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梁孝王墓“金缕玉衣”被盗之谜

梁孝王刘武墓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过去又称秦王避暑洞、梁孝王洞。《史记·梁孝王世家》载:“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里”“府库金钱百巨万,珠玉宝器要多于京室-----。”刘武于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六月六日暴病而亡,葬于芒砀山,在位25年,谥号“孝”史称梁孝王。梁孝王墓坐西面东,斩山作廓,穿石为藏,全长96.45米,最宽处32.4米,最高处3米,面积约700平方米,总容量约1340立方米。

永城梁孝王墓“金缕玉衣”被盗之谜

梁孝王墓最早“发掘”时间应该追溯到东汉末年。《水经注》载:曹操“引兵入砀,伐梁孝王冢,破棺盗取金宝数万斤”,致使“金尽梁王墓室空”。据说,曹操从墓中盗取金银珠宝72船,养兵3年。关于曹操盗墓,《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记载:曹操为盗掘梁孝王陵专门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官职。

永城梁孝王墓“金缕玉衣”被盗之谜

从曹操盗取的战利品可以看出,梁孝王墓内金银珠宝是何等的丰富。梁孝王刘武文帝之子,景帝之胞弟,深受窦太后的疼爱。汉文帝前二年(公元前178年)初立代王,后徙为淮阳王,公元前168年迁封梁王,建都睢阳(今商丘睢阳区城南)。拥有大县40余城,占据天下膏腴之地,加上朝廷的不断赏赐,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特别是公元前154年梁孝王平叛七国之乱立有大功,得赐天子旌旗。据《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其未死时,财以聚万计,不可胜数,及死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

永城梁孝王墓“金缕玉衣”被盗之谜

由此可见刘武的地位及财富是如此之高,死后其葬制也享用了汉代皇帝的埋葬规格,穿戴金缕玉衣。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所特用的殓具,又名玉匣。以玉衣殓尸的墓葬制度起源于西周末年,兴盛于西汉,有“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的说法,认为玉有灵性,用玉殓尸可以使尸骨千秋不朽。依身份不同,所用金属丝有金缕、银缕、铜缕三种,即“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其中的金缕玉衣等级最高,只有皇帝、皇后、王侯级别才有资格使用。玉衣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现代推算说,当年一件玉衣,需一个工匠花上10年左右时间才做出来,可见金缕玉衣是相当珍贵,价值连城。根据梁孝王身份、财富,其死时一定穿金缕玉衣下葬。1971年保安山北坡的“白灰厂”出土散落玉衣片数百枚,1986年僖山汉墓出土一件完整的金缕玉衣。目前,僖山汉墓出土藏于河南省博物院,成为镇馆之宝。

永城梁孝王墓“金缕玉衣”被盗之谜

那么,曹操具体在梁孝王墓中盗走了多少宝物呢?史书上也没有交代,只是贵重物品按斤计算,说得太笼统。但是刘武穿的金缕玉衣是否也是曹操盗走的呢?

永城梁孝王墓“金缕玉衣”被盗之谜

专家根据曹操的初衷判断,曹操不一定会盗走金缕玉衣。曹操盗墓只是寻宝,充实军饷,养活兵士,目的很单纯。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乱世藏金,盛世藏玉。当时的玉根本就不值钱,对金缕玉衣感兴趣的估计就是金丝了,一件玉衣需要金丝约2000克。 斗胆推测,玉衣很可能被破坏掉,金丝抽出带走,玉片散落丢弃。考古专家在清理梁孝王墓道时曾出土玉衣玉片,当地群众也在山坡取土时发现玉片。具体真相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也许这将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面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金缕玉衣   水经注   永城市   永城   中元   后汉书   砀山   史记   汉墓   河南省   赏赐   东汉   汉代   金丝   公元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