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地主院子里几经易主,9旬老夫妻俩坚持在这里度暮年,看为啥

山西的最南端有个村子因为居住姓高的人家居多,取名叫做高家滩,这个村子四周大山环绕,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盆地,一条小溪穿村子而过,小河旁边有好几片竹林,虽地处北方却有江南田园的好风景,几座看起来年代久远的老房子就建在小河旁边,随着移民搬迁和城市化建设,村里的很多老房子都已经无人居住,走在鲜有人影的巷道里,随着入眼的各种老物件,恍惚走在回忆的长河里,两旁的石墙、老门窗、满满的回忆。

百年地主院子里几经易主,9旬老夫妻俩坚持在这里度暮年,看为啥

巷道里的这面石头墙就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墙体外面看不到一处白灰和泥巴的痕迹,但是墙面却十分的平整,不规则中似乎又有规则,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还依然整齐如新。在那个物资困乏的年代,先辈们就地取材用石头巧妙地垒起了这面极具艺术的石头墙。

百年地主院子里几经易主,9旬老夫妻俩坚持在这里度暮年,看为啥

由于村子里很多房子已经废弃无人居住,转悠了小半天,才看见一个老奶奶坐在门口歇息,便和老奶奶拉起了家常,老奶奶说这片老房子如今只居住了2户人家,一个本家侄子夫妻在这里从事竹器加工,还有就是她和老伴住在这里。她们今年都近90岁了,老头子前几年患了脑梗,行动不是太方便在家休息,她这也是刚吃完饭,听见外面有人说话,便觉得稀奇出来看看啥情况。

百年地主院子里几经易主,9旬老夫妻俩坚持在这里度暮年,看为啥

这个老院子从外面看门楼很小,门槛很高,进入院子以前根部想不到里面竟然是一个四合院,院子里的窗户、门扇、都是花格,古色古香。不进到院子里根本想象不出一个小家子气的门楼里面还别有洞天,奶奶说高家以前在这里是大户,这是自己家祖上的老房子,这个院子如今也有100多年的时间了。老人虽然没有说,但是墙上的粉刷的标语足易证明这个晚清的老房子几经易主,见证了历史的风风雨雨。

百年地主院子里几经易主,9旬老夫妻俩坚持在这里度暮年,看为啥

进到老屋子里,更像是进入农耕时代的博物馆,历经岁月的墙面早已斑驳,上墙挂的桌子上摆的每一个生活用品都极具历史感,每一件在老人眼里都是舍不得丢弃的传家宝。两位老人说这个院子以前很大,两进两出,由于土改时候交给了政府,中间拆除了一部分,现在的门楼是后来改造的,以前的门楼很气派。

百年地主院子里几经易主,9旬老夫妻俩坚持在这里度暮年,看为啥

正房的客厅里面,奶奶开始收拾涮洗碗筷,老爷子则坐在小凳子上和我们聊天,说这个老屋子很有些年份了,具体多少年他也说不上来,这些老房子之所以能保存到现在,是因为原来盖的这种房子还是框架式结构,先用木头把屋架立起来,再用砖头和土坯垒墙,结构简单牢固还抗地震。解放初期曾做过大队部和学校,后来几经周折才又回到自己的手里。

百年地主院子里几经易主,9旬老夫妻俩坚持在这里度暮年,看为啥

老两口这个村子里住了一辈子,这里虽然只是一个小村子,但是有山有水环境好空气新鲜,如今孩子们早都住到了城里,他们舍不得离开这里,就选择在这里养老。儿女们只能定期回来送些生活用品看看他们。客厅的一处棚起来的2层储物架下面挂着一个篮子,我们这里叫笼,用竹子编的原来出门提东西的器物,从颜色上看已近很有些年头了。小时候为了防鼠,吃的东西都这样放在竹篮子里挂起来。

百年地主院子里几经易主,9旬老夫妻俩坚持在这里度暮年,看为啥

吃饭的小方桌上放着吃剩的饭菜,还泡着一盆排骨,奶奶说这是小儿子早上特意送回来的,说是给他这几天要出远门,特意回来看看他们。儿孙们都非常孝顺,经常回来看她们并带回生活用品,大闺女就嫁在这个村子里,平时每天都会过来看她们,这几天去县城帮忙照看孙子了。自己和老伴现在这年纪早已不为生计考虑,每天就是吃吃喝喝,没事到院子外面的菜地里种点菜,打发一下闲暇时光。

百年地主院子里几经易主,9旬老夫妻俩坚持在这里度暮年,看为啥

老两口的卧室里显得有点昏暗,地方也不是很大,一座大土炕就占据了半个房间,奶奶说这个土炕上最多睡过8个人,土炕简单实用,很适合老年人睡,顶上糊的顶棚,冬天烧的暖炕,这老房子住着倒也冬暖夏凉非常舒适。

百年地主院子里几经易主,9旬老夫妻俩坚持在这里度暮年,看为啥

墙角处放的这两个石头疙瘩就是当年盖房子打地基、打土坯用的工具。我们这里叫杵(chu),相传商朝名相圣人傅说(yue)就是用这个个简陋的的工具发明了版筑技术,这个工具安装木把手也很讲究,中间遭一个上小下大的椎型孔,木把中间开槽,当地人把中间用的木楔子叫绝户楔,意思就是敲进去以后就拔不出来了,

百年地主院子里几经易主,9旬老夫妻俩坚持在这里度暮年,看为啥

如今的老房子早已破旧不堪,奶奶说自己如今还记得当时嫁进来时的情景,只是几十年的时间,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以前的老物件很多都没有了,只是这个正房的大门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门口挂着锯子还有当年赶牲畜的鞭子,标语处那根绳子我们这里叫拘绳,那个木头部分是用树杈趁湿加工的叫拘,出门捆东西非常方便,估计很多地方都用过吧。

百年地主院子里几经易主,9旬老夫妻俩坚持在这里度暮年,看为啥

旁边废弃的偏房院子被老人当成了菜地,菜地的墙上挂着以前蒸馍馍用的瓦篦,是用泥土烧制成的,看起来还修补过。如今都是用铝的不锈钢的了,就是铁的都很少见了。但是这两个瓦箅老人还没舍得扔,依旧挂在墙上。

百年地主院子里几经易主,9旬老夫妻俩坚持在这里度暮年,看为啥

奶奶送我们到巷口,回头看见大爷也出来坐在了门口。爷爷奶奶选择在农村的老房子里养老,他们说住不惯城里的楼房,更多的也许是对老房子和农村有一份自己特殊的感情吧。祝福老夫妻俩在这老房子里健健康康、自由自在度过他们的暮年。大家觉得在这里养老怎么样?欢迎留言讨论! 【喜欢看更多百姓图片故事请点添加关注】

百年地主院子里几经易主,9旬老夫妻俩坚持在这里度暮年,看为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土炕   土坯   正房   巷道   老两口   菜地   暮年   门楼   老奶奶   生活用品   村子   地主   院子   墙上   奶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