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许多人写过了,还是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杨修之死,以讹传讹的事颇多,历史也总是任人打扮,真相只能逐渐接近。架构于三国乱世,杨修之死有了更多是非。

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社会关系又在演变中,鹿鼎附着的义利二字,是鱼和熊掌的取舍。杨修和曹操,都是聪明人“知己”,终因价值取向不同,同床异梦,分道扬镳。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杨修能占几个字?把杨修放在哪种价值体系里审视呢?

也许杨修会说,我心光明,从心何来逾矩?!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一、《三国演义》小说中,杨修因才而死

杨修身死因才误?

杨修之死,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建安二十四年夏(219年),曹刘争夺汉中已旷日持久,曹操面对马超拒守,进退失措,传“鸡肋”夜间口号。行军主簿杨修解意为“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猜度曹操有退兵之意,教随军行军士收拾行装。夏侯惇也仿效之,曹操以造言乱军心为由斩杀杨修。次日兵出斜谷失利,厚葬杨修班师,刘备则称汉中王。

《三国演义》小说很精彩,历数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1、阔门:杨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2、一合酥:杨修解“一合酥”为“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3、梦中杀人: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4、吴质: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5、出邺城门: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6、答教: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

最终,在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操以鸡肋事,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引入中学课本的《杨修之死》,改为四十四岁。)

《三国演义》又引:后人有诗曰 “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 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读三国演义,虽杨修步步取死,只是“聪明才智,恃才放旷”,但曹操多疑、奸诈、残忍、妒才、忌才的形象跃然纸上,曹阿瞒(乳名)败退汉中,迁怒杨修,尊刘抑曹的态度也显然可见。

杨修之死的确与鸡肋退兵无关,也不仅仅是因才误。其身后是曹家命运走向的大事情。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失败了的杨修,只是三国中的一朵几不可见的小浪花。

二、史书中 杨修之死 莫衷一是

史书的杨修,任人打扮

《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杨修:脩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脩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脩之几决,多有此类。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兒:“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脩。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

《后汉书》,鸡肋事不是曹操杀杨修的直接原因,曹操因逆为答记等事,忌惮杨修之才,站队于曹植,且修为袁术外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具体因为何事,仍为可知。

《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关于杨修: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脩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彫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注:建安二十二年冬,立曹丕为太子)二十二年,增置邑五千,并前万户。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脩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脩。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三国志》,杨修因祸司马门事件。司马门是天子之门,驰道是天子才有权行车之道。即使曹操身为魏王,也没有这个权力。曹植“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是大不敬之罪,群臣本来疑虑曹操夺权,这是把曹操架火上烤。(曹操曾说:从子建私开司马门来,吾都不复信诸侯也。)司马门事件发生于建安二十二年,还是二十三年,不确定的争议。但发生在曹丕已被立世子之后是确定的。司马门事件,我取建安二十三年。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以罪诛修具体时间依然未知。

裴注引《典略》谈杨修:杨脩字德祖,太尉彪子也。谦恭才博。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脩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又是时临菑侯植以才捷爱幸,来意投脩,数与脩书……其相往来,如此甚数。植后以骄纵见疏,而植故连缀脩不止,脩亦不敢自绝。至二十四年秋,公以脩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脩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脩死后百馀日而太祖薨,太子立,遂有天下。

《典略》中,杨修死于建安二十四年秋,罪名“脩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这和三国演义的表述大不同。

裴注又引《世语》谈杨修:脩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与丁仪兄弟,皆欲以植为嗣。太子患之,以车载废簏,内潮歌长吴质与谋。脩以白太祖,未及推验。太子惧,告质,质曰:“何患?明日复以簏受绢车内以惑之,脩必复重白,重白必推,而无验,则彼受罪矣。”世子从之,脩果白,而无人,太祖由是疑焉。脩与贾逵、王凌并为主簿,而为植所友。每当就植,虑事有阙,忖度太祖意,豫作答教十馀条,敕门下,教出以次答。教裁出,答已入,太祖怪其捷,推问始泄。太祖遣太子及圆各出鄴城一门,密敕门不得出,以观其所为。太子至门,不得出而还。脩先戒植:“若门不出侯,侯受王命,可斩守者。”植从之。故脩遂以交构赐死。

《世语》中,以吴质事和出邺城门事,杨修死于“交构”,交构诸侯,死于夺嫡之争。

《古文苑》记载,操与彪书,数修之罪,以为“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

杨修死后,曹操及夫人给了杨家许多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安慰。杀人不是目的呀。

《续汉书》:“人会有白修与临菑侯植饮醉共载,从司马门出,谤讪鄢陵侯彰。太祖闻之大怒,故遂收杀之。”

《续汉书》认为杨修死于建安二十三年司马门事件,那杨修就解不了次年的鸡肋口令了。

三、杨修死因之我见

故纸堆里(二十四史电子版)翻了好几天,翻了个寂寞,网上关于杨修之死的说法也众说纷纭。正因为莫衷一是,我认为杨修之死没有具体直接的事由,三国志和后汉书差不多,较为恰当。“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脩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脩。”。罪名当然是托辞。时间取《典略》,杨修死于建安二十四年秋。

