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子弟童年:趴墙头等公交,子弹壳炮仗和土飞机,从山西到云南

楔子:三线子弟,我们大山里的童年

提到童年你会想到什么?滚铁环、打土仗、丢手绢亦或是动画片?今天我想讲述的是三线建设时期,一群特殊人的特殊童年往事。

三线子弟童年:趴墙头等公交,子弹壳炮仗和土飞机,从山西到云南

三线子弟:不一样的童年

“三线建设”是一个世人了解甚少的词,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改变的数千万人的人生轨迹。

这数千万人中就有着被称之为“三线子弟”的一代人,他们或者孩提时代随父辈步入三线,或者干脆是生在三线,长在三线。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身为一枚小小的三线子弟,为了记录父辈的三线历程,这两年写了数百家三线厂,也因此结识了众多三线子弟。

虽然我们的代号不同,但都是听着一样军号声长大的山里孩子,特有着特有的童年记忆,今天就撷取二三事,以怀念我们逝去的三线童年和逝去的童真。

三线子弟童年:趴墙头等公交,子弹壳炮仗和土飞机,从山西到云南

大山里有我们曾经的三线童年

坐标:山西绛县541,趴在墙头等公交

第一件是我所亲历,我和妹妹的童年是在山西南部中条山北麓,山西绛县的541坦克基地的一分指(代号5409红山机械厂)渡过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山西“五四一工程”一开始是作为蒙古一机厂(617厂)搬迁厂进行规划的,因此当年设计规模及其宏大,横跨晋南4个县(翼城、绛县、闻喜、夏县),下设十八个分指(详情可查看 《三线字典——541分指》)。

如此大规模的建设,给当地人带来了众多山里人闻所未闻的山外稀罕物——“541公交汽车”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541工程总部设在闻喜县东镇,而下辖的十八个“分指”为了贯彻“靠山、分散、隐蔽”的三线建设宗旨,分散在延绵一百多公里的中条山脉的各个山沟里。为了解决通勤问题,特意开通了每天一班的通勤班车,自此大山里有了“541公共汽车”。

“541公共汽车”不仅仅对大山里的老百姓是个稀奇物件,对于从小跟随父母生长在三线厂,没见过山外世界的三线子弟们,一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我们童年的乐趣之一,就是趴在高高的家属院墙上,看那班红白相间的通勤车在公路上摇摇晃晃地驶过来,在拐角处停下,再渐渐的走远。

由于一天只有一次机会看到他,并且山高路远他又常常没有准点,所以当时众多的三线子弟会提前派一两个放哨的,趴在墙头等候,当远远地看见公交车来时,一嗓子“车来了”。顿时墙头上便会伸出众多,如草原上土拨鼠一般的小脑袋,对着公交车喊着,叫着!

“541公共汽车”给我们的童年带来的快乐是如此的深刻,以至于对童年山里生活记忆甚少的妹妹,回想起山西541,唯一印象就是“趴在墙头看公交!”

三线子弟童年:趴墙头等公交,子弹壳炮仗和土飞机,从山西到云南

三线子弟童年二三事

坐标:安徽六安三线子弟·子弹壳做炮仗

三线子弟的童年,注定要和别人不一样,因为三线厂很多是军工厂,尤其是小三线的厂子多以常规武器生产为主,所以有三线子弟戏称:“别惹三线子弟,我们是玩过真家伙的”。

其实所谓的真家伙,年龄稍大一些的六〇后会跟着父辈们摸一摸枪,蹭蹭打靶。而七〇后们更多的则是以玩子弹壳为乐趣,尤其是子弹厂的子弟们,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位安徽舒城县山七镇的皖东厂三线子弟,曾向我们回忆:

最难忘的是在皖东厂进托儿所、读小学的童年时光,当年最为快乐的事是用子弹壳做炮仗。

在子弹壳里放块小铅块,子弹壳头部对侧锯两个口子,小布条穿过两个囗子系个布条做的小尾巴(用公鸡毛为最佳选择)。

子弹壳尾部再锯个口子,从村里的小店买上一板底火,把火药从尾部囗子塞进去。拿着小布条往空中一抛,子弹壳炮仗高高地抛向空中,落地清脆地一响。这大约是我们童年最为喜爱的游戏了!

其实这种游戏,大约是那个时代很多男孩子都玩过的游戏了!一位六〇后老大哥曾说过:“在我们童年的时代,男孩子没有几颗子弹壳,是没朋友的!”而现在的孩子们大约是再也没有这种乐趣了!

三线子弟童年:趴墙头等公交,子弹壳炮仗和土飞机,从山西到云南

一起讲述,我们的童年往事

坐标:云南曲靖三线子弟·土飞机

三线子弟的童年记忆里,给我印象至深的一种玩具还有一种叫“土飞机”,向我讲述这个的三线子弟与我生活过的山西绛县颇有些渊源——

一位是他的爷爷和父亲是从山西侯马的红卫机械厂(代号874厂,国营平阳机械厂)调到云南曲靖国营西南云水机械厂(代号5012厂)的;一位是父亲从大同616厂(国营山西发动机厂)支援三线西南高峰机械厂(5022厂)的。

他们的这个玩具是一种自制的木头滑板车,因为其形状如“飞机”,而从土坡上俯冲而下,速度极快而得名“土飞机”。

当提到三线子弟的童趣,两位三线子弟绘声绘色地向我描述:驾着自制的土飞机,从家属区后面奶头山上的大土坡上,携着一股股土烟,大喊大叫的飞驰而下。有的因控制不好而侧翻,弄得人仰马翻,灰头土脸;有的因刹车不及,而一头扎进路边的草丛......这都不是事,怕怕手,继续举着土飞机爬上高坡,再重新来过......

当我看着两位年近半百的三线子弟讲的飞色舞时,不禁想起我童年时父亲做的木质溜冰车,我想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这都源于那些来自东北的三线援建者。

之所以在云南曲靖,三线子弟能玩上“土飞机”,大约是在没有冰雪的地方,父辈们惦记着自己漫天飞雪的东北童年,也想让三线子弟们享受飞驰滑行的快乐而想出的折中办法。

三线子弟童年:趴墙头等公交,子弹壳炮仗和土飞机,从山西到云南

只为了不忘记.三线备忘

写在最后:逝去的童真,忘不掉的三线厂

写到三线子弟的童年,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露天电影、上山采野菜、下河去捉鱼......

现在的孩子们大约很难再有如此的童年,这些属于我们的童年记忆,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厂一样,渐渐的走远。

正如我常说的,写三线厂,不是为了怀念,而是为了不遗忘,同样,今天写下的我们三线子弟的童年往事,也仅仅为了,那段大山里的三线子弟的童年,不被遗忘!

三线子弟童年:趴墙头等公交,子弹壳炮仗和土飞机,从山西到云南

三线备忘.讲诉我们的三线故事


1、三线子弟可搜索【代号xxxx】格式查找三线备忘所写三线厂

2、欢迎三线子弟与三线前辈的关注,让我们共同找回曾经的三线记忆

3、期盼您的留言,任何只言片语,都是对我们子弟童年的追忆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炮仗   弹壳   墙头   山西   云南   绛县   子弟   曲靖   上个世纪   童年   飞机   布条   父辈   代号   机械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