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2020年7月14日,我从成都双流机场飞往康定。半小时航程,海拔从500+上升到3500+,气温从30℃下降到10℃。在新都桥住了三天,去看望了以前结缘的几户藏民,7月18号,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天空之城”——理塘。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五年前的秋天,我在理塘,原来除了在飞机上,云朵在理塘也可以离人那么近

青旅的老板娘孔二小姐,问我这次呆多久,我说一两个月吧!她说这次挺久的,理塘的夏天最舒服,在这儿过夏挺好的。藏民的农忙季节过去了,理塘县城周边的草原上,聚集了各个村子的藏民耍坝子,我和另一个叫做阿兰的女孩,穿着她从印度带回的流浪装,两人一起去到藏族人的帐篷,同藏民一起载歌载舞。阿兰手中,时刻把玩着一种叫Asalato的西非民族乐器,身后背着一个竖笛,几个藏族小朋友畏手畏脚又满眼天真的问我们:你们是不是要饭的啊?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左一是我,中间是孔二小姐,最右是阿兰

阿兰很快回去了成都,我开始独自等待八一赛马节的来临。第三次来理塘,该去的地儿之前都逛过,这次又没有旧地重游的冲动。在广州的几年,每个新年愿望,几乎都是早睡早起,来这,不用刻意调整生物钟,也无需借助安眠药就实现了。高原的一天,也因早睡早起而更漫长了。去菜市场时,看到有藏民蹲在入口处卖松茸,随口问了下价格,心中暗暗一惊,闲着也是闲着,那就在朋友圈卖一季吧!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理塘县城的菜市场门口景象

和大多数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一样,我是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中,知道松茸这种食材的。整个视频,除了让人忍不住滋滋冒口水 ,还在我心中留下很多关键词,高端食材,价格昂贵,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采摘辛苦,生长周期长,产量少,运输保鲜困难·······这所有的特性集于一身,注定了这种松茸食材只能出现在有钱人的餐桌上。

那我这次的小目标就是让中产阶级也能吃上松茸吧!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来自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截图

松茸一旦离开村民和收购贩子手上,价格制定,就完全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在此只说不开伞的:小于3厘米的叫做子弹头,市场价一般每公斤300左右;3-5厘米,5-7厘米,一般每公斤在600左右;7-9厘米,9-12厘米,每公斤在800左右,12厘米以上,一公斤售价就过千了。而这个利润率,已经远远超过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我当时只卖9-12厘米和12厘米以上这两种尺寸的松茸

我天生就不是一个生意人,嘴不甜,心不狠。当我第一天得知通货松茸80一公斤,自己挑选100块一公斤时,我在朋友圈发了的价格是,9厘米以上精品258一公斤包邮,内心还觉得自己赚100块,是不是有点多了?结果,等我先去顺丰快递点确认完冷链空运,下午再去菜市场时,自选每公斤的价格变成160元,算是邮费60左右,我被自己给蠢哭,同时我也知道松茸的价格,竟然不稳定到,一天之内,不同时段,都不一样。为了避免亏本,我只能把零售价提高一些。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理塘和友人聚餐,松茸也是必不可少的!

出口全球最大的松茸消费市场日本的销售体系,已经成熟了,而大部分内销松茸市场,除了松茸之乡雅江和云南香格里拉稍微好些,其他产地,大多还处于一片彻底的混乱之中。采摘松茸的藏民,去村里收购的松茸贩子,到我这种卖松茸的个体或小团体,多是自发性的逐利行为。再加上藏民做生意比较随意,没有建立“固定的合作伙伴”这种意识,供求关系的配置错位和信息差,又进一步的导致了整个松茸市场价格的巨大波动。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中间是我在挑选松茸

通俗的说,今天这户村民去不去挖松茸,一家子去几个人挖松茸,能挖多少松茸,是个变量;松茸贩子今天去不去村里收购松茸,去哪个村子收购松茸,也是个变量(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受供求关系影响的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理塘的松茸贩子收到松茸后,是把松茸拉到当地还是更远的康定或稻城,又是一个变量;理塘市场上有多少松茸贩子供货,又决定当天的松茸价格,当天的松茸价格,又反过来影响当地开各种店铺做小生意的汉族人,要不要也顺带给亲戚朋友寄一波;当大家都想要从一筐松茸中挑到好货时,卖松茸的藏族生意人开始坐地起价。有时谈好的160一公斤自选,等我蹲在地上选完了,对方又说不该把好的都选走了,剩下的他不好卖,得200一公斤!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带手套挑会影响对品质的判断,后来就裸手上阵,一个月后指纹都磨没了。

卖到第三天,一个藏族大叔跟我说,之后可以优先给我供货。当然不是因为我可爱啦哈哈!而是我在他那买过松茸,给他微信转账后,他忘了点收款,这笔钱第二天被退回了,我又给他发了过去,还文字提醒他记得收款!