曹操视角,杀杨修的原因:

曹昂死于建安二年征张绣时, 13岁的曹冲死于疾病(建安十三年),曹操便有意立曹植为世子了,此时曹操是喜欢有才有背景的杨修助力曹植的。杨修作为曹操的主簿,“总知外内,事皆称曹操意。”可惜曹植骄纵任性,而曹丕在司马懿,崔琰、贾诩、吴质的助力下,曹操以为曹丕有自己的风格,“才”堪大任。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立曹丕为世子,心意已定后,杨修再帮曹植争嫡,曹操就视为恶意了。

建安二十三年,知父莫若子,曹植此时明白他爹拿定主意就不会改了,愈加狂放不羁,醉酒(夜)闯司马门。曹操很生气,认为是杨修等带坏自己本来喜欢的曹植,认为杨修作为袁术的外甥,不怀好意,把大不敬的罪名往自己身上靠,很生气。

建安二十四年夏的鸡肋事件,让曹操就坡下驴而退兵,当然也很没面子,郁闷呀!(其实是郁闷于兵败)。

建安二十四年秋,曹操自觉时日不多,要为曹丕过安稳日子扫清障碍,忌惮多才的杨修会帮曹植坏他万世传承的大事(虑终始之变),杨修的老爹杨彪也不和自己合作,杨彪称病,这是没办的法事,只能怪罪到杨修的舅舅袁术身上,杀杨修顺便敲打下弘农杨氏望族。杀人也要客气些,操修书给杨彪,历数杨修之罪,以杨修“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将延足下尊门大累”(《古文苑》),杀杨修是帮杨家清理门户。“脩死后百馀日而太祖薨,太子立,遂有天下。”(特别佩服史笔,只负责描述事实,剩下的你自己想。)

杨修是袁术的外甥,那么袁术是杨修的姥爷,还是杨修的舅舅?网上争论不休,我倾向于舅舅的说法。后文再议。

至于答教、吴质事等事,我认为是在立嗣之前(立嗣后虽有争夺,但曹操曹丕都不会再搞这些名堂。)曹操不喜,只是曹植失宠的原因。杨修帮曹植答教,吴质帮曹丕出主意,还有司马懿贾诩等,性质是一样的,只是事情做得是否隐秘,曹操知道与否。《三国志》认为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也是不悦曹操被蒙蔽,连篇累牍引用曹植书表,惜曹植之才。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倘若立植,感觉司马懿贾诩等会见风使舵,为植所用。司马懿司马昭还会兴风作浪么?扶苏不死,赵高还能指鹿为马么?

杨修以才死?因家世死?因夺嫡之争死?皆是也。

然世人皆数杨修的不是:恃才放旷、不忠不义,不识时务,善度操意,却没猜到结尾,自己要被杀,是为不智。果真如此?

杨修视角之死: 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典略》中说杨修谦恭才博。

裴注引《典略》云:至二十四年秋,公以脩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脩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读到此句,仿佛杨修是从容就义的感觉,他的步步取死之道,并不简单呀!

说杨修,不得先不说说杨修的家世。太牛X了。这和杨修之死关系也甚大。

杨修的家世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大哉!弘农杨氏

《后汉书 杨震传》,赞曰:“杨氏载德,仍世柱国。震畏四知,秉去三惑。赐亦无讳,彪诚匪忒。脩虽才子,渝我淳则。

弘农杨氏,四世居三公之职,只有汝南袁氏可比。知道袁绍袁术的太多了,知道杨彪则很少。看看杨震传,就知道为什么了。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弘农杨修 北海孔融 颖川荀彧 清河崔琰

《后汉书 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畏四知,传家风。后汉书杨震传的结尾,也呼应与此,“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可惜杨修了呀!)

震中子秉。……秉性不饮酒,又早丧夫人,遂不复娶,所在以淳白称。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我认为,时人不信杨秉“三不惑”的居多。可以信小人为恶至毒,不信有君子之风。

秉子赐。

赐子彪。(杨修父)。

至此,四世太尉。

读罢杨震传,弘农杨氏,做人正,做官正,不贪功、不贪腐,敢正言直谏,怀民怀天下,德才配位,敬仰不已。(裴松之也屡屡为杨彪鸣不平。)

杨修生于这样的家庭,会如何处事呢?

杨修老爸,不卑不亢 不屈不挠

还是先看看他老爹杨彪吧!杨彪对抗董卓的事情就略过吧。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建安元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便宜事么?

