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朵朵向太阳

近日,关于向日葵盛开的观赏图文在自媒体上多次发布,照片拍的很唯美,那一朵朵的黄花很是诱人,激起了我去看看的欲望拍拍的愿望。趁今天下午得闲便去离我住宅最近的桃浦中央绿地赏花。由于是高温,来赏花拍花的游者不多,可以从容的欣赏和拍摄,但是高温暴晒下,我也只好走一圈拍了10来张照片,结束了我的观赏向日葵花的行程。

向日葵是菊科,属的一年生草本观赏花卉植物,原产北美后经西班牙带回欧洲,经过培育现已作为油料植物和零食被广泛种植,引进我国后也大量种植,所榨的葵花籽油也深受欢迎,其籽炒制后作为消遣的零食也是大家喜爱。

花儿朵朵向太阳

向日葵喜光,向光性强,所以当你说“朵朵花儿向太阳”时,人们都会突口而处,曰:向日葵。

我是没有在农村生活工作居住过,但长期在农村和城市边缘生活,在学生时代,路过农舍和田头,总是看到有几棵一人多高的向日葵或在太阳底下昂着花盘、或在晚风中轻轻的摇晃,也总是秋日的某一天会发觉那大大脸盘的花朵不见了,也会不经意的在农舍的空地上看到,它朝天被暴晒,哦,那是成熟了,农人收割暴晒为春节招待客人作准备呢!

花儿朵朵向太阳

我们的学生时代把向日葵喜光追光的习性作为一门课,经老师的授课和少先队活动作为少年儿童心向党的形象化教育学习,不断的增强爱党爱祖国的责任性。那时候老师也会发几颗种子给每个同学,要求大家回家种植,以加深自己对这种作物的了解,同学们也是各尽所能、各显身手,有的种在花盆里、有的种在绿化地里,是农村的同学那就种在屋檐或田埂边,种子入土后便是同学最忙的时候,浇水有之、拔草有之,报发芽有之,一段时间,向日葵的成长是大家的共同话题。

然而,最后还是农村的同学会在秋天收获时拿着那或大或小的花盘到学校来,此时又会引起了一阵轰动,会同时伸出许多手来剥葵花籽,分享收获的喜悦。

花儿朵朵向太阳

桃浦中央绿地的向日葵花园分为东西两侧共计大约千余平方米,种植了大概有几千棵向日葵,我还是带着原来学生时代印象去观赏的,总想那高高杆子支着一个圆圆的脸盘似的花苞朝着太阳,在微风下轻轻晃动。然,走进一看,根本没有这种画面,而是,高不超一米,花朵大的和饭碗相似,小的如茶杯大小,一片片密密麻麻的,唉,原来是种子改良后的观赏性向日葵,不求大,只求多,确实如此,一棵棵高低不尽花朵在太阳下昂着头向着太阳,在微风中轻轻的摇晃,仿佛是在迎接冒着高温前来观赏的游者。


花儿朵朵向太阳

绿地中的向日葵虽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但花的颜色相当鲜艳,绿的青翠,黄的纯净。我喜欢那“黄”,“黄”是暖色调的,今天看见的葵花“黄”是纯色的,没有一丁点杂色,是暖人心肺的“暖”、是不需要回报的“暖”,我爱这种“黄”。

花儿朵朵向太阳


花儿朵朵向太阳


花儿朵朵向太阳


花儿朵朵向太阳


花儿朵朵向太阳

这是在桃浦中央绿地敦煌路边的韩塔。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

相传南宋年间金兵南下,韩世忠驻兵于此,建双塔作标渡,韩塔为北塔,南塔则早已不存。

韩世忠治军严整,所部号称"韩家军",与"岳家军"齐名,建炎四年(1130年)初,韩世忠率水师八千,乘海舰从海口(今上海)进趋镇江,于黄天荡之战截击南侵的金将完颜宗弼所部十万人之归路,相持四十八日,使金军不得渡江。绍兴四年(1134年),在大仪镇(今江苏扬州西北)伏兵击破金军前锋,俘金将挞孛也等二百余人,大挫其锐气。

花儿朵朵向太阳

桃浦中央绿地中一块仿竹简的木牌矗立在大草坪上,书写的是:宋•周敦颐《爱莲说》名篇,“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子,出污泥而不染。”出污泥而不染,当洁身自好也。

绿地中有盆栽荷花,拍了几张,不很满意,剪成以下的图片,也算拍过了

花儿朵朵向太阳

桃浦是普陀和嘉定交接处的最北边的市区,也是一块尚未全部开发的处女地。它曾是一块重化工基地,为上海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新世纪以来,为产业调整和环保攻坚,原先的重化工企业,拆的拆、搬的搬、关的关,现在的桃浦已经没有一家化工企业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这里将以中以工业园区的定位进行开发,若干年后,这里将成为高科技、高端人才集聚的宜业宜居宜商宜乐的新型区域。现在的桃浦中央绿地工程占地100公顷已经开工建设,采取建成一片开放一片的办法,将绿地尽快的交回给市民,让市民在开发中就能享受美好生活。

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周敦颐   出污泥而不染   花盘   太阳   脸盘   所部   农舍   绿地   向日葵   高温   花朵   花儿   种子   同学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