理财工具啦。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古代铜镜展厅里,这些铜镜大多都是挂在墙上,让人们观赏它们背面的花纹。我一直在那些可以看到镜子两面的展柜前转悠,希望能够找到一面至今还能照出人影的镜子。只可惜,悠悠岁月过,风霜亦无情,曾经光彩照人的铜镜已被时光打磨得锈迹斑斑,而那照镜子的人,早就已经不见了。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从博物院出来,我在渭河边等去火车站的公交车。这条滨河路修得非常漂亮,长长的东岭廊桥横跨南北,桥下的河水缓缓向东流淌。

眼前是一派水准颇高的现代化的景象,而我的思绪却还在博物院内没有出来。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渐行渐远。时光的残片化成了件件文物,它们就像遗落在世间的密码,为我们打开了尘封几千年的繁华画卷。在这里,我看到了西周兴邦,凤凰来仪;看到了秦人崛起,神鸡飞鸣......在这里,我看到了宝鸡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源头的璀璨和斑斓。

一个人从南到北(四):宝鸡,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到了宝鸡站,我整理好背包准备检票。下一站,我将沿着渭河去它的最下游,那是陕西省的东大门——潼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宝鸡   渭河   潼关   秦岭   扑满   铭文   石鼓   铜镜   青铜器   博物院   中华   中国   隧道   文物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