《后汉书》:建安元年,从东都许。时天子新迁,大会公卿,兗州刺史曹操上殿,见彪色不悦,恐于此图之,未得宴设,托疾如厕,因出还营。彪以疾罢。

建安元年(196年)8月,曹操听取荀彧、程昱建议,把汉献帝弄到许昌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使曹操得到不少红利,也使得他的野心一生始终受到掣肘,挨骂的根源。董卓也干过这事,曹操比之文明些。各方皆郁闷不已。

杨彪,仅示以脸色,曹操吓得饭不吃、酒不喝了。曹操心存芥蒂,这事不能轻松了结。道不同不相为谋,杨彪9月称疾罢官。

《后汉书》:时,袁术僭乱,操托彪与术婚姻,诬以欲图废置,奏收下狱,劾以大逆。将作大匠孔融闻之,不及朝服,往见操曰:“杨公四世清德,海内所瞻。《周书》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况以袁氏归罪杨公。《易》称‘积善余庆’,徒欺人耳。”操曰:“此国家之意。”融曰:“假使成王杀邵公,周公可得言不知邪?今天下缨緌搢绅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操不得已,遂理出彪。

建安二年春,袁术称帝,是为僭乱。曹操因杨彪与袁术是姻亲,托罪下狱杨彪。孔融迅速反应,为杨彪说话,曹操让步士族,放了杨彪。为后面孔融之死也埋下祸由。

袁术不是杨修的姥爷,杨彪娶的不是袁术的女儿

杨修是袁术外甥,那么袁术是杨修的姥爷,还是舅舅呢?网上议论不休,无定论。我认为杨彪娶的是袁术的姐姐。理由是杨彪岁数应该比袁术还大不少。

杨彪(142—225年),汉灵帝熹平(172—178)年间就公车征拜议郎了。杨修生于175年。杨彪与袁术姐姐的世家婚姻,应该是他们老爹杨赐与袁逄的主意,婚事的达成应该和袁术没有直接关系。中平六年,杨彪代董卓为司空(三公之职了)。

袁术与吕布生年不详,自董卓时代开始活跃。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称帝后曾为子求吕布女联姻,吕布反悔了。杨修这时都22岁了,应该早就婚配了。

袁术死后,术女入孙权宫,子燿拜郎中,燿女又配於权子奋。(袁术长女嫁了黄猗。)

袁术一儿两女应该都比杨修岁数小。杨彪怎么可能娶袁术女儿生下杨修呢?世人也许认为袁术称帝,比杨彪厉害,才有了婚姻。岂不知,杨彪威风的时候,袁术还嫩着呢!

杨彪是否与小舅子勾结呢?以杨彪为人,杨彪怎么会赞成和帮助袁术称帝呢?!下狱时,孔融和荀彧都嘱托满宠对杨彪勿加刑讯,看来信赖杨彪之德。

裴注《三国志 满宠传》:故太尉杨彪收付县狱,尚书令荀彧、少府孔融等并属宠:“但当受辞,勿加考掠。”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数日,求见太祖,言之曰:“杨彪考讯无他辞语。当杀者宜先彰其罪;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太祖即日赦出彪。初,彧、融闻考掠彪,皆怒,及因此得了,更善宠。(臣松之以为杨公积德之门,身为名臣,纵有愆负,犹宜保祐,况淫刑所滥,而可加其楚掠乎?若理应考讯,荀、孔二贤岂其妄有相请属哉?宠以此为能,酷吏之用心耳。虽有后善,何解前虐?)

《后汉书》:四年,复拜太常,十年免。十一年,诸以恩泽为侯者皆夺封。彪见汉祚将终,遂称脚挛不复行,积十年。后子脩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

建安四年,曹操为什么要起用杨彪呢?此时曹操压力山大呀!

建安四年前后大事记。

建安四年(199年)前后,三国大幕徐徐拉开。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建安四年,孙策据江东,刘备风雨飘摇。曹操压力山大,次年官渡之战胜利后,势力大增。

建安三年,孙策遣使入朝,被封为讨逆将军,平定丹杨。建安四年,孙策打败庐江太守刘勋、江夏太守黄祖、华歆让豫章太守与孙策、杀吴郡太守许贡,据有江东。建安五年孙策死,弟权袭其余业。

建安三年,刘备败于吕布投奔曹操。程昱对曹操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曹操厚遇刘备,表刘备为豫州牧、左将军。在朝堂上被汉献帝认为皇叔。建安四年,衣带密诏“诛曹”未发前,曹操对刘备称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及至建安五年,董承等因衣带诏而死,刘备已在外,得了“诛曹”之大义。此生与曹操势不两立。

建安四年三月,袁绍攻灭公孙瓒,占有冀、青、幽、并四州之地。夏,十万精兵南攻许昌。建安五年,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前,曹操做了很多事,比如收拾了刘备和徐州,又如起用杨彪、杨修等。袁绍袁术是同个爷爷的叔兄弟,后来兄弟俩也不合。杨彪同样看不惯袁绍,袁绍曾托曹操治罪杨彪。大战前,曹操拉拢各方势力、为稳固后方做的努力,对杨彪来说,也是迫不得已要表的态吧,毕竟袁绍也是高举衣带诏的大旗。建安十年,曹操收拾完袁谭,就免了杨彪的职。

裴注引《世语》谈杨修:脩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杨修生于175年,举孝廉,除郎中。25岁时,约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前,开始做曹操的主簿。主簿参与军机,曹操对杨修还是信任的。

正如前面孔融所言,“今天下缨緌搢绅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杨修初期和曹操关系还是不错的,助曹就是扶汉。

