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今天 明天

———游“船厂1862”时尚艺术中心有感

昨天,可以追溯到1862年,结束于2001年。

随着中国国门被八国联军打开,英商为大量商品倾销中国的便利,为在中国攫取更高的利润,便独自在浦东陆家嘴的东面开办了造修船企业———祥生船厂后,又多次扩张成为“英联船厂”。此后的80余年,这块土地上的企业曾发生多次变更,日军侵华战争期间也为日军的造修船基地。

昨天  今天  明天

1862年,英国商人尼柯逊、包义德在浦东陆家嘴建造了祥生船厂,当时是远东地区设备最好的船舶企业,这实际上就是上海船厂的起源地。图为尼柯逊携家人在祥生船厂的江面上划船。

昨天  今天  明天

1865年祥生船厂建造的200吨客货船下水,江对岸的外滩还没有高楼大厦。

昨天  今天  明天

1949年8月15日上海军管会接管英联船厂,几经变化,最后更名为上海船厂。此后的50余年,这块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厂区面积不断扩大,生产设备不断的更新,造船造机技术不断进步,产品产量不断增长,成为中国大型造船企业,为我国的航运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昨天  今天  明天

这是2001年前上海船厂(浦东厂区)被决定搬迁时的全景照片。

昨天  今天  明天

这是上世纪建造的水上车渡船。

昨天  今天  明天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长江上最豪华,设施最完备、航行速度最快“东方红”系列客船就是上海船厂建造的。这对解决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客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时间,只要你乘坐这条客船在长江航行,不管是上水还是下水,你总会发现迎面而来的姐妹船

我也在上世纪多次在重庆或上海坐船航行在长江中,那长达五———七天的航程使我最高兴的旅程,平稳如地的水运使我最害怕的晕船没有发生,白天看风景,尤其是三峡那险峻的航道、秀丽的山峰,晚上看航标灯,那一串串永不熄灭的黄灯,似乎诉说着万里长江不尽的秘密。

当然,由于高铁的建造和机场的建设,现在的长江航道上已经不见此类船舶了,取代而至的是更大更豪华更快捷的游轮在三峡上载着游客穿行。

昨天  今天  明天

“三千吨船台造万吨轮”,在1970年代是一个标志性的话题(本文不涉及当时的政治环境)。

万吨轮是那个年代海运重器。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制于各种条件,只建造了“跃进”和“东风”两条船。国家需要万吨轮,在1970年代的时期,上海各大船厂都开始建造万吨轮,上海船厂在三千吨船台上硬是造出了13000吨的干货船,接着连续建造了10艘同类型的“风”字号系列船。为我国解决当时急需的海运力量做出重大贡献。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以上三张照片是上船人在制造万匹柴油机紧张和成功后真实写照。第三张就是现在的“船厂1862时尚艺术中心”。

昨天  今天  明天

勘探三号半潜式钻井平台是第一座中国自行设计、由上海船厂自行建造的海上半潜式石油钻井平台,是中国第一座半潜式石油钻井平台,能适用于开发水深较大、海况比较恶劣的海区,为国内外勘探开发海上含油气构造和发现高产油气田做出了重大贡献。它的建成在中国造船工业、海洋开发装备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造这艘半潜式钻井平台之辛苦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所不能体会的,但上船人硬是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建造任务,为我们国家建造同类型船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昨天  今天  明天

今天,起始于2001年1月中旬。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关于浦东上海船厂区域开发的决定》发布,决定和中信集团在上船这块土地进行大开发,从此一个重化工的制造业开始彻底的变化,日前已初具规模,展现给世人一个全新面貌也就是“上船滨江绿地”。

今天,已经过去了10余年,但他的开发、他的功能、他的效果还没有完全体现。

今天”这段路还很长,还要踏踏实实、不停步的走下去,到“今天”这天结束,那由上船相让的这块土地一定会更加璀璨。

昨天  今天  明天

眼前这栋建筑是上船留下的唯一大型工业建筑,他的前身是1970年代建造大型柴油机的制造车间,在这座建筑物当中,成就了第一台出口万匹柴油机,也连续为工厂生产的万吨轮提供了动力心脏———万匹柴油机。

