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工程早期历史记录—《抹不掉的代号五四一》05

题记:

关于大三线兵工厂的记忆之前一直犹豫该不该写,写了就会陷入对历史和往事的沉迷,毕竟很多事情都已经过去了50年有余了。直到上个月提笔开始写,得到了众多三线工厂工作过,生活过的朋友的支持,有了写下去的动力。

541工程早期历史记录—《抹不掉的代号五四一》05

人时常需要心灵的洗涤、抚慰。

而怀旧是一支镇痛剂,抚慰喜新厌旧的本性带给人类的煎熬。


为什么要建设541工程的历史背景

从1967年至1969年,前苏联先后入侵珍宝岛16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随着中苏关系的紧张,大量的前苏联军队从欧洲调往蒙古。一时间,中蒙边界上军队密布,战云骤起,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珍宝岛战役的爆发后,由于包头距离中蒙边境非常近,使得作为国家第一坦克生产基地的包头617厂直接受到战争威胁;


由搬迁改为新建,正式命名541工程

1970年2月,中央军委批复同意:第二坦克基地厂址选定在山西省南部的绛县、闻喜一带,并由原定的搬迁改为新建,名称为“541工程”;

(编者:这是笔者第一次知道541由搬迁变成新建)


541工程的选址小组

军委办事组成立了由装甲兵副司令员宋庆生、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张照远、北京军区国防工办副主任范镇平等人组成的“选址领导组”

(编者:这是笔者能查到的541的第一批先驱者)


541第一届总指挥们

1970年4月,成立了541工程总指挥部,由装甲兵政治部组织部长郭萍、宣传部长刘卓群分别担任总指挥、政委,原任617厂革委会主任的王烽舞任第二总指挥。

(编者:很多资料上没有说明,541的初期是装甲兵编制下的)


建设领导小组成员

1970年4月北京军区成立了54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时任装甲兵副司令员的宋庆生、赵杰分别为组长、第一副组长

(编者:建设领导小组和总指挥们因该属于工程建设阶段与企业管理团队有不同分工)


初期的二级指挥部

1970年建设开始时期:541工程总指挥部下设101、203、305、407、509五个二级指挥部,分别管辖车体厂、发动机厂、炮厂、光学厂、炮弹厂。

(编者:一开始不叫分指,叫二级指挥部,这也是很多541的人不知道的)


首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

1970年3月初,王烽舞率领617厂抽调的94名干部职工和装甲兵抽调的43名干部组成先遣队首先到达绛县

(编者:这是管理的先驱者正式进入)


二级指挥部向分指转变

1971年8月,二级指挥部撤销。所属17个建设项目为分指挥部(以下简称分指)

(编者:这个时候才正式形成后才盛行的分指的叫法)


分指的级别不同

1971年6月,山西省委、省军区批准541工程所属的一、二、四、六、七、十、十一、十二、十四、十五等10个分指为师级单位,三、五、八、九、十三、十六等6个分指为团级单位。

(编者:这个时候是没有十七分指和十八分指的,并且是规模不同级别不同)


541工程初期(1970~1971)的建设大军

  1. 兵工战线人员抽调主要来源于:617、447、616厂;
  2. 参加工程建设的28军9个营3600余人
  3. 运城、闻喜、绛县、夏县、万荣、稷山、河津、临猗、新绛、平陆、垣曲、曲沃、翼城、洪洞、浮山等县组织了16个民兵施工团,共计20000余人
  4. 1971年4月末共接收整编制退伍军人7300余名;

(编者:向前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解放军撤离,由装甲兵部队交五机部

1973年5月解放军奉命撤离541工程,因此541工程从其他军工企业抽调了部分二期人马。

(此时我父亲从太原新华908厂调入541工程,为了一个最终也没建成的橡胶厂,我会另外写文记录)

541工程早期历史记录—《抹不掉的代号五四一》05

本文资料参考源于网名醉雨文章《岁月无声541》,文章是我查到的541工程比较详实的资料,因此学习摘录!

如五四一的朋友们有兴趣,可前往下面链接一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珍宝岛   绛县   闻喜   北京军区   指挥部   包头   装甲兵   总指挥部   省军区   工程   先驱者   司令员   总指挥   领导小组   编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