只是随着曹操野心的膨胀,杨修对曹操有诸多不满意。他对曹操应该是又爱又恨的吧。三国演义有张松训斥杨修辅助曹操的话,杨修为之脸红。他能有何选择呢?曹操名义上还是拥戴汉室的。

对比下孔融 荀彧和崔琰吧。

孔融之死

《后汉书 孔融传》初,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后操讨乌桓,又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

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既见操雄诈渐著,数不能堪,故发辞偏宕,多致乖忤。又尝奏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操疑其所论建渐广,益惮之。然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而潜怨正议,虑鲠大业。山阳郗虑承望风旨,以微法奏免融官。

岁余,复拜太中大夫。必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与蔡邕素善,邕卒后,有虎贲士貌类于邕,融每酒酣,引与同坐,曰:“虽无老成人,且有典刑。”融闻人之善,若出诸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面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奖进,知而未言,以为己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


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卿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

孔融,孔子二十世孙。建安十三年(208年)8月,曹操托不孝的罪名,杀了孔融全家。我感觉这些不孝的话更象出自祢衡之口,安排到孔融身上,是诬陷,是莫须有的罪名。孔融“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家风传承,不会长大突然变了性。其实看看孔融死时,曹操当时做了什么,就知道了:建安十三年,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这是仿萧何的做法,却又董卓当年的作派。

附上裴注《三国志 崔琰传》引魏氏春秋中的孔融之死:孔融死于出使孙权时诽谤曹操。不孝的罪名是死后补上的。

魏氏春秋曰:袁绍之败也,融与太祖书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太祖以融学博,谓书传所纪。后见,问之,对曰:“以今度之,想其当然耳!”十三年,融对孙权使,有讪谤之言,坐弃市。二子年八岁,时方弈棋,融被收,端坐不起。左右曰:“而父见执,不起何也?”二子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者乎!”遂俱见杀。融有高名清才,世多哀之。太祖惧远近之议也,乃令曰:“太中大夫孔融既伏其罪矣,然世人多采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此州人说平原祢衡受传融论,以为父母与人无亲,譬若鲊器,寄盛其中,又言若遭饥馑,而父不肖,宁赡活馀人。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理,虽肆市朝,犹恨其晚。更以此事列上,宣示诸军将校掾属,皆使闻见。”

《后汉书》赞道 :北海天逸,音情顿挫。越俗易惊,孤音少和。直辔安归,高谋谁佐?

直辔安归,高谋谁佐?杨修也为孔融赏识结交,孔融之死肯定让杨修愤懑不已。

王夫之说:“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士气灰,不是士气绝。徒然有华歆贾诩之辈,也有荀彧杨修之士。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建安十三年八月曹操杀孔融,冬败于赤壁。刘备势力大增

荀彧之死

荀彧出计谋、荐人才、居中妥治,帮了曹操大忙了,与其说荀彧对曹操是忠诚的,不如说荀彧期待曹操能忠于汉室。《后汉书 荀彧列传》赞“彧之有弼,诚感国疾。功申运改,迹疑心一。”

《后汉书 荀彧列传》建安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荀彧也开始死心了,辅助曹操态度消极,称病。

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时年五十。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宴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嗯,曹操告诉荀彧,我这里没有你的饭了。曹操想当国公的心进入疯魔状态了。

裴注《三国志 荀彧传》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魏氏春秋曰: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咸熙二年,赠彧太尉。彧别传曰:彧自为尚书令,常以书陈事,临薨,皆焚毁之,故奇策密谋不得尽闻也。)

陈寿评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裴松之的评论:

世之论者,多讥彧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彧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疚焉。陈氏此评,盖亦同乎世识。臣松之以为斯言之作,诚未得其远大者也。彧岂不知魏武之志气,非衰汉之贞臣哉?良以于时王道既微,横流已极,雄豪虎视,人怀异心,不有拨乱之资,仗顺之略,则汉室之亡忽诸,黔首之类殄矣。夫欲翼赞时英,一匡屯运,非斯人之与而谁与哉?是故经纶急病,若救身首,用能动于嶮中,至于大亨,苍生蒙舟航之接,刘宗延二纪之祚,岂非荀生之本图,仁恕之远致乎?及至霸业既隆,翦汉迹著,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於当年,布诚心於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谓之未充,其殆诬欤!

建安十七年,荀彧忧死,还是饮药死?是助曹还是助汉呢?这个问题的认识自在人心。荀彧当年离开董卓袁绍,选择辅助曹操,平定了北方,对天下苍生安危是有功绩的。荀彧建议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昌,当是存念汉室有可兴的机会吧!当曹操篡位日趋明显之时,以身殉节,是谓大义。

对于荀彧来说,肯定不会琢磨把曹操赶下台的事,曹操基业凝聚着他的心血,是他兴汉室的希望所在。事不成,唯有死。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建安十七年,荀彧死,生平助操扶汉,平定了北方。

崔琰毛玠之死

荀彧死了,次年曹操野心得以继续外放。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这时轮到崔琰死了,死得还挺冤枉。

裴注《三国志 崔琰传》: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襃述盛德。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谓琰为失所举。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太祖怒曰:“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於是罚琰为徒隶,使人视之,辞色不挠。太祖令曰:“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遂赐琰死。

