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的安徽瞻淇村,是一个大多数人从未听闻过的千年古村。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瞻淇,是一座取自《诗经》“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的唐代古村,占地面积8.5平方公里,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这座古老的村落依据“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原理,呈典型的太师椅格局,以主街为中心轴向两边密布开许多条巷弄和众多人家,纵横交错。同时,古井、古桥、古街巷等遗迹比比皆是,古宅、古铺、古祠堂等建筑鳞次栉比、星罗棋布。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整个村落充满诗情画意,既有北宋名相范仲淹的手迹,也留下了明末著名书法家董其昌的墨宝。它在我眼里,犹如是一个深藏不露的千年古村,其主街大路街,为当年徽商往返徽州杭州必经的徽杭古道。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现如今,许多游客重走徽杭古道的时候,几乎都错过了这里。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今天的瞻淇古村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102幢,最有研究价值的有40余幢。其中,有这么一座古老建筑令人不由一阵唏嘘,它就像是一座沉默的老宅,突然间就引起我的注意。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说来也巧,在老虎巷进行拍摄的时候,一位徽州妇人朝我走来,这是我在村子里见到的唯一一个村民。当我在穿梭在古村深巷之间,发现一座敞开大门的老宅时,宅子主人就是那位妇人。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这是一座由两个汪姓人家并合的一座古宅,是典型的明清建筑,其宅有一个不易发现,但十分具有特色的一点,就是天井之上的楼阁之间,一边是三层楼,一边是两层楼,如此不对等的建筑格局在徽州古民居中较为罕见。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这座古宅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明末当官的人家,守护它的是一位老人,即为这户人家的儿媳。这是一座“两汪宅”,宅子里住着两户汪姓人家。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老人说,她的公公在当年是过继这户人家的。由于这户人家过去生了两个女儿,因女儿不能继承家产,所以过继来了一个儿子一个孙子,并且也姓汪(汪姓在瞻淇村是个重要的大姓)。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因此,一座古宅里生活了两户汪姓人家,即为“两汪宅”。老人说,当年她嫁过来的时候,屋子里还有一顶官帽,但当她拿起的时候,帽子犹如烂草一般坏了。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历史无声,帽子如尘土一般,意味着岁月的磨蚀和时间的划痕,过去当官的人家就此没落。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今天的“两汪宅”只有老人一人在打理,虽已不住在这里,但常来清扫,偶尔也会在后院进行生火煮饭。已是残破的老宅,散发着生活的余温。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老人为了保住它,自己掏钱找人来修缮,将过去的精美木雕依旧是呈现在当下,包括楼上的凭栏也进行了处理。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后院的木雕门和屋梁极为精美,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鱼虫、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令人赏心悦目,惊叹连连。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瞻淇三雕在古徽州闻名遐迩。老人最自豪的就是对这木雕的保护。 大概也是怕老宅会被偷盗,怕这些精美的木雕被拆解贩卖,因而常来走动走动。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但漆黑的堂屋里早已不见古徽州人家的生活场景,天井下摆放着许多杂货。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沿着堂屋阶梯前往二楼、三楼,老宅的荒废和清冷令人一阵唏嘘。墙壁的开裂、屋顶的漏洞、木板的腐朽、石砖的隆起……如果不是后院有一小炉正熬着一锅汤,我真怀疑自己是走进了一座荒宅。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用老人的话说,“楼上挺脏的,快要塌了,因为没有人住。”是的,少了人气,房子就没了生活。老人带领我参观的时候,直言可惜,语气间尽显无奈,每逢下雨,即为“屋漏偏逢连夜雨”。

安徽老人守着一座400年古宅,坦言房子要塌了,游客一阵唏嘘

但这座老宅如今被公布为(歙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信它的未来走向会越来越好,文化传承、古建筑保护也会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博古   歙县   徽州   老人   堂屋   宅子   天井   明末   安徽   木雕   村落   古道   后院   坦言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