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孙宁东,1956年8月出生,江苏省常州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1998年获外科学硕士学位。曾任解放军第458医院(空军广州医院)肝胆普外科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现在已退休。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我是“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医学生考上了武汉大学医学院。于1998年获外科学硕士学位。 我从医35年,从事血管外科、甲状腺外科及肿瘤外科专家;全军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血管外科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学会血管外科常务委员。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我擅长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肿瘤外科等手术治疗。 撰写医学论文七十余篇,我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4项,科技成果奖四等1项。199O年12月在中国卫生部举办的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医学学术会议普外专业)上,《保留幽门—拉氏神经胃大部分切除术》一文获卫生部科技司和中华医学会颁发的三等优秀论文奖。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计算机腹部手术图库》获1994年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学术会议三等优秀论文奖。著书4部。 2000年、2001年被评为空军高科技人才;开展科研项目8项。 虽然我在事业上取得了这些成就,但是我也曾是一位癌症患者,已经退休了的军医,前二年刚刚退休,后又选择返聘回院,继续留在工作岗位。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我在2008年,时值52岁的时候,申请到艰苦的南沙岛礁代职,临行前的例行体检发现肝脏有一结节,随后确诊为早期肝癌。 当年大家都说我好心有好报,因为如果我不申请去南沙,就不会体检,而肝癌发展很快,发现不及时就回天乏力。后来我很快进行了肝脏切除手术。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患癌住院期间,我跟死神擦肩而过,所以我对给我治疗的医护人员充满了感激之情。 拆线时,我想到,以前我帮病人拆线,他们疼不疼,下手会不会重了?这些我都不知道,于是,我拿过起钉器,咬牙给自己拆了一回线。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做为外科医生,在行医的35年里,我记不清楚做了多少台手术,手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手术室是神秘且有点可怕的,而对医护人员来说,这里是不分白天黑夜挥洒汗水的地方。图为我在进行一台肿瘤外科手术。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经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不吃不喝,想尿不能尿,以致有的外科医生早晨不敢多喝水。加上手术台上高度紧张,手术结束后突然松弛,更容易疲劳。图为我在给患者做手术。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我已经60岁了,由于长年累月的站立手术台前,腰部早已经腰肌劳损,每一次手术都要在腰上绑上厚厚的腰带,能让腰部好受一点。图为我在进入手术室前。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我医院的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患者赠送的锦旗,这些都是患者康复之后为了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所赠送的。 每当我将要去做手术之前,手里都会摸一摸这串佛珠,我是一名军人,共产党员,虽然我不信佛也不信教,但是我冥冥之中要为每一位即将手术的患者祈祷。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部队培养了我,在我生病的时候,又挽救了我的生命,我只有更好为战士们服务,才能对得起军队对我的培养,把党和军队对官兵的关怀,通过我们的行动带给他们。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我当了二年的战士,于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本科生,是军队培养了我,我的成长是靠党和军队,是军队和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曾经是一位癌症患者),怀着对军队的深情,我非常珍惜每次到部队巡诊的机会,因为从战士到医生,我很能理解和知道战士们在想什么,去巡回医疗不仅仅是为官兵体检身体,而且还和他们谈家常、唠嗑,询问一下家庭情况、爱情 、婚姻。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当医生35年,年年到高山雷达站、海岛巡诊2-4次。有一次感觉特别不一样,因为此次巡回医疗是要到高原,要经受长途跋涉的汽车颠簸,要经受缺氧的考验。”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每天4-6个小时连续乘车在雨中漫行,巡诊多个雷达站。途中劳累加上下车后就为每一个官兵体检,即使回到广州后还是感觉头昏沉沉的,睡了二天还没缓过劲来。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我不仅仅是外科医生,我业余时间喜欢摄影,1977年,我从部队刚考进武汉大学医学院时,姐姐送了我一台海鸥双镜头相机,这在当年是绝对的奢侈品,为我的大学同学们留下了大批黑白合影,年轻人们刚刚从“文革”中走出来,在游船上,在假山旁,在显微镜旁边,每一张合影都意气风发。那批相片弥足珍贵,照片上的很多学生,如今都变成了全国各地的医院院长、医学教授、学科带头人。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1984 年,我28岁,刚刚拿起手术刀。我当时有一个单反相机,萌生想进手术室拍照的念头。但那时候要进手术室拍照, 困难重重。“你刀子开好了没有?” 领导这样问我,言下之意就是我手术都还没做好,拍啥照。 2003 年,我终于成了主任医师。这下终于可以在手术室里“驰骋”(摄影)了,真是“长年的媳妇熬成了婆”。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对一般人来说, 手术室是摄影的禁区,即便是专业的摄影师,也难以施展身手,里面太多“禁区”。手术室有“无菌区”,万一碰了哪儿不该碰的,影响可能是病人的生命,因此,对于“闯入者”医生和护士都很警惕。但对我来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我既能在自己参与的手术当中适时进行拍照, 也可以在其他医生进行手术时拿起相机,我用照片记录了手术室里救死扶伤的情景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让大家得以一窥手术室里的真实状况。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十几年时间,我开始大量拍摄以医患为主题的照片。这些照片定格了医患之间的平凡点滴,2006年9月,我办了自己第一个影展,名为《火眼金睛仁者心》。拍摄题材是医院手术室里救死扶伤的实景。作品拍摄手法严谨,突出表现了外科医生在工作进行时那双机敏睿智、镇定自若的眼睛。图为我所拍摄的展览摄影作品。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我业余从事摄影四十五年,系中国艺术摄影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2006 年10月,举办《慧眼金睛仁者心》全国首届医学摄影展;2012年3月举办第二届《仁心仁术》医学摄影展;2015 年5 月获国家卫计委、《中国卫生影像》首届全国卫生系统摄影大赛双十佳摄影师。参加2015年连州国际摄影展。摄影作品先后刊载于《羊城晚报》、《新快报》、《新民晚报》等十几家报纸,在摄影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我爱人郭徐林,特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我们俩是青梅竹马,77年恢复高考,碰巧又都考上同一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最后我们恋爱、结婚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 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在事业上相互扶持。 退休后的生活幸福、美满,此生足矣!

我是6旬军医,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并用相机记录手术室战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手术室   南沙   雷达站   手术   广东省   主任医师   军医   官兵   台前   医学院   战友   外科   血管   军队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