魏略曰:人得琰书,以裹帻笼,行都道中。时有与琰宿不平者,遥见琰名著帻笼,从而视之,遂白之。太祖以为琰腹诽心谤,乃收付狱,髡刑输徒。前所白琰者又复白之云:“琰为徒,虬须直视,心似不平。”时太祖亦以为然,遂欲杀之。乃使清公大吏往经营琰,敕吏曰:“三日期消息。”琰不悟,后数日,吏故白琰平安。公忿然曰:“崔琰必欲使孤行刀锯乎!”吏以是教告琰,琰谢吏曰:“我殊不宜,不知公意至此也!”遂自杀。

崔琰本来是帮曹操称国公说话,事佳耳,会当有变时。结果曹操以“生女耳”的耳是不满意的态度,误解了崔琰。曹操堪为文字狱的典范,罚琰为徒隶,继而感觉崔琰不服,赐死。死既然可以是赏赐,自然也可以是自杀。如同荀彧之死。历史任人打扮,妆后之容却也大致可见。

和杨修不同,崔琰是挺成立曹丕为世子的。原因是崔琰和曹植是亲戚(其兄女,是植妻,后来被赐死的那个。)有意思吧,高人!和杨修不一样的。

裴注《三国志 崔琰传》“时未立太子,临菑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於外。唯琰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曹丕)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世语曰:植妻衣绣,太祖登台见之,以违制命,还家赐死。)迁中尉。

因为耳这个语气词。曹操把忠心帮他儿子曹丕的人,也杀死了,崔琰破坏他当国公的美好心情了。着实令人叹息。

曹操杀儿媳,仅因衣绣,就是警告人们不要和曹植走得太近,行事乖张。杨修仿佛曹操肚里蛔虫,会看不明白这事?杨修不是不够聪明,不是性格问题,就是看不惯。瞅你咋了?杨修的作死和祢衡孔融比,还是温和的很。

四、杨修小传

好了,回顾下杨修的英雄事迹。

杨修小传001 都是好孩子,不是一个杨氏子

首先,下面故事的杨氏子,并非杨修。因为孔君平是孔子26代孙,东晋时人。但这故事被广泛用到杨修身上,唉,用点心呀!

《世说新语·捷悟》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非杨修故事)

杨修小传002 三国三狂士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都许县。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

杨修老爹与曹操生隙,称病。

建安二年,袁术称帝,曹操托联姻之罪下狱杨彪。孔融助力出狱。

《三国志 文苑列传》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或问衡曰:“盍从陈长文、司马伯达乎?”对曰:“吾焉能从屠沽兒耶!”又问:“荀文若、赵稚长云何?”衡曰:“文若可借面吊丧,稚长可使监厨请客。”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脩。常称曰:“大兒孔文举,小兒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祢衡与孔融之交,被称作忘年之交。小小年纪,称孔融为大儿,杨修为小儿。还是竟然还是赞许的话,太狂了。

三国最狂狷之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脩。惺惺相惜,人以群分,说明杨修的确恃才放旷,当然也一般一般,只排第三。

孔融多次向曹操荐举祢衡,皆因其狂,曹操送给刘表。刘表再转给黄祖。借刀杀人,终于成功。建安三年(198年)祢衡死于黄祖之手,25岁。

若论忘记能力,庞统张松祢衡都很厉害。(三国演义)

祢衡是因才因狂死,杨修的确小儿科。

杨修小传003 初期杨修称曹操的意

建安四年,曹操复用杨彪来对抗袁绍。

建安五年,杨修25岁时,曹操起用杨修为主簿。初期合作是愉快的,或者说矛盾不激烈。正史都觉得没必要记载吧,世说新语列了四件事。

《世说新语·捷悟》:“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世说新语·捷悟》:“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世说新语·捷语》: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见卿,乃觉三十里。’”(《三国演义》七十一回,曹操兵进汉中途中在潼关访蔡琰时。这是建安二十四年春了。)

《世说新语·捷语》:魏武征袁本初(即袁绍),治装,余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云并不堪用。正令烧除,太祖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而未显其言。驰使问主簿杨德祖,应声答之,与帝心同,众服其辩悟。

杨修小传004 杨修参与立嗣之争 矛盾渐显

杨修和曹植以才情相互欣赏而相交甚密,也成了立嗣之争的战友。在建安二十二年之前,曹操是肯定曹植和杨修的,杨修有才有家世。曹操立嗣犹疑不定,甚至需要崔琰贾诩等帮他拿主意。

而杨修对曹操野心勃勃,却是不满意的。我感觉他的不满意,期待在曹植身上,期待曹植立嗣上位,改变曹操行事风格。

杨修看不惯的事情:

建安十年,杨彪被免职。十一年,诸以恩泽为侯者皆夺封。彪见汉祚将终,遂称脚挛不复行,积十年。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

孔融死。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被准许“参拜不名、剑履上殿”。(董卓作派)

