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夹缝中的广州古寺,传闻有一个“神迹”,香火鼎盛

旅行前如果不做好准备会怎么样?那你很有可能会跑错地方。

别不信,尤其是寺庙一类的景点,重名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此前与朋友商量好了要去甘露寺,于是兴致冲冲地开始上网搜图片,研究怎么去路费最便宜,结果最后两人在合计的时候才发现两人找的是两个截然不同地点的“甘露寺”。

巨石夹缝中的广州古寺,传闻有一个“神迹”,香火鼎盛

无奈之下,我们的准备工作只有重头开始。其实在看见广东潮安县的那个甘露寺的时候,我第一眼是被它上方那个巨型的石块所吸引

我想很多人都是被这奇特的地理环境所吸引了,才会对这座寺庙感兴趣。这座巨石远看就像一个灰扑扑的伞状蘑菇,突兀地出现在狮子岩的半山腰上,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木之间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巨石夹缝中的广州古寺,传闻有一个“神迹”,香火鼎盛

桑浦山花岗岩山脉,山中怪石嶙峋。不过这块儿巨石无论是形状还是体积都已经达到了让人无法忽视的地步。

凌空飞出,下面光滑如刀削,让人想起武侠小说中那些被剑劈成两半的石头,横切面大概就是如此。

巨石夹缝中的广州古寺,传闻有一个“神迹”,香火鼎盛

其实不管关于甘露寺和狮子岩的传说还是很有意思的。相传桑浦山上有三头狮子,两公一母。其中两头相爱了,第三头狮子就想着要咬死这个情敌,这时弥勒佛乘云而来,想要感化这头狮子,但见其不知悔改,连弥勒佛的云都被吞进了肚子里。

巨石夹缝中的广州古寺,传闻有一个“神迹”,香火鼎盛

于是弥勒佛施法令那头狮子的嘴永远也合不拢,而自己也在这里歇息下来。于是,狮头变成了大石头,弥勒佛也化身石佛安坐其中,后来这里就成了甘露寺。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这不过是传说而已,当故事听听还是很有趣的。正经的说法是,甘露寺始创于明朝万历四十八年,由潮州知府贾宝悌募化修造,也就是说甘露寺已经被“压”在巨石下400年了。之后又在清朝、民国时期屡次返修,才有了如今的样貌。

巨石夹缝中的广州古寺,传闻有一个“神迹”,香火鼎盛

这里的人并不多,沿着小路一路向上,四周能看见的只有树木,小路也不像很多著名的山那样,铺着平整的石板路,反而多了几分天然的野性,不过走的时候就需要注意脚下了。

山间小路旁有很多供奉土地爷的牌位,我们几乎是看见牌位就拜,总归拜了没坏处,正好还能休息一下。

巨石夹缝中的广州古寺,传闻有一个“神迹”,香火鼎盛

山路走累了,还有亭子供游客歇脚。终于到了甘露寺门口,寺庙内一切从简,没有很多有名的寺庙那样庄严肃穆,反而多了几分乡间野趣,当地居民在里面聊天,小孩子在寺庙内跑来跑去,也没人会呵斥他们不要惊扰佛祖。

巨石夹缝中的广州古寺,传闻有一个“神迹”,香火鼎盛

甘露寺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通体朱红,在绿色的山林间显得格外出挑。但要说这座甘露寺内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要数大雄宝殿内供奉的那尊弥勒佛像了

潮州的一句谚语:“梅林湖沉船,甘露寺出米”就与他有关,传闻还有一个“神迹”。相传古时候梅林湖常沉米船,每到这时候,这尊弥勒佛像的肚脐眼里就会流出米来。

巨石夹缝中的广州古寺,传闻有一个“神迹”,香火鼎盛

但后来有贪心的僧人想将弥勒佛的肚脐眼挖大一点就能有更多的米,但后来弥勒佛的肚脐眼里再没流米了。因为这个传说,我还特意留意了这尊弥勒佛像的肚子,肚脐眼是正常大小,看来这终究也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不过即使没有传说加持,这尊弥勒佛也足够引人注意了,它的姿态为右侧卧,高2.55米,宽4.15米。我们朝他拜了拜,还点了香火,感觉在佛烟朦胧中,弥勒佛眼角的笑意更浓了一点。

巨石夹缝中的广州古寺,传闻有一个“神迹”,香火鼎盛

虽然看起来这座甘露寺里游客不是很多,但香火非常旺盛。和一位当地的奶奶聊天,她说很多本地人也会隔三差五来拜一拜。巨石夹缝中的广州古寺,传闻有一个“神迹”,香火鼎盛。

作为景点来说,它的外观、地形还有那个传说里肚脐里流米的弥勒佛,都还挺有意思的,如果来到广东,不如就来这里游玩一番,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顶了400年巨石的寺庙,传说里面的佛像能出米?香火很旺盛。

巨石夹缝中的广州古寺,传闻有一个“神迹”,香火鼎盛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旅行中的兔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神迹   香火   巨石   潮州   肚脐眼   牌位   弥勒佛   景点   弥勒   肚脐   夹缝   佛像   广东   甘露   广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