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有个神秘守墓村——丁尧村

导语:河南省永城市有个神秘的村庄,他们是当年汉高祖派30户丁役守陈胜墓的“守墓人”后代。

丁尧村(也叫丁窑村),它坐落于巍巍芒砀山脚下,属于芒山镇夏庄村管辖的一个自然小村,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过去丁尧村人皆姓“丁”,他们是当年汉高祖派30户丁役守陈胜墓的“守墓人”的后代。他们有一个相同的姓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仰,数千年来,他们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用勤劳和智慧建设美丽家园,用忠诚和责任守护祖先的诺言!

永城有个神秘守墓村——丁尧村

在丁尧村村东北100米就是秦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陈胜的陵园。1957年国家文物局拨款重修陈胜墓,同年五月一日,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亲笔为之题写了“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2005年再次扩建陈胜园,近5000平米的园区内松柏成林,群山朝拜,瞻仰者络绎不绝。陈胜园由门阙、山门、前殿、主殿、石碑、墓冢及东西厢房、历代农民起义碑刻组成。

永城有个神秘守墓村——丁尧村

扩建后陈胜墓墓冢高5米,周长约50米,周围筑有青石围墙。正前方立有镌刻郭沫若书“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石牌一通。

永城有个神秘守墓村——丁尧村

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陈胜被车夫庄贾杀害,部将吕臣又斩庄贾,并千里迢迢把陈胜葬于芒砀山。按说陈胜死后应归葬于都城陈县,可是陈县是秦军与农民军必须争夺的地方,朝不保夕!秦汉时期,芒砀山被视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所以吕臣把陈胜葬于芒砀山。据《水经注》载:“山有陈胜墓,秦乱,首兵伐秦,费终厥谋,死葬于砀。” 另外《史记》记载:“二世元年腊月,陈王之汝阳,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日“隐王”。高祖时,为其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永城有个神秘守墓村——丁尧村

看来刘邦不仅尊重陈胜,而且隐隐有感激之意,如果没有陈胜的首义之功,不会有后来四百余年的大汉江山。高祖皇帝下诏按王侯待遇对陈胜墓年年进行祭祀,并派30户丁役免其赋税杂役,以守护墓地。当今的这个丁尧村就是汉高祖派的为陈胜守墓30户丁役后裔。

永城有个神秘守墓村——丁尧村

到了东汉时,陈胜墓不再受到保护。北宋年间,淮南人陈纲游历芒砀山时已经是“狐鸣陈涉孤坟坏,金尽梁王石室空”的景象。这时的“守墓村”人也不能再享受以往的待遇。然而勤奋、朴实、吃苦肯干的守墓人开始在为陈胜守墓的同时,在墓地旁开垦荒田、搭建屋舍建造家园。

永城有个神秘守墓村——丁尧村

丁尧村土地肥沃年年都有好收成,村民衣食无忧,是十里八村出名的富裕村。当年还有这样的顺口溜:“三顷地,两个婆,不如丁窑打个梭。”意思是有三顷地、两个媳妇的富裕人家,也比不上丁尧的一般家户。丁尧村不仅土地肥沃而且土质特别细腻、无沙、且粘性大,而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适合烧制陶器。慢慢地村里人开始建窑烧陶,烧出来的盆和罐等色泽光润,据说烧制出的粥缸不沥粥,鱼缸不换水,茶壶不馊茶,花盆滋养花等特点,丁尧村也因此而远近闻名。丁尧村又叫丁窑村,至今丁窑村有些村民还保留着烧窑的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水经注   永城市   永城   汝阳   国家文物局   砀山   郭沫若   汉高祖   农民起义   高祖   肥沃   墓地   村里   领袖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