荀彧死。

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

崔琰毛玠死。

建安十九年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吴质的事:《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裴注引《世语》:“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与丁仪兄弟,皆欲以植为嗣。太子患之,以车载废簏,内朝歌长吴质与谋。修以白太祖,末及推验。太子惧,告质,质曰:‘何患?明日复以簏受绢车内以惑之,修必复重白,重白必推而无验,则彼受罪矣。’世子认之。修禀白而无人,太祖由是疑焉。”

出邺门和答教的事:《任城陈萧王传》斐注引《世语》云:“太祖遣太子及植各出邺城一门,密敕门不得出,以观其所为。太于至门,不得出而还。修先戒植:‘若门不出侯,侯受王命,可斩守者。’植从之。故修遂以交构赐死。”“修与贾逵、王凌并为主簿,而为植所友。每当就植,虑事有阙,忖度太祖意,预作答教十余条,敕门下,教出以次答。教裁出,答已入。太祖怪其捷,推问始泄。”

答教事:《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杨修: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兒:“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脩。

建安二十二年之前,杨修参与立嗣之争。一说如《三国志》杨修是主动的:与丁仪兄弟,皆欲以植为嗣。一说如《典略》是杨修被动的:“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又是时临菑侯植以才捷爱幸,来意投脩,数与脩书……其相往来,如此甚数。……植故连缀脩不止,脩亦不敢自绝。”认为杨修出于友情和无奈,被曹植带累了。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从杨修回复曹植的书信中,能看出他依然传承家风的理想志向,帮助曹植自然是愿意的,毕竟曹植和曹操的风格迥异。《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脩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立嗣之争初期,杨修们是有成效的。曹丕登位就杀了丁仪、丁廙兄弟,也能略见一斑。哪有什么岁月静好,许多人尽力了,只是他们失败了。

《典略》脩答曰:“不侍数日,若弥年载,岂独爱顾之隆,使系仰之情深邪!……仲尼日月,无得逾焉。脩之仰望,殆如此矣。是以对鹖而辞,作暑赋弥日而不献,见西施之容,归憎其貌者也。伏想执事不知其然,猥受顾赐,教使刊定。春秋之成,莫能损益。吕氏、淮南,字直千金;然而弟子钳口,市人拱手者,圣贤卓荦,固所以殊绝凡庸也。今之赋颂,古诗之流,不更孔公,风雅无别耳。脩家子云,老不晓事,强著一书,悔其少作。若此,仲山、周旦之徒,则皆有愆乎!君侯忘圣贤之显迹,述鄙宗之过言,窃以为未之思也。若乃不忘经国之大美,流千载之英声,铭功景锺,书名竹帛,此自雅量素所蓄也,岂与文章相妨害哉?辄受所惠,窃备矇瞍诵歌而已。敢忘惠施,以忝庄氏!季绪琐琐,何足以云。”

文质彬彬的这帮君子,没有斗过吴质贾诩这帮小人,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越接近权力和利益的核心,道德越薄如纸。

杨修小传005 杨修之死,从心从家风

孔融荀彧崔琰之死,怎么会让杨修无动于衷。重要的是曹操野心愈演愈烈。是可忍孰不可忍!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立曹丕为世子。

之后有了司马门事件:

《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关于杨修: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

《续汉书》:“人会有白修与临菑侯植饮醉共载,从司马门出,谤讪鄢陵侯彰。太祖闻之大怒,故遂收杀之。”

无法考证杨修是否陪同曹植一起闯司马门,事不小,较之曹操称王行天子礼,还差远了。杨修肯定是看不惯的。

曹植闯司马门是不可思议的事。是不是杨修鼓动的?杨修是否要借曹植彰显曹操篡汉之心,败毁曹操名声,引发朝野震动,也不可考。估计他们都不是笨人,不作胡乱猜测了。

建安二十四夏,鸡肋口令事:

《三国志 武帝纪》裴注引《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今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鸡肋事:《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杨修:脩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脩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建安二十四年夏,曹操争夺汉中失败,刘备在崛起。离开这个世界前,曹操清理异己。

鸡肋事肯定只是个后来才有的罪名而已,无关乎当时扰乱军心退兵。

建安二十四年秋,杨修罪名之罗织。

《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脩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脩。

《后汉书·杨震传》: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

《古文苑》:操与彪书,数修之罪,以为“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

裴注引《典略》“至二十四年秋,公以脩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脩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脩死后百馀日而太祖薨,太子立,遂有天下。

杨修之死,不是恃才,不是恃才放旷,是杨修家世处事之道,曹操忌惮的是他的家世背景,害怕在他死后,有才策的杨修继续帮助曹植坏了曹丕的事,他相信他选的接班人,帮曹丕清理下日后的障碍。

“我固自以死之晚也。”我不赞成《典略》的说法:其意以为坐曹植也。

死之晚也,就是对比边让、祢衡、孔融、荀彧、崔琰、毛玠,甚至是许攸、娄圭等人,杨修自以为死的晚了。生亦何欢,死有何惧!王夫之说:“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清谈的勇气都没有了,你为谁而悲哀?