刚开始合作的几天,一切都很顺利,他每次从乡下收到松茸,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然后把松茸从框子里倒出来,让我一个一个选,我选剩下的,他再拿去市场上交易。交货时间也基本在晚上九点前,这让我拿到货后,能在顺丰凌晨装货发车前,还有充足的时间包装松茸,保证最新鲜。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松茸的做法很多,我最喜欢切片生吃,营养价值最好

我原本以为,我的松茸之路终于可以省点心了(因为在没有跟他合作前,我每天六点就会起床前往菜市场,那时菜市场的松茸贩子手上的货品质最好,去晚一点,就只能买到别人选剩的),不出三天,就出纰漏了。那天我接了十多单,白天多次我跟他确认晚上是否有货,他很坚定说有,所以我给客户承诺了当晚发货。等到晚上,又说村里松茸价太高,所以他就没收今天。

他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建议我去318国道上那个市场看一下。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买家都早早的聚集于此,在等待松茸贩子的到来

所谓“市场”,其实就是国道旁一个烂尾的废弃酒店前,有一大片可以供人停车聚集的空地,一般到晚上十点以后,松茸贩子从各个方向赶来这里,买松茸的人,也像闻到甜食的蚂蚁从四面八方冒出来,熙熙攘攘的讨价还价声,让这片看上去像凶杀现场的烂尾酒店,显得没那么恐怖。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理塘夜里多雨,但再大的雨也无法阻止松茸交易

我不喜欢来这个市场,是因为这里只卖“通货”,不给挑选。所谓“通货”就是一整筐松茸里什么货都有,开伞的不开伞的,大尺度的小尺寸的,有虫洞的没虫洞的,品质参差不齐,损耗极大。松茸贩子总会把好货放在最上面,让人以为这一整筐品质不会差,有点“赌石”的意味!即使买到后发现,底下的货跟眼睛看到的相差极大,也没有反悔或谈价还价的余地。在藏地,松茸就是一锤子买卖!钱货两清后,换个秤,称出缺斤少两,对方都不认的。为了能实现我对客户的发货承诺,我只能出高价,从那些买到“通货”的人手中,挑选出符合我要求的松茸。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一框松茸一般有三十多公斤

八一赛马节到来,藏民都去耍了,直接导致各个村去挖松茸的人大幅减少,节后又几天不下雨,松茸价格一路攀升,想着少赚一点,也要如约给客户发货,更棘手的事出现了,顺丰快递点邮寄松茸的物资告急。先是没有冰袋,于是我将水状的冰袋带回青旅,自己冰冻备用;接着又是没有吸水纸,说是吸水纸某层材质跟做口罩的喷绒布一样,导致的紧缺;再后来,连纸箱和泡沫盒都没有。自松茸上市来,从早到晚都热闹非凡的快递点,突然变得无比冷清!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我屯的一批冰袋

那几天,稻城亚丁那边的顺丰快递点因快递物料短缺也停运了。我白天没事就会去理塘快递点看下,物料到了没。一问顺丰主管,他就盯着电脑屏幕,不带感情地说一句:过两天!结果都过了好几个两天,物资还没到。我不得不拨打顺丰的投诉热线。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邮寄物料到时,简直就像大饥荒派发粮食的车开进了村,车刚停稳,车门一打,不等工作人员分发,饥肠辘辘的人们就自发往车上扒,开始前赴后继地抢物料了!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作为一个充分行使了消费者权益,拨打了投诉热线的我,不争不抢,顺丰特意留了一批物资给我,让我自己带回住处屯着,留着慢慢用。

快递的事解决了,松茸那边又变得不确定了,当时的松茸已经进入尾声,产量急剧减少,采摘到的多是大开伞或者有虫眼的次品。再加上在云南那边货卖的快,单接得多;直播大佬薇娅也开始为云南松茸带货,导致云南自产的松茸直接不够卖了,当地市场有货就抢,价格疯涨!云南周边地区的松茸贩子,收到松茸后直接把货往云南香格里拉和稻城那边送,导致理塘市场也供不应求,价格也疯涨。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等到凌晨两点对方不回消息,我就睡了!

随着松茸越来越少,松茸贩子们不得不去往更远更深的山里收购松茸,等他们回到理塘县时,很多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晚上又开始失眠,白天睡不醒。当拿货价已经涨到快赶上我的零售价时,我还承担着因运输损耗导致的亏损时,我就提前收工不接单了。(有朋友建议我适当的涨点价,但我觉得意义不大,因为同样的产品之前3块能买到,现在5块能买到,又不是刚需,客户心里有落差,自然不会有购买欲了。)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卖货忙时经常吃松茸泡沫,低调中透漏着奢华哈哈

没等松茸季结束,我就离开理塘去到了成都,在成都一家超市,我看到3厘米规格的松茸150g就卖到近百元了,内心不禁感慨,把所有的变量和风险都最大程度规避的价格,才是让游戏持续运转下去的核心因素。果然,资本家就是资本家!他们赚到了钱,而我,赚了个寂寞!

重返川藏(三)刚在藏区历经一场松茸也疯狂的我只赚了个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理塘   稻城   康定   藏族   冰袋   藏民   云南   贩子   通货   菜市场   物料   变量   快递   川藏   寂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