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大约在冬季》,不哭,我们一起向前走

婚姻挽救不了爱情,还可能会衍生出戕害;爱情等同不了婚姻,亦可能爱过就已白日焰火,安然和齐啸的爱情看似悲剧,平行,交叉又平行,人生轨迹如同大多数人,无奈又绝望,可是大多数人不都是在年轻的时候爱过、恨过、绝望过,然后中庸、妥协,携手一生吗?很多表面看似幸福又甜蜜的伉俪夫妇最终劳燕分飞,或是暗流涌动。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可遇而不可求,大部分的人都在围城里狼奔豕突,狼狈不堪,可怜可悲。

分手《大约在冬季》,不哭,我们一起向前走

疯狂的爱情散去后,往往是一地鸡毛


所以看这部《大约在冬季》,我想很多感动到哭的人基本是在看自己的青春吧,在看自己的过往。冬季是一个适合分手的季节,这个节气寒冷,萧条,正契合分手时的心理情状,齐秦的那首《大约在冬季》曾经火遍亚洲,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吧,唱出了情侣之间最微妙的心境。齐秦的这首金曲只是引子,安然和齐啸的感情才是内核,导演很好地将歌词的表意融进了电影里,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着重展现了男女主的纠缠不舍和爱与放弃,从个体人物之中更能看到时间所带来的印记。唱歌的人老了,但歌声未老。

分手《大约在冬季》,不哭,我们一起向前走

回头一看,只能望到青春燃烧后残剩的灰烬


电影选择在初冬上映,或许时间刚刚合适,因为爱而遗憾,才是一生最酸楚、最刻骨铭心的回忆。唱哭过无数人的《大约在冬季》这首歌,既是属于齐秦的遗憾青春,也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或多或少能够感同身受的情感记忆。以齐秦91年演唱会为背景的爱情故事,首映礼齐秦也来了,他亲自帮忙站台,说明导演还是在这部影片的拍摄和宣传上挺用心。这部电影把他和王祖贤的恋情还做成了这个爱情故事的注脚和结尾的伏笔。这是一个中年回望青春的故事,用今天的话讲几个角色都挺渣,但兜兜转转,这不就是真实的血淋淋的人生吗。有时爱情突如其来,等你想不顾一切紧紧抓住它的时候,却发现它已经毅然决然离开了你,来去都很莫名。有时爱情无心插柳,却能收获一生的白头到老。喜欢奋斗着的安然,心疼好男孩于枫,其实他们都是现实中各种性格男子的大体归类。



分手《大约在冬季》,不哭,我们一起向前走

白日焰火,因为爱而遗憾,才是一生最酸楚、最刻骨铭心的回忆


在初冬看到这部片子,感觉意外得好,非常容易就进入到爱情、失恋、再相聚、再分手的那个情绪中。马思纯和霍建华的对手戏比想象中来电,或笑或哭,层层递进,都在向观众完成角色上情感的传递。安然和齐啸是两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热恋过后面对现实的选择,决定了他们此后的情感走向和命运。近二十年的跨度,他们各自完成了成长,也懂得了放下,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也是片子足以动人的地方。爱情能让人成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遇上这样的爱情,所以人们才会拍出各种各样的经久不衰的爱情片来。很多人觉得告白需要勇气,但是我觉得告别更需要勇气。告别意味着接下来的路你要一个人走,电影你要一个人看,出租屋你要一个人住,精心做的饭菜你也只能一个人吃; 但是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责任要去背负和承担; 曾经我为了爱你那么勇敢,现在我也要以同样勇敢的姿态去和你分别。如果我们注定有缘,我相信兜兜转转之后,我们还会再次相逢。齐啸与安然的几次在一起又分开,电影想说的是人生总有缺憾,爱情难免有遗憾,是的,没错,但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遗憾未尝不是一种美,不过是人生的一种体验,再后悔已是于事无补,不若继续埋头向前走。


分手《大约在冬季》,不哭,我们一起向前走

人生总有缺憾,爱情难免有遗憾,这就是人生的常态


冬天实在是一个适合思念的季节。

迎着寒风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时候,我眼里蓄满了泪水。那不光是感动于《大约在冬季》这部电影里安然和齐啸几分几合的爱情;不光是动容于电影里百分百还原的齐秦演唱会,他站在舞台上,银幕上是一个女生热烈地挥舞着围巾;不光是手边的奶茶热着又渐渐冷掉,我的脑海里出现许许多多属于自己的画面;而是在这样一个冬天来临,温度下降的“此时此刻”,那属于所有人关于爱的沉痛感悟。电影之所以感动还在于离生活太近,有着一个时代人的坚守和无奈,这也是当下年轻人所不曾经历和缺失的,那种手写信的美好,信纸张张带来的触感,墨水淡淡散发出的韵味,都会令人爱不释手,摩挲蹉跎。 从90年代到21世纪,30年间的情感震荡虽不是荡气回肠,却足够感人。两人的信件相隔一代人,尽显多情又绝情。