《后汉书》赞曰:脩虽才子,渝我淳则。

杨修还是德才兼备的那种,只是没有辉煌人生功绩的那种立德。他对曹操看得很透,却没有改变自己来适配曹操。“渝我淳则”,是说他没有象普通人一样坚持淳厚的道德准则,杨修是逆行者。因为他面对的是复杂性格、多重人格、有辅助汉室之名,却又不守人臣规矩的曹操。杨修的为人处事,伴随复杂的曹操之演变,也显得诡谲起来。他坚持的是文人的正气,却又用旁敲侧击的揶揄及对曹植的期待,表达自己的诉求,明知不可为而为。

处处琢磨私利的人,当然理解不了这种坚持。

杨修只是象他老爷爷杨震一样,畏四知,从而遵从内心。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透过曹操的重重迷雾,还是能看到杨修对家风传承的坚持。

杨修小传006 白发人送黑发人 舐犊情深

《后汉书》:后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

曹操之问是看看杨彪服不服,是否需要再找个罪名杀了杨彪。杨彪对答得体,一方面抱歉儿子杨修得罪了他,另一方面用老牛舐犊情深表达了对曹操的恨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曹操改容。(金日磾的事,期待日后有机会说一说)

《古文苑》记载杨彪的《与操书》是对曹操杀子的回应。外柔内刚,令人唏嘘感慨不已。

《古文苑》彪曰:雅顾隆笃,每蒙接纳,私自光慰。小儿顽卤,谬见采录,不能期效,以折所爱。方今军征未暇,其备位匡政,当与戮力一心,而宽玩自稽,将违法制,相子之行,莫若其父,恒虑小儿,必致倾败。足下恩恕,延罪迄今。近闻问之日,心肠酷裂。凡人情谁能不尔?深惟其失,用以自释。所惠马及杂物,自非亲旧,熟能至斯?省览众赐,益以悲惧。

《后汉书》及魏文帝受禅,欲以彪为太尉,先遣使示旨。彪辞曰:“彪备汉三公,遭世倾乱,不能有所补益。耄年被病,岂可赞惟新之朝?”遂固辞。乃授光大夫,赐几杖衣袍,因朝会引见,令彪着布单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宾客之礼。年八十四,黄初六年卒于家。

杨彪对曹氏父子失望透顶,心灰意懒。

杨修的儿子杨嚣,清廉,早死。

《晋书》记载,晋武帝司马炎,下诏曰:“故司空王基、卫将军卢钦、领典军将军杨嚣,并素清贫,身没之后,居无私积。顷者饥馑,闻其家大匮,其各赐谷三百斛。”

五、现代视角之杨修之死

士族与寒门 自由之人格 独立之精神

用现代视角来看来看待杨修之死,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里说得很清楚了,就是孔融 崔琰 杨修这些士族挡着曹操的道了,士族势力太强大了,曹操不得不下手。曹操从无到有,三分天下,必然侵犯无数人的利益,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士族。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这是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一眼能看得清的事。

现在有些人,认为杨修恃才放旷、不忠不义,不识时务,善度操意,却没猜到结尾,自己要被杀,是为不智,不懂得如何处理和老板的关系,真是误解。这是个基于老板是否值得合作的问题。杨修是真不喜欢这个老板,却无可奈何,立嗣之争,又失败了,情何以堪?

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是的,是这样。但你有了聪明又有什么用呢?只是留着明哲保身,当缩头乌龟么?

作为局中人,你会路见不平一声吼么?是否会迷惘呢?华歆 孔融 荀彧,你会选择哪个?这还是要涉及到曹操的定位问题。

六、最后,谈谈曹操的定位问题。

曹操的出身

《三国志 武帝纪》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说曹操出身寒门,就太可笑了。只是爷爷曹腾是宦官,为人讥笑而已。曹父曹嵩也是太尉,同为太尉,他可不是杨彪那样的为人为官,为曹操起家还是积蓄了不少家底的。

曹操的可观之处

裴松之注《三国志 武帝纪》引世语:尝问许子将(许邵):"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青年时的曹操已显不凡。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还是显得粗略了。

《三国志 武帝纪》评曹操: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资治通鉴 魏纪一》评曹操: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曹操,复杂的人生路

曹操依靠个人魅力,刀尖上行走,仿若戏精,又彰其实,厚黑兼用。存其功,也谋其利,为人崇拜,也为人骂。真是矛盾纠结的一生呀!

汉贼 ,逐虚名,求实利?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鹿鼎仿佛成了无主之物,曹刘孙等诸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但汉献帝还活着呀!名不正则言不顺,师出无名则随者寡。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图了红利,也累及己身,惹上汉贼之名。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颁发《让县自明本志令》,义正辞严地辩驳了汉贼的指控,这也使得他终生没能跨出那一步:

《述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N年前,我读曹操这篇铿锵有力的《述志令》,曾经恍惚,曹操到底是不是汉贼呢?自己是不是以小人之心猜度曹操的君子之腹了呢?

