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民政策早已被历史抛弃,涉核政策作为公共政策难道不允许讨论吗


愚民政策早已被历史抛弃,涉核政策作为公共政策难道不允许讨论吗

An unarmed Trident II D5 missile launches from the Ohio-class ballistic missile submarine Nebraska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该文对有人在媒体上公开讨论涉核政策进行了措辞严厉的批评鞭挞。

近年来做公共政策研究,读到过很多各种类型的批评文章,像这样以文革遗风和强势的霸道逻辑对别人发表意见进行批评的实属少见。

在文革结束多年的今天还能看到这样的文章,真的是让人心生反感,不吐不快。这里不质疑该文作者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只想就文章的措辞、风格和逻辑提点不同意见。

先看看这篇文章的一些核心观点,如下图所示:

愚民政策早已被历史抛弃,涉核政策作为公共政策难道不允许讨论吗

愚民政策早已被历史抛弃,涉核政策作为公共政策难道不允许讨论吗


不知道读者看了什么感觉,看到这样的文章真的是忍不住让人想说两句,观点如下:

一、没有任何中国法律规定涉核政策属于讨论禁区,也没有任何中国法律在禁止某一部分人讨论涉核政策的同时允许某一部分人讨论涉核政策。1.先看看昨天所有权威媒体报道的新闻,“十四五”规划这么大的国家政策都要问计于民,涉核政策怎么就不能允许公众讨论了呢?2. 《宪法》第35条规定了中国公民的言论自由,第41条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讨论涉核政策难道不是宪法保障的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3. 涉核政策作为国家安全领域的公共政策,关乎每一个国人的切身利益,难道不是人人都可以关心和讨论的事情吗?4. 该文章认为国策如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一样不容质疑,把社会主义性质与国策划等号实在是牵强附会。我们国家从建国就是社会主义性质,但政策是根据不同时期国情和随着社会发展不停变化调整的。历史上有的政策是错误的我们进行了改正,如文革;有的政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我们进行了调整,如劳改和计划生育。同一社会主义性质可以产生广泛的不同的国家政策,强行把社会主义性质和国策这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划等号实在是没有任何逻辑可言。5. 政策就是应当定期调整和不断完善,现行涉核政策有的是60年代提出的,根据现实的国家安全形势当然可以研究讨论是否需要调整。我们原来不向海外派一兵一卒,现在不是也派部队执行维和、护航、灾难救援等任务了吗。假如有个别国家现在就明确提出如与中国发生冲突会首先使用核武器,难道我们也要对这样的霸权国家宋襄公式的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不根据发展变化的形势动态调整政策本来就是政策机关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极力避免的。

二、对别人的观点本身发表不同意见,甚至进行措辞严厉的批判,只要言之有据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是最起码要尊重别人发表意见的权利。1. 对于任何人发表的观点,任何其他人都可以提出不同看法,特别是公众人物对自己发表的观点,更要以宽容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批评,不同观点的碰撞交锋实属正常,正所谓理不辨不明。2. 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是一个问题,让别人闭嘴禁言就完全成了性质不同的另外一个问题,尊重别人说话的权利是不是最起码的个人素质要求。3. 更不能认为自己有权利说,别人没有权利说,把别人发表观点看作“无关人员的长臂管辖”,这就成了赤裸裸的言论霸权、不讲道理。

三、提出不同观点或批评意见要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不提供任何依据进行主观揣测以及动辄站在自己认为的道德制高点上对别人简单粗暴的扣帽子打棍子等做法实属不可取。1. 该文章的一个叙事特点是对别人的主观目的动机进行揣测然后进行攻击,比如认为别人的目的和动机首先是煽动对中央、军委和军队的不满等等,但是没有提供任何客观层面的事实证据,实在不能令人信服。没有任何人质疑该文对他人观点进行批评的权利,但批评要有理有据,而不是主观臆测。2. 有不同的意见摆事实、讲道理即可,把毛主席、老首长等说过的话都搬出来,但这些话又与别人的意见观点没有直接关系,这种做法是想证明什么呢?3. 前面提到一大堆我国核武器正在按照预定规划发展,相关院士、专家和员工一直都在默默无闻地进行着研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随时进行着部署和决策,涉核官兵始终在全天时、全方位的坚守着战斗岗位,我国核武器发展非常认真和缜密等等,但并没有人对这些提出质疑,这些大家都是认同的。树立一个与对方无关且并不存在的虚拟靶子,然后义正言辞的进行攻击,公众大概也清楚这是什么逻辑。

1945年8月6日,代号为“小男孩”的核弹被投掷在日本广岛上空,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原子弹。三天之后的8月9日,另一枚原子弹“胖子”被投掷在日本长崎。这两次核弹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仅有的实战中使用核弹的案例。

认识到核武器的使用将给全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和现实威胁,国际社会也开启了核军控和核裁军进程,大概分为两大类:一是多边核裁军进程,以核不扩散条约(NPT)、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NTBT)和2017年刚通过的禁止核武器条约(TPNW)为代表。二是美俄(苏)两个核大国开启的双边核裁军进程,由于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导致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成为目前唯一有效的对两个核大国进行规制的双边核军控条约。伴随着该条约将于2021年2月5日失效,目前美俄两国正在磋商是否对该条约延续5年有效期。

但是,无论是多边进程还是双边进程,都与中国息息相关。对于2017年禁止核武器条约,中国需要向国内国际说明为什么我们没有参加。对于美俄就是否延长NEW START展开的磋商,美国一直想把中国也拉进来使其变成三边磋商——6月份维也纳磋商还煞有介事的在谈判桌上给中国留了空位并摆了中国国旗,这也需要我们向国内国际说明美国的霸道无理和中国不参加的现实考虑。

就在在8月4日凌晨,美国空军发射了一枚“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同一天,参加太空与导弹防卫论坛的美战略司令部司令查尔斯·理查德(Charles A. Richard)海军上将强调,三位一体的核力量仍然为应对新时代不断变化的威胁提供灵活性。(注释1)8月6日,负责战略、计划和能力的助理国防部长维克·梅尔卡多(他同时也正在履行负责政策的副国防部长的职责)在美国防务新闻网站发表题为《发射海基核巡航导弹将有助于阻止核侵略》的评论文章指出:“为保护美国免受核攻击,今天美国正处于全面现代化核力量的早期阶段,重新开发海基核巡航导弹(SLCM-N)是我们现代化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释2)

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安全环境,特别是美国核政策及实践变化对全球战略稳定平衡带来的挑战,中国国内公众对涉核政策的讨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在涉核政策和安全领域也不应人为设立任何讨论禁区。


  1. https://www.defense.gov/Explore/News/Article/Article/2302168/stratcom-chief-attack-on-us-would-be-a-very-bad-day-for-adversary/
  2. https://www.defensenews.com/opinion/commentary/2020/08/05/a-nuclear-sea-launched-cruise-missile-will-help-deter-nuclear-aggressio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核裁军   愚民政策   政策   公共政策   措辞   核武器   不允许   美国   条约   中国   进程   批评   性质   权利   观点   意见   国家   历史   文章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