亲爱的安然,又能见到你,高兴。

一直记得1991年齐秦演唱会,你跳到椅子上挥舞围巾的那一刻,那时候我就想,这样的女孩子一旦爱起来,该有多么的热烈?这热烈本该属于我,我却总是遗憾地与它失之交臂。我知道在你眼里,我是懦弱的,甚至无情。的确,我们所受的相思之苦,对你来说是不公,对我来说是活该。对不起,安然。我是爱你的,很爱很爱你。然而爱最怕的就是:当我终于给得起,你却已经等不起。渴盼爱有生路,渴盼与你重聚。

爱你的齐啸 1997年3月22日


亲爱的齐啸,我能够爱你,高兴。

如果你想我,就一定要让我知道。如果你爱我,请大声地告诉我。如果我不小心伤害了你,请你千万原谅我。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分离,请你记得,我们深深相爱的时光。因为那是我们一生中,最最美好的回忆。

给所有的安然 2019年

朴素的信件话语中透露出的是甜蜜、无奈和曾经的幸福。

分手《大约在冬季》,不哭,我们一起向前走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分离,请你记得,我们深深相爱的时光



电影里说失恋像一场重感冒,其实看完电影觉得爱情也是一场久治不愈的病,但发生时彼此都不想抽离。看这部爱情片里不断错过的三代缘分,能打动旁人的足如同歌里的“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到现在明白或许一场恋爱所需要的就是“棋逢对手”,有出招有接招,回甘皆为错过,就是最好的重聚和别离。以前很讨厌一个词叫“棋逢对手”,特别是这个词用在感情方面,让人觉得一下子变得没那么纯粹,多了一点目的性。影片对九十年代氛围感的营造,仿佛拨慢了时钟,让人着实向往曾经那连见一面都难的“慢时光”,浪漫又古典。年轻人的在冬季,老年人的在海边。看过了爱而不得,学会了珍惜眼前。台湾和北京两地的风光都很美,只可惜你想我时你随时能来,而我想你时却不能前往。两人在公路上的赤脚奔跑,带出了影片隐含的另一段爱情,齐秦与王祖贤,只可惜他们也是互相追逐,始终跑在路上,谁都没有愿意停伫的意思。马思纯饰演的安然,想必也融进了她自己的影子,才会在每一次挽留齐啸无望后如此黯然神伤;而霍建华儒雅稳重的气质,也确实很符合齐啸这个角色,他固然深知“死别胜过生离”而放弃爱情,却又一次次沉溺于那句“此心安处是吾家”。

分手《大约在冬季》,不哭,我们一起向前走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责任要去背负和承担



齐啸和安然从相遇到相爱并没有经历很长时间,正如戏中所说“有些人见三百次都没用,有些人见三次就足够了”,但有些人注定有缘无份,“如果你想我,就一定让我知道。如果你爱我,请大声地告诉我”,知道又如何?听到又如何?小哥也唱过:既然说过深深爱我,为何又要离我远去,海誓山盟抛在脑后。既然如此,何必当初。这是王维明作品还是饶雪漫作品还是齐秦作品,导演、编剧、制片这么融为一体的合作真是少见。前边九十年代的北京比较平实,马思纯也合适。然而后边我们熟悉的爱情纠缠感还是回来了。周冬雨、马思纯两姐妹一前一后,《后来的我们》和《大约在冬季》真是太像了。制作班底好,最容易直观感受的是李屏宾的摄影。我觉得台湾经典歌曲的电影改编还会继续。影片的内核是普世中的人们总会像被淋到雨一样遭遇到不完美的爱情,但剧本的情节掐断了故事的真实性。可怜的男二等待多年 ,花开正果之后又英年早逝, 对于我个人来说,编剧伤害了一大批老实,木讷的中国男人的心理;同时又把女性低龄化,感性化,情绪化 ,似乎女性,必定会爱上人人看的出来的渣男 ,但现实生活中,却又真真是这样的状况。整个故事也算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了。最后真心希望齐秦能仿照五月天把自己的演唱会也搬到电影院来,影片最后虽然“廉颇老矣”,但是他一出声就能感觉到什么样的声音才是经过岁月洗礼仍然具有光泽和韧性的。

