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狂欢结束!这件事,该着手做了


放水狂欢结束!这件事,该着手做了


1


过去一年,央妈印钞放了多少水? 答案是20万亿。


2019年12月,我国M2余额约为198.65万亿,可到了2020年的12月份,这一数字已涨至约218.68万亿。 一年时间,M2增加20万亿。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央妈放开闸口、印钞放水,并由此造成了2020年的信贷红利…贷款审批更松、贷款额度更高、贷款利率更低、贷款期限更长。


放水狂欢结束!这件事,该着手做了

▲时长14年(可续贷一次)、3.85%利率贷款

怎么接住央妈放出的水?


如果你知道贷款就是印钞的话,你贷到了款、即你接到了水。 所谓的央妈印钞放水,就是在央行指导下、各商业银行放出了大量的贷款。


贷款、信贷、债务…本质是一回事,是从不同的主体角度来说的——存款对储户来说是资产、可对银行来说就是债务,贷款对借款人来说是债务、可对银行来说就是资产,但不管怎么表达,它们的本质都是钱。


在经济基本不涨(可理解成商品和服务没有增长)而钞票变多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


稍微有些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会引起价格上涨…要么是实物价格CPI的上涨,要么是股票/房子等资产价格的上涨,现实是选择了后者。


我们先看股市。


2020年,上涨综指涨幅近14%、深证成指涨幅约39%、沪深300涨幅约27%…创业板最猛、涨了近65%!


结果是什么呢? 去年买股的人几乎都赚到了钱。


数据显示,2020年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创近11年新高,股基平均收益达59.69%、混基平均收益达58.15%,A股投资者人均盈利10万。


楼市如何呢?


虽然大部分城市房价还算稳定,但一部分城市、如深圳/东莞/宁波/合肥等城市的房价都有约20%以上的涨幅,个别小区的个别楼盘涨幅50%以上、甚至翻倍的并不鲜见。


一部分人不仅接住了央妈放出的水、享受到了信贷宽松的红利,还赚得盆满钵满。


2


好日子总有个尽头、谁也不可能一直吃肉,而今、它来了。


它是谁? 信贷紧缩…准确得说应该是信贷回归正常化,相比2020年的信贷极度宽松、当下的正常化回归会让很多人感觉拧巴、难受。


放水狂欢结束!这件事,该着手做了

▲社融和M2余额同比增幅走势图

由图,从2020年1月份,不管是M2增速还是社融增速(M2主要是由贷款创造的,社融除了贷款等间接融资外、还包括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所以,社融额会大于M2额),都出现了一个大幅增长。


可到了6月份之后,M2的增幅首先见顶,到了9月份社融的增幅也到顶。


请注意,是增幅见顶、可增加的总量(这是个累计值)却一直在增加,但印钞放水的速度已经开始放缓了。


增速逐渐放缓、增速没有之前那么猛了,虽然总量也在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一步步缩小,这就是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结果。


大家如何感受到信贷回归正常化呢? 就是贷款变难了、利率变高了。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包括经营贷/按揭房贷在内的各项贷款,其审批都在变严、利率都在提高…即使这样,还是没有额度、款放不下来。


为什么年中就出现流动性拐点的苗头、可直到四季度才显现呢? 亲…货币政策的传导,需要一个过程、是有时滞的啊。


进入2021年,大家关于信贷回归正常化的感受更加强烈: 贷款审批进一步变严、利率进一步提高。 关于房贷利率不断上涨的新闻,时不时的报纸的头条。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本轮信贷大放水就此结束、低息贷款获取低成本资金的机会就此结束、端着盆子顶在头上接住央妈放出水的阶段就此结束。


这些年,很多人吃饱了信贷放水的红利、赚足了央妈印钞的收益,并想着永不停歇下来。


3


有一个灵魂拷问: 你赚的是什么钱?


第一种是劳动赚钱,通过工作获取收入、通过提高技能/生产效率赚取更多的钱; 第二种是赚韭菜的钱,在资产低价时买入、在资产泡沫时卖出,赚取差价; 第三种赚得就是央妈放水的钱。


如何享受央妈印钞放水的红利呢?


一是尽可能的多贷款负债,二是尽可能的多购买资产…负债额是固定不变的、会因为钱变毛而还款压力减轻,资产的价格会随着钱变多而水涨船高,一减一增间就躺赢了央妈放水的红利。


这就是2008年大放水开启至今的十余年间,很多人赚钱、跑赢印钞机的秘密。


运气好的,买对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房子、房价涨10倍不止,运气差些的、只要是买了房子,也能稳赚三倍以上的收益。


放水狂欢结束!这件事,该着手做了

▲2008年后,GDP涨幅和M2涨幅明显拉大

当代表实物的GDP和代表货币的M2、其涨幅缺口越来越大时,意味着更多的钱对应着更少的商品,结果就是钱变毛、钱贬值,相应的就是价格上涨…主要是资产价格的上涨。


在印钞放水效应下,出现了很多金融乱象、其本质就是存量财富的再分配。


当钱很多、而又找不到优质的标的物时,就会不顾风险的盲目投资,甚至会出现庞氏投资、金融传销、金融诈骗、套路贷款等骗局。


理财刚性兑付打破下的信托暴雷、让人血本无归的P2P投资理财、养老集资骗局、裸贷/现金贷等等,一定程度上都是印钞放水的后遗症。


在这个过程中,负债、持有资产的人享受到了印钞放水的巨大红利,没有资产、持有现金的人却因为印钞放水而财富贬值,更有一些人在资金泛滥的困局里被无情的洗劫了财富。


而今,这些金融乱象正被重拳打击、印钞放水的狂欢有望就此终止。


4


4月16日,科创板发布新规:


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创新企业以及禁止房地产和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类业务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这其实反应了一个信号: 限制金融业发展,并不认定金融业是什么高科技产业。


让金融企业上市募钱有什么用呢?


从近些年的实践来看,无非是有更多的钱对外放贷、无非是让社会整体杠杆率更高、无非是增加金融系统性风险、无非是加剧存量财富的转移再分配。


金融业如何定位?


其实这两年的上面的表述已经很明白: 金融要支持实体、金融要服务经济、金融要脱虚向实、金融要避免堆积泡沫。


金融的背后是什么? 是钱、是货币、是央妈放水印出来的钞票。


靠央妈印钞放水挽救、刺激经济,只能一时爽快、但不可持续,因为它更多的是存量财富的分配。 而要经济持久、健康的发展,必须得靠创造增量财富…而这背后就是科技进步。


不能光靠增加货币量刺激经济,而更应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健康发展经济。


如何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提供别人需要的商品或服务,让别人心甘情愿的花钱,就像苹果的电子产品、哪怕很贵,但仍有人排队,而它背后是技术、是科技、是研发、是效率。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劳动效率,通过创造更多的增量财富、并从中分一杯羹,在印钞放水环境里形成那一套高负债、高杠杆、高泡沫的投资心理和逻辑,是时候要改一改了。


新的创富模式逐渐明朗,旧的捞钱模式日趋甚微,凭劳动赚钱、靠技能致富、依靠效率提升经济增长的时代或许正在到来。


印钞放水的狂欢正在落幕,而提高工作技能、劳动效率这件事,是应该下决心着手去做了。


更强的冲击还没到来、这才刚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存量   红利   金融业   增幅   信贷   涨幅   利率   货币   收益   贷款   资产   结束   财富   金融   更多   经济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