现在他保留下来,作为现代工业遗存而保留和开发,取名为“船厂1862”时尚艺术中心,今天就是来专门游览观赏他的新面貌。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以上四块矗立在“船厂1862”时尚艺术中心的展牌是在告诉游者,在这块土地上的历史,他们为上船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为历史所铭记、为世人所称道。

昨天  今天  明天

这是厂房的立柱。

昨天  今天  明天

生产车间的管道成了路牌,似乎告诉游者,这里曾经是工业生产车间。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这是车间内“行车(天车)”的轨道樑,它承受着几十吨的物件运输和安装。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刚走入时尚艺术中心大门,迎面而来的管道、水泥梁柱顿时把我吸引,多么熟悉的场景啊,我也是一名造船企业的员工,曾多少次徘徊其中一样的建筑物中,或从事一线生产或负责内部管理,就在这样的车间里,看到我们辛苦劳作的产品装运出车间、或是组织工人师傅克服各种可能,完成一个个艰难的任务,那时的我真的感谢这样的建筑物为我们遮风挡雨,保证生产顺利持续的进行。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这是利用车间改造成的戏剧演艺中心,他把工业建筑化身为所需声光电相融的现代艺术剧场,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若大的时尚艺术中心内目前尚存的几家餐饮和艺术品商场。可能是时间原因、可能是整个环境的不景气,在我们逗留的半个多小时内,鲜见有大批的游人,真是餐馆商铺的工作人员多于游者。

回家后,我上百度得知,在开业之初,“船厂1862”还是蛮热闹的,有豪华车展、有现代艺术品展、还有先锋派演艺表演,一度餐饮咖啡也很热闹,但时至今日,却不见踪影,这不可谓是让经营者和游者遗憾和吃惊。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由日本著名建筑大师隈研吾操刀设计工业建筑改造应该说是成功的,也是我们将来保留保存发挥这类工业建筑可作参考的思路,然作品的成功还要看所产生的效果,虽然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但设计者不是单纯的为改造而改造,还应该有超前思维和引领能力,显然,隈研吾的能力是不足的。

当前在产业转型中腾出来的工业遗址改造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真如我先前参观游览的“工部局屠宰场”也是不成功的,租客廖廖,游客更少。不能保持新鲜度、没有投入的旧址改造都不会成功的。那也是一种浪费!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上船浦东区域有44万平方米,腾出来的就成为今日的住宅、金融中心和绿地(还保存着一定数量的旧建筑)。这是原来在2001年被爆破的翻沙车间地基上建造的大型商品楼群。

昨天  今天  明天

这是原船台区域原员工更衣室和工具房,现经改造后的餐饮休息区。

昨天  今天  明天

这上下两张照片是原船台水下滑道上为方便行人和停泊有传而新建的仿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而新建的桥梁。这里就记录了上船工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为抢修被损的外白渡桥历史。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这根钢轨原先被没有被水泥填平,而是船厂码头上起重机(高吊)的行走轨道,现在还留着,对我们回忆紧张繁重的船厂生活提供记忆。

昨天  今天  明天

两栋玻璃幕墙建筑是上船这块土地上的几栋金融城,在它的周围还有不少类似建筑,这才是土地出让后真正有实力的建筑。

昨天  今天  明天

明天,将起始于2049年。

我深信这块土地的“明天”起始于2049年,就像这根锚一样锚定了我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在融入世界的大潮流中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使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越走越顺畅。

后记,上船整体搬迁结束于2007年。这块土地开发以后,曾有千余名职工被重新安置、有不少数量的职工离岗重新就业,他们是这场开发的贡献者,今天我们不能忘了他们的付出,致敬,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船台   渡桥   船厂   工业建筑   长江   柴油机   余年   上海   中国   车间   艺术中心   贡献   昨天   年代   明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