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文化之大成

2021年4月1日

“惠山古镇”坐落在无锡著名景点———锡惠公园脚下。

我去“惠山古镇”已经三次。

在2009年,古镇刚修复,我即慕名而来游览,但迎接我的是刚修复的古建(旧建)和禁闭的大门,我即边走边看没有停留也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2011年,我介绍朋友一起来此古镇游玩,那是的古镇还是游人不多,许多古(旧)建筑还是大门禁闭,也少见铭牌介绍,只有不多几户商户在营业,我们也是拍拍照,看看商户而已,只是觉得,古镇建筑修复的不错,有江南特色。

这是我第三次来“惠山古镇”,虽细雨绵绵,却无法浇灭我的游心,当我走进一间间深宅大院,凝视一块块简洁的介绍铭牌,我在想,这份沉甸甸历史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传承。

祠堂,是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也作为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事件的场所。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和规范族内行为,也常在祠堂进行。

惠山古镇祠堂有114座建筑,有:总祠、宗祠、支祠和家祠各种类型,有的是皇帝赐建,有的是家族共建的,规模不一。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我们是从古华山路进入古镇参观游览的,因为先前两次匆匆而过,这次虽遇雨,但还是挡不住我仔细的游览观赏兴趣。

宗祠文化之大成

这是古华路进口处牌坊(大门)。

宗祠文化之大成

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凤翔郿县(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杨忠襄公祠现为餐饮小店,我借用餐之际上楼参观,整个建筑除庭院加盖玻璃顶之外,没有大的改动,楼上大包厢(见下面的照片)可以唱堂会。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费懿恭先生祠现为“惠山书局”倒是文化气息更浓。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传颂千年的名句是范仲淹老先生《岳阳楼记》所作,也是范仲淹为官一生的写照,今天我们仍然传颂这句名言是我们对范仲淹先生的尊崇和践行。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以下是古镇街景。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是中华文明一种组成也是中华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她具有文化的符号传播和刺激功能,想后代灌输一种文化意识的内涵,具有“认宗归祖”强化宗族乃至民族文化认同心理的功能。

宗祠文化之大成


宗祠文化之大成

文明要有物化的标志,祠堂就是物化的标志。无锡市在惠山古镇修复(迁建)114座祠堂,对传播中华文明、凝聚民族认同,做了一件大事、好事。我们在参观游览中能够感受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世代相传不断光大,今天的中国、中华民族既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更能传承文明创造新的文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大气质。

无锡是我国南方的鱼米之乡,人文历史厚重、山水风光旖旎、佳肴美馔遍布,是一座旅游城市,去过了就会爱上她。

惠山古镇修复保护工作做的很好,没有完全商业开发(烟火味不重),不多的商户也是根据需要和为游者服务而设立的,没有拥挤和吵杂的人群,你完全可以静下心来慢慢参观游览,细细的回味联想,总有一份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宗祠   立命   先贤   凤翔   宝鸡市   大成   文化   铭牌   祠堂   无锡   古镇   名言   有的是   中华文明   大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