察其言,更要观其行。巧言令色鲜于仁。曹操起家,吕伯奢和边让死了;曹操称相,孔融死了;曹操称国公之前,荀彧死了,之后崔琰死了;曹操称王之后,杨修说“我固自以为死之晚矣!”这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虽然曹操没有跨出最后一步,然曹操身死当年,其子得以迫汉献帝禅让,也足够说明问题了。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三国演义》在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引明代钟惺的诗作《邺中歌》评曹操:

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

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横流筑台距太行,气与理势相低昂;

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霸王降作儿女鸣,无可奈何中不平;

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

呜呼!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

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这诗还是很中肯的,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但曹操冢中会笑你书生气的,曹操肆意挥洒的人生,令不少人上头。不择手段的成功,是值得肯定的事?

曹操的杀人和用人问题

裴注《三国志 武帝纪》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魏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对于杨修来说,其实也是如此,杨修是死于曹操的疑虑,担心有才策的杨修会帮助曹植夺权,担心杨修在他死后搞事情,影响曹家势力的巩固。

事实上曹操看错儿子了,其死后,曹彰曾鼓动曹植造反,曹植并不为之心动。轮到曹丕还是对弟弟不放心。他们视为珍贵的东西,以为别人也是如此。黑暗森林法则,不适用彼此熟悉的人群。

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至今还在祸害天下人。

曹操能杀人,也能知人善用,求贤若渴。曹操曾有三道求贤令,不拘私德和出身,的确是“唯才是举”了。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曹操由一个点,逐鹿三分天下,树敌无数,自然求贤若渴。

《求贤令》建安15年(210年)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举士令》或《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求逸才令》或《举贤勿拘品行令》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于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曹操的用人,没有问题吗?如杨修,到底是曹操家臣,还是汉臣呢?可以身在曹营心在汉么?曹操起用寒门,可惜没有实行科举制度。曹操明法度,可惜他自己本身就是法律,是法官。

对曹操来说,可以求同存异,包容文士的指责和揶揄么?天下是一个人的天下么?

《三国志 武帝纪》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裴松之裴松之引鱼豢曰:古人有言曰:“得鸟者,罗之一目也,然张一目之罗,终不得鸟矣。鸟能远飞,远飞者,六翮之力也,然无众毛之助,则飞不远矣。”以此推之,大魏之作,虽有功臣,亦未必非兹辈胥附之由也。

曹操是有心胸的,可以不记前仇,比如陈琳等,毕竟他打下一片天地,一生劲敌无数,不可能视天下人都是仇人,独夫当不得。但他用人只是看他的才能,能否用于对自己的忠诚上和个人喜恶上。做事靠耍聪明作秀来追求更显著的效果,只是打动了华歆之类的。上行下效,司马懿跟他有样学样,司马昭之心,也路人皆知。若一切仅靠实力说话,没有了忠信仁义,图天下之利,不谋天下之福,又怎能长久呢?司马炎一统天下,西晋短暂统一后,天下又分崩离析。走马灯式的城头变换大王旗,也有了五胡乱华之祸。祸从何起?一人得利,一小撮人得利,怎么可能长久的和谐安定?会当有变时,又如何理解忠诚?

《三国志 武帝纪》初,公为兗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於其亲者,岂不亦忠於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毕谌,是降了又叛的那种。曹操总是出其不意,还能忍,认为毕谌讲孝道就能忠君。事情果真如此就好了,裴松之是不服的。在这事下面又为杨彪孔融抱不平。

裴松之引魏书曰: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公曰:“当今天下土崩瓦解,雄豪并起,辅相君长,人怀怏怏,各有自为之心,此上下相疑之秋也,虽以无嫌待之,犹惧未信;如有所除,则谁不自危?且夫起布衣,在尘垢之间,为庸人之所陵陷,可胜怨乎!高祖赦雍齿之雠而群情以安,如何忘之?”绍以为公外讬公义,内实离异,深怀怨望。

曹操讲道理是秀的。闻其言,却看不到其行。只能骗得了一时而已。

臣松之以为杨彪亦曾为魏武所困,几至于死,孔融竟不免于诛灭,岂所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哉!非知之难,其在行之,信矣。

裴松之引魏书,又亲自上阵,讽刺曹操知易行难,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晋·裴启《语林》:“魏武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辄斫人不觉,左右宜慎之。’后乃佯冻眠,所幸小儿窍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尔莫敢近之。”

杨修是否解读了梦中杀人这事,不可考。三国演义中,接着写道“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这大概和曹操献刀行刺董卓一样,是虚构的。

梦中杀人,耍聪明的小伎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正如,边让 孔融 荀彧 崔琰 ,到杨修的“我自以为死之晚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私利假托公义,又怎么堵得住幽幽众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最后引用几句话,结尾吧:

《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公冶长》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道德经》74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道德经》 75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用人做事,仅靠个人聪明才智和魅力是不够的,还是需要制度公平。然而没有绝对公平有效的制度,所以良好的制度还应有容错、纠错机制和能力,可得永续发展。

三国的舞台,丰富多彩。你愿意撷取哪一缕颜色呢?

杨修:我固自以为死之晚也!——多维度审视杨修之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后汉书   太守   多维   建安   汉中   司马   世子   汉室   太尉   太祖   丞相   鸡肋   诸侯   演义   太子   数码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