分手《大约在冬季》,不哭,我们一起向前走

有些人见三百次都没用,有些人见三次就足够了


马思纯加霍建华此番挑战跨越度很长的表演,把握角色每个不同阶段的状态,的确有几个令人动容的地方。文淇加林柏宏的搭配很舒服,在年轻一代演员中有着独特的感染力。马思纯演得挺好的,从稚嫩清纯的少女到成熟世故的中年,诠释得还算到位。于小念与齐啸的对话,总有一种于小念装可爱的做作感,很不自然,我觉得可能很大问题在于台词,不够生活化,不在于文淇的演技。马思纯演出了奔放热烈,魏大勋演出了默默守护在全场最后大约在冬季的合唱中掉下眼泪。安然年轻为爱不顾一切,齐啸为生活所累总是转身离去,在对齐啸一次次的退缩失望后,安然终于学会了在没有他的日子里,保重自己。惊喜的地方是张瑶居然比魏大勋搞笑,魏大勋居然比霍建华还深情。文琪真的是,放哪里都发光,比预期中好。败给现实的,大都是爱情。缘分,是个奇妙的词语。我们不但可以用它来解释相爱的原因,还能把它当作分手的理由,真心是个不错的替罪羊。

分手《大约在冬季》,不哭,我们一起向前走

缘分,是个奇妙的词语。我们不但可以用它来解释相爱的原因,还能把它当作分手的理由



整部电影的状态非常感性化,在时空的断碎中连绵着真挚的情感。从演唱会到演唱会,从冬季到冬季,结构上注重呼应,音乐元素用得好,细节亦打磨到位。编剧还是挺有意思的,台词里有金句,铺垫埋梗还是挺幽默的。这个第三代儿女之间渐渐萌发的纯真爱意似乎可以填补第二代的遗憾,这里让我想起另外一部爱情戏:黎明和舒淇演的《玻璃之城》。同样是两代人的爱情,在上一代人不幸意外双双身亡后,儿女才在探索“我父亲和你母亲为什么会死在一起”这个问题上探知、发现、理解并祝福他们的爱情,在儿女的整个探索历程中重新种下了新的爱情种子。相比《玻璃之城》中的男女主开篇就已经意外身亡的倒叙结局,《大约在冬季》的男女主却在28年后得到了各自子女的认可及祝福,且儿女主动安排,设法让他们再相聚。即便女主曾经在丈夫去世后的两年间和女儿有矛盾和误解,在最后的结局中一个母亲能得到女儿在爱情上的支持和祝福,也是拥有了一点明媚的阳光了。

分手《大约在冬季》,不哭,我们一起向前走

人生很短,需要珍惜的人在身边就是幸福。




跨越30年的爱情,在大部分人为男女主之间的轰轰烈烈的爱情而落泪时,我却被魏大勋饰演的于枫感动,和霍建华饰演的齐啸截然不同,他选择默默守护着安然,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她身边。都说深情不及久伴,长久的陪伴温胜热烈的爱情,于枫就像冬天里的阳光,不热烈但是润物无声的温暖着你。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于枫这样的男生跟适合一起走下去吧。其实这样的男人还是要回到咱们常问的那个问题上来,就是你会选择一个你更爱的人结婚还是选择一个更爱你多一点的人结婚呀?实际上,这个结论很难下,每个人面对的情况不尽相同。 找一个你更爱的人,当时的情况是你的心里感觉到幸福无比,但之后呢,很大可能无法预测;找一个爱你更多的人,当时的心里可能会有点落差,但后来可能相守一生,白头偕老,也不失为一种生命的最高幸福。

分手《大约在冬季》,不哭,我们一起向前走

于枫就像冬天里的阳光,不热烈但是润物无声的温暖着你


李小璐和贾乃亮的爱情,从已知的情况来看,贾乃亮恐怕是爱和付出更多一点的人吧。安然和齐啸的爱情也大致如此呀,更心疼于枫多年的守护和付出。没有想到魏大勋演的于枫能这么戳人泪点,还有后面生病的造型乍一看都没有反应过来那是魏大勋,他的于枫太让人心疼了,他面对安然时,每一个眼神都透着浓烈而含蓄的爱,他用他的人生证明了一句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魏大勋这个角色触碰到我的弦了。影片真实有很多细节,包括90年代的细节,包括台北的细节,包括演唱会的细节,都让人特别容易代入进去,跟着角色情感起伏。整部片子看完,影院里的人久久没有起身,带了伴侣的人紧紧牵住对方的手。就像最初齐啸牵住安然的手一样。电影里的雪景、演唱会现场、台北温柔的铺满屏幕的绿色花园和长长的吊桥旁,一只孤单的短木椅,画面唯美动人,仿佛回到了九十年代。人生很短,需要珍惜的人在身边就是幸福。这一场的观众我们都希望你们最后能走到一起,兜兜转转,谁不希望和爱的人在山间小屋料理种花,所以电影最后,齐秦演唱会那个捧花的中年男子的落寞之情让我哭了,有的人见三次就足够了,你们何止三次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爱情片   冬季   安然   儿女   演唱会   热烈   遗憾   细节   角色   影片   幸福   情感   人生   爱情   电影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