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中国,一个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原始的农耕,到今日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历经了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拥有过汉唐时代的强大文化;怀念过两宋时期的民族气节;同样也遭遇了晚清时期的耻辱一页。我们自豪过,我们也反省过,而我们最应该保留下来的就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郭德纲说“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其实不论艺人还是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们,包括一个旅行者,都需要文化底蕴的支撑。21世纪,飞速发展的年代,无论是从科技、经济、文化、体育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普通百姓都有机会有意愿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我想要说的就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出游,并不是每一次出游都是有意义的,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铭记中华民族的传统,都需要我们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决定了我们旅行的质量

同样是游玩,我相信每个人的理解和收获是不同的,这种收获有很多很多的注释,而收获的大与小恐怕只有体会过的人才能明白。网上不乏调侃中国目前旅游人群的言论,有些人还用以自嘲。一句"卧槽"走天下的大有人在。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一问玩啥、全不知道的也大有人在。而这一切我认为就是文化底蕴的缺失造成的。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春季的江南一片生机盎然,自古便有阳春三月下扬州的美誉。当然游客们怎能落后,争先恐后,生怕邻居去过了我没去,回来一说没面子,大家都不约而同的"下扬州"。车上有人一句"卧槽"真美,接着接二连三的,你一言我一语。有人说:"是不赖",有人说"也就那么回事",有人说:"怎么还不到",这时一个朋友一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整个车上安静了下来,不一会似乎出现了一些不屑的声音。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到了苏州,住在老巷,一片古韵古色,伴随着苏州园林的绝美,沉积在千年历史之中。小伙子又是一句"卧槽"真美。倒是也能反映出他此时的心境。天下起了小雨,滋润世间万物,人们也议论纷纷,或欢喜、或抱怨。有人一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诗情画意之中,并不是有人在炫耀自己的文采、博识。其实旅行就是旅心,情怀面前,是需要强大的文化底蕴支撑。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文化不是卖弄,也不是一定要吟上几句诗词,而是由内而外的底蕴,是伴着探寻考究的心情去选择旅行,而不是从众、攀比而去旅行。当我们深秋走在橘子洲头,能不能想起那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去缅怀那一段峥嵘岁月。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当我们行至塞外戈壁能不能想起那一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在欣赏绝美的大漠风光之余,去体会古人的边塞情怀。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左右了旅行目的

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不乏名山大川、历史古迹……而作为游客,选择的空间则是无比巨大。有些人的旅行,是为了跟风,是没有底蕴,没有灵魂的。他们的选择几乎是固定的,比如某地的网红打卡点、热门景区甚至商场、美食街、游乐场……而说到某某纪念馆、某某博物馆绝对是嗤之以鼻。我不是说吃了美食不好,而是我个人认为,有些地方的精髓就在于博物馆、在于纪念馆之类的地方。通常文化底蕴越高的人,即使第一次来到一个新鲜的城市,他好像一点都不陌生。甚至能给你讲解一二,而旅行的收获对于他而言也是颇多的。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近些年总流传着一句"说走就走的旅行"。听起来固然是浪漫无比,其实仔细思考却是一种青春的不羁放荡,又怎么能说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可能是喜欢旅行中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可能是喜欢逃离熟悉的城市,烦人的工作的放纵,这固然也是旅行的一部分,如果加之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实能获得更多的感悟。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影响着旅行的安全

有人会十分不理解,文化程度的高低,怎么能影响到我的旅行,更别说安全了,简直是耸人听闻,不可理喻。其实我想说的是文化底蕴一定不等同于学历高低。所谓文化底蕴,就是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即人或群体所秉持的道德观念、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征 。也是人或群体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也是一种对眼前事物判断的经验。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举个例子,我亲身经历,在219国道库地达坂下堵车,几个人聊天,有一对远行的夫妇,驱车万里,想实现自己的新藏之旅,聊着聊着,发现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是"边防证"而这一带行车没有这个证件寸步难行。他们只得擦着夜色赶回叶城重新办理。这个我觉得虽称不上是文化底蕴的缺失,也可以说是准备不完全,知识面不算宽广而造成的。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同样是西藏地区,这一次是从318国道进藏,遇到一个车几个人,想必也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居然对高原反应没有概念,一无所知,不准备,无预防,果不其然,同行人中或多或少都有高原反应,其中严重的已经呕吐数日,没有一点精力,他们还天真的以为是吃错了东西。信息化的时代,媒体、自媒体飞速发展。他们一行人居然不知道基本常识,可见是不具备读书看报的习惯,文化底蕴的缺失,危及生命,成为了旅行中的重大隐患。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还有很多很多的意外,诸如骑行者夜晚被狼夺去生命、自驾露营被洪水冲走、不按规定攀爬荒山失踪……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的旅行冲动与我们所具备的文化底蕴没有形成正比所致。

文化底蕴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

人之初,性本善。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着无数的教育,然而教育的不健全,应试教育的弊端日渐显露,只注重分数,而不去注重人品、人格的教育。这就是导致我们文化底蕴缺失的元凶。不仅仅游客如此,商家岂能免受波及。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各个旅游区都在飞速发展,游客数量疯狂上涨。产生了我们不愿意看见的许多负面事件。

文化古迹内明明写着禁止拍照,拍照的人屡见不鲜。著名景区内明明写着禁止放飞无人机,却总能听到上空嗡嗡作响。至于说禁止吸烟、有序排队游客们更是置若罔闻,无序、混乱、垃圾遍地,又有哪些景点能够幸免。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游客如此,商家更是变本加厉,哄抬物价,假冒伪劣,服务态度差令人生厌。旅行团强制消费,恶意营销也没有真正能够避免。景区不按规定定价、乱收其他费用也依然存在。虽然一直在整顿治理,然而根上不变,没有意识。人们文化底蕴的缺失,导致了难以根除。

还在一句“卧槽”走天下吗?急需拯救的旅游产业需要注入文化底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发展靠文化,想要改变靠教育,靠我们每个国人的努力,充实我们的文化底蕴,为了自己的旅行愉快,为了我国旅游业的良好发展!

图文原创、侵权必究。欢迎关注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叶城   文化底蕴   大漠   扬州   景点   大有人在   几个人   景区   缺失   中国   中华民族   深厚   游客   旅行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