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掉的代号五四一》06:什么是“大三线”?基地有哪些?

1964年至1980年

总投资2052.68亿元

范围:中西部13个省和自治区


何为三线

“三线”这个说法,最初来自于毛主席的战略构想。从军事角度,他将中国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三类地区,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

1964年8月,国家建委召开一、二线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简称山、散、洞)。有的还要进洞。三线建设宣告拉开帷幕。

一线为东部沿海及东北、北部边疆,三线为内陆及山区,一线与三线之间为二线。

《抹不掉的代号五四一》06:什么是“大三线”?基地有哪些?

绿色为一线 蓝色为二线 红色为三线


东部沿海、东北、内蒙边界称为一线

从1840年至1945年的105年中,中国遭受7次侵略的大规模战争,无一不是从东部地区发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战争,争夺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抗日战争

下面图中熊代表沙皇俄国,虎代表英国, 肠代表德国, 青蛙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

《抹不掉的代号五四一》06:什么是“大三线”?基地有哪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反动派尚不死心,东部沿海还是一线,因为老鹰对我们不死心;东北也是前线,因为有熊自北方。


纵深腹地,战略大后方称为大三线

“三线”包括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北的陕西、青海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中原的豫西、鄂西,华南的湘西、粤北、桂西北、华北的山西和冀西地区。

三线建设的总方针,是将当时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沿海一带的工业和国防工厂搬迁到三线地区,并新建了一批工业企业,为可能爆发的战争提前做好准备。主要是指防备敌人侵略,包括苏修、美帝、国民党发动派以及一切反华力量采取和阴谋采取的对华侵略、渗透、颠覆活动。

《抹不掉的代号五四一》06:什么是“大三线”?基地有哪些?

我身边的三线建设“基地”

三个并称为太行三大基地,为1970年开始建设,尚未完全建成便缓建、下马;

541工程:坦克制造基地,机关在山西闻喜东镇,厂区分布在山西绛县、翼城和垣曲。

542工程:装甲车制造基地,总部位于河北井陉县秀林镇。

531工程:火炮制造基地,总部位于河南济源八里庄

(原来有其他各省基地代号,网友提示国家安全,谨慎考虑,删除为好)

《抹不掉的代号五四一》06:什么是“大三线”?基地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井陉县   翼城   绛县   闻喜   粤北   甲午战争   鸦片战争   基地   山西   代号   中国   沿海   战争   代表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